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工测点位置的选取.ppt
25页热工测点位置的选取热工测点位置的选取风压的取压孔径应与取压装置外径相符,以防堵塞取压装置应有吹扫用的堵头和可拆卸的管接头 取压管的安装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在垂直的管道、炉墙或烟道上,取压管应倾斜向上安装,与水平线所成的夹角应大于30°;水平管道上,取压管应在管道上方,宜顺流束成锐角安装压力取源部件的特殊安装方式压力取源部件的特殊安装方式压力取源部件的特殊安装方式压力取源部件的特殊安装方式a—a—a—a—倾斜向上安装倾斜向上安装倾斜向上安装倾斜向上安装 b—b—b—b—顺流束成锐角安装顺流束成锐角安装顺流束成锐角安装顺流束成锐角安装压力取源部件的端部不得超出被测设备或管道的内壁(测量动压力者例外),取压孔和取源部件均应无毛刺炉膛压力取源部件的位置应符合锅炉厂规定,宜设置在燃烧室火焰中心的上部炉膛压力保护应分别设三个正压和三个负压取样点;通过独立的取样管接至不同的压力开关炉膛压力取样孔应与吹灰器和看火孔有足够的距离,以免吹灰或开启孔洞时影响压力测量值锅炉各一次风管或二次风管的压力测点至燃烧器之间的管道阻力应相等一次风压测点距离燃烧器不得小于8M,否则,将受炉压影响而不真实。
二次风压测点应安装在二次风调门和二次风喷嘴间,由于该段风管较短,因此,测点尽量离二次风喷嘴远些(防炉压影响)中储仓式制粉系统磨煤机前、后风压的取源部件,前者应装设在磨煤机入口颈部,后者应装设在靠近粗粉分离器的气粉混合物管道上汽轮机润滑油压测点应选择在油管路末段压力较低处凝结器的真空测点应在凝结器喉部的中心点上摄取2.温度取源部件温度取源部件测温器取源部件应装在测量值能代表被测介质温度处,不得装在测温器取源部件应装在测量值能代表被测介质温度处,不得装在管道和设备的死角处,不宜装设在易受振动或冲击的地方,否则管道和设备的死角处,不宜装设在易受振动或冲击的地方,否则应采取相应措施,如采取减振措施及在感温元件迎向气流处加护应采取相应措施,如采取减振措施及在感温元件迎向气流处加护板在直径小于在直径小于76mm的工艺管道上装设温度取源部件且无小型测温元的工艺管道上装设温度取源部件且无小型测温元件时,应采用扩径管但当其公称压力等于或小于件时,应采用扩径管但当其公称压力等于或小于1.6MPa时,允时,允许在弯头处,沿管道中心线迎着介质流向插入许在弯头处,沿管道中心线迎着介质流向插入测量粉仓内煤粉温度的取源部件,宜装设在粉仓顶部,插入方向测量粉仓内煤粉温度的取源部件,宜装设在粉仓顶部,插入方向与落煤方向一致,以避免煤粉冲击,一般选择垂直插入,测量上、与落煤方向一致,以避免煤粉冲击,一般选择垂直插入,测量上、中、下三个不同断面的煤粉温度。
中、下三个不同断面的煤粉温度磨煤机入口热风温度取源部件,应设置在混合风门后,落煤管前磨煤机入口热风温度取源部件,应设置在混合风门后,落煤管前安装在工艺管道或设备上的测温元件的插座高度应根据选定的测温元件安装在工艺管道或设备上的测温元件的插座高度应根据选定的测温元件的插入深度及工艺管道的外径确定,插座的材质应符合被测介质参数的的插入深度及工艺管道的外径确定,插座的材质应符合被测介质参数的要求测温器件的插座及保护套管应在热力系统压力试验前安装测温器件的插座及保护套管应在热力系统压力试验前安装3.流量及物位取源部件流量及物位取源部件当测量蒸汽流量时,在节流件上、下游取源部件处的管道或当测量蒸汽流量时,在节流件上、下游取源部件处的管道或冷凝容器内的液面标高应相等,且不低于取压口,使正、负冷凝容器内的液面标高应相等,且不低于取压口,使正、负压侧的水柱误差抵消压侧的水柱误差抵消单室平衡容器、双室平衡容器应垂直安装,其正、负取压管单室平衡容器、双室平衡容器应垂直安装,其正、负取压管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的测量范围,平衡容器的上部汽侧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的测量范围,平衡容器的上部汽侧应保温,以便迅速冷凝补充由于压力工况变化引起的液位波应保温,以便迅速冷凝补充由于压力工况变化引起的液位波动。
