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初探.pdf
1页嬲 许多语文教师都有 这样的共识 : 在 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 中,课堂提问的诱 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 文课的优劣成败 ,与教师能否成 功地诱 导学生发现问题 、 思考问题 、 解决 问题有 着密切的关系 ,教师 的课堂提问将制约 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课堂提 问也是 教师整个业务功能 ,全部教学经验 的公 开 亮 相 , 是对 参 差 不 齐 、 瞬 息 万变 的学 情 的驾驭 在语文教学 中重视课堂提问 , 掌 握课堂提问的技巧 ,自然而然地成为提 高教学质量 的有效途径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从 实际出发 , 根 据教学 的知识 内容与思维内容,把握教 材的重点 、 难点精心设 问、 发 问; 另外 , 还 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 的知识水 平 与心 理 特点 ,找 出能诱 发 他 们 思 维 的 兴趣点提问那么 , 如何精设巧问, 才能 使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 ,而是 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呢? 一 、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要想在教学时有效地完成教学 任务 , 就必须深入钻研教材 , 找出知识的 主线 , 把握教学关键 , 挖掘教材重 、 难点 , 精心设计 , 灵活运用 , 设计 的问题 “ 难度 要适 中, 角度要新颖 , 数量要适度 , 时机 要 适 宜 , 目的要 明确 ” 。
也 就 是 说 教 师在 备课中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的认 知水平及学习能力 , 提出深浅适度 , 具有 启发性的问题 例如, 在教学《 燕子》 这一 课 时 ,课 文 的 重点 是 让 学 生 了 解燕 子 的 特点教师可以这样问 : “ 课文写了燕子 的哪几部分?它的羽毛 、 尾 巴、 翅膀是怎 样的?” “ 句子 中有‘ 乌黑光滑 、 俊俏 、 剪刀 似的’ 有什么作用? ” 等 教师抓住最能体 现燕子特点的关键词句进行提问 ,收到 了很好的效果 , 了解 了这个规律 , 教师在 提问时就会抓住重点 ,积极引导学生进 行思考 , 在教学重点处设计启发性问题 , 既 能加 深 学 生 对基 础 知 识 的 理 解 ,又能 促进 学 生思 维 的 发展 针对教学难点设计指导提问 ,可以 启发学生思维 ,引导 学生掌握 正确 的思 考方法 , 达到深刻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 青云谱 区青云谱 学校龚春兰 在教《 长 征》 时 , 学生对“ 腾细浪” 、 “ 走 泥 丸” 、 “ 云崖暖” 、 “ 铁索寒” 等不太理解 , 我 们可 以给学生创造一个情景 ,让学生在 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中去体 会 , 去 理 解 , 让 学 生 回答 : 这 是 用 了什 么 修辞手法?为什么这么写?学生就会理 解 。
《 火烧云》 的难点是让学生体会火烧 云的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抓住关键 的词进行反复读 ,以便 更 好 地理 解 课 文 二 、 提 问要 适量 要 有启 发性 首先 , 提问的总量要合适 需要问则 问, 能不 问则不问; 提问的频率分配要合 理 有些研究者认为教学的起始阶段 、 中 段 、 结 尾 时提 问 的频 率 较高 起始 阶段用 启 发 式 导入 教 学 情 境 ;结 尾 阶 段 需要 思 维 的深 化 或 检测 教学 目标 完 成 情 况 ; 在 教 学 的 中段 ,应让 学生 多进 行 教 学 的实 践 活 动 、 自主 活动 总 之 , 提 问 要 使课 堂 一张 一 弛 , 有快 有 慢 , 学 生 就 不 会 出现 疲 劳 和厌 倦 其次 , 提问要能引起思维 , 激发想象 与联想 例如, 有位教师在教学《 翠鸟》 时 , 学 生提 出 : “ ‘ 小 巧玲珑 ’ 是 什 么意 思 ?” 教 师启发 : “ 翠鸟比较小 ,身长1 5 厘米左右 , 和大人 的拳头差不多 小巧是说翠鸟身 体小而且灵巧玲珑有两个意思 , 一个指 物体精巧细致 , 一个指灵活敏捷。
这里应 当怎么理解? ” 经过这样启发 , 学生就很容 易理 解 , 学 得 灵活 , 学 得扎 实 再如 《 小 橘 灯》 一文中写道: “ 我低声问: ‘ 你家还有什 么人? ’ 她说 : ‘ 现在没有什么人 , 我爸爸到 外 面 去 了⋯ ⋯ ”’ 如 果 让 学 生 分析 小 姑 娘 话 没 说完 的原 因 , 可 以这样 问 : “ 小 姑娘 话 没说完就停住 ,是不是她不 知道爸爸到 哪里去了呢? ” 当学生给予否定 回答时 , 又 继续问: “ 既然知道爸爸 的去处 , 为什么不 直说?” 有 的学生会说“ 怕别人知道” 、 “ 当 时不方便说” , 在这个时候 , 就可以提出关 键 的一问: “ 文章这样写小姑娘 , 表现 了她 怎样 的性 格特 点 呢? ” 很 明显 , 因为有 了前 面第一处的“ 曲问” , 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小 姑娘在此处“ 机警 、 乐观” 的性格特点 因 此 , 因势利导 、 富于技巧性的提问, 能有效 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 , 极大地 提高教学效率 三 、 提 问应 面 向全 体 学生 我们在 听课时 ,常常发现教师提问 时因某些学生回答 问题不准确 ,或启而 不发 , 怕浪费时间, 干脆放弃了; 或因学生 座位处于教师的视野中心区外 , 不易引起 注意, 无意识被遗忘了; 或因消极定势的 影响, 教师缺乏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的 习惯 , 而把注意力无意识地集中于一部分 学生 ; 有些教师甚至喜欢让个别尖子生包 揽整个课堂活动 , 这种现象 , 无疑使大部 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 。
久而久 之, 就会造成他们思维 的惰性 , 并且 自卑 与逆反心理将会影响师生感情的交流, 这 对课堂提问是十分不利的因此, 教师课 堂提问时应尽量“ 面面俱到” , 特别是应多 向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和学困生提问 , 在 提问中学生会有许多说得不尽人意的地 方教师不应挑剔、 讽刺 , 而应 以鼓励 为 主, 适当补充完善答案 内容 , 保护学生 回 答 问题的积极性 提问时可使用 “ 说说 看 ” 、 “ 谈谈 自己的看法好不好” 、 “ 说错 了 没关系” 等鼓励性 的话 , 消除学生 回答问 题 的心理障碍 , 采取宽容 、 体谅的态度启 迪学生 , 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 , 才是 推动课堂学习效率的有益途径 四、 提问要拓展迁移 . 触类思迁 语文课堂提问的问题并不局限在课 堂上 , 还应 当有所拓展延伸 , 从而为下次 提问做好铺垫, 使之环环相扣 , 相辅相成 , 也就是说教师在注重课堂提问的基础上 还要注意作业的环节, 让学生的作业体现 课堂内容 ,作业 既是课堂提问知识 的巩 固, 又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拓展与延伸 总之 , 课堂上适时适度 、 而且 富于艺 术技巧 的提问 ,能加快把知识转 化为语 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过程 ,即发展 了学生 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又是保证 和提高 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为此, 作为语文教 师 , 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 型的课堂提问 , 形成 自己独到的 、适合学生的艺术提 问 风格, 以达到最佳的语文教学效果 ( 责任编辑谢立新) NA N CH A N G ED UC A TI o N 2 O O9·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