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耕还林设计说明书.docx
8页太行林局 2012 年度退耕还林工程宜林荒山荒地造林作业设计说明书前言根据《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西省林业厅关于转发下 达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 2012 年中央预算内投 资计划的通知》(晋发改投资发[2012]1798 号)文件,下达山西 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 2012 年退耕还林造林任务 1.2 万亩,中 央投资 360.0万元按照《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年度作业设计编 制指南》,结合太行林局的实际情况,太行林局设计队在收集资 料和外业调查的基础上,对太行林局 2012 年度退耕还林工程造 林任务进行了作业设计太行林局位于太行山中部,是清漳河、浊漳河、萧河的发源 地,这里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为有效改善当地 生态环境,带动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可持 续发展,造林绿化需求十分迫切,对当地的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的 示范作用通过该项目建设可增加有林地面积,同时将会在一定程度上 改善本区内局部的生态环境,林区森林整体的防护作用和水源涵 养作用将大大增强,可有效遏制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局部的气 候、水源条件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将得到一定的改善气 候更为宜人,空气更为新鲜,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将更加和谐。
一、基本情况1、自然条件太行林局地处太行山脉中段,跨涉晋中市和顺、左权、榆社 三县,土地总面积 96.73万亩境内地高、山多、坡广、川少, 属中起伏侵蚀中山和中起伏喀斯特地貌,为典型的土石山区境 内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介于 500-600mm 之间 区内自然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森林以油松、落叶松、桦 树、栎类为主2、社会、经济条件工程区跨涉和顺、左权、榆社三县,涉及10 个乡镇,21个 行政村,这一区域的群众大多从事农业和林副业,农民人均收入 3000 元,经济相对落后,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3、土地利用现状和林业用地情况工程区有林地面积 48.91 万亩、灌木林地面积 22.69 万亩、 疏林地面积 4.20 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 5.91 万亩、苗圃地面 积 0.10 万亩太行林局森林覆盖率为 41.7%,但尚有 12.12 万 亩的宜林荒山荒地地尚未绿化,分部在我局 8 个单位二、原则和依据1、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 点,以科技为支撑,坚持以人为本和“高起点,高投入,高标准” 的建设理念,坚持现代林业理论,通过大量营造防护林能有效地 改善本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依据:2.1、《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西省林业厅关于转发下达山 西省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 2012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 划的通知》(晋发改投资发[2012]1798 号);2.2、《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年度作业设计编制指南》;2.3、《太行林局二 0一二年度还林工程实施方案》三、规模、范围和布局1、规模该工程分布在局属铁桥林场、禅堂寺林场、海眼寺林场、营 盘林场、坪松林场、王景林场、铁桥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7 个单 位工程总任务 12000 亩,其中禅堂寺林场 1000 亩、铁桥林场 1000亩、坪松林场2500亩、海眼寺林场2800 亩、营盘林场900 亩、王景林场 1500亩、铁桥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300亩2、范围和布局该工程涉及 5个乡(镇),24个村庄,规划小班 40个四、营造林施工设计2012 年度太行林局该工程建设规模为 12000 亩,由 7 个单 位来完成1、林种、树种选择: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林种确定为水土保 持林,在树种选择上,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首选乡土树种,其 次考虑引进外来树种目前在太行林区较为理想的造林树种为油 松、华北落叶松、侧柏、刺槐、核桃、花椒、山杏、山桃等。
