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课件.ppt
30页第第 2 2章章 抗菌药物概论抗菌药物概论 Introduction to antibacterial drugs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内容和要求内容和要求一、一、 化学治疗学化学治疗学 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2. 机体、病原体及药物的相互作用机体、病原体及药物的相互作用二、抗菌药物概述二、抗菌药物概述 1. 抗菌药的基本概念及分类抗菌药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2. 抗菌药的作用机制抗菌药的作用机制 3. 耐药性耐药性 4. 抗菌药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合理应用熟悉熟悉熟悉熟悉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一、化学治疗学一、化学治疗学(一)(一).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 1.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化学治疗化学治疗((((chemotherapychemotherapy):):):): 对微生物感染、寄生虫病和恶性肿瘤的药物对微生物感染、寄生虫病和恶性肿瘤的药物对微生物感染、寄生虫病和恶性肿瘤的药物对微生物感染、寄生虫病和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简称治疗,简称治疗,简称治疗,简称化疗化疗化疗化疗2. 2. 化学治疗药物化学治疗药物化学治疗药物化学治疗药物((((chemotherapeutic drugs)chemotherapeutic drugs):::: 用于治疗微生物感染、寄生虫病以及恶性肿用于治疗微生物感染、寄生虫病以及恶性肿用于治疗微生物感染、寄生虫病以及恶性肿用于治疗微生物感染、寄生虫病以及恶性肿瘤瘤瘤瘤的的的的药物,简称化疗药,包括抗微生物药(抗细菌药物,简称化疗药,包括抗微生物药(抗细菌药物,简称化疗药,包括抗微生物药(抗细菌药物,简称化疗药,包括抗微生物药(抗细菌药、药、药、药、 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 、抗恶、抗恶、抗恶、抗恶性肿瘤药。
性肿瘤药性肿瘤药性肿瘤药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3. 化学治疗学化学治疗学((chemotherapeutics) 是研究药物、病原体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作是研究药物、病原体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作是研究药物、病原体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作是研究药物、病原体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作用机制和作用规律的科学用机制和作用规律的科学用机制和作用规律的科学用机制和作用规律的科学4. 化疗指数化疗指数(( chemotherapeutic index,,CI)) 概念:概念:动物半数致死量(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 有效量(有效量(ED50)的比值,即:)的比值,即: CI = LD50 / ED50 意义:意义:是评价化疗药安全性的指标;是评价化疗药安全性的指标; 化疗指数越大,表明化疗指数越大,表明 疗效越高,毒性越低,疗效越高,毒性越低, 用药越安全;但化疗指数越大并非绝对安全。
用药越安全;但化疗指数越大并非绝对安全 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二)(二) 药物、机体和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机体和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二、抗菌药概述二、抗菌药概述、(一)(一) 抗菌药的基本概念抗菌药的基本概念1. 抗菌药物(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drugs)) 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病原体(主要指细菌,也包括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病原体(主要指细菌,也包括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的药物,用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的药物,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于防治感染性疾病 根据来源可以分为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根据来源可以分为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2. 抗生素抗生素 (antibiotics)antibiotics) 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具有抑制或杀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具有抑制或杀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具有抑制或杀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具有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作用,也包括一些半合成衍生物灭其他微生物的作用,也包括一些半合成衍生物。
灭其他微生物的作用,也包括一些半合成衍生物灭其他微生物的作用,也包括一些半合成衍生物3.人工合成抗菌药:人工合成抗菌药: 一类用化学方法合成的用于抑制或杀灭致病一类用化学方法合成的用于抑制或杀灭致病一类用化学方法合成的用于抑制或杀灭致病一类用化学方法合成的用于抑制或杀灭致病菌的药物菌的药物菌的药物菌的药物 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4、抗菌谱(、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 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范围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范围 窄谱:窄谱:指仅对单一菌种或单一菌属有抗菌作用指仅对单一菌种或单一菌属有抗菌作用 广谱:广谱:不仅对细菌有作用,而且对衣原体、支原体、不仅对细菌有作用,而且对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也有抑制作用立克次体、螺旋体等也有抑制作用 5、抗菌活性(、抗菌活性(antibacterial activity):): 是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是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 抑菌药:抑菌药:仅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仅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杀菌药:杀菌药:既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又能杀灭细菌的药物既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又能杀灭细菌的药物 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 评价指标:评价指标: 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抑菌浓度(MIC):): 体外培养细菌体外培养细菌1818~~24h24h后能够抑制培养基内后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病原菌生生长长的最低的最低药药物物浓浓度。
