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docx
19页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 《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我们”在黄果树瀑布景区巡游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丽,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气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本文是一篇游记,写作特色鲜亮:一是采纳移步换景的方法,对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方,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及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要引导通过诵读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丽,学习的写作方法难点是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气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重点词语、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详细的语言文字,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丽,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气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丽和大自然无限生气对人的陶冶。
教学预备: 黄果树瀑布资料、图片、幻灯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内容 课时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学过哪些描写瀑布的诗?谁来朗读一下 [学生只会背李白《望庐山瀑布》,今后要多训练他们围绕某个主题收集、背诵诗词的习惯] 2、谁看到过叶圣陶的现代诗《瀑布》?听教师朗读一下 3、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高,有气概,很美 4、提醒课题 5、教师简洁介绍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形成缘由: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过渡:这瀑布究竟是怎样的一幅壮丽的景象?(观赏图片)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中朗读课文的状况。
同桌每人一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赐予评价 2、说说哪些字音简单读错,全班学生强化 (学生说到“撩”、“挟”,顺便用演示动作法理解字义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争论理解: 漫天浮游,让学生想象生活中看到的类似情景:大雾,大雪,喷水浇花…… 凝神谛听:集中留意力认真地听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晰 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人喧马嘶:形容大声吵闹,马在嘶鸣,比拟喧闹的样子 4、教师提出一些词语让学生争论理解:杰作、山回谷应、掩映,是什么衬托着什么?人喧马嘶,生活中有这样的情景吗?(集市、闹市) [任何时候都要让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探讨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5、说一说,课文按巡游挨次可以分为哪几个局部? 第一段(第1自然段):指出黄果树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其次段(第2~8自然段):详细写在黄果树瀑布景区巡游的所见、所闻、所感 6、快速扫瞄课文,看看站在哪些点来观看黄果树瀑布的? (刚进入风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来到谷底,登上平台) 每一个观看点看到的景象都不同,这就是游记中的“移步换景”。
[这一个教学环节可以放在其次课时] 三、学习生字 1、同桌争论生字的读音、部首、写法、词义、形近词和扩词 [学生之间资源共享,提高了生字学习的效率]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完成“读一读,再抄写” 四、作业 1、书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力量目标: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情感目标: 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丽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气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丽和大自然无限生气对人的陶冶 一、导入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出示幻灯片2、3) 3.这节课我们就去巡游黄果树瀑布 二、走近黄果树瀑布,读出印象,读出感受 1.假如说庐山瀑布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入九天”而令人赞叹的话,那黄果树瀑布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美妙的印象呢?(结合课题板书句式:黄果树瀑布真_______!生:默读课文后答复:黄果树瀑布真壮丽、漂亮、宽、气概非凡、宏伟……)(出示幻灯片4) 2.黄果树瀑布是如此壮丽宏伟、气概非凡,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生:接答:美!)(出示幻灯片5——13) 3.它究竟美在哪儿呢?请大家轻声地读读课文,用你擅长发觉美的眼睛认真地找一找,用你敏锐的心灵触角尽情地品一品。
学生自读课文后沟通) (生1: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终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生2: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移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生3: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似乎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生4: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著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3.过渡:看来,黄果树瀑布的确给大家留下了非常美妙的印象,其实就是从“声音、形态”(板书)两个方面,写出了黄果树瀑布的美出示幻灯片15——21) 二、走进黄果树瀑布,读出方法,品出韵味 1.一篇文章要写得好写得美,得讲究方法平常你写作文时,一般会用什么方法呢? (生1:我会用上比方、拟人等方法,让我的文章更加生动。
(生2:我会用上名人名言、歇后语等,显得我很有水平 2.笔下的黄果树瀑布是如此栩栩如生,让我们如临其境,他也用了很多奇妙的方法,你发觉了吗?请大家默读课文,就这一问题思索思索学生默读课文后沟通) (生1:我发觉用了比方:“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似乎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把瀑布比成宽幅白练,使我的脑海里一下子就跳出了黄果树瀑布的样子,很形象出示幻灯片23) (生2:我也发觉了比方:“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终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先把瀑布的声音比作微风拂过树梢般轻柔,再把它比作潮水涌上岸滩的喧嚣汹涌,使我仿佛听到了那渐近渐响的“哗哗”声出示幻灯片24) 3.对瀑布声音的比方可不止这一处,你发觉了吗? (生1:“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生2:“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4.为什么同样的瀑布声,会作出不同的比方呢?(学生思索后沟通) (生1:我觉得是瀑布的声音发生了变化。
(生2:我认为是听瀑布的位置变化了,所以听到的声音也变化了出示幻灯片25) 5.小结:是啊,比方要用的精确、奇妙,才能让人有如身临其境 6.还使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呢?(出示幻灯片26、) (生1:我发觉使用了夸大的方法:“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从中我知道了瀑布的声音特别之响 (生2:“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概非凡,宏伟壮丽这里用了比照的手法,突出了黄果树瀑布的宽 7.同学们沟通的都很好,听教师来读读这段文字,你来看看这是什么方法?(读课文最终一小节这一小节中既没有对瀑布声音的描写,也没有形态的描写,它是如何表达瀑布之美的呢?(学生思索不出,教师加以点拨)(出示幻灯片27) ①徐霞客何许人也?(生:明代宏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 ②他在眺望瀑布时,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生1:他仿佛听到“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生2:他仿佛听到“如雷声轰鸣”般的哗哗声 (生3:他仿佛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似乎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8.小结:这样一位宏大的侠客,他见过的美景千千万万,可是在黄果树瀑布前,他“凝神——谛听(生接读)”,他“完全——沉醉(生接读)”了。
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方法就叫“衬托” 9.过渡:假如说好词佳句是散落在文中闪亮的珍宝的话,那么写作的挨次就是将这些珍宝串成精致项链的丝线,本文是按什么样的挨次来写的呢?请大家快速地扫瞄文本,想一想学生扫瞄全文)(出示幻灯片28) (生:课文是根据“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来到谷底、离开潭边”这样的挨次来写的 10.小结: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受着,这样的写作方法叫“移步换景” 三、走出黄果树瀑布,谈出印象,写出感受 黄果树瀑布如此壮丽,面对此情此景,假如你就是那位明代宏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你想对黄果树瀑布、自己、后人说些什么呢?请用三五句话写下来学生思索后写话)(出示幻灯片29) 四、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2、结合课文以及搜集的资料以“我眼中的黄果树瀑布”为题写一篇文章 3、利用搜集的资料写一篇介绍瀑布学问的文章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感受黄果树瀑布声音和形态的特点 2、通过详细的语言材料和图片,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丽,体会大自然对人性情的陶冶。
3、懂得爱护大自然,喜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体会文章美丽词句蕴涵的意境,理解的语言和感受,并能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景体验法、迁移法 教具预备:多媒体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日我们连续学习————(生齐读课题) 2、复习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黄果树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