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山西农村小额保险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下载.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3288956
  • 上传时间:2022-01-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8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山西农村小额保险调查报告山西地处内陆,占总人口 56%的广大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一些农民仍徘徊在贫困线上,在农村社会保障 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自然灾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意外伤亡、老无所养等问题困扰着农民的生活为了 让广大农民拥有风险保障,山西保险业把发展小额保险作为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开展组织、管理、 服务和功能创新,在保障农业生产、安定农民生活、维护农民利益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一、由温饱向小康迈进过程中的农村风险状况(一) 农民收入水平低,风险抵御能力较差2007年,山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 665.7元,低于全国4 140元的平均水平,农民内部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渐 拉大,农村中占人口 20%的低收入者年收入仅1 337.5元,农民自保能力十分有限,再加上农民基本上游离于社 会保障体系之外,低收入、低保障问题在农村十分普遍,特殊变故、意外伤亡、大病医疗对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 而言是灾难性的二) 劳动复杂程度提高,意外伤害事故频发随着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水平提高,农机手、农用车司机大量增多,化学农药普遍使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机 手意外伤亡、农药中毒等事故时有发生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工往往从事煤矿、建筑等高危工种, 意外伤害、职业损伤风险上升,他们是农村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是父母的牵挂、是子女的依靠,是家庭的支柱, 一旦出险,对农村家庭损害巨大。

      然而,在高危作业条件下,农民工的劳动保障明显不足山西每年有近200万 农村劳动力靠外出打工为生,全省社会工伤保险覆盖面不足90万人,其中还包括大量外省入晋农民工据统计, 我国每年有13.6万人在生产劳动中发生事故死亡,其中有80%是农民工三) 医疗、养老负担加重,农民“入不敷出”目前,山西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34%,并有逐年上升趋势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劳动力向城 市转移,使农村倚重家庭的传统养老模式面临挑战在农村较差的生活生产条件下,一些疾病特别是地方病发病 率较高,因病返贫者占到返贫人口的60%o再加上医疗费用上涨、教育成本提高,也在加重农民的生活负担四)自然灾害损失巨大,农业生产形势严峻近年来,受恶劣气候条件影响,农村因灾损失逐年上升一旦发生洪灾、旱灾,农民往往首当其冲,自然灾害还 可能引发传染病大面积爆发据统计,山西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近90亿元,2007年,农作 物受灾面积达286.6万公顷,占农作物种植面积(385.1万公顷)的74%其中,绝收73.4万公顷,同比上升了 66.5%o在灾害损失面前,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链条十分脆弱二、小额保险紧扣农民需求提供保障服务(一) 小额寿险填补农民养老保障空白袖珍保单方便购买。

      1996年以来,国寿子女教育婚嫁备用金保险,为农民送上第一张保险吉祥名片这种客 户月月交、业务员月月收,保费月月垒的业务,帮助农民积累教育和婚假经费,同时有保障功能,受到当地村民 的欢迎,大家称之为“袖珍保单”和“韭菜基地”,仅在运城地区就有15万户农民投保该产品,目前已有2.7万保户 开始领取兑现降低门槛拆分销售为了让每一位村民都能买得起保险,保险公司主动降低营销保单最低承保额,村民根据自 己经济状况花20元到200元,就可以拥有“半份保险”甚至T/3、1/4、1/5份保险”,既满足村民保障需求,也符 合其购买力卡折产品紧扣需求康宁终身保险、子女教育保险、英才少儿保险、岁岁平安保险、全家福保险等卡折式产品, 契合了广大农民理财和保障需求近来,被称为“惠农第一险”的国寿新简身险作为返还式两全寿险,顺应了农民 需求2007年9月10日正式在山西6个地市试点销售,三个多月实现保费2 006.55万元2008年1季度,又覆 盖1.18万农民投保人,实现保费1 323.08万元团体年金为失地农民提供养老保障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加速,被征地农转非退养人员保障问题凸显太保寿 大同中支通过为失地农民承保“众恒团体年金保险”,实现土地补偿款保值增值,缓解养老压力,受到政府欢迎, 为解决失地农民养老难问题开辟了新路。

