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材加工学7-11章.docx
5页第七章 人参的加工技术第二节 人参加工的原理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人参加工目的:在于清洁药材;防止人参在贮藏中的虫蛀和霉烂变质;通过加热处理和干燥杀灭或抑制酶的活性,防止人参皂苷、人参多糖等成分的水解,以保持药效,防止淀粉酶使人参中的淀粉发生自溶现象与酶解糖化,保持人参性状饱满坚实,防止干瘪抽沟加工品分为白参和红参两类人参加工对有效成分的影响1、人参皂苷成分变化;2、麦芽糖和氨基化合物变化;3、聚乙炔醇类成分变化;4、甘油糖苷酯和甾醇苷脂肪酸酯类变化;5、个别氨基酸成分的变化人参加工对药理作用的影响①红参与白参都具有轻度抑制血小板凝聚和抗凝血酶,抗血栓作用以及对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化作用,其强度红参大于白参②红参对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作用强于白参③红参比白参有较强的抗肝损害作用④红参的抗衰老作用优于白参⑤红参的抗肿瘤活性优于白参⑥红参作为滋补保健药物较白参给为安全第三节 影响人参加工的产量与质量的因素一、不同采收期对成品人参产量与质量的影响(1 ) 不同生育年龄与人参皂苷含量的关系人参皂苷在人参中的积累是随人参生育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的,所以人参最宜采收年限应在第五年的夏末2 ) 不同生育期对成品参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8 月末至 9 月初进行人参采收,人参质量最好二、鲜人参加工前的贮藏条件对成品参质量与产量的影响三、全须加工和下须加工对红参质量与产量的影响 全须加工不仅可以保证红参的质量而且也提高做货成品率,即提高产量四、不同栽培方式对加工红参质量与产量的影响实行 45 度的斜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抗涝抗旱,营养充分,艼帽长得小能提高产量和质量第四节 人参的加工技术红参的加工技术主要流程1.浸润(直接浸润和喷淋浸润)2.清洗(人工清洗和机器清洗)3. 刷参 4.分级(按大小分级)(边条红参、普通红参、全须生晒参、普通生晒参、糖参)5.精洗 6.蒸制 7.烘干 8.干燥 9.打潮 10.下须 11.低温烘干 12.分级 13.包装第五节 蒸参时根裂的原因1.参根浆气足2.蒸参前参根用水浸泡时间过长3.下须时表皮被拉伤 4.洗刷时,表皮被刷伤或局部刷得过重5.蒸参时火大气足,温度急剧升高6. 开罐过早,出参过急,罐内外压力和温度差大 防止方法:第十节 人参的包装和贮藏鲜野山参 就地在山背阴潮湿的石块上扒下成片的地衣苔藓,把鲜山参包裹在苔藓里,再用新鲜的白桦或黑桦树皮包裹,并用榆树皮的皮条捆好成品野山参 单支或双支的山参盛装于长方形的特别锦缎盒中礼品参 多是单支或双支小包装普通红参、生晒参、糖参 大量的人参则用木箱装压块红参的包装 装入符合塑料袋中,在真空包装机上抽出空气封口,纳入木盒中,加盖封严,木盒外包上一层泡沫塑料,再送上马口铁盒中去,严盖封口。
第八章 根与根茎类药材的加工技术第一节 西洋参的加工技术西洋参为五加科之外西洋参的干燥根栽培西洋参四年作货收获,9 月中旬到 10 月中旬采收原皮西洋参的加工方法:洗刷 晾晒 烘干(当含水量 30%左右时调温至38 摄氏度)西洋参烘干温度一般多用 32-35 摄氏度,干燥时间为 2-3 周第二节 三七的加工技术在立秋前后(7 月)收获的称为春七,在种子成熟后,采收种子后再收获的三七称为冬七加工方法水洗 日晒 搓揉第三节 地黄的加工技术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干燥或新鲜根号称四大怀药之一, “怀地黄”烘干法:地黄要按大中小分为三档,分别加工第一灶因都是鲜活,要烘 30h 左右才开始翻动见底层或中层的根茎中间已没有硬心,质地柔软,外表干燥,表皮灰白色或灰褐色,断面呈黄褐色或灰白色是即可取下,放在屋内墙角处闷 7-15d第二灶开始烘时,将第一灶烘过的中层放在底层,把上层放到中层,再按大小分别在上层加上新鲜地黄闷润后的地黄,要在烘灶上再回烘一次,回烘时厚度可加厚到 33cm,温度以 40-50 摄氏度为宜,烘3-5h (一般烘干法)(立体烘干法)排潮第四节 麦冬的加工技术(二者采收年限和加工方法不同)四川省在麦冬栽后的第二年 4 月采收;浙江省在栽后第三或第四年 4 月中旬至 5 月上旬收获。