度 最低杀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MBC):): 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最低药药物物浓浓度 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6. 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 抗生素发挥抗菌作用后,抗生素低于抗生素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或被消除之后,细菌生长仍最低抑菌浓度或被消除之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 药物分类药物分类 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与临床用途,抗菌药物通常分为: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与临床用途,抗菌药物通常分为: (一)抗生素类:(一)抗生素类: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氨基苷类抗生素氨基苷类抗生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 氯霉素类抗生素氯霉素类抗生素 (酰胺醇类)(酰胺醇类)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多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及多粘菌素)多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及多粘菌素) 其他类抗生素(磷霉素、利福霉素)其他类抗生素(磷霉素、利福霉素) (二)(二) 人工合成抗菌药人工合成抗菌药 喹诺酮类喹诺酮类 磺胺类磺胺类 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二)(二) 、抗菌药作用机制、抗菌药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主要是干扰病原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主要是干扰病原菌的生化代谢过程,从而影响其结构与菌的生化代谢过程,从而影响其结构与功能,致使其失去生长繁殖的能力而达功能,致使其失去生长繁殖的能力而达到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作用。
到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作用 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细胞膜细胞膜细胞壁细胞壁细胞浆细胞浆1.抑细胞壁合成抑细胞壁合成青青头头杆杆万万磷磷3.抑蛋白质合成抑蛋白质合成 氨基糖苷 氨基糖苷 四环素 四环素 大环、氯、林 大环、氯、林可霉素可霉素4.影响叶酸影响叶酸磺胺、磺胺、甲氧苄啶甲氧苄啶4. 抑制抑制DNA合成合成 喹诺酮类 喹诺酮类2.影响细胞膜影响细胞膜 多粘菌素 多粘菌素 4. 抑制抑制mRNA合合成成 利福霉素 利福霉素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1. 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 胞浆内胞浆内 胞浆膜胞浆膜 细胞膜外细胞膜外 N N- - - -乙乙乙乙酰酰酰酰胞壁酸前体胞壁酸前体胞壁酸前体胞壁酸前体 N N- - - -乙乙乙乙酰酰酰酰胞壁酸胞壁酸胞壁酸胞壁酸消旋酶消旋酶消旋酶消旋酶 合成酶合成酶合成酶合成酶N N- - - -乙乙乙乙酰酰酰酰胞壁酸五胞壁酸五胞壁酸五胞壁酸五肽肽肽肽 N-乙酰葡萄糖胺乙酰葡萄糖胺 甘氨酸五肽甘氨酸五肽双糖十肽双糖十肽转肽酶转肽酶粘肽粘肽磷霉素磷霉素磷霉素磷霉素 环丝氨酸环丝氨酸环丝氨酸环丝氨酸↗ ↗ ↗ ↗ ↘ ↘ ↘ ↘ 万古霉素万古霉素万古霉素万古霉素 杆菌肽杆菌肽杆菌肽杆菌肽 脱磷酸脱磷酸脱磷酸脱磷酸化反应化反应化反应化反应 - - - -内内内内酰酰酰酰胺胺胺胺类类类类 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 2. 增加胞质膜的通透性增加胞质膜的通透性 多肽类多肽类 —— 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如多粘菌素如多粘菌素 多烯类多烯类 —— 增加真菌胞浆膜的通透性增加真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如制霉菌素如制霉菌素 3. 抑制核酸的合成抑制核酸的合成 ①① 抑制叶酸的合成抑制叶酸的合成 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二氢叶酸还原酶 二氢蝶啶二氢蝶啶 二氢叶酸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四氢叶酸 对氨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 ( PABA ) 磺胺磺胺磺胺磺胺((-))甲氧苄啶甲氧苄啶甲氧苄啶甲氧苄啶((-))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②② 抑制抑制DNA、、RNA的合成的合成 如:如: 喹诺酮类喹诺酮类 ——((-))DNA回旋酶回旋酶 利福霉素利福霉素——((-)依赖)依赖DNA的的RNA多聚酶多聚酶 4. 抑制蛋白的合成抑制蛋白的合成 氨基苷类氨基苷类氨基苷类氨基苷类 蛋白质合成全过程抑制药蛋白质合成全过程抑制药蛋白质合成全过程抑制药蛋白质合成全过程抑制药 四环素类四环素类四环素类四环素类 30S30S 亚基抑制药亚基抑制药亚基抑制药亚基抑制药 氯霉素氯霉素氯霉素氯霉素 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 50S 50S 亚基抑制药亚基抑制药亚基抑制药亚基抑制药 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 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 (三)耐药性(三)耐药性 1. 耐药性(耐药性(drug resistance)的概念)的概念 耐药性耐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或消失的现象。
