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汇工业区.docx
4页南汇投资环境 发展规划 上海南汇区位于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交汇处,处在中国的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的交汇点上南汇是上海浦东的组成部分和浦东进一步开发开放的天然腹地,区域面积688平方公里,人口近70万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南汇撤县设区2001年南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6.7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65.7亿元,吸引外资4.6亿美元,完成财政收入18.8亿元 在借助良好的区位优势的同时,南汇的发展也借助于上海建设"一个龙头"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大背景,特别是借助"两港"(航空港、深水港)的开发建设"两港"使南汇拥有海上和空中的两大门户而成为21世纪的上海之门 根据"两港"、特别是深水港开发的新形势,南汇区从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等事关全局的大处着眼,从结构和布局的优化调整入手,加快构建符合深水港、航空港开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框架 在产业布局方面,重点要借助深水港开发的放大效应,以深水港的陆上配套区域--海港新城建设为核心,推进"一个核心、三大经济圈、三条经济带"的建设,为加快形成对内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做好基础性工作海港新城的建设规划控制范围为90平方公里,建成后将逐步形成30万人口的新型城市,是今后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三大经济圈主要按照全区由北至南的发展轴线形成周康综合经济圈、惠南科教经济圈和港口经济圈周康综合经济圈毗邻浦东新区,接受浦东开发开放的辐射,以制造业为重点,重点吸引上海重大工业项目、重大外资项目和国内大企业落户惠南科教经济圈以已经形成的科教园区为抓手,实现"引教育"与"兴产业"的互动发展港口经济圈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大力发展物流、商流和贸易设施,积极培育现代物流、航运交易、船舶修造、物流增值服务等港口综合服务业利用已经建成的上海城市外环线、远东大道以及建设中的沪芦高速公路等高等级的城市快速干道,沿线进行组团式开发外环线经济带、沪芦高速公路经济带和远东大道经济带 在产业结构方面,近期按照"二、三、一"产业的发展方针,远期向"三、二、一"产业的发展方针转变,充分利用南汇发展面临的得天独厚的机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业、房地产业、新型建材业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和发展与港口关联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现代物流业、中介服务业和休闲旅游业三大新兴产业同时,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努力实现都市型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提升纺织服装业、彩印包装业、汽车零部件加工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水平和档次。
在城镇体系方面,按照"新城、中心镇、集?quot;三级城镇体系,积极构筑海港新城、惠南新城、周康中心镇、航头中心镇、祝桥中心镇"二城三镇"和若干集镇所构成的城镇框架体系,并通过政策杠杆和就业支撑,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步伐,不断提高全区城市化的水平,把南汇建设成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生活舒适的现代化城区 "两港"建设 开埠以来,上海经历了沿河(苏州河)、跨江(黄浦江)和临海发展三个阶段迈入新世纪后,处于长江口和杭州湾交汇处的南汇,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随着"两港"(深水港和航空港)的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21世纪的上海之门 洋山深水港建设是我国进入新世纪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务院正式批准的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计划于2005年完成洋山深水港工程建设由港区、东海大桥、海港新城等三部分组成港区一期工程规划建设5个集装箱码头,可靠泊第五、六代集装箱船 ;东海大桥连接大小洋山和南汇芦潮港,全长32公里,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长的桥梁 ;在南汇区芦潮港规划建设90平方公里的海港新城 浦东国际机场座落在浦东新区机场镇和南汇区祝桥镇地区,占地32平方公里,1999年10月10日开始启用。
为了加快浦东国际航空枢纽港建设,上海今年10月起国际航班都已在浦东机场起降,从而形成国际航班以"浦东机场为主、虹桥机场为辅"的格局按规划,到2005年,浦东国际机场建成第二条跑道,初步确立亚太航空枢纽港地位2010年以后,浦东国际机场将成为中国旅客和货邮吞吐量最大、中转比例最高的国际大型航空枢纽港 在一个区域内,同时拥有一个国际深水港和一个国际航空港,从全国范围来讲,除南汇区外可能绝无仅有,这是未来南汇发展的最大优势所在"两港"建设将大大加快南汇区的城市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步伐,南汇将成为浦东进一步开发开放的建设热土 交通网络 南汇的高等级公路纵横交错,正在构建中的"四横六纵"高等级公路网络日趋完善目前,区内主要公路有以浦东国际机场为终点的上海城市外环线和郊区环线(远东大道)、南六公路等,通过这几条公路可直接连接市区和驶上沪宁、沪杭高速公路郊区环线(远东大道)南汇段已全线贯通,缩短了南汇与上海市区及周边区县的距离 随着洋山深水港的启动,南汇道路建设将超常规发展按照"打通接口、提高等级、完善网络"的总体思路,将集中开工建设一批高等级公路作为深水港建设重大配套工程的沪芦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全长37公里,6车道,总投资17亿元。
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洋山深水港连接市区的交通大动脉,为深水港建设打下扎实的交通基础同时,作为连接上海各郊区的主要干道郊区环线(远东大道)也将改建为高速公路,将为深水港提供又一便捷的通道在浦东国际机场和洋山深水港之间规划建设一条直通道,届时?quot;两港"之间车程时间将缩短至15分钟 此外,按照上海轨道交通总体规划,由上海市区至海港新城的市域快速铁R3线方案,轨道线路总长70公里,投资150亿元轨道交通建成后,将大大缩短南汇与上海中心城区的距离,对加快南汇城市化步伐,加快沿线中心城镇人口集聚,实现城市与郊区资源共享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上海磁悬浮列车及浦东铁路的建成,也将对南汇道路交通全面提速及改善投资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工业园区 近年来,南汇经济迅速崛起和发展,这与康桥工业区、南汇工业园区和上海祝桥空港工业区强有力的支撑是密不可分的 康桥工业区创建于1992年5月,是上海九家市级工业区之一,位于上海城市外环线两侧,紧邻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技开发区在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经过十年开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至2001年为止,康桥工业区已投入资金100亿元人民币,其中工业项目投入80亿元,基础设施投入10亿元,公建配套设施投入10亿元。
