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动态能力构成与评价研究.doc
8页企业动态能力构成与评价研究刘小花 席升阳(河南科技(科技论文)大学管理学院, 河南洛阳4 7 1 0 0 3 )摘 要:由于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动态环境中 难以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以及核心能力本身刚性缺陷的存在,使得 企业动态能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动态能力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如何 评价企业动态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新课题关键词:动态能力;动态环境;动态模型;评价体系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的竞争 优势会随着环境、技术、产业和市场的动态演化而发生变化,后来企 业要想逐步赶上甚至超越领先企业,领先企业要想保持已有的竞争优 势并培育出持续的竞争优势,适应环境不断变化的动态能力对于企业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1 研究企业动态能力的必要性1・1动态环境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最近二十年来,全球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世界大市场环境也愈加动荡不安,经济全球化导致了经济的蝴蝶效应,尤其是2 0 0 8年底骤然来袭的由美国的房地产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更是导致了世界经济的大衰退,百年银行倒闭,大批工厂倒闭,失业率节节攀升,政府不断出台经济刺激 计划,我国南方地区的外贸加工型企业也未能幸免,损失最为严重, 大量工厂无限期停业,数以十万计的农民工提前返乡,沿海经济严重 受挫。
这正是由动态环境引起的对企业经营的严峻挑战但同时,有 一些企业却加大了自主研发的力度,研制出了自己独特的技术和产 品,从而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中闯出了一条成功的路这又正是适应环 境的变化而对企业经营做出的适当调整在经济比较平稳时,消费者行为比较单一,有明确的倾向性, 市场和竞争对手都界定清晰,公司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建立自己的 核心竞争力,维护并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而在动态的环境中,加速的竞争决定了公司之间的竞争不再沿用原来的方式 等对手行动之后在决定如何反应,而是应该对任 何可能发生的事,竞争者的每一步动作都做出快速的反应,所以面对 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企业需要一种能够适应当前动态环境的新的 理论来知道自己的经营管理特别对当代的中国企业来说,它们不仅 和世界其它企业一样面临着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产品、技术变革 的动态环境,而且还处在计划经济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转变的长期过程中,所以它们面临着更加复杂和不可预测的动态环 境因此企业如何从自身出发,不断培育适应环境变化的竞争优势, 形成动态的可持续的竞争力,就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1.2 现有动态能力研究的不足在动态环境中,企业的持续 发展迫切需要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新的理论指导其经营管理。
在消费 者行为比较单一,有明确的倾向性,市场和竞争对手都界定清晰,公 司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维护并扩大自己的 市场份额的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曾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以产品 为中心的竞争理论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变迁,甚至有可能成为企业培 育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障碍如何从定量角度科学评价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把握 竞争的新规律,通过培育并产生企业持续的竞争力,这已经成为战略 管理的新课题1・3 我国企业动态能力的不足我国目前的企业,国企机构 庞大,结构冗繁,新思想,新想法不容易贯彻实施,且成员多因循守 旧,思想僵化,一旦面临大的环境变化往往束手无策私企往往是家 族企业,人常说“富不过三代”,由于企业的“世袭”,(虽然当前已有很 多民企摆脱了家族的束缚,但是仍有相当多的企业没有逃离狭隘的家 族制)使得企业无法获得新鲜的血液,很快便落后于时代,环境一旦 动荡将无法抵挡我国的公司制起步较晚,尽管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快 的进步,但是毕竟年轻,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依然较弱2 企业动态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内在关联2.1企业动态能力的内涵与特征2.11 内涵由于目前学术界对于动态能力的内涵未有一致的定论,本文采 用T e e c e等对动态能力的定义f整合、构建和重置公司内外部能 力,以适应快速的环境变化的能力:3 特征动态能力首先具有开拓性,强调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企 业要具有创新(创新论文)的开拓性动力,这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 势的保证;同时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的相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稍微 落后于环境的变化,这就需要动态能力要具有预见性,提前预知环境 的改变。
同时,动态能力又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它是提高其它能力的 能力,在现实中很难找出具体的对应,从概念上看比一般的能力更抽 象其次,动态能力又具有学习性,开放性和时间性,学习如何更 有效的配置资源和能力,市场领先者通过持续的学习可以保住自己的 竞争优势,同时,学习也可以使企业更加快速地配置资源和能力而 动态能力的开放性还强调除了企业内部的学习,企业从外部途径吸收 知识的能力,从而由开放性获得灵活性,这就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能 力的刚性而动态能力的时间性是因为重构现有资源和获取新资源的速 度,对于保持竞争优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动态环境下,企业 应该迅速的对环境和竞争对手做出评价,并且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做出 正确的反应再次,动态能力具有成本性和惯例性,成本性是指重构现有资 源和获取新的资源,必然带来一定的变革成本,如果变革成本超过了 预期收益,企业就不会采取变革,这就使得领先企业的优势得以保持 下去而惯例指的是企业的行为模式、学习机制、协调和整合资源的 模式,这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动态能力强调重构和改变这种 竞争优势的基础最后,动态能力具有主观能动性,动态能力要有开拓的主动性, 主动去开拓新的资源和能力以备适应新环境的需要。