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或消失的现象 注意:注意:与耐受性相区别与耐受性相区别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2.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 1)) 产生灭活酶产生灭活酶 ①① 水解酶:水解酶:如如 -内酰胺酶内酰胺酶 青霉素型:青霉素型:水解青霉素类水解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型:头孢菌素型:水解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水解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 ②② 合成酶(钝化酶):合成酶(钝化酶):如乙酰化酶、磷酸化酶、如乙酰化酶、磷酸化酶、核苷核苷化酶化酶等等 将相将相应应的化学基的化学基团结团结合到合到药药物分子上使物分子上使药药物失活 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2))、改变靶位结构、改变靶位结构 ①① 改变靶蛋白结构改变靶蛋白结构 如:如:RFP耐药菌耐药菌RNA多聚酶的多聚酶的 -亚基结构改变亚基结构改变 造成的耐药造成的耐药 ②② 增加靶蛋白数量增加靶蛋白数量 如:金葡菌如:金葡菌对对甲氧西林的甲氧西林的耐药耐药 ③③ 生成耐药靶蛋白生成耐药靶蛋白 如:金葡菌产生青霉素结合蛋白如:金葡菌产生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与与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极低导致耐药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极低导致耐药 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3))、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 使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内使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内 如:细菌对如:细菌对 -内酰胺类、四环素的耐药内酰胺类、四环素的耐药 ((4))、改变代谢途径、改变代谢途径 如:耐磺胺药的细菌直接如:耐磺胺药的细菌直接利用叶酸利用叶酸转转化化为为二二氢氢叶酸叶酸 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3. 细菌获得耐药性的方式细菌获得耐药性的方式((1)) 天然耐药菌株天然耐药菌株((2)) 染色体基因突变染色体基因突变((3)) 质粒传播质粒传播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作业作业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 抗菌谱抗菌谱 2. 抗菌活性抗菌活性 3. 抑菌药抑菌药 4. 杀菌药杀菌药 5. 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后效应 6. 耐药性耐药性 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四)、抗菌药的合理应用(四)、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用药原则:用药原则: 1、、明确诊断:明确诊断:临床诊断、病原诊断临床诊断、病原诊断 2、、合理选药:合理选药:根据抗菌谱、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根据抗菌谱、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 3、、调整剂量和疗程:调整剂量和疗程:根据肝肾功能、生理状态根据肝肾功能、生理状态 4、、防止滥用:防止滥用: ((1))杜绝不必要用药:杜绝不必要用药:如病毒感染如病毒感染 ((2))避免局部用药避免局部用药 ((3))控制预防用药控制预防用药 ((4))合理联合用药合理联合用药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 预防用药的指征预防用药的指征1、、预防风湿热复发:预防风湿热复发:如苄星青霉素如苄星青霉素清除咽喉部清除咽喉部及其他及其他部位的部位的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2、、传染性疾病流行期:传染性疾病流行期:如如SD预防流脑预防流脑 3、、预防新生儿眼炎:预防新生儿眼炎:如红霉素、四环素预防新如红霉素、四环素预防新生儿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眼炎生儿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眼炎 4、、预防外科术后感染:预防外科术后感染:如新霉素用于肠道术前如新霉素用于肠道术前给药给药 5、、其他:其他:如青霉素预防战伤气性坏疽如青霉素预防战伤气性坏疽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目的目的 1. 增强疗效增强疗效 2. 减少不良反应减少不良反应 3. 延缓或减少耐药性产生延缓或减少耐药性产生 4. 扩大抗菌谱扩大抗菌谱 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 1. 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如急性重症感染如急性重症感染 2. 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 如细菌性心内膜炎如细菌性心内膜炎 3. 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混合感染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混合感染 如腹腔脏器穿孔如腹腔脏器穿孔 4. 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的感染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的感染 如抗结核药如抗结核药 5. 联合用药使毒性较大的抗菌药减少剂量联合用药使毒性较大的抗菌药减少剂量 6. 药物不易渗入的部位感染药物不易渗入的部位感染 如青霉素如青霉素 + SD预防流脑预防流脑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指征指征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 1. 协同作用(增强):协同作用(增强):1 + 2 3 2. 相加作用:相加作用: 1 + 2 = 3 3. 无关作用:无关作用: 1 + 2 = 2 4. 拮抗作用:拮抗作用: 1 + 2 2 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结果结果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 药物分类:药物分类: Ⅰ繁殖期杀菌药: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类 Ⅱ静止期杀菌药: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类 Ⅲ 快效抑菌药:快效抑菌药: 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 Ⅳ 慢效抑菌药:慢效抑菌药: 磺胺类磺胺类 Ⅰ + Ⅱ:: 协同协同 Ⅱ + Ⅲ:: 相加或协同相加或协同 Ⅰ + Ⅲ:: 拮抗拮抗 Ⅱ + Ⅳ:无关或相加:无关或相加 Ⅰ + Ⅳ:无关或相加:无关或相加 Ⅲ + Ⅳ:相加:相加 如何正确地联合用药如何正确地联合用药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 小小 结结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抗菌谱抗菌谱 抗菌活性抗菌活性 化疗指数化疗指数 耐药性耐药性 2、抗菌机制(四种)、抗菌机制(四种) 3、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六种)、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六种) 4、预防用药的指征(五个)、预防用药的指征(五个) 5、联合用药的指征(六个)、联合用药的指征(六个) 6、正确联合用药(四类药物)、正确联合用药(四类药物)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