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迟点火提前角在电控点火系统中课件.ppt
63页1 第三章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 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 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电控点火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电控点火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与维修与维修 2 一、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 •本节主要内容:本节主要内容: 点火提前角的控制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通电时间的控制通电时间的控制 爆燃的控制爆燃的控制 3 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组成:组成:电源、传感器、电源、传感器、ECUECU、点火器、点火线圈、、点火器、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花塞等分电器和火花塞等 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工作时,ECUECU根据传感器信号根据传感器信号((G G、、NeNe等信号),确定出最佳点火提前角和通电时等信号),确定出最佳点火提前角和通电时间,并以此向点火器发出指令(间,并以此向点火器发出指令(IGtIGt、、IGdIGd信号)点火器根据指令,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导通和点火器根据指令,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导通和截止当电路导通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导通。
当截止当电路导通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导通当初级电路被切断时,次级线圈中感应出高压,经分初级电路被切断时,次级线圈中感应出高压,经分电器或直接送至工作气缸的火花塞电器或直接送至工作气缸的火花塞 IGtIGt:点火正时信号:点火正时信号 IGdIGd:判缸信号:判缸信号5 基本点火电路恒压电路微处理器ECU火花塞带点火线圈的点火器驱动 电路IGF电路ECU6 点点火火正正时时信信号号I IG GT T点火反馈信号点火反馈信号IGFIGF8 主要特点:主要特点:只有1个点火线圈 组成:组成: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空气流量计、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起动开关、空调开关、车速传感器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点火线圈点火器分电器火花塞ECUECU9 无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 特点:特点:用电子控制装置取代了分电器,利用电子分火控制技用电子控制装置取代了分电器,利用电子分火控制技术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直接送给火花塞进行点火,点火术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直接送给火花塞进行点火,点火线圈的数量比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多线圈的数量比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多。
优缺点:优缺点:分火性能较好,但其结构和控制电路复杂分火性能较好,但其结构和控制电路复杂 分类:分类:根据点火线圈的数量和高压电分配方式的不同,分为:根据点火线圈的数量和高压电分配方式的不同,分为: 独立点火方式独立点火方式;; 同时点火方式同时点火方式;; 二极管配电点火方式二极管配电点火方式11 独立点火方式 特点:特点:每缸一个点火线圈,即点火线圈的数每缸一个点火线圈,即点火线圈的数量与气缸数相等量与气缸数相等 由于每缸都有点火线圈,即使发动机转速很由于每缸都有点火线圈,即使发动机转速很高,点火线圈也有较长的通电时间,可提供足高,点火线圈也有较长的通电时间,可提供足够高的点火能量够高的点火能量点火线圈火花塞点火器ECU各种传感器1缸2缸3缸4缸5缸6缸13 同时点火方式 特点:特点:点火线圈的个数等于气缸数的一半点火线圈的个数等于气缸数的一半 当两同步缸同时到达上止点时,火花塞跳火,当两同步缸同时到达上止点时,火花塞跳火,其中一缸接近压缩行程上止点,为其中一缸接近压缩行程上止点,为有效点火有效点火;;另一缸接近排气行程上止点,为另一缸接近排气行程上止点,为无效点火无效点火。