2001年,工业区实现工业产值10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28.65亿元,税收4.5亿元一大批外向型、高科技项目已落户康桥区内已引进工业项目460项,协议投资约150亿元人民币,其中"三资"项目234个,引进外资近15亿美元,初步形成了汽车配件、新型建材、电子电器、医药四大支柱产业美国通用、福特汽车公司、美国皮尔金顿公司、澳大利亚BHP公司、法国施耐德集团和阿尔斯通公司等著名跨国公司先后落户康桥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集团等国内大型企业也在康桥投资置业温州均瑶集团、天正集团等一批企业也纷纷落户,康桥工业区成了温州企业抢滩上海的"桥头堡" 与此同时,南汇工业园区也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迅速崛起园区东依洋山深水港,北靠浦东国际机场,规划有工业、旅游、公建三个功能区,总面积达30平方公里2001年,园区的招商引资、形象开发建设突飞猛进在这一年里,园区就引进内外资项目39个,项目总投资达到23.9亿元人民币出让土地3844.5亩,出租标准厂房2.3万平方米,使园区引进落户项目总数达到73家,协议总投资累计达到32.6亿元同时,引进注册企业360家,注册资本4.75亿元,使园区引进注册企业累计达到1580家。
祝桥空港工业区成立于2000年1月,毗邻浦东国际机场,距浦东国际机场仅5公里,与机场航站隔路相望园区规划面积已拓展至8平方公里目前空港工业区下设出口加工区、货运仓储区、生活配套区等三个区域,已引进各类注册企业300多户,引进各类实体性项目20个园区已建成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在去年开发600亩土地的基础上,园区今年将完成2000亩土地的开发目前,"上海空港国际货运物流村"、"台湾科技园" 等大型项目也相继落户园区,并逐步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科教兴区 南汇科教园区座落于南汇惠南新城区,位于浦东国际机场和洋山深水港之间,有着便捷的交通、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一流的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园区规划用地1万亩,其中教育园6000亩、研发园2000亩、产业园2000亩,总投资22亿人民币园区以教育园为主体形成教育基地,依靠学校科研人员建立科研实践基地,依靠现有的南汇工业园区和正在建设中的托普集团 "东部软件园" 形成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用5至6年时间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和培养高科技人才的综合基地这一模式被国家教委称为"发展教育的一块实验田" 目前,园区已完成的首期工程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占地2000亩,建筑面积达34万平方米,已吸引了上海水产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托普信息技术学院等4所高等学府和托普集团 "东部软件园" 及同济科技产业园两大科技产业园入驻。
今年9月份,入驻学生将达1.5万名融合了法国、澳大利亚设计师设计理念的园区处处显现出一种现代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独特魅力同时,由于园区推行教学、生活资源共享、后勤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等一系列创新之举,吸引了众多学校的目光今年,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太平洋保险学院也与园区签订办学协议并开工建设同时,与之相配套的南汇体育中心、文化中心也正在筹建中 与科教园区相呼应,毗邻浦东新区的康桥工业区,也集聚了一批有影响的高校,与科教园区一起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科教拉动力如上海建桥学院、中桥学院、申花足球训练中心暨申花足球学校,特别是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上海分院,大大提升了南汇的文化教育品位和科技实力 农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南汇农业始终走在上海郊区的前列,并不断迈向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南汇农业在上海郊区率先实现了"千百双",粮食亩产超过500公斤,棉花亩产皮棉超过50公斤,油菜籽亩产超过100公斤,《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给予报道,并配发了评论70年代,南汇是全国著名的棉花高产县,曾经两次在南汇召开全国性的棉花生产经验交流会80年代中期起,南汇又率先提出了"保粮、增值、富民"的农业发展战略,积极调整传统的以粮食、棉花、油菜生产为主的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城郊型高优高市场农业。
1993年3月,国务院领导在一份介绍南汇农业的材料上批示 :南汇县农业发展的材料很好,是符合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方针的90年代后期开始,南汇又结合大城市郊区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努力建设都市型现代化农业规划在远东大道两侧建造南汇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占地17万平方公里,已投入市政建设资金2600万元,吸引项目投资5亿元,初步构筑了设施园艺、生物制种、生态休闲三大板块,成为南汇现代农业的科研基地、实践基地和示范基地 全区已形成了各有侧重、特色鲜明的东、中、西三个农业分区布局1万公顷西甜瓜、4000公顷以水蜜桃为主的果树种植规模,使南汇成为我国南方最重要的西甜瓜、水蜜桃生产基地之一,成为全国著名的 "瓜果之乡",并利用桃花盛开的季节发展旅游农业,每年的 "上海桃花节" 吸引了几十万游客来南汇观光"浦东三黄鸡"、"浦东白猪"等地方名种带动了养殖业发展,形成了猪、禽、蛋、奶牛、特种养殖、淡水养殖等6大主导产业在上海市区举办的每年一届南汇优质农产品展示会,荟萃了南汇的几百种优质名品,吸引了数十万市民购买2001年,全区实现农业产值19.6亿,农业增加值12.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096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