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简述日本天皇制度.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90877847
  • 上传时间:2019-06-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07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简述日本天皇制度  篇一:试对比古代日本天皇制度与古代中国皇帝制的不同  试对比古代日本天皇制度与古代中国皇帝制的不同  [摘 要]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模仿的国家,从《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中不难看出,奈良、平安时期的官制,大部分是仿效唐代制度建立的上自天皇下至地方官吏的设置和职责,基本上与中国的相应官吏的设置和职责近似因此,古代天皇制具有明显的中国印记但是,世界上毕竟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日本天皇制虽然从古代中国帝制那里学去了不少东西,但是其中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试分析了一下古代日本天皇制度与古代中国帝制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万世一系;异姓革命;二元化权力体系;君主专制;宗教性  1 万世一系与易姓革命  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断改朝换代的古代中国形成鲜明对比,日本形成了绝无古今的“万世一系”这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特现象  据沈才彬先生统计,自秦至清朝共194 个皇帝的退位状况,大致可分自然退位(病死)、让位、自杀、他杀、废位或强制退位五种类型其中正常退位的皇帝占2/3,非正常退位的皇帝占1/3换言之,每3名皇帝中,就有1名未得善其终日本的情况却大相径庭:最早使用天皇称号的推古天皇至昭和天皇共92代、90名天皇。

      这其中,非正常退位的天皇仅为14 人,即便这14 名非正常退位的天皇,皇位更替也只限于皇族内部从没有发生过类似中国那样的改朝换代、皇统断绝中国儒家的天子思想主张受天命者取代失天命者的最理想的方式是尧、舜禅让,其次是汤、武革命可是,实际上中国历代多选择了汤、武革命日本与之相反,更多的是采用皇族内部的让位,将汤、武革命束之高阁  那么,究竟为什么中日的皇权更替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呢?其实,日本天皇万世一系以及古代中国不断改朝换代都是各国特殊国情的产物,这些特殊国情包括政治观念、政治习惯、思想文化等诸多因素  (1)根本原因日本天皇主要作为精神权威存在在天皇制形成以后的历史时期中,天皇在政治实践中主要作为精神权威而不是世俗行政权力的拥有者,远离政治权力的核心,即保持了天皇制的“万世一系”,同时也是天皇制二元政治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正是由于天皇在日本政治实践中长期保持着精神权威的地位,就造成作为政治的一极存在,而世俗大权则转移到臣属名义的贵族官僚手中  (2)权力主导者因素政治观念与政治习惯武心波先生认为,日本天皇之所以能存在下去,与日本历代统治者“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治理与统治功能有关。

      凡是新幕府上台后都会发现,天皇氏神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逾越性,仅靠武力是无法让各“大名”彻底臣服的,还必须借助天皇的威望,将之作为统一的精神象征来诏令天下,文武并用,才能收到治理的最大效果历代幕府为了维护统治,总是不遗余力地将天皇揽在怀中,充分占有与享用这一资源幕府统治  篇二:试论日本天皇制的历史演变  试论日本天皇制的历史演变  摘 要:天皇虽是日本国皇帝的称号,但日本天皇并不是日本国一开始就有的,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复杂的历史演变 对天皇制的历史演变,日本有许多神话传说, 日本的天皇制作为国家权力运作形式,经历了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和现代天皇制的不同发展阶段  关键词:日本 天皇制 历史 演变  天皇制是指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制度天皇虽是日本国皇帝的称号,但日本天皇并不是日本国一开始就有的,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复杂的历史演变 对天皇制的历史演变,日本有许多神话传说,其后又经历了古代、近代、战后天皇制三个阶段  一、古代天皇制  总体上看,古代天皇制从7世纪到1868年明治维新的1260年间,此时的天皇基本上是“虚君”,临而不治,大致经历了形成、兴衰和衰退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608年至672年(推古朝第二次谴使隋朝至壬申之乱)为古代天皇制的形成期。