传感器ECU点火器点火器点火线圈火花塞15 二极管配电点火方式 特点:特点:四个气缸共用一个点火线圈四个气缸共用一个点火线圈 发动机气缸数必须是发动机气缸数必须是4 4的整数倍的整数倍 16 1、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最佳点火提前角确定依据最佳点火提前角确定依据 控制点火提前角的基本方法控制点火提前角的基本方法 起动时点火提前角的控制起动时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起动后基本点火提前角的确定起动后基本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点火提前角的修正点火提前角的修正 A:不点火:不点火 B:点火过早:点火过早 C:点火适当:点火适当 D:点火过迟:点火过迟17 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是从火花塞发出是从火花塞发出电火花,到该缸活塞运行至压电火花,到该缸活塞运行至压缩上止点时曲轴转过的角度缩上止点时曲轴转过的角度 当汽油机保持节气门开度、当汽油机保持节气门开度、转速以及混合气浓度一定时,转速以及混合气浓度一定时,汽油机功率和耗油率随点火提汽油机功率和耗油率随点火提前角的改变而变化。
对应于发前角的改变而变化对应于发动机每一工况都存在一个动机每一工况都存在一个最佳最佳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 适当点火提前角,可使发动适当点火提前角,可使发动机每循环所做的机械功最多(机每循环所做的机械功最多( 曲线阴影部分)曲线阴影部分) 点火提前角过大,易爆燃;点火提前角过大,易爆燃; 点火提前角过小,排气温度点火提前角过小,排气温度升高,功率降低升高,功率降低 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18 •最佳点火提前角与下述因素有关:最佳点火提前角与下述因素有关: 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转速:转速升高,点火提前角增大转速升高,点火提前角增大采采用电控点火系统,更接近理想的点火提前角用电控点火系统,更接近理想的点火提前角 发动机负荷:发动机负荷:歧管压力高(真空度小、负荷大)歧管压力高(真空度小、负荷大),点火提前角小,反之点火提前角大点火提前角小,反之点火提前角大采用电控采用电控点火(点火(ESAESA)系统时,可以使发动机的实际点火提)系统时,可以使发动机的实际点火提前角接近于理想的点火提前角前角接近于理想的点火提前角。
燃料性质:燃料性质:汽油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点汽油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点火提前角可增大火提前角可增大 其他因素:其他因素:燃烧室形状、燃烧室内温度、空燃燃烧室形状、燃烧室内温度、空燃比、大气压力、冷却水温度比、大气压力、冷却水温度最佳点火提前角确定依据 基本点火提前角发动机转速进气量(歧管压力)高高19 起动:按起动:按ECUECU内存储内存储的的初始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对点对点火提前角进行控制起火提前角进行控制起动时的点火提前角一般动时的点火提前角一般是固定的,为是固定的,为10°10°左右 正常运转:正常运转:ECUECU根据根据发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信号动机的转速和负荷信号,,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并根据其他信号并根据其他信号修正修正,,以确定以确定实际的点火提前实际的点火提前角角,并向电子点火控制,并向电子点火控制器输出点火信号器输出点火信号控制点火提前角的基本方法 电控点火数据图电控点火数据图20 •点火提前角常用的计算方法:点火提前角常用的计算方法: 实际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实际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 实际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实际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点火点火提前角修正系数提前角修正系数起动时起动后基本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实际点火提前角实际点火提前角点火正时控制点火正时控制起动点火控制起动点火控制起动后点火控制起动后点火控制初始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预热修正预热修正过热修正过热修正怠速稳定修正怠速稳定修正爆燃修正爆燃修正其他修正等其他修正等初始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22 发动机起动过程中,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发动机起动过程中,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信号或空气流量计信号不稳定,信号或空气流量计信号不稳定,ECU无法正无法正确计算点火提前角,一般将点火时刻确计算点火提前角,一般将点火时刻固定在固定在设定的初始点火提前角设定的初始点火提前角。
