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贵州省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初级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x
43页2024年贵州省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初级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 编辑创造与其他精神文化创造的不同之处在于,编辑创造() A. 既包含编辑人员独自的创新,又存在一定的依附性 B. 是联系精神生产过程和物质生产过程的纽带 C. 是对已有作品追加创造性劳动的工作 D. 各个环节都要按照各种规范进行操作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编辑工作的创造性 2、下列有关数字报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其发布平台多与报社的采编系统结合 B.以网页形式居多,也有采用PDF格式制作的 C.回溯性强、集合多种媒体的特点 D.往往采用数据库技术存储内容,为网络数据库出版物 参考答案,D 3、有些客体,如( ),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 A.计算机软件 B.时事新闻 C.摄影作品 D.电影作品 参考答案,B 4、下列关于中国标准书号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中国标准书号应同时印刷在出版物的版本记录页和封底 B.出版物的修订版不分配新的中国标准书号 C.同一版本出版物产品形式不同应分配不同的中国标准书号 D.仅是定价改变的出版物,不分配新的中国标准书号 参考答案,B 5、 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作品”是指()。
A. 文字作品等 B. 所有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C. 作者投寄的稿件 D. 可以转化为出版物的作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出版活动的前提 6、 期刊编辑应做的作者工作和读者工作不包括() A. 建立作者数据库 B. 及时处理读者传达的信息 C. 有意识地组织读者评刊 D. 帮助每位作者与读者建立固定的联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编辑应该做的作者工作和读者工作 7、关于出版活动中的“复制”,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复制作品的过程也是出版物的商品生产过程 B.印刷是出版物生产中最常用的复制方式之一 C.电子期刊可以由读者直接下载到计算机上阅读,所以不必经过复制 D.只有经过复制,作品中所含有的精神文化信息才能向消费者广泛传播 参考答案,C 8、信息采集包括对信息的( ) A.开发和利用 B.寻找和保护 C.调查和运用 D.搜集和处理 参考答案,D 9、“如果灯泡钨丝断了,那么灯泡就不会亮了是一个( )判断 A.必要条件假言 B.充分条件假言 C.充分必要条件假言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B 10、数字出版时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信息匮乏 B.信息过载 C.信息海量 D.内容的不确定性 参考答案,B 11、 下列属于开发、利用出版信息资源途径的是() A. 建立现代化复制系统 B. 对出版信息反复加工 C. 打造编辑队伍 D. 着力打造品牌并扩大其影响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出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12、书的可选结构部件不包括( ) A.书名页 B.腰封 C.挎 D.环衬 [答案] A [解析]图书的可选结构部件,是指一些虽在图书的构成中具有要作用,却并非每本书都必具备的部件包括目颡祯环衬、附书名页撷、辑封与篇章页、护封、腰封、涵、遼等图书的必备结构部件是指任何图书都不可或缺的结构组成部分,包括封面、书名页和正政书顿 13、选题申报立项的程序不包括( ) A.准备好选题报告 B.将选题报告提交室主任 C.室主任审核同意后,报出版单位总编室 D.总签字立项完成 参考答案,D 14、造成出版物内容差错的原因通常不包括( ) A.于作者原因,原稿本身出现错误 B.在排版过程中产生新的差错 C.在出片过程中造成胶片的内容出错 D.印刷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差错 [答案] D [解析]原稿中的差错,多为作者造成,也可能因编辑工作失误产生。
校样中还可能出;现因排版、改版等方面的失误而造成的差错D项,书刊印刷的质量包括外观质量和图文质量两个方面 15、下列工具书中,属于综合性词典的是( ) A.《新华字典》 B.《辞海》 C.《中国人名大辞典》 D.《汉语大词典》 [答案] B [解析]综合性词典,实际上是普通语文词典与专科词典的结合体如《辞海》的内容范围就涉及古今中外,除了收录汉字及复词、成语、典故、外来词等普通词语并作语文性解释外,还收录100多个学科或领域的专业词语、要人物、要组织机构、重要作品、重要事件与会议及地名等,并作简要介绍A项,《新华字典》于通字典; C项,《中国人名大辞典》属于传科词典,专收煤-或若干学科的专业词汇、名词术语等,给出专业性释义;D项,《汉语大词典》于普通语文词典 16、唐宋时期,( )最为兴盛 A.佛教 B.儒教 C.道教 D.教派 参考答案,C 17、 在国民党创办的近代出版机构中,属于当时六大出版机构之一的是() A. 正中书局 B. 商务印书馆 C. 民智书局 D. 世界书局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国民党办的近代出版机构 18、在校对古籍类科技类书刊,需要利用相关文献判断正误,用( )法校对。
