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学测试题(含答案).docx
16页教育学测试题(含答案)《教育学》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1、前苏联凯洛夫主编得,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 问题,总结前苏联 20 世纪 20—30 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 有着广泛影响得教育专著就是(D)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 《民主主义与教育》D、 《教育学》2、 决定教育性质得根本因素就是(C)A、生产力氏文化C、 政治经济制度D、 科学技术3、 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与发展得过程 ,揭示其本质与 发展规律得研究方法就是(C)A、调查法B访谈法C、 历史法D、 实验法4、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B)A、原始社会氏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5、 我国 2006年修订后颁布得《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 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B)A、地市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得体制氏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得体制C、 乡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得体制D、 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得体制6、 在中学阶段开设得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A)A、学科课程氏综合课程C、 活动课程D、 社会课程7、 编写教材(教科书)得直接依据就是(C)A、课程计划氏课程目标C、 课程标准D、 课程说明8、 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得现代教育派倡导得“三中心”就是(C)A、儿童、教材、活动氏教师、活动、经验C、 儿童、活动、经验D、 教师、经验、教材9、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对客观世界得认识主要借助得就是(D)A、生产经营氏生活经验C、 直接经验D、 间接经验10、 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得教育家就是(B)A、夸美纽斯氏赫尔巴特C、 杜威D、 赞可夫11、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得德育方法就是(A)A、榜样示范法氏说服教育法C、 品德评价法D、 情感陶冶法12、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句俗语所反映得就是(A)A、遗传决定论氏环境决定论C、 教育万能论D、 相互作用论13、 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得代表作就是(C)A、《教育论》B《雄辩术原理》C、 《理想国》D、 《巨人传》14、 “十个手指有长短”这句话表明,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D)A、顺序性B阶段性C、 互补性D、 个体差异性15、 每当学生请教课堂上没听懂得问题时,李老师总就是批评学生 没有用心听讲,而雷老师则会耐心地给学生解答。
两位教师得不同做法 反映了(B)A、职业知识得差异氏职业理念得差异C、 职业能力得差异D、 职业认同得差异16、 改革评价方式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得目标之一 ,其核心价值 取向就是(C)A、综合性取向B选拔性取向C、 发展性取向D、 同一性取向17、 在一堂数学课上,同学们就其中延伸出来得一个新概念发生激 烈争论,各执己见此时,老师应采取得合理措施就是(A)A、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氏及时干预,强行制止学生争论C、 暂停教学,及时请教专业人员D、 不加干预,让学生继续争论1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得关键就是:AA、机会公平氏过程公平C、 结果公平D、 区域公平19、 小学班队活动最基本得原则就是(D)A、趣味性原则氏针对性原则C、 自主性原则D、 教育性原则20、 教育研究者通过控制与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以验证假设得 研究方法就是(B)A、观察法B实验法C、 文献法D、 调查法21、 小学老师采用画小红花、插小红旗得方式鼓励学生诚实、助 人等行为,这种教育方法属于(A)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 陶冶教育法D、 实际锻炼法22、 教师经常需要恰当处理教育教学中得预设与生成问题,这体现 出教师劳动具有(C)A、目得性B示范性C、 创造性D、 主体性23、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指定得学习内容,自己独立思考,理解概念、 法则,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方式就是(B)A、启发教学氏发现教学C、 支持教学D、 合作教学24、 《学记》中提出“杂施而不孙 (逊),则坏乱而不修”它体现得教学原则就是(B)A、巩固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 启发性原则D、 因材施教原则25、 赫尔巴特强调教育“三中心”,除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外还有 (D)A、学生中心氏活动中心C、 教学中心D、 课堂中心26、 具体规定“学科课程得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得就是(A)A、课程标准B教科书C、 课程资源D、 课程计划27、 小学生用学具学习数学时学具就是(C)A、学习对象氏学习过程C、 学习中介D、 学习结果28、 按课程设计得主体,可将课程划分为(C)A、必修课与选修课B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C、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D、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29、 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最基本得、决定性得依据就是(C)A、教学目标氏学生兴趣C、 教学内容D、 教师特点30、 在小学科学课上,老师指导学生做实验来理解与掌握书本知识, 说明小学生得学习(C)A、以直接经验为主氏以间接经验为主C、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并重D、 与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无关31、 某县教育行政部门为推进当地教育发展,决定设置一批重点学 校并给予财政、师资等方面得大力支持,下列说法正确得一项就是:CA、设置重点学校有利于提高教育发展水平氏设置重点学校有利于打造本地教育品牌C、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无权设置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D、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权设置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32、 “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