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Ne信号信号)和)和起动开关信号(起动开关信号(STA信号信号)起动时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基本点火提前角发动机转速进气量(歧管压力)高高23 起动后基本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怠速运转怠速运转 ECU根据节气门位置传根据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感器信号(IDL信号信号)、)、发动机转速传感器信号发动机转速传感器信号((Ne信号信号)和空调开关)和空调开关信号(信号(A/C信号信号)确定基)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本点火提前角 怠速以外工况怠速以外工况 ECU根据发动机的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转速和负荷和负荷(单位转数的进(单位转数的进气量或基本喷油量)确气量或基本喷油量)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电控点火数据图电控点火数据图24 不同的发动机控制系统中,对点火提前角的修正项目和修正方法也不同修正方法有修正系数法修正系数法和修修正点火提前角法正点火提前角法两种 主要修正项目: 水温修正; 怠速稳定修正; 空燃比反馈修正点火提前角的修正25 水温修正 水温修正水温修正又可分为又可分为暖机修正暖机修正和和过热修正过热修正。
暖机修正:暖机修正:暖机过程中,暖机过程中,随冷却水温的提高,点火提随冷却水温的提高,点火提前角应适当减小前角应适当减小 暖机修正控制信号:暖机修正控制信号: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进气管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信号或空气流量计信号、节气门位置传感绝对压力传感器信号或空气流量计信号、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器信号(IDLIDL信号)信号) -40 -20 0 20 40 60 80冷却液温度/℃提前角暖机修正暖机修正 过热修正:冷却液温度过高时,点火提前角应过热修正:冷却液温度过高时,点火提前角应适当增大适当增大 过热修正控制信号:过热修正控制信号: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IDL信号)信号) 20 40 60 80 100 120 冷却液温度/℃←推迟 提前→IDL通IDL断27 ECU根据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来修正点火提前角,低于目根据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来修正点火提前角,低于目标转速,应增大点火提前角,反之,推迟点火提前角。
标转速,应增大点火提前角,反之,推迟点火提前角 怠速稳定修正控制信号怠速稳定修正控制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Ne信号)、节气信号)、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门位置传感器信号(IDL信号)、车速传感器信号(信号)、车速传感器信号(SPD信号)、信号)、空调开关信号(空调开关信号(A/C信号)信号)(2)怠速稳定修正空调断开空调接通与怠速目标转速的差值修正值28 由于空燃比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氧传感器的反馈由于空燃比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氧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调整喷油量的多少来达到最佳空燃比控制的,所信号调整喷油量的多少来达到最佳空燃比控制的,所以这种喷油量的变化必然带来发动机转速的变化为以这种喷油量的变化必然带来发动机转速的变化为了稳定发动机转速,点火提前角需根据喷油量的变化了稳定发动机转速,点火提前角需根据喷油量的变化进行修正进行修正3)空燃比反馈修正点火提前角喷油量29 2、通电时间控制•通电时间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通电时间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 在发动机工作时,必须保证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有在发动机工作时,必须保证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有足够的足够的通电时间通电时间。
