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及指导》课程改革思索.doc
8页《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及指导》课程改革思《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 理论基础课,也是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新型课程,其教材内 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有着很大的必要性在改革的实践中如何调整本学科的教改思路和教学实践,从 课程设置到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怎样适应社会的需求,满 足幼儿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幼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是我们当前应该思考、急待解决的问题一、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1. 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本课程是基础理论课,经 过多年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单一的课程形式不能适应现学 制情况,原编教材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可操作性的知识,不能 恰当地处理理论滞后性与教育实践发展活动性之间的关系 以及课时(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学生实践时间问题)b2. 对教师的要求由于该门课程的综合性,要求教师对幼儿园所有教育活 动的设计与指导及评价的知识领域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 验;要求教师是一位全面发展的全才;要求教师有深入幼教 第一线的实践活动经验,要求教师有很高的活动设计和指导 的能力3 .教学手段和实践技能技巧的训练 教师能否在正确处理教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多种媒体;教师是否能将多媒体手段适当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并能设计 相关的课件;是否能做到现代技术手段的“精用”性、“实用 性。
由于该课程是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的课程之一, 故对实践技能的要求不是只靠本学科独立能完成的,因此, 它需要相关学科中有关技能内容的交互结合和有机的整合二、对本课程的改革思考1.从社会需求进行学科的研究与改革《幼儿园教育活动与指导》是有机地容纳了过去的语言教学法、常识教学法、音乐教学法、计算教学法、美术教学 法、体育教学法但同时又增设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 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它对实现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促进学 生向合格的幼儿教师角色转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 .综合课程的研究和建立是学前教育专业对幼师专业理论课的发展性要求加强和改革《幼儿教育活动与指导》的学科建设与教学, 是幼师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我们从2003年本 专业设置开始在原有六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学科建设,打破了 学科体系,设置了综合课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对过去重复的内容进行了调整,舍弃了陈旧的教育思想和内 容,建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增加了新的幼儿园教改 信息和大量的创新的教育活动设计和活动的组织指导内容在强调基本理论的同时,加强了学科的实践性训练的内容, 系统地研究和探索了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力求能在各 学科解决必要的知识点的基础上及本学科着眼于运用知识 和设计活动、组织指导活动的教学上,培养学生“设计与组织 活动”的意识,发展“设计与组织活动”的能力,实现由学生角 色向教师角色转换的顺利过渡。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以幼儿园 教育活动为研究的对象,以活动中的幼儿、教师、内容为着 眼点,探索幼儿教育的一般规律,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任务3. 吸收教育改革的新信息,构建开放型教学内容,选择具 有现代气息的学科教材教育是一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活动,而教材是实践经验的结晶,虽然来源于实践,有一定的 时代性,但是,当理论在某一特定时段形成后,就可能出现 一种滞后性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印刷成教材,需要一 定时间而教育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客观上它是发展变化的, 有一定的流动性现有的教材来源于实践,但是它反映的是 某一时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点,它无法全部包容未来的教育实践因此我们没有把已有的教材的概念、原则、方法等 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而是在把这些知识作为基本内容的基 础上设法把当前教育的新信息,新成果编进教学内容,注重 内容的时代性和科学性,使学科内容呈现一种开发性的状 态,有超前意识,在教学内容中为“幼儿园教育实践”留有足 够的发展空间以适应社会,以适应幼儿园的需求,适应学生 学习的需要4. 从学前教育人才发展需要研究教法、学法(1 )加强学法研究重视学生“角色转换”的意识、培养 学生“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能力。