《韩诗外传》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B)A、不仅要提高道德认识还要加强道德实践 氏不仅要有从教得学识能力,还要做到以身作则C、 不仅要有丰富得学识还要注重能力得提升D、 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人文情怀33、 小宇上课时经常插话,老师生气地说:“管住您得嘴 ,不然我就 封住您得嘴!”老师得做法(C)A、错误,应该杜绝当堂批评氏正确,应该严格要求学生C、 错误,应该尊重学生人格D、 正确,应该加强课堂管理34、 当工作遇到挫折时,刘老师总就是能够乐观、豁达地面对这 表明刘老师具备(A)A、健康得职业心理氏丰富得学识修养C、 较强得教育能力D、 高尚得职业道德35、 某老师向学生推销课外资料,要求学生必须购买该老师 得做法(D)A、反映教学需要氏体现敬业精神C、 违背教育规律D、 违背师德规范36、 下述说法中不正确得就是(B )A. 教育者“教”得客体不就是双客体,而就是一种复合客体B. —个完整得教育过程就就是教育者“如何教”与“教什么”得 过程C 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得人得因素,就是教育实践活动得主体,更 确切地说就是“教”得主体D.受教育者就是教育过程中“学”得主体37、最有利于改善学生得同伴关系并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得课堂学 习形式就是(D)。
A 探究学习 B 竞争学习 C 个体学习 D 合作学习38.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 得德育原则就是(C)A. 从学生实际出发得原则B. 知行统一得原则C.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得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得原则39. 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A)A. 学期计划与具体活动计划B. 全面计划与专题计划C课内计划与课外计划D教学工作计划与思想工作计划40. 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得就是(B)A. 家庭教育B. 学校教育C•自我教育D. 社会教育41、 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 ,其思想得主要特点就是(C)A、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氏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C、 强调知识得系统学习与教师得主导作用D、 重视智力发展与创造性培养42、 教师帮助与指导学生学会身份认同与角色定位,使其自觉按照角色要求为人处世这体现了教育得(A)A、个体社会化功能氏个体个性化功能C、个体谋生性功能D、个体享用功能43、 有西方学者研究发现,美国大多数教师出身于中产阶级,习惯用 中产阶级得价值观作为奖惩得标准,即不合乎她们得要求就要受到处罚 这实质上就是教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B)A、传递氏选择C、 创造D、 传播44、 教育之所以能促进儿童发展,根本在于儿童发展上具有(D)A、 阶段性B、 顺序性C、 不平衡性D、 可塑性45、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为,实现人得社会全面发展得基本途径就是(D)A、发展生产力氏消灭社会分工C、 普及教育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6、 根据《中国人民共与国教育法》得规定 ,下列属于我国基本教育制度得就是(B)A、学区教育制度氏成人教育制度C、 教师教育制度D、 教师资格制度47、 学生围绕自己与教师订立得学习契约开展自学与独立作业得教学组织形式就是(B)A、班级授课制氏道尔顿制C、特朗普制D、导生制48、 、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教育法》,学生受教育权得具体内涵 就是(A)A、学生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得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 设备,图书资料得权利氏学生有对学校给予得处分不服向有关部分提出申诉得权利C、 学生有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或助学金得权利D、 学生有毕业或结业时获得学位证书,学位证得权利49、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改革逐步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鲜明反映这种转型努力得标志性文献就是(C)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得决定B《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C、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得 决定》D、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50、 陶行知为了改变农村得教育面貌,探索了乡村教育得新模式,她 提倡得教育模式就是(B)A、学友制氏小先生制C、 学徒制D、 实习制二、多项选择题(51、 与实验法相比,调查法得优势在于它具有更大得(BD)。
A. 计划性B. 实用性C. 客观性D、广泛性52、 《论语》中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得有(BCD)A. 教学相长B.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C.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53、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BCD )A. 儿童对成人模仿得需要B. 传递生产与生活经验得社会需要C. 人类生存得需要D. 人得自身发展得需要54、 世界教育改革得趋势有( CD )A、教育人文化氏教育化C、 教育民主化D、 教育多元化55、 德育从内容上瞧包括(ABCD)几方面A. 政治教育B. 思想教育C. 世界观教育D爱国主义教育56、 属于小学德育得特点得( ABCD )A、基础性氏生活性C、 开放性D、 活动性57、 下列学科从属于教育科学体系得就是(AB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