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元末明初时期舟山海域政局略探【开题报告】.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4353628
  • 上传时间:2022-04-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历史学元末明初时期舟山海域政局略探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区域史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來在大陆史学界逐步受到重视,进入90年代 以后更是具备受恩宠,从研究领域看,区域社会史、区域经济史和区域文化史尤为受宠 这种局面的出现,一是由于它对中国整体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研究和认识中国整体 史的基础Z-o中国疆域Z多,民族众多,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丿力史文化而貌和 经济社会发展往往有相当大的差异如果单纯进行全国性的整体史或通史研究,常常难 以深入和准确地把握中国历史其次,区域史研究是一种新的史学理论和方法,运用它 能更好的认识区域历史的有机结构与发展变化对于元末明初时期舟山海域政局的研究,由于舟山更加偏向于中国边垂地区,而且 很少涉及到国与国Z间的纠纷与孑盾,所以国外研究相对较少主要研究成果集中于中国地方志中的舟山、宁波等方志以及明史中的明初舟山部 分,还冇当吋舟山的一些人物传记中,如《康熙定海县志》中对当时舟山自然环境的描 述,对当吋人物王国祚世纪的叙述描写“明洪武T•九年,明太祖朱元璋因听信开国功臣 征南将军汤和之片面奏词,下旨命汤和经略海上,遣昌国46岛30000余居民入内地, 一时岛上士民流离失所,人心惶惶。

      后冇岛民王国祚进京而圣,力陈昌国不可迁涉,翁 州不可弃守Z理由,朱元璋听Z后认为国祚说得有理,采纳了他的意见,因而昌国有8000 余人方得以留岛安居”;《大德昌国州图志》中对■当时舟山经济、军事方面的记叙;《浙 江通史》对舟山名字演变的介绍“春秋吋,舟山属越,称“甬东”(甬江之东),又 喻称“海中洲”公元738年(唐开元二十六年)置县,以境内有翁山而命名为 “翁山县”至公元771年(大丿力六年),因袁晁率起义军占翁山而被撤废县治公元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再次设县,更名“昌国县”元初升县为州公元 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州为县;洪武二十年废昌国县至清初,先后两度迁民《舟山市志》中对舟山疆域的描写,对舟山地名演化的记叙,以及何汝宾的《舟山志》 中谈到的太祖对舟山的政策“武十七年,太祖以东南控海Z地乏兵以守恐致寇害命,设 「卩所及岑宝螺岱四巡司隶于县兵民以安教化流洽海东一隅规模宏远诚驾宋轶元为我明 边陲捍卫于以观——说明太祖吸取前朝(宋、元)教训,为防止外敌入侵而在舟山设 立卫所”等等除此以外关于舟山地方在元末明初时期的政局在其他著述中便很少有提 到由于地区和时期原因,明初这一地区的很多现象都有后来抗倭的雏形,所以对当 时政局的描述主要侧重于当时的抗倭,比如说对于人物的研究,和徙民的研究,最终都 会不约而同地引向抗倭这个方向。

      选题依据及意义:元末明初,止值两朝交替,全国政局动荡不安,处于国家边疆的舟山地区更是一个 得失在一瞬间的群岛漂浮在海上的边疆小地,当权统治者会选择收还是舍,抑或是任 之由之,都是有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的统治者的取舍为以后历代疆域变化开了前例, 边鴉国土的存废在统治者的一念之间,所幸当时统治者想尽一切办法来巩固自己的统 治,保卫当时的这片边陲疆土恰恰关乎朝代的统治是否巩固,这就是为什么元末明初, 元朝极力挽救,试图扳回统治地位元朝三番两次招降反元军队,苟延残喘,几次落败; 明朝更是动用了行政制度上的改革虽然舟山较为远离都城,但作为国家将于边陲,当时又是海上贸易要道,很受当 时统治者的关注,掌权者为了更好地巩固统治,对舟山地区的政治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从海上贸易和当时海上作乱岀发,统治者对舟山的统治方式也在改变对于元末明初时期舟山海域政局的研究,可以通过了解当时舟山地名演化以及人 物、吋事、政治,來探讨舟山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结果以及发生变化对后来以及几百 年后的今天的影响,能更好地认识舟山历史的有机结构与发展变化可以透过对舟山地 区的研究来统观整个中国在当时整体状况,甚至透视当今社会的某些社会现象的历史来 源,深入和准确地把握中国丿力史。

      本文绝对没冇填补空白Z力,但在这方而做点尝试性 的工作还是有一定意义的这是本文选题的重要原因Z-O二、研究的基木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 舟山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2、 舟山在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状况;3、 元末明初吋期舟山海域政局情况,当时统治者对舟山海域的政策的了解分析,深入 探讨其影响及意义4、 舟山地区涌现的人物,他们对舟山政局的影响如:王国祚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 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状况?2, 当时统治者为什么要对舟山特别关注?3, 为什么要结束92年的昌国州而立县,继而废县,其中几次徙民内地?4, 当时的主要人物的历史作用5, 结合上述儿个社会背景、人物、地点、事件儿个问题来探讨舟山发生这些变化 的原因,结杲以及发生变化对后来的影响三、 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 拟立课题2、 与导师讨论课题的可操作性3、 确立课题,查找资料,分析资料4、 撰写开题报告、文献综述5、 确定论文大纲、进行一稿、二稿、三稿等多次修改研究的方法:去图书馆查阅有关文献,去数字图书馆查找有效资料,外出走访当地老人等四、 参考文献[1] 何汝宾《舟山志》[M]台北成文岀版社影印本1988年[2] 陈剩勇《浙江通史明代卷》[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⑶《定海县志》[M]浙江人民岀版社1994年版[4] 张廷玉《明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5] 冯福京《大德昌国州图志》[M][6] 《舟山市志》[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7]周圣化原修缪燧重修《康熙定海县志》[M]⑻ 包江雁《明初舟山群岛废县徙民及其影响》[J]1999年⑼《明太祖实录》[M]上海书丿占出版社1990年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