但如果通电时间过长,点火线圈又会发热并增大电能消耗但如果通电时间过长,点火线圈又会发热并增大电能消耗 要兼顾上述两方面的要求,就必须对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要兼顾上述两方面的要求,就必须对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电时间进行控制通电时间进行控制 另外还需根据蓄电池电压对通电时间进行修正另外还需根据蓄电池电压对通电时间进行修正30 现代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电时间由ECU控制,根据发动机的转速信号和电源电压信号确定最佳的闭合角(通电时间),并控制点火器输出指令信号(IGt信号),以控制点火器中晶体管的导通时间 点火线圈的恒流控制 为了防止初级电流过大烧坏点火线圈,在部分电控点火系统的点火控制电路中增加了恒流控制电路 恒流的基本方法:在点火器功率晶体管的输出回路中增设一个电流检测电阻,用电流在该电阻上形成的电压降反馈控制晶体管的基极电流,只要这种反馈为负反馈,就可使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稳定,从而实现恒流控制 通电时间的控制方法31 爆燃的危害爆燃的危害 是一种不正常燃烧是一种不正常燃烧 轻微的爆燃,可使发动机功率上升,油耗下降。
轻微的爆燃,可使发动机功率上升,油耗下降 爆燃严重时,会导致冷却液过热,功率下降油耗上升爆燃严重时,会导致冷却液过热,功率下降油耗上升 控制方法:控制方法:推迟点火提前角推迟点火提前角 在电控点火系统中,通过增加在电控点火系统中,通过增加爆燃传感器爆燃传感器检测是否发生检测是否发生爆燃及爆燃程度,并根据判定结果对点火提前角进行反馈爆燃及爆燃程度,并根据判定结果对点火提前角进行反馈控制爆燃的控制 增大点火提前角增大点火提前角有爆燃有爆燃无爆燃无爆燃减小点火提前角减小点火提前角32 •本节主要内容:本节主要内容: 电控点火系统的类型电控点火系统的类型 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 无分电器电控点火控制系统无分电器电控点火控制系统 爆燃控制系统爆燃控制系统 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32 33 •汽油机点火系统的类型:汽油机点火系统的类型: 传统点火系统传统点火系统:又分为::又分为: 磁电机点火系统磁电机点火系统; ; 蓄电池点火系统蓄电池点火系统。
缺点:高速易断火,不适合高速发缺点:高速易断火,不适合高速发动机;断电器触点易烧蚀,工作可靠性差;点火能量低,动机;断电器触点易烧蚀,工作可靠性差;点火能量低,点火可靠性差点火可靠性差 微机控制的点火系统微机控制的点火系统:即电控点火系统采用计算机根:即电控点火系统采用计算机根据各传感器信号对点火提前角进行控制据各传感器信号对点火提前角进行控制 有分电器式有分电器式 无分电器式无分电器式 电控点火系统的类型34 组成:组成:在电控点火系统基础上增加爆燃传在电控点火系统基础上增加爆燃传感器 爆燃识别:爆燃识别:由缸体上的爆燃传感器检测发由缸体上的爆燃传感器检测发动机不同频率范围内的机械振动,动机不同频率范围内的机械振动,发生爆燃发生爆燃时传感器电压信号有较大的振幅时传感器电压信号有较大的振幅 爆燃强度的确定:爆燃强度的确定:ECUECU根据爆燃信号超过基根据爆燃信号超过基准值的次数来判定爆燃强度,次数越多,爆准值的次数来判定爆燃强度,次数越多,爆燃强度越大,反之越小燃强度越大,反之越小 爆燃控制系统1、爆燃、爆燃传传感器感器 2、、ECU 3、其他、其他传传感器感器 4、点火器和点火、点火器和点火线线圈圈 5、分、分电电器器 6、火花塞、火花塞36 电控点火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本节主要内容:本节主要内容: 点火器点火器 点火线圈和分电器点火线圈和分电器 爆燃传感器爆燃传感器 点火控制电路点火控制电路 37 点火器 功能:功能:根据根据ECUECU的指令,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的指令,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电或断电,并在完成点火后向通电或断电,并在完成点火后向ECUECU输送点火确认输送点火确认信号。
