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桥梁下部施工技术》课件03桥梁测量放样.ppt
60页POWEPOINT适用于商务主题及相关类别演示桥梁下部施工技术桥梁下部施工技术目录项目项目3 3 桥梁测量放样桥梁测量放样3.1桥梁测量放样概述3.2 高程放样3.3线形放样学习目标掌握桥梁施工水准点的布设要求掌握桥梁基础、高墩的高程放样方法掌握直线桥、曲线桥墩台定位及轴线的放样方法了解直桥、斜桥锥坡的放样方法项目项目3 3 桥梁测量放样桥梁测量放样 桥梁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精确测定墩台的中心位置、测量桥轴线以及对构造物各细部构造的定位和放样对大型桥梁来讲,首先必须建立平面控制网和高程系统,以及测量桥位中线(桥轴线)的长度,以确保桥梁的走向、跨径和高程等符合规范及设计的要求 中线测量包括对桥梁两端头设置控制桩的复测、桥轴线长度的测量、补充水准点的测量等补充水准点要为控制桥梁结构的高程和有效地建立施工水准网提供方便3.1 3.1 桥梁测量放样概述桥梁测量放样概述 在桥梁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过程中,要求进行下列测量工作 (1)对设计单位交付的所有桩位和水准基点及其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 (2)建立满足精度要求的施工控制网,并进行平差计算 (3)补充施工需要的桥涵中线桩和水准点 (4)测定墩(台)纵、横向中线及基础桩的位置。
3.1 3.1 桥梁测量放样概述桥梁测量放样概述 (5)进行构造物的高程测量和施工放样,将设计标高及几何尺寸移设于实地 (6)对有关构造物进行必要的施工变形观测和精度控制 (7)测定并检查构造物施工部分的位置和标高,为工程质量评定提供依据 (8)对完成的工程进行竣工测量3.1 3.1 桥梁测量放样概述桥梁测量放样概述(1)墩台纵、横向轴线的确定2)基坑开挖及墩台扩大基础的放样3)桩基础的桩位放样4)承台及墩身的结构尺寸、位置放样5)墩帽及支座垫石的结构尺寸、位置放样6)各种桥型的上部结构中线及细部尺寸放样7)桥面系结构的位置、尺寸放样8)各阶段的高程放样桥梁施工放样的主要工作内容3.1 3.1 桥梁测量放样概述桥梁测量放样概述3.2 3.2 高程放样高程放样 桥梁的组成及主要尺寸 3.2.1 在桥梁施工阶段,为了测定和检查桥梁下部构造(墩、台及基础)的高程,以及保证上部构造的架设与安装时在高程方面合乎设计要求,必须建立可靠、统一的高程控制系统首先要用跨河水准测量的方法精确地测定出两岸控制点的高程,然后再将两岸的施工水准点及线路上的主要水准点联系起来 作为高程控制的水准基点,当桥长在200 m以上时,每岸至少设两个,桥长在200 m以下的大中桥每岸至少设一个,小桥可只设一个。
水准基点应设在不受水淹、不被扰动的稳固处,并尽可能靠近施工地点,以便于传递和检查高程在水准基点处既可埋设永久式标石,也可将金属标志嵌在露出的基岩上或在稳定的基岩上凿出标志 为了施工方便,可在各墩台下面或河滩上设置若干个施工水准点,以便在各施工阶段只需要安置一次仪器就可将高程传递到所需要的部位上但施工水准点要定期检测3.2 3.2 高程放样高程放样 为了使点位的稳定性不受施工干扰,在平面布置上要注意下列几点 (1)水准基点距工地道路中线不应小于50 m,距墩、台的边缘不应小于基础深度的2倍距离 (2)施工水准点距公路边缘不应小于5 m,距施工的墩、台边缘不宜小于其基础深度的距离对高填方或大挖方的路基,其水准点必须设在填(或挖)方边线外 (3)在地质不佳或易受破坏地段,水准基点处应埋设辅助点和暗标点的基础底部应埋于冻土深度以下至少0.5 m (4)当特大桥两岸为陡峻的土坡时,可按一定的高差设置辅助施工水准点,便于高桥墩的高程放样3.2 3.2 高程放样高程放样标杆法检查槽底标高(单位:m)3.2 3.2 高程放样高程放样 用水平桩检查槽底标高的方法如图所示,当基槽快挖到设计标高时,用水准仪在槽壁每隔34 m测设一水平桩,水平桩的上皮至槽底的设计标高应为一个整数值。
