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终版本:生态自然观与现代科学发展的互动关系.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2666491
  • 上传时间:2018-02-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生态自然观与现代科学发展的互动关系摘要:当今社会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逐步严重,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自然观的理论研究人们从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开始转向到研究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本文先分别阐述“生态自然观”和“现代科学发展”的内涵,然后分析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离不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揭示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和生态科学基础,并要求将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相统一来看待两者关系,最后进行总结关键词:生态自然观 现代科学 互动关系当今社会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逐步严重,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自然观的理论研究人们从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概括自然界的本源、结构特点和演变规律等,开始转向到研究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通过这些研究,人们期待着现存生态危机的解决,并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自然观理论基础本文先分别阐述“生态自然观”和“现代科学发展”两者的内涵,然后分析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离不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揭示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和生态科学基础,并要求将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相统一来看待两者关系,最后进行总结。

      1.生态自然观与现代科学发展1.1 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基本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 其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其三,生态系统是组织织的开放系统其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其五,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在生态自然观中,马克思、恩格斯唯物辩证地阐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态环境恶化的社会根源,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从生产方式、社会制度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提供了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清晰认识和解决生态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线索1.2 现代科学发展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自然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如下特点:1.2.1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指数增长趋势,科学研发更新速度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数量大约每 l0 年翻一番仅 50 年代以来的 30 年中,科技新成果就比前二千多年的总和还多。

      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花了 80 年的时间,而从发现原于核裂变到爆炸原子弹只用了 6 年;红宝石激光器则不到 1 年1.2.2 现代科学的整体化趋势随着自然科学分支学科大量涌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因而就越加发现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综合研究的必要,同时也推动了边缘科学(如生物化学、天文物理学等)和综合科学(如环境科学、空间科学等)的诞生因此,科学理论的每一进展和突破都伴随着人类知识的综合,促进科学整体化的发展1.2.3 技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鲜明特征在当代,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突破和指导,科学的深化则需要得到各种技术的支持和保证科学与技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紧密结合,导致了技术科学化和科学技术化的发展1.2.4 科学、技术、生产日益结合为统一体系当代自然科学已不再是作为生产推动的结果,从原先按照“生产一技术一科学”的顺序发展,到为生产的发展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准备各种前提条件,形成的“科学—技术—生产”发展顺序同时,从获得基础科学知识开始,然后在生产上得到应用,并使获得经济效益的周期也大大缩短,从而使科学技术迅速成为直接生产力。

      2.两者互动关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绝非偶然,它不仅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人类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由哥白尼 1543 年举起的近代科学革命大气和蒸汽机、电力的广泛运用为标志的近代技术革命,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发生了历史汇流2.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离不开自然科学的发展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与现代科学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得不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由哥白尼 1543 年举起的近代科学革命大旗和蒸汽机、电力的广泛运用为标志的近代技术革命,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发生了历史汇流19 世纪 40 年代以来,一些以研究自然界发展过程为特点的新的学科相继产生和发展起来,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作为自然科学重大成就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恩格斯指出:“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说明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够说明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的清晰图画 ”恩格斯的论述精辟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以具体的科学为基础,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最高概括和总结,是科学的世界观;反过来,又成为指导各门具体科学研究和各项具体实践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是真正科学的方法论2.2 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与科学基础自 20 世纪中叶新技术革命以来,人类掌握了强大的科学力量和物质力量,迫使自然界竭尽所能地为人类服务,物质财富大量涌流,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各种灾难性的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口此等等然而,现代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此相联系,生态科学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以生态科学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类对“ 生态危机” 进行反思和对生态科学进行概括与总结的结晶2.2.1 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生态危机所谓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为:人口激增、自然资源消耗多且短缺、环境污染等在这种观念的制约和影响下,人们追求的主要是使自然界来合乎人的需要、目的和特性,却较少考虑如何使人的需要和特性等适合和适应自然的特性、法则和生态规律;人们普遍注重强调人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提高与发展,而忽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调节能力和人对不断变化着的自然界的适应能力的训练、提高和发展;人们一味陶醉于对大自然的胜利和统治,却忽视了我们对自然的每一胜利,都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

      2.2.2 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生态科学生态学原本是一门研究动植物与其生活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物学主要分科之一20 世纪中叶以来,由于世界范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尖锐,以及系统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生态学扩展到人类生活和社会活动方面,把人类这一生物物种也列人生态系统中,采研究人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当生态学成为关于人类的生态学时,就把人类安置于他们的 Oikos ——他们的‘家’的逻辑之中” 这样,生态学就变成了一门关于人类“生存之科学” 3.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在看待生态自然观和现代科学发展的两者之间的关系,要将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相统一马克思在主张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同时,还主张努力发展科技进步他积极地肯定了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在他看来,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可以促进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可以提供给人们更多的时间进行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实现在自然界和社会历史中的革命性理论恩格斯指出,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前行发展的一种伟大的革命性理论理论科学中的任何一种新的发现,即使没有预见实际应用,马克思都会对此感到无比的喜悦,那么当他看到科学技术对工业、对历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时候,他就会有一种非同寻常的喜悦。

      ”当然,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助长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掠夺和占有能力,过度的、消耗自然资源超过了自然的承载力和子敬力,从而使大自然遭受空前的打击和破坏所以,我们应该开发新的技术,用于尽量抵制、尽量减少现存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然后这并不是完全批判和抛弃科学技术4.总结人类产生以后,为了生存与发展,不断从自然界所去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从刀耕火种时代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特别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的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表现出极大的创造能力和建设能力,人类生存环境极大改善,社会财富极具膨胀,但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是: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马克思强调我们在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也要尽量减少或消除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