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学设 计和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在每一节课中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获取信息我 们从学生“教师角色”的意识入手,着眼于“活动设计与指导” 的能力的形成,帮助学生确立“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的转换, 从教师的“教”到学生自己“学”的观念的转变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学习中从“我要教”出发,模拟教学的角度去思考把自己掌握的信息转换为一个个具体的 教育活动这样,从学生角色的认真听、认真学,转换为教 师的角色明确自己将要面对幼儿去“教”的时候,强烈的角 色意识和责任感,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地介入学习过程,参与 学习活动,积极思考,力求弄懂使学生把原来含含糊糊的 学习变为努力想要透彻地理解与掌握2 )重视教师教法研究在教学中认真分析教材内容, 在基本理论的教学中注意把必要的理论知识用生动的形式 表现出来例如形象法,讲到目标的层次性时,用“目标树”将目标由 总目标层层分解,逐步具体化的过程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 眼前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在学生认知学习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调料”,以唤起学生兴趣和帮助学生联想角色换位法,教学中注意让学生进行角色定位,明确学 习目标,在自学的基础上领悟教材内容,引导其对学习内容 进行分析研究,独立学习后再交流。
参与设计法,与阅览室联系,让学生亲自查阅资料,以设计小练习入手,以学生自发性和主动性学习为动力,让学 习与学生自身的兴趣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趣味盎 然的,有意义的学习师生评价法,在小练习的组织评价中,让学生“跳一跳” 摘到桃子的同时,教师用点评的方式再帮学生搭个梯子,扶 着学生沿着自己的肩膀向上攀登总之,根据不同的需要,将多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这样的改进才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变学生不会学习或被动学 习的现状,以达到“教,是为了最终的不教”的目标3) 在模拟实践中使学生掌握教育教学、设计等实践技 能结合各章节内容,指导学生设计与本章节内容相关的教 育活动,在假想的情景中进行试教,让大家进行分析评价, 在诊断中及时提出改进的意见或建议实践中训练了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解决了活动指导中学与用脱节的弊端丰富 学生的经验,带动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使 本学科的实践性、综合性、基础性的特点得以发挥,提高课 堂教学的参与性,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4) 运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 据各章节的内容,分别运用不同的媒体和手段组织教学如: 参观见习、录像、案例分析、游戏等多种手段。
5) 进行作业模式与考试模式的改革我们在本学科开 课之时,要求学生准备三个本子,一个用于记录课堂教学的 内容和与该内容相关的体会、运用,帮助其理解和把握教学 的重难点;一个本子用于查阅和收集资料,要求学生阅读与 幼儿教育有关的报刊杂志,幼儿教育理论、幼儿教育活动设 计与指导的相关内容要求收集游戏、环境创设、活动目标 确定、活动方法和各种教育现象的分析和处理等内容;一个 作为作业本,用以完成各种类型的作业考试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开卷考试,内容为各种活动的设计,允许学生带多种参考资料,不能抄袭,可以在模仿 的基础上创新;闭卷考试,内容大多是必须掌握的概念、原 则等教育理论;面试,依据学科内容设计多种考查学生教育 机智的应变题,让学生以即兴谈话的方式解答设计各种考 察学生技能技巧的实作题,如,让学生设计教具学具、进行 木偶表演等,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三、本课程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1 .理顺课程之间的关系由于该课程属于一门改革性质的课程,理顺关系是非常 重要的这些关系既包括《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内部各 部分之间(包括理论与操作,各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包 括该课程与其他专业理论学科(教育学、心理学等)的关系, 更包括与其他文化学科、艺体学科(其中特别是艺体学科) 之间的关系。
不理顺这些关系,《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 改革的初衷就很难全面得到贯彻,其学科优势也就难以体 现2 .理顺“教”与“学”的辨证关系(1 )处理角色身份的辨证关系也就是专业理论教师自 条件让教师学习其次是加强学校之间的学习第三是深入 幼儿教育第一线,坚持下园学习,参加幼儿园教育科研,把 住幼儿教育的脉搏,让教师站在幼儿教育改革的前列身的,教与,,学,,的关系让“学”成为教的基础首先是创造(2)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辨证关系教师与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的角色身份是变化发展的教师注重学生的主动学 习,把握好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关系引导学生学习 中的角色换位,当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习的指导者、学 习的评价者3)在教学中让幼儿园实践来教学生、信息教学生、学生教学生、教师教学生作者单位: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