      在古代天皇制的第一期间,皇族通过推古朝改革和大化改新,打击和抑制了豪族势力,确立了天皇的权威603年-604年,推行了所谓的“推古朝改革”,颁布了“冠位十二阶法”,又制定了《十七条宪法》在孝德天皇统治的大化年间,以中大兄皇子(即后来的天智天皇)、中臣镰足等人为首的改革派发动了日本历史上从奴隶制到封建制过渡的大化革新,仿照唐代官  篇三:浅谈日本天皇文化  浅谈日本天皇文化  小的时候看到抗战片里日本士兵自杀的时候都喊天皇万岁,我以为他们口中的天皇是类似于佛教的佛祖之类的人物,够来随着知识面的拓宽,我才知道日本原来有一个被称为天皇的人  渐渐地对历史逐渐了解,知道了天皇的的存在以及与战争的关系了解愈甚,发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愈多,一直到我看了电影《天皇》,我对天皇的身份以及日本的天皇文化更加感兴趣  美国占领日本时期(1945年8月—1951年10月)公布的现行《日本国宪法》(1946年11月3日)第一条规定,“天皇是日本的象征,是日本国民的整体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属的全体国民的意志为依据”这里,用国家根本法上进一步确认了裕仁天皇在《人间宣言》里宣布的---自己是人,而不是神也没有“神权”的自我否定,而且完全剥夺了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中的天皇的“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

      这些法律规定及其实施,对当时刚刚从战争灾难脱离的日本国民,又雪上加霜般地带来失去精神寄托的痛苦和迷惑因为当时的日本国民,确实深信不疑地崇拜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天皇神”在战后美国的民主主义宣传和改革的影响下,日本国民的民主自由意识比战前有了很大进步,而且,当时民主人士们对天皇制进行的有力批判,大大推进了日本战后民主化发展进程但是,在日本国民中对天皇的崇拜意识一直没有彻底消失,反而有时候表现出复发的迹象  这也是电影天皇里的讲述重点,天皇在日本人心中拥有无法比拟的崇高地位,美国军方希望军事审判他,但是出于对政局的担忧,美  国的政客却不敢这么做尤其是在日本广岛长崎经受原子弹,东京收到地毯式轰炸,民不聊生的时候,对日本天皇的审判相当于引爆了日本人民心中的核弹,其威力不亚于“胖男孩”  当在以美国为首的盟军总司令部的指令下,1946年元月,昭和天皇本人发表了《人间宣言》,宣布自己是人,而不是降临到人间的神这样,不仅天皇失去了他所独揽的政权和神权,也使日本国民失去了梦幻般的美好向望,陷进了极度空虚的荒诞境界他们当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尤其是为天皇甘愿献出了一切的皇军及其家属们,受到如此重大打击之后几乎都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

      听到当时的“人间宣言”之后,很多人都极其悲痛地哭了,甚至绝望自杀??  天皇回到人格的那个年代以后,日本天皇及其皇室生活方面的话题,在日本及国际社会上很少出现,好像从现代人心目中已经消失这也许是由礼节森严的日本皇室保守性所导致的吧?!因为“与欧洲一些王室相比??日本的皇室十分保守,皇室的一切绝对不对外公开,而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政治领域几乎没有他的什么位置了甚至,不少现代日本年轻人心目中的天皇是“有没有都无所谓”了的人物不少日本年轻人在说“我们还需要天皇吗?”之类的话但是,八十年代裕仁天皇的死和九十年代皇太子的婚事等事件又开始惊动媒体而引起过公众舆论今天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天皇制及其神国思想意识,在日本国民中有根深蒂固的客观事实就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日本还有很多国民和政坛上的右翼势力,拥护和坚持天皇制  拘泥于“神圣”的皇国梦幻中,企图逃脱现实生活中的困境甚至有些右翼势力还在以“神国传统”等民族特色论,来辩护战争罪行及对战犯“灵魂”的祭祀崇拜行为当然我们相信,任何事情都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变为历史,过去了的不会重来有的过去事件很快从人们记忆中消失,有的凝结成为“化石”,为后人研究其前人提供历史资料。

        参见小泉八云的著作结合日本单一民族所固有本位主义我们不难想象精神空虚的日本人人为拥护一个凡人近乎为神一般的崇拜是很正常的,日本民族拥有其自身单一所带来的根劣性导致其文化畸形发展,造成国民心中盲目的个人崇拜,疯狂的崇拜天皇这一本来就是凡人的“神”  不管怎样,历史在证明,所谓的日本“万世一系”“神圣不可侵犯”的天皇,就是一个纯属虚构出来的“神话”历史,但是以此为基础来建设一个民族精神及国家意识形态,尤其是进入到以科技为根本的近现代社会后还坚持如此荒唐的虚幻历史观,是一种人类历史上的悲哀,对于聪明能干的日本人民来说确实是他们“屈辱的纪念碑”⒁当然,这种对统治者进行美化的宗教迷信手段,是过去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采取的最有效的思想武器不过遗憾的是,这种奴役化宣传教育,竟然在经济科技都很发达的日本发挥了如此惊人的效果,是既可惜又可悲的怪现象从这历史悲剧,我们还可以感悟到对某一个人或集团组织的盲目崇拜的危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