本 次设计造林树种为山杏、油松2、营造林方式:本次规划造林全部为人工植苗造林,造林模式 为3mx 3m,亩株数74株3、 植被配置:混交林的混交类型采用针阔混交,混交比例为 3:7, 混交方式采用块状或带状混交,同时尊重“适地适树”的原则, 山杏栽植在土层较薄的阳坡、半阳坡、半阴坡上;油松栽植在立 地条件较好的阴坡、半阴坡上4、 整地: 造林前对造林地进行予整地,整地时间6—8 月份;整地方式为穴状,规格是50 x 50 x 30cm,沿等高线呈水平带“品” 字形排列;株行距为3mx 3m,整地时要捡净灌草根和石块,表 土要回填,底土要筑埂,穴面略向内倾,呈反坡形,起到蓄水作 用本次营造混交林造林模式为:山杏、油松混交密度为74 株/ 亩5、 栽植:造林时间的选择,山杏裸根苗栽植应选在晚秋,容器苗 应在雨季栽植 祼根苗栽植时要沿穴的对角线开沟,沟要确保有 一内侧壁垂直,栽时苗木要紧靠直壁,埋土时要做到“三埋两踩 一提苗”,达到“根展、苗正、踩实、适当深栽、不窝根” 容 器苗栽植时要注意保护土球,埋土时要超过原地迹线 1 厘米,埋 好后要在外缘用细土筑灌水堰用铁锹拍结实,容器与土壤紧密结 合。
栽植时要对原生植被保护,使造林树种与原有植被形成合理 混交阔叶树栽植时要截杆6、抚育:幼林抚育有两方面工作,一是以消除影响幼树生长的 草灌为主进行适时的松土、除草、整穴等技术措施,作业时间 一般应安排在每年的 6—8 月份,抚育时注意不可伤及幼树二 是造林后要对林地进行拉网式封禁管护落实管护责任,巩固造林 成果2013——2015年抚育 5次五、种苗组织设计1、 种苗规格:油松选用地径在0.4cm以上,苗高25cm以上的容 器苗;山杏选用地径在0.4cm以上的一年生优质壮苗造林前对 苗木要进行严格分级,使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造林苗木大小规格基 本一致起苗时要避免根系受损伤,当日起苗最好当天用完,否 则应尽快假植,运苗时要避免风吹日晒,保持苗根湿润2、 种苗需要量:按照计划任务和设计树种密度配置,共需苗木88. 8万株,其中:油松61 . 2万株;山杏27. 6万株3、 种苗供应:本次造林苗木全部为本局自供苗六、管护设计1 、落实管护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 业发展的决定》和《山西省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精神,加 强对新《森林法》的宣传力度,严格按照造林技术操作规程进行 作业;按照《护林防火条例》进行管理,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幼 林管护,确保本项目顺利实施。
2、实施封山禁牧:在人、畜活动频繁的作业区附近采取拉网措 施,并密切注意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七、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设计:工程实施要以总体设计为主要依据,年度计划要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编制,要求数字上表,任务上图, 任务具体落实到山头地块,各林场按计划组织实施2、为加强对该项的管理工程,成立了太行林局工程领导组,其 职能是:负责协调上下关系,制定有关工程的重大决策、制度与 措施;全面负责工程的建设进度、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2、1 保证建设质量的措施2.1.1 要强化项目资金管理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帐、专人 管理,严格按方案及工程预算进行列支,坚决杜绝挤占、挪用 充分发挥审计、监察及投资和管理部门的作用,加强对资金使用 的检查和监督,同时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2.1.2 林场场长为第一负责人施工前要先搞小面积的示范工 程,进行技术培训,施工员、作业员熟练操作后才可正式开工 上级对下级、单位对个人要层层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做 到层层有责任、人人有压力2、2 巩固成果的措施2.2.1 搞好工程的竣工验收和档案管理工作工程完成后,要 对工程施工质量、资金使用、综合效益等方面进行自查、自检。
自检合格后申请有关部门进行正式验收,验收合格后,将所有环 节的文件、材料,按有关规定收集、整理、归档2.2.2 幼林抚育:有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清除影响幼树生长 的草灌为主,进行适时的松土、除草、整穴等措施,作业时间应 在 6-8 月,抚育时注意不要伤及幼树;二是造林后要对林地进行 拉网式封禁管护,落实管护责任,巩固造林成果2.2.3 补植:造林后要进行检查,根据其成活状况及时采取补 植,补植时一律采用容器苗八、用工量、投资量测算及资金来源1、用工量测算:整地 1 工/亩、造林 1.5 工/亩、抚育 0.5 工/ 亩总作业面积 12000亩,总用工量为 36000个2、投资测算(1)总投资:太行林局 2012年该项工程总投资为 360.0万 元,其中种苗费用150.0 万元、造林施工费用108.0 万元、抚育 管护费用 102.0万元2)分项投资:亩投资为 300 元/亩其中:苗木 125 元/ 亩、造林施工费用90元/亩(整地 60元/亩、栽植30元/亩)、抚 育管护费用 85元/亩(补植50元/亩、幼抚30元/亩、管护5元 /亩)3、资金来源:太行林局2012年该项工程总投资为 360万元,全 部为中央投资。
附表:1、林业用地情况调查统计表2、营造林作业设计一览表3 、营造林作业设计汇总表4 、分树种种苗供需平衡表5 、投资测算汇总表附图:营造林模式示意图太行林局二o—二年度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小班设计图太行林局设计队二O—二年九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