动位于汽包与平衡容器之间的取源阀门应横装且阀杆水平平衡容位于汽包与平衡容器之间的取源阀门应横装且阀杆水平平衡容器至被测容器的汽侧导管应有使凝结水回流的坡度器至被测容器的汽侧导管应有使凝结水回流的坡度电接点水位计的测量筒应垂直安装,垂直偏差不得大于电接点水位计的测量筒应垂直安装,垂直偏差不得大于2°,其底,其底部应装设排污阀门筒体零水位电极的中轴线与被测容器的零水部应装设排污阀门筒体零水位电极的中轴线与被测容器的零水位线应处于同一高度位线应处于同一高度物位取源部件,应设置在介质工况稳定和不受冲击的地方,并满物位取源部件,应设置在介质工况稳定和不受冲击的地方,并满足仪表测量范围的要求足仪表测量范围的要求电容式物位计的传感器应垂直安装,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电容式物位计的传感器应垂直安装,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5°,且,且应避开下料口物料对电极的撞击应避开下料口物料对电极的撞击超声波料位计探测器的安装与器壁距离应大于最大测量距离处的超声波料位计探测器的安装与器壁距离应大于最大测量距离处的波束半径,且应避开下料口,超声波束传输范围内不应有料位界波束半径,且应避开下料口,超声波束传输范围内不应有料位界面外的其他物体。
面外的其他物体测量煤料物位的重锤式探测料位计传感器和测量煤料物位的重锤式探测料位计传感器和射频导纳式煤料物位传感器应垂直安装,安射频导纳式煤料物位传感器应垂直安装,安装位置应选择远离进、出料口的地方装位置应选择远离进、出料口的地方烟气成分分析氧化镐取源部件的安装方式,烟气成分分析氧化镐取源部件的安装方式,宜采用直插式宜采用直插式炉膛灭火保护和监视的火焰取源部件,应设炉膛灭火保护和监视的火焰取源部件,应设置在炉本体预先确定的监视孔处置在炉本体预先确定的监视孔处(要求锅炉厂要求锅炉厂在炉本体设计时,就应预留安装检测孔在炉本体设计时,就应预留安装检测孔),并,并有防止灰渣污染及高温损伤的吹洗冷却措施有防止灰渣污染及高温损伤的吹洗冷却措施l检出元件安装检出元件安装测量金属温度的表面热电偶,其测量端应紧贴被测表面,接触良好,坚固牢靠,测量金属温度的表面热电偶,其测量端应紧贴被测表面,接触良好,坚固牢靠,并随工艺一起保温并随工艺一起保温测量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管壁温度的表面热电偶,宜装设在顶棚管上面测量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管壁温度的表面热电偶,宜装设在顶棚管上面100mm以以内(按锅炉厂要求),接线端子应引至炉墙外便于维修处。
感温块的焊接工作应内(按锅炉厂要求),接线端子应引至炉墙外便于维修处感温块的焊接工作应在水压试验前进行在水压试验前进行当测温元件必须装设在隐蔽处或在机组运行中人无法接近的地方时,测温元件的当测温元件必须装设在隐蔽处或在机组运行中人无法接近的地方时,测温元件的接线端应引至便于维修处接线端应引至便于维修处水平安装的测温元件,若插入深度大于水平安装的测温元件,若插入深度大于lm时,(应尽可能垂直安装,否则)应有时,(应尽可能垂直安装,否则)应有防止保护管弯曲的支撑措施防止保护管弯曲的支撑措施气粉管道上装设的测温元件,宜有耐磨的保护管对于磨煤机出口风粉温度,还气粉管道上装设的测温元件,宜有耐磨的保护管对于磨煤机出口风粉温度,还需在迎向气粉流向的一侧装设可拆卸的保护罩需在迎向气粉流向的一侧装设可拆卸的保护罩炉管壁温元件安装炉管壁温元件安装插入式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套管,其插入被测介质的插入式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套管,其插入被测介质的有效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有效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Ø高温高压(主)蒸汽管道的公称通径不大于高温高压(主)蒸汽管道的公称通径不大于250mm时,时,插入深度宜为插入深度宜为70mm;公称通径大于;公称通径大于250mm时,插入深度时,插入深度宜为宜为100mm。
