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对策研究.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05074386
  • 上传时间:2021-10-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对策研究【摘要】通过对目前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 深度剖析,认为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存在着市场化程度不足、城市化滞 后、需求不足、人力资本缺乏等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发展徐州现代 服务业集聚区的原则、途径与对策关键词】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徐州;对策1 .引言徐州人口众多、环境优越、交通枢纽作用显要,具有良好地现代服务 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优厚条件2011年,徐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0亿 元,环比增长13.5%,其中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是1440. 06亿元,环比增长 14. 5%,居江苏省第一,增速高于全省3. 4个百分点从上个世纪90年代, 徐州市的金融业、信息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等行业逐步发展,近 年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旅游等现代服 务业迅速崛起,功能格局逐步优化,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增强了对其它周 边城市的辐射能力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型业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产业特色鲜明、 资源整合能力强、空间相对集中、服务集成、高效连通等特点成为服务业 发展的重要载体,集聚区的建设有利于较高效率地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服务 水平,加快实现服务组织机构的网络化,加强知识交流与服务创新的实现, 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对我国城市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

      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现代服务业集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较大 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机理与对策研究上,而对于类似徐州 这样的省域边缘城市研究少之又少如程大中(2005)研究强调了生产性 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1];魏巍,原毅军(2006)则以珠三 角、长三角、渤海经济圈和东北工业基地为对象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投资 环境,将区域投资环境的影响因素分为了区域环境因素和产业特质环境[2];李娟(2010)提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因素包括了市场化程度、 产业化、城市化、优秀人才和国际化水平几个方面[3];毕秀晶(2010) 以上海为例,通过绘制三维图,分析了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空间特征及 机理[4];刘斌(2012)则在分析上海生产服务业集聚的基础上,提出 其“两轴三带多圈层“的空间集聚模式和集聚区发展的对策建议[5]本 文以徐州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特征的分析, 找出目前影响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主要问题,试图为徐州市现代服务 业集聚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2. 发展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徐州现代服务业中大部分行业市场取向改革和产业化发展的步伐较 慢,如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由于不能像制造业那样很好地吸引 外资及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现代服务业的供给、服务质量和服务手段 也就不能像制造业那样迅速改善,服务业总投资中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大大 低于第二产业;城市化总体水平不高带来的城市规模偏小和居民对服务需 求不旺等,都是影响徐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此外,土地和水、 电供应的紧缺,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因素,也成为制约现代服务业集聚进 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2.1市场化程度不足,缺乏动力市场程度的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服务业的空间聚集徐州的 现代服务业领域,很多投资者难以进入,只因为进入壁垒比较高,服务业 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供给能力的扩张受到制约此外,一些供不应求的行业、 价格明显高出国际市场的行业、不仅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 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和企业的成本效益也难以真实反映,加上2011年徐 州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9206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135元,较低 的收入水平限制了居民消费以及现代服务业集聚规模的扩大与规模2.2城市化滞后,缺乏需求基础由于现代服务业产业特性决定,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才能赢利 增加,多数的企业聚集才能成为产业经营,另外,很多此类产品需要生产 与消费同时进行,对时间与空间的要求高度统一根据统计资料,徐州2011 年城市化率为53%,相比中等国家60%的标准,还相当落后,也就是说, 徐州目前的城市化率还滞后于大部分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另外,由于徐 州的服务市场不健全,缺乏统筹规划与促进发展的体制与法律环境,都会 制约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发展。

