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当朋友圈和工作圈混在了一起.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王哥
  • 文档编号:30281554
  • 上传时间:2018-01-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当朋友圈和工作圈混在了一起史黛西是一位就职于非营利机构的年轻专业人士一天,她的老板对她说:“嘿,你用 Facebook 吗?我发个邀请给你,加我好友!”史黛西很不情愿地接受了邀请,不过她赶在接受前,发疯似的翻看之前的发帖,删掉了所有参加聚会的照片,对工作的牢骚话也清除干净自从接受了老板的加好友邀请之后,史黛西很长时间不再使用 Facebook,直到换了工作 史黛西面临的问题,很多人也都遇到过工作与生活的边界如何管理,一直是个难题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这个边界愈加模糊个人分享是否该有个限度?你的政治观点、宗教信仰、去哪儿度假、旅伴是谁,这些都不介意让同事知道吗?你的信息披露是否会在你的工作环境中产生什么影响? 个人生活领域与职业领域的融合,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公司同事之间分享个人信息有助于彼此找到共同点,增进同事关系,从而提高团队活力和工作效力还有,如果你的个人生活分享让人觉得你符合团队文化,具备团队合作精神,那么你求职和晋升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但是,个人生活分享得过多,或者某些类型个人信息的披露,也可能带来风险当我们更新个人信息时,一般只想到 5 到 10 个目标受众,而忘了还有大量的隐形观众也看到了这项更新,这些隐形观众包括我们工作上的联系人。

        管理好个人生活与职场生活之间的边界需要一定的技巧,谋定而后动很重要作者建议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1.诊断自己当前的行为 作者将社交媒体策略分为四类――全开放型、受众分组型、内容管控型、定制型,每?N 类型都各有利弊 全开放型上文中提到的史黛西在老板要求加她好友前,一直遵循的是全开放型策略,职业领域和个人生活合在一起,发布的内容也不加控制随意发表观点、表达感受,从不考虑看到的人是否会觉得不合适这种策略的好处是其他人会认为此人更真诚,而坏处是完全开放透明容易冒犯一部分观众 受众分组型人们可以将个人好友与工作联系人做区分比如,史黛西可以同时使用两个 Facebook 账户,一个只用于非常密切的朋友,另一个则对所有人开放或者她可以调整隐私设置,部分发布内容就只分享给某些特定的朋友 内容管控型这种策略不需要花大量精力对受众进行分类管理,但要对发布内容仔细斟酌 定制型如果想要同时安抚好老板,又让自己的 Facebook 内容更新保持个性和活力,史黛西还可以选择定制策略,同时对受众和发布内容进行管理 2.明确个人使用社交媒体的目的 在选择社交媒体策略时,需要考虑两个关键因素:首先是希望真实地表达自我,还是提升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更重要;其次,还要考虑是需要把自己的社交关系做区别处理,还是在网上混在一起。

      如果追求的是自由表达,可采用全开放策略或受众分组策略;如果追求的是给人留个好印象,则采用内容管控或定制策略 3.评估社交媒体策略与职业环境的适配度 在某些工作环境中,比如硅谷的初创企业,或创意产业,人们普遍接受甚至希望员工分享个人信息小公司的客户也会希望公司老板有一定的透明度而在政府、军事部门、情报机构、医院等职业领域,不适合采取全开放策略 虽然可以有多种方法来管理社交媒体上的受众群体和信息发布,但没有一个是完美无缺的全开放策略最简单,但容易出纰漏;受众分组策略最安全,但会让人们无法充分享受社交媒体的益处;内容管控和定制策略最复杂,需要技巧和精力,但仍做不到万无一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