      二) 综合意外保险保障农户利益为了缓解各类意外伤害对农民生活的重创,使伤者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新华人寿山西分公司针对农村家庭实 际设计了意外伤害及其医疗保障组合产品,即“幸福家庭保障计划”,农户为单位投保,缴费低廉(每户100元)、 保障适度(每户意外伤害保额6万元、意外伤害医疗保额3000元),可以承保农村家庭中夫妻一方或双方并携 带一名3〜22岁的子女作为连带被保险人,符合小型家庭保障需求2007年3月,运城市绛县卫庄村由村委会出 资,285户村民集体投保“幸福家庭保障计划”,保额合计1 795.5万元,保费2.85万元,已决赔款1.2万元,“新 华保险第一村”因此诞生三) 补充医疗保险保障农民健康在农村,新农合制度的实施使农民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但保障水平低的问题普遍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 保险功能上的差异恰恰可以通过互补,实现相辅相成,提高新农合的保障效果为此,山西保险业积极进行了探 索:一是创新参与模式,建立不同于契约型和委托型的补充医疗模式二是积极寻找合作领域,以大额医疗费用 为保障重点,为参合农民“雪中送炭”三是发挥专业优势,减轻和降低政府运作成本2003年至2005年,国寿 山西分公司参与晋城泽州和大同左云新农合的运作。

      晋城市泽州县从新农合基金中拿出每人2元购买国寿补充医 疗保险,最高补偿额从1万元提高到4万元,补偿比例也相对提高大同左云用10元新农合基金购买国寿补充 医疗保险,保额达到5.6万元,1万元以上可保费用的补偿比例达80% o保险公司以低成本实现大额医疗保险的 高效运作,是小额保险在健康险领域的一次有益探索四) 信贷保险有力支撑农民融资在农村金融体系建立过程中,信用贷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意外伤亡导致的农民还贷风险 威胁小额信贷资金安全太保寿“安贷宝”业务为农民小额信贷提供风险保障,在贷款人遭遇意外伤亡时,代其偿 还剩余贷款本息,在农户、信用社两者之间搭了桥,为贷款农民的家庭撑起了“保护伞”,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 保全家庭资产、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太保寿山西分公司2007全面启动该业务,2008年1季度,“安贷宝”保 额超过10亿元,覆盖1.72万农村贷款人三、发展农村小额保险的思考(一)小额保险供给必须立足于农村特定经济社会环境一些观点认为,商业保险在社会基本保障体系之外,是一种锦上添花的奢侈品,富人才能享受保险而且,多 数传统保险产品,由于保障范围广、经营成本大、费率高,与广大农民的购买力存在差距。

      但保险不仅要锦上添 花,更需要雪中送炭,需要为穷人提供保障能否真正实现“雪中送炭”,而不是“雪上加霜”,关键在于能否做好 特殊风险需求下的产品、服务有效供给一是要不断进行产品创新,针对农民生活、农业生产中最突出的风险保 障需求,立足村民人均收入低、保障能力弱的实际,找准切入点,帮助村民集中有限资源解决突出问题二是要 强化保险服务,让农民真正感受到保险的便捷、高效依托服务站、保险所等形式把农村网点铺设到乡、村,打 通农民与外界沟通的“屏障”,通过咨询、投保、缴费、理赔“四就近”,宣传、签单、收费、赔款“四上门”,为村 民提供便利,拉进保险与村民的距离三是要坚持规范发展,按照积极与慎重的原则开发农村市场,注重诚信经 营,避免欺诈误导、涸泽而渔四是要控制和降低成本,实现保单利益最大化农村业务点多面广,应努力在网 点布局、内部管理上提高运筹效率,发挥农村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降低成本,实行成本单独核算,防止其他领 域费用摊入小额保险,控制成本五是要对农村小额保险发展给予必要的支持保险公司总公司、分公司应通过 发展规划、业务政策倾斜予以关注、引导与激励,监管部门在产品创新上给予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缩短产品研 发、报备周期,在机构批设、营销员管理等方面,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给予相应的支持等。