信号 检测:检测:用万用表或示波器检查发动机用万用表或示波器检查发动机ECUECU相应端子相应端子间电压 38 检测:检测:拆开点火线圈上的线束,用万用表检查点火拆开点火线圈上的线束,用万用表检查点火线圈电阻,应符合规定,否则说明点火线圈有故障线圈电阻,应符合规定,否则说明点火线圈有故障 电控点火系统所用的分电器,其功用、结构、工作电控点火系统所用的分电器,其功用、结构、工作原理、检修方法与传统点火系基本相同原理、检修方法与传统点火系基本相同点火线圈和分电器 39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ECTS•ECTSECTS==E Engine ngine C Coolant oolant T Temperature emperature S Sensor ensor 【功用】【功用】给ECU提供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信号,作为燃油喷射和点火正时控制修正信号 【安装位置】【安装位置】汽缸体水道上或冷却液出口处 【工作原理】【工作原理】与进气温度传感器相同 【信号类型】【信号类型】电压信号THW 发动机温度↑↑→传感器电阻值↓↓→信号电压THW ↓ ↓ 发动机温度↓↓→传感器电阻值↑↑→信号电压THW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测量不同温度条件下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测量不同温度条件下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电压,观察电压是否满足其特性曲感器的输出电压,观察电压是否满足其特性曲线。
线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构造、电路及其检测传感器热敏电阻ECU传感器电阻特性曲线传感器电阻特性曲线电阻(kΩ)水温(℃)42 •【功能】【功能】检测发动机燃烧时有无爆燃,检测发动机燃烧时有无爆燃,并把爆燃信号送给发动机控制电脑作并把爆燃信号送给发动机控制电脑作为修正点火提前角的重要参考信号为修正点火提前角的重要参考信号 【安装位置】【安装位置】缸体侧面或火花塞座孔上缸体侧面或火花塞座孔上 【分类】【分类】 电感式爆燃传感器电感式爆燃传感器 压电式爆燃传感器压电式爆燃传感器这又分为:这又分为: Ø压电式共振型爆燃传感器压电式共振型爆燃传感器 Ø压电式非共振型爆燃传感器压电式非共振型爆燃传感器 Ø压电式火花塞座金属垫型爆燃传压电式火花塞座金属垫型爆燃传感器感器 爆燃传感器 Knock Sensor (KS) ) •【组成】【组成】铁心、永久磁铁、铁心、永久磁铁、线圈及外壳线圈及外壳 【原理】【原理】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检测发动机爆燃检测发动机爆燃 当传感器的固有振动当传感器的固有振动频率与发动机爆燃时频率与发动机爆燃时的振动频率相同时,的振动频率相同时,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电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电压最大。
压最大电感式爆燃传感器谐振点频率f输出电压u0线圈铁心壳体永久磁铁电感式爆燃传感器45 压电式共振型爆燃传感器•【组成】【组成】压电元件、振子、基座、外壳压电元件、振子、基座、外壳等组成 【原理】【原理】压电效应原理压电效应原理 当发生爆燃时,振子与发动机共振,当发生爆燃时,振子与发动机共振,压电元件输出的信号电压也有明显增压电元件输出的信号电压也有明显增大,易于测量大,易于测量爆燃传感器至ECU压电元件膜片频率电压ECUKNK信号波形带开路/断路检测电阻的传感器47 压电式非共振型爆燃传感器 与共振式相比,非共振式内部无震荡片,但设一个配重块,与共振式相比,非共振式内部无震荡片,但设一个配重块,以一定的预紧压力压紧在压电元件上当发动机发生爆燃时,以一定的预紧压力压紧在压电元件上当发动机发生爆燃时,配重块以正比于振动加速度的交变力施加在压电元件上,压配重块以正比于振动加速度的交变力施加在压电元件上,压力元件则将此压力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输送给力元件则将此压力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输送给ECUECU 配重块压电元件引线频率(kHz)输出电压(mV)压电式非共振型爆燃传感器压电式非共振型爆燃传感器48 压电式火花塞座金属垫型爆燃传感器压电式火花塞座金属垫型爆燃传感器 安装在火花塞的垫安装在火花塞的垫圈处,每缸一个,根圈处,每缸一个,根据各缸的燃烧压力直据各缸的燃烧压力直接检测各缸的爆燃信接检测各缸的爆燃信息,并转换成电信号息,并转换成电信号输送给输送给ECUECU。
火花塞爆燃传感器49 用万用表在传感器侧检查传感器端子与传感用万用表在传感器侧检查传感器端子与传感器壳体之间电阻,应不导通(电阻为无穷大),器壳体之间电阻,应不导通(电阻为无穷大),否则说明内部短路,应更换传感器否则说明内部短路,应更换传感器 用用敲击传感器敲击传感器的方法来模拟传感器的工作过的方法来模拟传感器的工作过程,测试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程,测试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在发动机在发动机急加速急加速的时候,测试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候,测试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爆燃传感器电路及其检修1号爆燃传感器2号爆燃传感器ECU51 4、点火控制电路 丰田皇冠丰田皇冠3.03.0轿车点轿车点火控制电路火控制电路 