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2014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调研数学(文)试题含答案.doc
9页北京市东城区普通高中示范校 2014 届高三 12 月教学质量调研数学试卷(文科)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 4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集合 ,集合 ,则集合 A∩B={1,02}A{0,246}BA. {1,2,4} B. {2,4} C. {0,2} D. {-1,0,1,2,4,6}2. 若向量 a=(1,2),b=(2,1),c=(-5,-1),则 c+a-2b=A. (-8,-1) B. (8,1 ) C. (0,3) D. (0,-3)3. 抛物线 的焦点坐标为24yxA. (0,2) B. (2,0 ) C. (0,1) D. (1,0)4. 下列命题:① ;② ;③ ;④“ ”的充要条件是“,Rx2,Rx4321x且 ”中,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1xA. 0 B. 1 C. 2 D. 35. 已知 ,则4,cos()25xtanxA. B. C. D. 74772476. 如图,是一个简单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主视图与左视图都是边长为 2 的正三角形,俯视图轮廓为正方形,则其全面积是A. 12 B. C. D. 4343837. 函数 的图象大致是()ln|1|fx8. 在圆 内,过点 作 n 条弦 ,它们的长构成等差数列 ,若250xy35(,)2()N{}na为过该点最短的弦, 为过该点最长的弦,且公差 ,则 n 的值为1ana1,53dA. 4 B. 5 C. 6 D. 7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10 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9. 若曲线 在原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则实数 a=__________3yxa20xy10. 已知 是等比数列, ,则公比 q=_________{}n251,4a11. 已知 x、y 满足约束条件 则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0,1xy2zxy12. 某算法的程序框如图所示,则输出量 y 与输入量 x 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13. 在△ABC 中,∠A= ,BC =3, ,则∠B =_________6A14. 函数 则不等式 的解集是_________2,0()4cos,2xf ()2fx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计 8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15. (本题满分 12 分)设函数 )2sincos(2)6fxx(Ⅰ)设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Ⅱ)当 时,求函数 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的 x 的值[0,]3x()fx16. (本小题满分 14 分)如图,矩形 ABCD 中,AD⊥平面 ABE, ,F 为 CE 上的点,且 BF⊥平面2AEBCACEⅠ)求证:AE⊥平面 BCE;(Ⅱ)求证:AE∥平面 BFD;(Ⅲ)求三棱锥 的体积。
CBGF17. (本小题共 12 分)关于 x 的方程 22(1)||0xk(Ⅰ)当 时,写出方程的所有实数解;0k(Ⅱ)求实数 k 的范围,使得方程恰有 8 个不同的实数解18. (本小题共 14 分)已知函数 是常数)ln1,fxaR(Ⅰ)求函数 的图象在点 处的切线 的方程;yf(,1)Pfl(Ⅱ)证明:函数 的图象在直线 的下方;()x(Ⅲ)若函数 有零点,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f19. (本题满分 14 分)已知椭圆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在椭圆 M 中有一21:(0)xyMab12(,0)(,F内接三角形 ABC,其顶点 C 的坐标为 ,AB 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3,13(Ⅰ)求椭圆 M 的方程;(Ⅱ)当△ABC 的面积最大时,求直线 AB 的方程20. (本题满分 14 分)已知数列 是等差数列, ;数列 的前 n 项和是 ,且 {}na256,18a{}bnT12nb(Ⅰ)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Ⅱ)求证:数列 是等比数列;nb(Ⅲ)记 ,求 的前 n 项和 nca{}cnS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 2. A 3. D 4. D 5. D 6. A 7. B 8. B二、填空题:9. 2 10. 11. -31212. 13. 75° 14. ∪,1xy (,2)0,3三、解答题:15. (共 12 分)(Ⅰ)因为 ()2sincos(2)6fxxsincoi64 分13i2sxx, 6 分sin()所以 。
i(2)3fx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为 7 分)(Ⅱ)因为 ,所以 [0,]x,3x所以,当 ,即 时 10 分23512函数 的最大值为 1 12 分()fx16. (共 14 分)(Ⅰ)证明:∵AD⊥平面 ABE,AD∥BC,∴BC⊥平面 ABE,则 AE⊥BC,又∵BF ⊥平面 ACE,则 AE⊥BF,∴AE⊥平面 BCE 4 分(Ⅱ)证明:依题意可知:G 是 AC 中点,∵BF⊥ 平面 ACE,则 CE⊥BF,而 BC=BE ,∴F 是 EC 中点, 6 分在△AEC 中,FG∥AE,∴AE∥平面 BFD 8 分(Ⅲ)解:∵AE∥平面 BFD,∴AE∥FG ,而 AE⊥平面 BCE,∴FG⊥平面 BCE,∴FG⊥平面 BCF, 10 分∵G 是 AC 的中点,∴F 是 CE 的中点,∴FG∥AE 且 ,12FGAE∵BF⊥ 平面 ACE,∴BF ⊥CE∴在 Rt△BCE 中, ,BC, 12 分12CFBS 14 分133GCFFBVSG17. (共 12 分)(Ⅰ)据题意可令 ①,2||(0)xt则方程化为 ②,2tk时 或0k16 分,,xx(Ⅱ)当方程②有两个不等正根时,,得 9 分120,,t14k此时方程②有两个根且均小于 1 大于 0,故相应的满足方程的解有 8 个,即原方程的解有 8 个,所以 。
12 分104k18. (共 14 分)(Ⅰ) , 2 分()fxa,所以切线 的方程为1,(1)lkf l,即 4 分()yf )yx(Ⅱ)令 则ln1,0Fxfa,解 得 1()() ()F(0,1) 1 (1,)()x+ 0 -F↗ 最大值 ↘,所以 且 ,(1)001,()0,()1xFfxa即函数 的图象在直线 的下方 9 分()yfxl(Ⅲ) 有零点,即 有解, )nf ln1x令 ,22ln1l1(l1)l(),()xxxgg解 得 12 分0则 在(0,1)上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x(,)当 时, 的最大值为 ,()g1g所以 14 分a19. (共 14 分)(Ⅰ)由椭圆的定义知 222(3)1(3)1a解得 ,所以 26abc所以椭圆 M 的方程为 5 分2xy(Ⅱ)由题意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3yxm由 得 7 分21,63,xym22360x因为直线 AB 与椭圆 M 交于不同的两点 A,B ,且点 C 不在直线 AB 上,所以 解得 ,且 。
9 分2214()0,3.m2m0设 A,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12(,),xy则 2121 1223633,,,xmxyxm所以 22 21112124|()()[()4]xy点 到直线 的距离 11 分(3,)C33|d于是△ABC 的面积 ,2221 (4)||432mSAB当且仅当 ,即 时“=”成立4m所以 时△ABC 的面积最大,此时直线 AB 的方程为 23yx即为 14 分360xy20. (共 14 分)(Ⅰ)设 的公差为 d,则: ,{}na2151,4ada2 分125 16,6,8, 2,4.48adaad 4 分4()2nn(Ⅱ)当 时, ,由 ,得 5 分11bT1b13当 时, ,2n11,22nnn,即 7 分11()nnTb1()nnb 8 分13n是以 为首项,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nb23(Ⅲ)由(Ⅱ)可知: 10 分12()()3nnnb 11 分(4)843nnnca121nSc114()()(2)()(3 3nn。
23 1884)n 23 1114()()(()3nnnS 211()[()]4388)(3n1()4)(3nn 14 分413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