      2.3制造业粗放式扩张,导致生产型服务需求不足徐州长期以重工业与机械制造业为主,但其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含量低,对第三产业需求不旺但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 发展,有赖于物流与营销、研发与人力资源开发、软件与信息服务、金融 与金融保险服务、财务法律中介等生产型服务需求的拉动,它们又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链条上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 分工、分离与专业化,因此徐州长期以来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 以制造业刺激生产服务需求未能更好地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2.4人力资本缺乏,科技落后现代服务业集聚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与科技的支撑,而徐州相对于 苏南、苏中的城市水平、地理位置都存在着明显的劣势,尽管徐州拥有中 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多所大专以上院校,但是大部分毕业生选择 去经济基础比较好,收入比较高的苏南城市,这些问题导致徐州人才严重 缺乏,没有人才与技术的支撑,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显得举步维艰3. 发展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原则与途径结合徐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基本 原则是:首先,坚持与布局规划相结合坚持规划先行,增强规划的严肃 性,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形成层级结构分明、功能完整突出的服务 业空间布局架构[6]其次,坚持与优势资源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发挥徐 州人文、旅游和制造业三大资源优势,优先发展旅游、物流、文化和社区 服务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金融、会展和信息服 务等具有市场潜力的服务业再次,坚持与品牌工程、项目建设相结合 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要结合区域特点和优势,走特色之路,错位发展, 力争形成相对优势,培育特色品牌要以服务业重大项目为载体,特别要 加快推进产业带动性强的功能性项目建设,发挥导向性作用[7] o 了实现这一基本原则,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的主要途径有:(1) 增设类对己经国家、省和市有关部门批准设立、具有一定规 模的物流、动漫、商务、设计、软件、科技等现代服务业园区(基地、中 心),增设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 改造类对中心城区改造、工业企业“退二进三”、老建筑物保 护开发,旦已初步形成集聚规模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通过规划指导,设 立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3) 提升类对通过市场整合、信息化改造、电子商务、功能完善 等提升服务功能的集聚区,通过规划指导,设立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4) 培育类通过制定规划,培育一批产业基础好、功能特色鲜明、 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设立徐州现 代服务业集聚区。

      根据以上原则与途径,徐州现代服务业发展将沿着正确的轨道有序健 康地发展,结合各个产业特色,从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的 空间耦合多样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4. 发展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对策4.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不断推进规划水平徐州应从发挥本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出发,因地制 宜地编制本地区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重点集聚区控制性详细 规划要着重围绕徐州重点打造的六大现代服务业和七种集聚区基本形 态,有计划有步骤地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楼宇经济的发展, 适应产业和市场需求,进一步拓宽商务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专业门类,大 力发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和电子商务,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会展、会计、 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企业,促进一批中介服务机构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依托高速铁路、城际列车和空港建设,形成立足本市、服务周边、辐射淮 海经济区的商务服务体系[8]徐州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无论是发展数量 上还是区内企业的规模层次上,与苏南苏中兄弟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目前徐州市拥有省级服务业集聚区2个,仅占全省总数的2.3%各地对服 务业集聚区建设的重视程度相对于工业还有较大差距,亟需提高这方面的 认识程度和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4. 2不断完善,扩大辐射要完善集聚区配套服务功能徐州要进一步加强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完善各项服务配套功能,大力提升集聚区对要素资源的吸纳能力、 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如徐州作为重要的 交通枢纽,可以加大自己对周边省份的辐射能力,发展物流及服务外包业, 目前徐州已经具有徐州软件园、淮海综合物流基地、香山物流园与八里国 际家居博览中心等四个物流业集聚地4.3政策倾斜,优化环境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在坚持市场化导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 推动和引导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必要的扶持,提升集聚区建设和项目运 作的质量和水平近年来,徐州政府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建设问题, 连续多次召开政府工作会议,并与2011年3月出台《徐州市市级现代服 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对集聚区建设给予优惠条件与政策倾斜, 为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4.4吸引外资,科学发展要强化招商引资要紧紧抓住国内外资本加快向服务业领域转移的有 利时机,密切关注产业发展导向,按照服务业集聚区的产业定位,加大招 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关联性较强的企业入驻例如,徐州已经形成了 6 个初具规模的生产服务型集聚区,具体是邳州大蒜批发交易市场,丰县 木业市场、新沂农副食品批发交易市场,睢宁科技创业园区,江苏盛联科 技创业中心等。

      参考文献:[1] 程大中,等.中国服务业相对密集度及其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J]. 管理世界,2005 (3): 77-84.[2] 魏巍,原毅军.中国区域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评价研究[D].大连理 工大学硕士论文,2006.[3] 李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0(2): 112-115.[4] 毕秀晶等.上海现代服务业外资企业空间格局及其机理研究[JL 城市规划学刊,2010 (1): 64-70.[5] 刘斌.上海生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对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12 (1): 1-3.[6] 杜春霞.功能集聚区产业新高地一一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升 服务业发展水平[J].中国经贸,2012 2010 (2): 58-59.[7] 夏永祥,等.以集聚区带动服务业发展-苏州模式的启示与借鉴[J].经济问题探索,2011 (5): 138-142.[8] 袁晓日匀.徐州市服务业发展的途径与思考[J].煤炭科技,2009(2): 116-11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