加工方法:(1 ) 川麦冬加工方法 将洗净的麦冬摊放在晒席或晒场上曝晒,水汽干燥后,用手轻轻搓揉,搓后再晒,反复 5-6 次,直至搓掉须根为主2 ) 浙麦冬加工方法 将洗净的麦冬摊在晒具上晾晒 3-5d,须根逐渐由软变硬、变干,放入竹筐内闷 3-4d再晒 3-5 天如此重复 3-4 次,块根干燥度达 70%,剪去须根晒至全干炮制:朱砂制 炒制 米制 蜜制 包装和贮藏:用木箱、竹楼、编织袋包装贮运少量散装麦冬最好贮藏于石灰缸内第五节 白术的加工技术常用加工方法有日晒和火烘最初火力宜猛而均匀,约 100 摄氏度左右,待蒸汽上升,外皮发热时,将温度降至 60-70 摄氏度,缓缓烘烤 2-3h,然后上下翻动一次,再烘 2-3h,至须根干透,将白术从斗内取出,不断翻动,撞掉须根第六节 白芍的加工技术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浙江产最好,称杭白芍;安徽产亳白芍,川产川白芍种植后一般三年即可采收收获时选择晴天,割去茎叶,再挖起芍药根加工方法产地加工分为擦白、煮芍、干燥三步一般小的芍药根煮 5-10min,中等芍药根煮 10-15min,大的芍药根 15-20min,煮至无生心为准是否煮透鉴别:1.从锅里捞出几根中等的芍药根,用口吹气,见芍药根上水汽迅速干燥,表明已熟透心。
2.用竹针试刺,如容易刺穿,即为熟透,如针刺费力尚需再煮3. 用刀切去头部一段,见切面色泽一致无生心,表面煮熟煮透酒炙后能降低白芍酸寒之性,善于和中缓急,多用于胁肋疼痛、腹痛和产后腹痛;炒白芍药性稍缓,以养血敛阴为主;醋炙后,入肝收敛,可敛血、止血、疏肝解郁;土炒后借土气入脾,增强柔肝和脾,止泻作用;炒炭后增强收敛作用,以止血为主第七节 当归的加工技术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主产于甘肃省育苗移栽后当年或直播繁殖后的第二年 10 月下旬适时采收用文火慢慢烤干熏烤时要注意通风第八节 山药的加工技术第九节 浙贝母的加工技术一般在 5 月上中旬,即地上部茎叶枯萎时收获加工方法:老产区加工①去泥②挖芽分档③去皮加石灰(每 50kg 鲜贝母加贝壳灰 1.5-2.5kg)新产区加工:贝母水洗后,用切片机成片,再冲去浆液,用脱水机脱身,在 70-80摄氏度下烘干大者摘去新芽,分作两片,呈元宝状,称元宝贝小者称珠贝贝母的新芽称为贝心第十节 川贝母的加工技术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采用鳞茎繁殖的 1-2 年收获,种子繁殖的要 4-5 年才能收获外层鳞叶 2 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只露新月形在外,习称“怀中抱月” 。
商品上松贝分珍珠贝、一等松贝、二等松贝第十一节 白芷的加工技术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秋播种植的白芷,次年 7-9 月间收获为防止霉烂,可采用硫熏防腐第十二节 温郁金的加工技术第十三节 附子的加工技术附子收获期一般为小暑至大暑加工方法:1.川乌 将乌头母根或小的附子晒干,去净须根和泥土,做川乌应用2.黑顺片 主要有淘洗、浸胆巴、煮附子、切片、水漂、染糖色、蒸片、干燥等环节3.盐附子 主要有淘洗、连续浸盐、沥干浸盐、日晒浸盐、沸盐浸泡等环节4 黄附片 主要有浸泡、煮料、剥皮制片、漂后染色、蒸片和烘晒等环节第十四节 天麻的加工技术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一般在春秋两季地上部分枯萎时,天麻休眠期采收加工时大麻蒸 30min,小麻蒸 15-20min,以熟透无白心为度第十五节 百合的加工技术为百合科植物百合及其同科属多种植物的干燥鳞茎煮烫:煮至边缘柔软,背面有极小的裂纹时,迅速捞出放进清水盆里漂洗,取出沥干第十六节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清半夏 用 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有麻口感,取出,洗净,切厚片,干燥每 100kg 半夏用白矾 20kg。