维修时用万用表检测维修时用万用表检测““++B”B”端子和点火线端子和点火线圈的圈的““++””端子与搭铁端子与搭铁之间的电压,应为蓄电之间的电压,应为蓄电池电压怠速时检查点池电压怠速时检查点火器火器““IGT”IGT”端子与搭端子与搭铁之间应有脉冲信号,铁之间应有脉冲信号,检查检查ECUECU的的““IGF”IGF”端子端子与搭铁之间应有脉冲信与搭铁之间应有脉冲信号 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CPS•【功用】【功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CMPSCMPS((= =C Ca am mshaft shaft P Position osition S Sensorensor):又称为上止点传感器、霍尔传):又称为上止点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等。
用于给感器等用于给ECUECU提供曲轴转角基准位置(第一缸提供曲轴转角基准位置(第一缸压缩上止点)信号,作为燃油喷射控制和点火控制的压缩上止点)信号,作为燃油喷射控制和点火控制的主控信号主控信号 曲轴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CKPSCKPS((= =C Cranrank kshaft shaft P Position osition S Sensor ensor ):又称转速传感器,检测曲轴转角位移,):又称转速传感器,检测曲轴转角位移,给给ECUECU提供发动机转速信号和曲轴转角信号,作为燃提供发动机转速信号和曲轴转角信号,作为燃油喷射和点火控制的主控信号油喷射和点火控制的主控信号 【安装位置】【安装位置】曲轴、凸轮轴、飞轮或分电器处两传感曲轴、凸轮轴、飞轮或分电器处两传感器有安装在一起的,也有分开安装的器有安装在一起的,也有分开安装的 【分类】【分类】电磁式电磁式、、霍尔式霍尔式和和光电式光电式电磁式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类型】【信号类型】频率信号 发动机转速↑↑→信号频率↑↑→信号振幅↑↑感应线圈 正时转子 磁铁(永久磁铁)NSNSNS 磁铁 信号转子 ABC通过线圈 的磁通量 点火信号 产生电压 秃顶 交流波形 电磁式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丰田车 NeNe信号信号:检测曲轴转角位:检测曲轴转角位置及发动机转速的信。
置及发动机转速的信 G G信号信号:用于辨别气缸及:用于辨别气缸及检测活塞上止点位置检测活塞上止点位置电磁式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电路及其检测•检测:检测: 检查感应线圈的电检查感应线圈的电阻,冷态下的阻,冷态下的G1G1和和G2G2感感应线圈电阻应为应线圈电阻应为125125~~200Ω200Ω,,NeNe感应线圈电感应线圈电阻应为阻应为155155~~250Ω250Ω电磁式凸轮轴电磁式凸轮轴/ /曲轴位置传感器电路曲轴位置传感器电路 传感器ECUG1,G2转子 Ne转子 磁铁 电电磁磁式式凸凸轮轮轴轴/ /曲曲轴轴位位置置传传感感器器::大大众众车车720720º 360º 基准信号 HZ/转 角度信号 24HZ/转 第四缸第四缸 BTDC7BTDC7º 第一缸第一缸 BTDC7BTDC7º 3030º 3030º 59 电磁式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本田车信号轮信号轮60 霍尔式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61 霍尔式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电路及其检测•【信号类型】频率信号 发动机转速↑→信号频率↑→信号振幅不变 检测 点火开关转至ON位。
检测A、C之间的电压应为8V B、C间输出的信号电压应为5V到0V交替变化霍尔式传感器电路霍尔式传感器电路 同步信号电源搭铁传感传感器器ECUECU光电式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类型】【信号类型】频率信号 发动机转速↑↑→信号频率↑↑→信号振幅不变63 光电式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电路及其检测 检测:检测: 点火开关转至点火开关转至ONON位,检测电脑侧位,检测电脑侧1 1和和2 2端子间电压为端子间电压为12V12V,,给传感器施加给传感器施加12V12V电压,正在信号输出端子电压,正在信号输出端子3 3和和4 4与与1 1之间接上之间接上电流表,转动转子一圈,两个电流表应分别摆动电流表,转动转子一圈,两个电流表应分别摆动1 1次和次和4 4次,次,电流应约为电流应约为1mA1mA光电式曲轴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电路光电式曲轴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电路 曲轴曲轴位置位置传感传感器器ECUEC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