A.他校 B.本校 C.折校. D.理校 [答案] A [解析]他校法是在对校样内容存在疑问时,利用内容相关的其他权威文献(包括工具书和各类标准、规范)来判断正误的一种校对方法如利用《现代汉语词典》《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等 19、判断是对事物的情况有所( )的思维形态 A.肯定 B.否定 C.断定 D.描述 参考答案,C 20、下列有关互联网出版活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互联网出版物不得登载《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二十七条规定禁止出版的内容 B.互联网出版单位应当在其网站主页上标明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文号 C.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的互联网出版物重大选题,应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并向所在地省级电信管理机构通报 D.互联网出版单位对所登载或者发送的作品内容,未经相关的著作权人允许,不得自行制作备份保存 参考答案,D 21、中华文化的定型期是( )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代 D.宋明时期 参考答案,B 22、关于通假字和古今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中的“罢”是通假字 B.通假字就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 C.“尺蠖之屈,以求信也”中的“信”是古今字 D.“归孔子豚”中的“归”通“馈” 参考答案,C 23、下列各字不属于部首的是( )。
A.反 B.赤 C.麻 D.音 参考答案,A 24、网络报纸的基本形态不包括( ) A.电子报纸 B.传统报纸的网络版 C.纯互联网报纸 D.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 参考答案,A 25、 下列少数民族文字中,至今仍在使用的是() A. 西夏文 B. 八思巴字 C. 突厥文 D. 朝鲜文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几种主要的少数民族文字 26、 “书肆”一词最早出现在()时期 A. 战国时期 B. 秦代 c. 西汉 D. 晋代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早期书市的相关知识 27、根据《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所附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计算图书总字数,应扣去空行和行末空白 B.知识性差错,每处计3个差错 C.同一错字重复出现,每处计1个差错,全书最多计10个差错 D.每处多、漏2,5个字,计2个差错,5个字以上计4个差错 参考答案,D 28、( )是出版产品的最基本要求 A.内容积极向上 B.导向正确 C.形式亲和 D.质量优良 参考答案,B 29、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 )。
A.《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D.《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参考答案,D 30、 1858年伍廷芳创办的()是中国人主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 A. 《万国公报》 B.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C. 《时务报》 D. 《中外新报》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报纸 31、进行版式设计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版心、版面空白 B.环衬、顾 C.印刷字形态 D.版心内可容纳的字数 [答案] B [解析]书刊整体设计的内容,包括外部装帧设计和内文版式设计内文版式设计包括版心规格的确定、文字规格的选择及其排式设计、和表格在版面上的编排等版式就是文在顿面中的编排形式,邮文的空间位置、尺寸和形体所体现B项,环衬、顾书刊外部装帧设计的内容 32、魏晋时期,传统儒学与道、名、法诸家学说会通,形成( ) A.显学 B.宗学 C.玄学 D.理学 参考答案,C 33、关于通假字和古今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中的“罢”是通假字 B.通假字就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 C.“尺蠖之屈,以求信也”中的“信”是古今字 D.“归孔子豚”中的“归”通“馈” 参考答案,C 34、摘录、汇辑多种文献中的原文,按内容性质分|[别类地编排,以供寻检和征|的工书,指的是()。
A.百科全书 B.政书 C.年鉴册和名录 D.类书 [答案] D [解析]书是摘录汇辑多种文献中的原文,按内容性质分[ ]别类地编排,以供寻检和征引的工具书A项,百科全书是概要介绍人类一切[ ]类知识或某- i ]类全部知识的項书,供查检所需知识和事实资料之用,也具有扩大读者知识视野、帮助系统求知的作用B项,政是中国古代专]记载典章制度的工具书C项,年鉴是汇集年内的重要时事、 文 献和统计资料,按年度连续出版的工具书;手册是汇媒-或若干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考资料和数据,供随时查检的便捷性书;名录是汇集机构名、人名、地名等专名的基本情况和资料的一种便捷性項书 35、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