姜半夏 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是,另取生姜切片煎汤,用白矾与半夏共煮,取出,晾至半干,切薄皮,干燥每 100kg 半夏用生姜 25kg,白矾 12.5kg法半夏 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搅拌 1-2 次,并保持浸液 pH12 以上,至剖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是,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即得每 100kg 净半夏用甘草 15kg,生石灰 10kg炮制作用:经炮制后能降低毒副作用,清半夏可增强燥湿化痰作用,多用于痰多咳嗽,痰饮眩悸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多用于呕吐反胃,胸脘痞满,梅核气法半夏长于燥湿化痰,多用于痰多咳嗽,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第九章 花类药材的加工技术第一节 金银花的加工技术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花蕾当花蕾上部膨大呈白色,下部呈青色,或全花变白时采下金银花常采用晒干或烘干法烘干法 初烘温度控制在 30-35 摄氏度,2h 后升温到 40 摄氏度,5-10h 控制在 45-50 摄氏度,10h 以后提高到 55 摄氏度这样经过 12-20h 即可烘干。
烘干时,要注意通风排潮,且不能翻动,也不能中途停烘,否则会发热变质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须防潮、防蛀虫第二节 菊花的加工技术茶菊、贡菊、滁菊 10 月底至 11 月初开始采花亳菊在 11 月中、下旬分两次采收川菊齐地面采收,亳菊齐花枝收割茶菊、贡菊、滁菊要根据开花先后,逐朵采摘加工茶菊花、黄菊花 采收后应及时蒸熟,随即晒干或烘干亳菊花采收后阴干,硫磺熏白,晒干即得滁菊花采收后,经摊晒晒干即得菊花多用布袋或编织袋包装,贮藏阴凉干燥处,重点应防虫蛀,防霉,防变色第四节 红花的加工技术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管状花当红花开放时,花色由黄转变为红色时就是其适宜的采收时期在干燥红花时,应在弱日光下晒干或阴干,阳光太强,应用布遮住,以保持红花颜色的鲜艳,否则红花易变黄褪色用布袋或编织袋包装,在盛红花的布袋中视数量多少放入木炭包或小石灰包,以利于保持干燥,起防潮作用,只有搞好防潮才能保持红花颜色鲜艳第十章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材的加工技术第二节 瓜蒌的加工技术瓜蒌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干燥成熟果实和种子秋季至初冬果实陆续成熟,当其表面有白粉并变成淡黄色时,分批摘下通常挖取雄株的块根瓜蒌壳 未成熟瓜蒌摘收后,可将果柄向上日晒夜露,1-2d 翻动一次,再将青皮向上,晒至橙黄色。
瓜蒌仁 将瓜瓤、种子倒入罐内,将瓜瓤发酵腐烂取出,用编织布反复搓揉,清水淘去瓜瓤,晒或烘干,拣去杂质或瘪粒全瓜蒌 瓜蒌采收后,堆放 2-3d,再将篓蒂编成辫挂起阴干天花粉 将块根洗净,去掉芦头,刮去粗皮,切短,晒干或烘干洗净块根,刮去表皮,切成 3cm 的小段,清水浸泡 4-5 天,每天换 1 次水,然后捣烂,再磨碎,滤除杂质,滤液澄清后,取沉淀物晒干,即得纯净的天花粉第三节 山茱萸的加工技术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火烘 果实放入竹笼,文火烘至膨胀,摊放侯凉,捏去果核,晒或烘干该法较费工,但可使水分散发,不损伤汁液,有效成分不流失,成品色泽鲜红,肉厚,质佳乌梅 蔷薇科植物梅干燥近成熟的果实应当在 5 月上旬当果皮青黄进熟时,选晴天进行采收进行 40 摄氏度下烘焙,一般烘焙 2-3 昼夜即可干,再闷 2-3d,使其颜色变黑即可第十一章 全草和叶类药材的加工技术第一节 石斛的加工技术(关键是如何去除叶鞘 )移栽后 2-3 年收获,一年四季即可采收,但干石斛以立冬至清明间采收较好,鲜石斛以秋后采收质佳四川石斛加工方法:沤 15-20d,使膜质叶鞘腐烂,用刷子将其刷净或用稻谷壳搓掉。
贵州石斛加工方法:拌河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