Ø 烟、风及风粉混合物介质管道,插入深度宜为管道外烟、风及风粉混合物介质管道,插入深度宜为管道外径的径的1/3~~1/2Ø回油管道上测温器件的测量端,必须回油管道上测温器件的测量端,必须全部浸入全部浸入被测介质被测介质中Ø安装在高温、高压汽水管道上的测温器件,应与管道中安装在高温、高压汽水管道上的测温器件,应与管道中心线垂直心线垂直 汽轮机内缸的测温器件应安装牢固,紧固件汽轮机内缸的测温器件应安装牢固,紧固件应锁住,且测温元件便于拆卸,引出处不得应锁住,且测温元件便于拆卸,引出处不得渗漏测量汽轮机轴瓦温度的备用热电阻,渗漏测量汽轮机轴瓦温度的备用热电阻,也应将其引线引至接线盒也应将其引线引至接线盒Ø机翼式风量测量装置前后直管段长度:其上游应大于机翼式风量测量装置前后直管段长度:其上游应大于或等于管道当量直径的或等于管道当量直径的0.6倍,其下游应为管道当量直径倍,其下游应为管道当量直径的的0.2倍管道当量直径倍管道当量直径d按下式计算即:按下式计算即: d=2HL/( H+L)式中:式中: H---管道高度,管道高度,mm;; L----管道宽度,管道宽度,mm;;流量测量的节流件可设置在水平、垂直或倾斜的直管道上,应便于维护检修,必要时设维修平台。
节流件上、下游最短直管段长度,应符合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也可按下列要求选择:Ø标准孔板、标准喷嘴、标准文丘里喷嘴和经典文丘里管的上、下游最短直管段长度应符合表的规定Ø复式文丘里风量测量装置前后直管段长度应符合制造厂的要求直径直径比比 β≤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 单 个 90º弯头或三通(流体仅从一个支管流出) 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或多个90º弯头 在不同平面上的两个或多个90º弯头 渐缩管(在1.5D至3D的长度内由2D变为D) 渐扩管(在1D至2D的长度内由0.5D变为D) 球形阀全开 全控球阀或闸阀全开 节流件下游侧最短直管段长度(包括在本表中的所有阻流件)0.2010(6)14(7)34( 17)516(8)18(9)12(6)4(2)0.2510(6)14(7)34( 17)516(8)18(9)12(6)4(2)0.3010(6)16(8)34( 17)516(8)18(9)12(6)5(2.5)0.3512(6)16(8)36( 18)516(8)18(9)12(6)5(2.5)节流件上、下游最短直管段长度直径直径比比 β≤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0.2010(6)14(7)34(17)516(8)18(9)12(6)4(2)0.2510(6)14(7)34(17)516(8)18(9)12(6)4(2)0.3010(6)16(8)34(17)516(8)18(9)12(6)5(2.5)0.3512(6)16(8)36(18)516(8)18(9)12(6)5(2.5)0.4014(7)18(9)36(18)516(8)20(10)12(6)6(3)0.4514(7)18(9)38(19)517(9)20(10)12(6)6(3)0.5014(7)20(10)40(20)6(5)18(9)22(11)12(6)6(3)0.5516(8)22(11)44(22)8(5)20(10)24(12)14(7)6(3)0.6018(9)26(13)48(24)9(5)22(11)26(13)14(7)7(3.5)直径直径比比 β≤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0.6522(11)32(16)54(27)11(6)25(13)28(14)16(8)7(3.5)0.7028(14)36(18)62(31)14(7)30(15)32(16)20(10)7(3.5)0.7536(18)42(21)70(35)22(11)38(19)36(18)24(12)8(4)0.8046(23)50(25)80(40)30(15)54(27)44(22)30(15)8(4)对于所有的直径比β阻流体上游侧最短直管段长度直径比大于或等于0.5D的对称骤缩异径管30(15)直径小于或等于0.03D的温度计套管和插孔5(3)直径在0.03D和0.13之间的温度计套管和插孔20(10)注1: 表列数值为位于节流件上游或下游的各种阻流件与节流件之间所需要的最短直管段长度。