必要时,还可沿水平桩上皮拉小线,作为挖槽及打垫层时控制标高的依据测水平桩检查槽底标高(单位:m)3.2 3.2 高程放样高程放样 标高和尺寸的检查 3.2.2基底标高的检查基底标高的检查1.1)标杆法 标杆法适用于中、浅基坑基底标高的放样用标杆法检查槽底标高的方法如图3-1所示,利用两端龙门板拉小线,按龙门板顶面与基底设计标高差,在标杆上画一横线标记检查时将标杆上的横线与小线相比较,当横线与小线对齐时则为要求的挖方深度槽深的设计标高为-1.800 m,龙门板的顶面标高为-0.300 m,高差为1.500 m,在标杆1.500 m处画横线,就可将标杆立于槽底逐点进行检查3.2 3.2 高程放样高程放样 高程传递法适用于深大基坑基底标高的放样如图3-3所示,欲在基坑内测设19.000 m 的高程将水准仪安在基坑与其附近的水准点之间在基坑边沿的适当地方设置转点A,假定水准点BM的高程为25.500 m,其后视读数为0.75 m,前视读数为2.62 m,则转点A的高程为23.630 m为了将高程传递到基坑内,可用水准尺或钢尺在转点A处向坑内立倒尺(尺的零点在A端),这时仪器可搬进基坑内设站若其后视读数为4.95 m,则视线高程为18.680 m。
这时可再立一倒尺,使镜中的前视读数恰为19.000-18.6800.320 m 时,尺底端B即为欲放的19.000 m的高程线2 2)高程传递)高程传递法法3.2 3.2 高程放样高程放样图3-3 垂吊钢尺测设基坑高程(单位:m)3.2 3.2 高程放样高程放样 模板检查与放样的方法相同,都是根据桥墩中心位置及其纵、横轴线进行的桥墩如果是采用混凝土浇筑,则上述的细部放样(平面及高程)实际上就是模板放样一般模板常采用3 m一段,安装后要进行检查,看其上、下口是否都符合设计尺寸的要求在检查模板上口时,事先要用较重的垂球将标定的纵、横轴线移至上口模板内部尺寸与设计尺寸的不符值不应超过2 cm,否则应进行调整模板上同一高程的相对误差最大为1 cm,可以用钢尺或水准仪设放并在每次灌注混凝土欲达高度的上方10 cm处标出高程以便控制 一般规定槽底对设计标高的允许误差为(050)mm3.2 3.2 高程放样高程放样 利用轴线检查槽底宽的方法如图所示,先利用轴线钉拉小线,然后用线坠将轴线引测到槽底,根据轴线检查两侧挖方宽度是否符合槽底宽度 如果挖方尺寸小于应挖宽度,则应进行修整,可在槽壁上钉木桩,让木桩顶端对齐槽底应挖边线,然后再按木桩进行修边清底。
基底尺寸的检查基底尺寸的检查2.图3-4 利用轴线检查槽底宽3.2 3.2 高程放样高程放样 待墩柱身模板的垂直度校正好后,在模板外侧测设一标高线作为量测柱顶标高等各种标高的依据标高线一般比地面高0.5 m,每根墩柱不少于两点,点位要选择在便于测量、不易移动、标记明显的位置上,并注明标高数值桥台、墩身的标高测量桥台、墩身的标高测量3.3.2 3.2 高程放样高程放样 高桥墩的高程放样 3.2.3 墩的高程传递如图3-5所示,靠近墩边,用一个稳定支架将钢尺垂挂至距地面约1 m处,在钢尺下端悬挂一个与鉴定钢尺时拉力相等的重锤,钢尺的零端读数放在下面,然后在地面上的P1点和墩顶上的P2点安置同精度的水准仪各一台,按水准测量的方法同时进行观测,在观测b2,b1的水准尺时,宜取三次读数的平均值而在观测钢尺读数时,两台仪器要在同时瞬间读得,读得的(a1-a2)的三对差数间的不符值不得大于2 mm,然后取平均值最后根据式(3-1)求出墩顶C点的高程HC (3-1)3.2 3.2 高程放样高程放样图3-5 墩的高程传递3.2 3.2 高程放样高程放样 (3)钢尺自重伸长改正数lz的计算 (3-4) (4)拉力改正数la的计算。
