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奈作品《日出·印象》评析.docx
7页莫奈作品《日出•印象》评析摘要:印象派大师莫奈最擅长的是光线与阴影的表现技法.风景油画可以说是最为出色 的,其中《日出印象》是典型的代表作《日出印象》不是莫奈的最有名的作品,然而它影 响深广,是无法估量的,它为当时的一场美术变革运动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画派名称——印 象派莫奈的《日出印象》抓住了大自然在阳光下的真实效果,生动地描绘了融化在晨曦和 朝雾中的光和色,表现了对日出时转瞬即逝的海港景色的鲜明的印象,此绘画所描写的景色 动人地表达了自然美的意境,为油画新的表现手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研究本作品有助于更 深入的了解莫奈作品的艺术理论关键词:莫奈;油画;印象目录目 录 2前 言 3一. 《日出印象》简述 3二. 《日出印象》对传统艺术的叛逆性 3三. 《日出印象》作品的特点 4四、莫奈的创作情感 5总结 5参考文献: 6欣赏油画是很好的精神活动通过画面可以接触到人以接触到人类丰富的情感,触及不 同的灵魂不计其数的绘画作品中,人们根据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感受差异划分出了众多 不同的类型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按风格分了很多类型风格,是我们欣赏油画作品的时 候几乎无法绕过去的一个判断过程根据风格的不同,油画被分为很多流派,常常的被冠以 某某派的名称,如印象派、点彩派、野兽派等等。
莫奈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表现的不是所表现风景本身的自然美,呈现的 是将自然本身的美融入在意象中并主观所呈现出来的如果古典油画大师伦勃朗的写实作品 呈现的是传统的美的话,莫奈的作品可称为是“自我”真正融人大自然的美,它更融合于美本 身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这属于艺术历史的创新他最典型的作品就是《日出印象》,对其进 行研究可以全面的了解莫奈的创作理论和深层的内涵一.《日出印象》简述举世名作《日出印象》创作于1872年,莫奈在这幅油画中天空和海面用了大量的蓝绿 色来表现,描绘的是阿弗尔港口日出时的光线朦胧的场景在这幅作品中整个画面都笼罩在 阴暗迷雾当中,晨起阳光透过,天空被罩染成了金黄色,阳光映射照在水面上,反射出绚丽的光整个画面,莫奈没有对景物的外轮廓详细地勾,整体所处在朦胧中,广阔的天空、海上的景色、远处似有似无的房屋、港口的船、还有船上所勾人、整个画面色彩一气呵成,中 途完全没有任何犹豫大块的色块、或长或短的笔触构成了这幅画,虽说有些地方还不够精 细但藏巧于拙却深深吸引了我们,因为描绘的这一切是如此地真实,观者面对这幅画面时候 感觉就像你亲自站在远处在观望阿弗尔港口晨雾中的日出,亲眼看到通红的金色太阳照亮了 灰蒙蒙的世界,使观众身临其境。
印象派的另外一位大师塞尚曾经感叹过:“莫奈有双色彩 敏感的眼睛,可是我的天,那是多么了不起的眼睛啊!”二《日出印象》对传统艺术的叛逆性《日出印象》是莫奈在阿弗尔画的一幅港口作品,主题是表现日出时的海港景色画家 为了描绘大自然的真实的外光效果,选择了在晨雾中的色彩折射,起伏的流水中反光的变化, 海面与天空在云雾中混成一体的气氛,通过轻快跳跃的笔触描绘,带给人们一种微妙的震动 感莫奈追求的是如何顺应视觉,捕捉住瞬间印象,运用色彩再创造自然景观莫奈在他的作品中改变了过去采用明暗对比的表现方法,在这幅画中以冷暖对比色,将景物的固有色彩变成冷暖成分,而不再描绘它的明暗关系变化!莫奈用桔红色和蓝色的冷暖 对比,通过一轮红日在潮湿的雾里映照着整个天空,并反射到淡蓝色水面上,带来了一种蓝 紫色调,成为画中的主要成分画面上远处景物在浓雾里只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水面上较近的三只小船和人物 依稀可辨莫奈从当时的光学成就获得艺术上的启发,色彩须经过光照才能显现,由于光作 用于视觉,才使我们产生不同颜色的感觉但是,他并不是刻板地根据光谱上的色彩来作画, 他主要是凭着画家的感觉和经验来作画,这样才能自如地表达出对光与色彩的真实感。
海水在晨曦的笼罩下,呈现出橙黄或淡紫色;天空的微红被各种色块所渲染,水的波浪 系有厚薄,长短不一的笔触组成的;三只小船在薄涂的色点组成的雾气中显得模糊不清;船上的人或物依稀能够辨别,还能感到船似在摇曳缓进!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这 一切都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 象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是完全的对艺术的背叛三.《日出印象》作品的特点《日出印象》创作的目的主要是探索、表现大自然,记录下瞬间的光与色,抓住第一印 象感觉和所看到充满运动生命力的一切物象研究光色与空气的融合表现,他常在不同时间 段的光线下,对同一物象连续地重复多幅描绘,在大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找瞬间的感受和灵感 的闪现,莫奈非常讲究笔触,如果说色彩是他作品 的外部展现的话那么他的笔触就是作品中的灵魂, 不同的笔触表现不同对象的质感和动态,他运用不 同的笔触来表现不同的色彩以符合大自然的本来 面貌莫奈认为,抓住自然瞬间的光与色是作为一名 印象派画家的必备素质,印象派作品中阴影必须用 中间浅色调,莫奈说过:“形体不是被照亮的,而 是光本身就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展现的是周 围物质世界不断变化的,而且通过光线传达本身所 处于流动中的时间感。