      二)推进小额保险需要在循序渐进树立保险意识中培育土壤在农村,长期以来形成家庭、个人自保模式,农民风险意识与实际风险处境存在错位,往往抱有“这种事情不 会发生在我身上”的侥幸心态对于最需要保障而又最缺乏保障的“三农”而言,建立保险保障机制关键是改变农民 的风险意识、保险观念,实现风险管理从传统的依靠家庭、个人保障向运用现代保险手段转变在实践中,这个 过程往往也是最艰难的一是要利用多种形式,强化宣传,提高村民保险意识积极与农信社、妇联、村委会等 机构合作开展宣传,结合各地文化“三下乡”等活动,把保险知识、保险产品送到乡、村百姓家通过参与农村红 白喜事、集会,用实实在在的案例使村民了解保险的作用与农村小额信贷相关联,增强金融综合服务功能富 裕村民、村干部等在农村具有影响力的人群购买保险,也会在无形中加速保险信息传播二是要循序渐进,防止 急于求成,夯实发展基础广大村民对保险从认识到接纳需要长期的认识上的积淀山西运城的国寿水头营销服 务部,营销员晋平太和他的营销团队用十年的时间为乡亲送关爱、送保障,从最初“登人门、看人脸”的困境中走 出,打造了张庄保险工作室通过日积月累,在人均年收入仅1600元的张庄村,村民逐渐接纳保险,730户村民, 718户参保,长期险保单入户率高达98.3%o通过长期努力,在山西运城芮城县,全县人口 38万,农村人均年收 入不足2000元,年保费规模近6000万,农村保费占比超过90%,十年期新单占比高达85%,成为保险服务贫 困地区的典型。

      三)融入农村互助体系是小额保险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由于生产力低下和风险的不可抗拒性,农户之间自发建立起以“礼物”的流转和“人情”往来 观念为基础的互助保险机制,“互惠式”特征的互助保险在农村仍然比较普遍,这也是农村保险市场的一个特殊消 费心理根据这个客观实际,保险业一是要注重吸纳当地“有威信的能人、有诚信的知识人、能吃苦的文化人、 有素质有追求年富力强的人”充实营销员队伍他们植根农村、来自农民,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奠定保 险与村民的互信基础有的地区,村干部同时也是保险营销员,有的营销员由于长期从事保险工作,贴近百姓, 服务村民,树立了威信,被推选为村干部,在树立社会形象的同时,保险的公益价值逐步受到百姓的认可二是 要融入农村互助组织,通过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扩大接触面,赢得村民的信任在许多地方,农村营销员的 服务渗透到田间地头、家庭琐事、上户办证、邻里纠纷等方方面面,“无论谁家有难,营销员都会竭尽全力伸出 援手”成为一种习惯,参保成为农村互助中介组织的一种载体,保险在其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三是要关注地方经 济社会发展,寻找切入点,发挥保险的“助推器”和“稳定器”作用。

      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社会保障程度低、 基层政府财力弱保险业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协助政府用好用活国家对弱势群体的扶持政策,把政策落到实处,从 大病医疗、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着手,参与重大灾害和事故的组织救援,稳定村民生活,支持恢复再生产可以 说,村民有一份保单、社会多一份稳定、政府少一份负担、家庭多一份保障,保险将逐渐成为促进新农村和谐稳 定的长期催化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出重要作用从山西小额保险发展实践来看,尽管小额保险刚刚起了步,还需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提高产品适应性,但其组 织、管理、服务和功能创新,使农民受了益、为政府解了难,赢得了农民的认可,受到政府的关注商业保险通 过切实的保障作用,日益渗透、服务于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中可以预见,未来保险的发展将为新农 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