这种主观能动性 强调人的作用,只有企业的能力被运用,才会获得效益3.2 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动力机制,企业能力的改变不会自发的发生,它需要一定的推 动力量,动态能力理论强调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要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 变,要利用新的市场机会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把焦点放在开拓性动力 上,强调通过创新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供长期基础学习机制,动态能力很大程度体现在学习上,通过学习获得重新配置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方法,通过学习积累更多的知识使对市场变 化的嗅觉更灵敏,以更好的预见环境的变化,通过学习提高自己从外 部吸收知识的能力,并且能更好的与内部知识融会贯通匹配机制,动态能力强调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整合和重构要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才能带来效益,否则只会带来无谓的变革成本,这就 赋予了匹配莫大的意义,动态能力强调能力的柔性,及时调整企业的 核心业务和核心专长,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更具灵活性就必然要求企 业建立相应的,有预见机制的匹配机制3.3 企业动态能力的构成要素企业的资产,这里的资产是 广义的资产,不仅包括企业的资金、设备等有形资产,还包括诸如企 业的行业地位、市场占有、品牌信誉等无形资产企业的能力,包括企业家能力,企业家是否具有远见卓识,是 否具有打破常规的魄力和能力;企业制定战略能力,制定的战略是否 能获得员工的共识,是否能有效地贯彻;企业的技术能力、生产能力、 营销能力,技术研发是否能赶上市场的需求,生产能力是否能赶上销 售的需求,营销部门是否能很好的开拓和维持市场;各部门是否能有 效地协调沟通,人力资源部门能很好地考核员工绩效管,财务部门能 有效地把握和预测风险。
企业的文化力,由内而外包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指的是企业领导者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 活动和员工的个人行为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总的看法和观点 企业精神指的是已企业家为核心的全体员工的群体理想和目标企业的学习力,由内而外包括学习精神、学习机制、学习过程 学习精神指全体员工学习态度,动机的综合体现;学习机制包括学习激励制度和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过程指的 是在学习精神的指引下,学习机制的保证下,不断完善学习型组织的 过程企业的创新力,由内而外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机制、知识管理、 创新过程企业在创新精神的指引下,在创新机制的保证下,通过知 识管理,不断完成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创新过程企业与环境的匹配力,由内而外包括资源或组织的协调整合和 重构指通过资源的协调整合和重构使得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与变化了 的环境相匹配的能力3.4 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动态能力各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相互影响,相互 制约,通过三大机制共同作用于动态能力企业的资产和能力决定了 动态能力的基础,是企业在变革中可供利用的资源,企业文化(企业 文化论文)是变革的强大动力,没有倾向于变革的文化就没有变革的 发生。
企业的学习为动态能力不断提供知识基础,知识就是力量,是 变革的不竭源泉,没有知识就不会有成功的改变有知识才能有创新, 才能有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再好的创新,不能适应企业的实际,不 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也是枉然,只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创新最终 是为了与企业和市场的匹配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总结如下图:图14 企业动态能力的评价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不同企业的自身情况及 所处的行业环境不同,动态能力模型中构成要素的权重不同在判断 是否达标的标准上存在差别,但在模型的选择上是相同的企业动态 能力模型是高度抽象化的模型,它适应于各行各业我们对于动态能力模型的构建应根据其内在结构分层进行,对 每个构成要素都要单独进行评价,再按照其权重整合到动态能力的综 合评价中,从而评价企业是否具有动态能力及动态能力的高低3・1 企业动态能力模型的构建如上图,企业的资产和能力影响着文化力,学习力,创新力和匹配力,文化力在动态能力的最上 层,从上至下依次是学习力,创新力和匹配力,四力在资产和能力的 影响下最终统一为企业的动态能力3・2 企业动态能力的评价方法本文以机械制造企业为例介绍评价的具体方法首先我们为企业动态能力的各个因素设计评价指 标,评价指标的个数根据各个因素的实际情况决定。
将评价指标设计 成调查问卷的形式选定要进行评价的目标企业,采用非概率抽样方 法中的配额抽样,将目标企业员工划分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 员、基层员工三部分,按照每部分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例发放相同比 例的问卷份数,以取得一个和总体结构特征大体相似的样本,从而对 总体有更好的代表性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通过后将各因素平均得分按照企业具有较高的动态能力,3分以下则有待加强3・3 企业动态能力结构模型的功能与作用3・3・1 评价动态能力的高低通过评价动态能力的各个影响因素,可以知道企业 总的动态能力水平,从而判断企业是否欠缺与动态环境相匹配的能 力,为强化和改善动态能力提出要求3.3.2为企业培育动态能力提供理论支持通过评价模型中各个影响因素的水平,可以判断出有哪些能力欠缺或缺失,从而可 以有针对性的加强和培育,避免了变革的盲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