(3-5)3.2 3.2 高程放样高程放样 (1)温度改正数lw的计算 (3-2) (2)尺长改正数lc的计算 (3-3)3.2 3.2 高程放样高程放样 桥梁中轴测量 3.3.1 桥位中线(桥轴线)及其长度是用来作为设计和预测墩台位置的依据,所以测量桥位中线的目的就是控制中线的长度和方向,从而确保墩台位置的正确因此,保证桥轴线测量的必要精度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确保桥轴线长度的精度,有时需要建立独立的三角网与国家的控制点进行联测为了与线路的坐标取得统一,也需要与线路上的国家平面控制点进行联测桥位平面、水准控制测量及质量要求参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3 3.3 线性放样线性放样桥轴线长度的精度桥轴线长度的精度1. 在测量桥轴线的长度之前,应预先估算桥轴线长度所需要的精度,以便合理地拟定测量方案和规定各项测量的限差 桥轴线的精度要求取决于桥长、跨径及其假设的精度,因此估算时应考虑这些因素3.3 3.3 线性放样线性放样1 1)光电测距法)光电测距法 观测时应在气象比较稳定、大气透明度好、附近没有光电信号干扰的情况下进行,且应在不同的时间进行往返观测在选择观测时间时,应注意不要使反光镜面对着太阳的方向。
当照准方向时,待显示读数变化稳定后,测34次,取其平均值,此平均值即为斜距为了得到平距,还应读取垂直角,经倾斜改正后,即为单方向的水平距离观测值(如果用的是电子全站仪,可直接得到平距)如果往返观测值之差在容许范围之内,则取往返观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该边的距离观测值桥轴线长度的测量方法桥轴线长度的测量方法2.3.3 3.3 线性放样线性放样2 2)直线丈量法)直线丈量法 沿桥轴线方向,若地势平坦、可以通视,则可采用直接丈量法测量桥轴线的长度这种方法所用设备简单、精度可靠,是一般中小桥施工测量中常用的方法 为了保证施工期间的长度丈量精度和量具精度的一致性,在量距之前应对所用的钢尺进行严格的检定,取得尺长改正数lc3.3 3.3 线性放样线性放样 用钢尺量距的方法如下 (1)沿桥轴线AB方向用经纬仪定线,钉出一系列木桩,如图所示,桩的标志中心偏离直线的最大距离不得超过1 cm,为了便于丈量,桩间距应比钢尺的全长略为短一些(约为2 cm)桥轴线方向的定向3.3 3.3 线性放样线性放样 (2)用水准仪测出相邻桩顶间的高差,为了校核应测两次,读数取至毫米(mm),两次高度之差不应超过2 mm (3)丈量时应对钢尺施以标准拉力,每一尺段可连续测量三次,每次读数时均应变换钢尺的前后位置,以防出现差错。
读数取至0.1 mm,三次测量结果的校差不得超过1 mm在测量距离的同时应记下当时的温度,以便进行温度改正3.3 3.3 线性放样线性放样 (4)计算桥轴线的长度对每一尺段的丈量结果应进行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及倾斜改正,即 (3-6) 式中,li为各尺段经过各项改正后的长度(m);li为各尺段未经过各项改正的实量长度(m);lq为倾斜改正值,lq=-h2/2li,h为相邻桩顶高差(m);其他参数含义同前 则桥轴线一次测量的总长为 (3-7)3.3 3.3 线性放样线性放样 (5)评定丈量的精度 桥轴线的中误差为 (3-8) 桥轴线的相对中误差为 (3-9) 式中,L为桥轴线的平均长度(m);W为桥轴线的平均长度与每次观测值之差(m);n为丈量的次数3.3 3.3 线性放样线性放样 当采用直接丈量法有困难时,或不能保证必要的精度时,可采用间接丈量法(三角网法)测定桥轴线,如图所示即把桥轴线AB作为三角网的一个边长,测量基线AC、AD的长度,用三角测量的原理测量并解算,即可得出桥轴线AB的长度3 3)三角网法)三角网法桥梁三角网3.3 3.3 线性放样线性放样 桥梁三角网的布置3.3.2(1)三角点之间的视野应开阔,通视要良好。
2)三角点不应位于可能被淹没及土壤松软的地区3)三角网的图形要简单,三角点的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4)桥轴线应为三角网的一条边,并与基线的一端相连,以确保桥轴线的精度布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3.3 3.3 线性放样线性放样(5)桥梁三角网的边长与跨越障碍物的宽度有关,如为跨河桥梁则与河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