《日出印象》基本都是从自然中得到的稍纵即逝的瞬间印象这是观察和油画创作的一 种新方式莫奈是第一位深入探讨这种视觉现象的艺术家在此之前,还没有艺术家表明, 当我们在远距离观察远处的树木或者众多的房舍时不再是独立的实体而是另外一种集合的 整体形象和色彩莫奈不是从已知的习惯状态去描绘对象,而是尽可能遵从眼睛看到自然的 所见的状态去表现它们四、莫奈的创作情感莫奈笔下的阿佛尔海港先被说成一团糟,后来又被称为对港口日出情景了不起的再现 我们该如何理解此种戏剧化的转变?莫奈背弃了关于阿佛尔海港种种传统的表达方法,而更 趋向于表现真实的自我感受,传达出自己对日出的鲜活印象,将常识之类搁置一边,竭力捕 捉最初朦胧印象,并将其凝固在画布上他试着画出的是我们打量世界时实际看到的一切, 而不是我们料想我们会看到的东西因此开始的时候人们自然会抗拒,阿佛尔海港的日出怎 么是这样的呢?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观察,人们发现,当船衬着城市的背景出现时,在特定的光 线下从特定的角度看去,船似乎真的是在城里行驶,有时海天会浑然一色,我们实难分辨何 为大海,何为天空莫奈的眼睛,不是来自于事物,而是来自于他心灵中的词库所有我们能看见的场面, 都由莫奈词库中的一个个单词组成。
不同的单词,就是不同的色块于是我们可以说,在莫 奈的画中,我们看见,一个语词找到了另一个语词,一个个词语追随着一个个句子,句子与 句子之间,又在进行着彼此追逐的游戏莫奈的这个用小小的色块拼贴的游戏,像万花筒一样旋转着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刻 看到的是不同的一番景象这是由于不同的人,对旋律和节奏的理解,有着不同的感受莫 奈让这个万花筒转到适当的位置,然后使它停下来!从莫奈看见的景色中,从他富有感情色 彩的言说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一个被阅读打开的文本的结构状况所有的单词,都为词组" 句子"段落擦亮了自己;所有的词组"句子"段落,都为整个文本睁开了自己的眼睛这些词 和句子,最初在莫奈的词库中,都是单独的,处于游离状态的一旦莫奈需要它们的时候, 它们就进入了莫奈的血液它们在莫奈的身体内流动,使他的血流加快,使他来自庸常的全 身的困倦悄然消失我们可以看见他像一头被捆绑着的狮子一样,从迷茫的睡梦中醒来,挣断了缚满全身的 绳子困兽的叫声惊天动地,世界在叫声中动荡不已森林响个不停,江河的波涛响个不停, 山的筋骨响个不停,浑圆的石头彼此问的碰撞之声响个不停这是事物在呐喊,是言说的力 量找到了它的声音;这是生命的呐喊,是呐喊本身正在寻找具体的形象。
在莫奈呐喊的过程 中,他看见了自己言说中那意味无穷的图式总结印象派大师莫奈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通过前面谈到的《日出印象》就不 难看出它所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莫奈十分注重表现阳光照耀下的大自然的光色变化,因此他 经常在户外作画,为了展现“瞬间印象”光色的变化,不仅要外景写生,还需要画得快印象 派作品用点替代了传统绘画的线和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无法达到的对光的追逐和描绘如 果有作品当天没有完成,那么在第二天的同一时间他会继续对着同一景物写生在莫奈的作 品中充分表明自然景物在阳光照耀下的纯洁鲜明的色彩,按照“光谱色”(红、橙、黄、绿、 青、蓝、紫)选配颜色,禁忌赭、黑色在表现其他复杂色彩时,则以上述“光谱色”颜料略 加调和,或者直接在画面上“错综罗列”的排列而取得鲜明的画面效果从而在作品中更好地 把握稍纵即逝的瞬间印象参考文献:[1] 张晓凌•印象派画风[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年.[2] 吴田丰•印象派的再认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11年.[3] 刘德滨,西方美术名作鉴赏辞典[M],吉林美术出版社,2013年[4] 朱伯雄,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辞典[M],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5] 闻艺,大艺术家的真实故事:莫奈[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