注2: 不带括号的值为“零附加不确定度”的值. 带括号的值为“0.5%附加不确定度”的值. (在直管段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此表仍有0.5%的误差即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注3: 直管段长度均以直径D的倍数表示,它应从节流件上游端面量起 β=d/D; d--工作条件下节流件的节流孔或喉部直径,m; D--工作条件下上游管道内径,m经经典文丘里管上、下游最短直管段典文丘里管上、下游最短直管段典文丘里管上、下游最短直管段典文丘里管上、下游最短直管段长长度度度度直径直径比比 β≤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 单个90º短半径弯头 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或多个90º弯头 在不同平面上的两个或多个90º弯头 渐缩管(在3.5D的长度内由3D变为D) 渐扩管(在D长 度 内 由0.75D变 为D) 全控球阀或闸阀全开 0.300.51.5(0.5)(0.5)0.51.5(0.5)1.5(0.5)0.350.51.5(0.5)(0.5)1.5(0.5)1.5(0.5)2.5(0.5)0.400.51.5(0.5)(0.5)2.5(0.5)2.5(1.0)2.5(1.5)0.451.0(0.5)1.5(0.5)(0.5)4.5(0.5)2.5(1.5)3.5(1.5)0.552.5(0.5)2.5(1.5)(12.5)6.5(0.5)3.5(1.5)4.5(2.5)0.603.0(1.0)3.5(2.5)(17.5)8.5(0.5)3.5(1.5)4.5(1.5)0.654.0(1.5)4.5(2.5)(23.5)9.5(1.5)4.5(2.5)4.5(2.5)0.704.0(2.0)4.5(2.5)(27.5)10.5(2.5)5.5(3.5)5.5(3.5)直径直径比比 β≤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 单个90º短半径弯头 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或多个90º弯头 在不同平面上的两个或多个90º弯头 渐缩管(在3.5D的长度内由3D变为D) 渐扩管(在D长 度 内 由0.75D变 为D) 全控球阀或闸阀全开 0.754.5(3.0)4.5(3.5)(29.5)11.5(3.5)6.5(4.5)6.5(4.5)直径比大于或等于0.5D的对称骤缩异径管30(15)直径小于或等于0.03D的温度计套管和插孔5(3)直径在0.03D和0.13之间的温度计套管和插孔20(10)注1:表列数值为经典文丘里管上游的各种阻流件与经典文丘里管之间所要求的最短直管 段长度。
注2:不带括号的值为“零附加不确定度”的值注3:带括号的值为"0.5%附加不确定度”的值注4:直管段均以直径D的倍数表示,从经典文丘里管上游取压口平面量起至少在表中所示的长度范围内,管道粗糙度应不超过市场上可买到的光滑管子的粗糙度(约K/D≤103)注5:下游直管段:位于喉部取压口平面下游至少4倍喉部直径处的管件或其他阻流件不影响测量的不确定度 实验表明,对于相同的直径比,经典文丘里管上游的最短直管段可比孔板、喷 嘴和文丘里喷嘴所要求的为短ØØ节节节节流装置的差流装置的差流装置的差流装置的差压压压压用均用均用均用均压环压环压环压环取取取取压时压时压时压时,上、下游,上、下游,上、下游,上、下游侧侧侧侧取取取取压压压压孔的孔的孔的孔的数量必数量必数量必数量必须须须须相等,同一相等,同一相等,同一相等,同一侧侧侧侧的取的取的取的取压压压压孔孔孔孔应应应应在同一截面上均匀在同一截面上均匀在同一截面上均匀在同一截面上均匀设设设设置节节节节流件在管道中的安装方向必流件在管道中的安装方向必流件在管道中的安装方向必流件在管道中的安装方向必须须须须使流体从使流体从使流体从使流体从节节节节流件的上游端面流向流件的上游端面流向流件的上游端面流向流件的上游端面流向节节节节流件的下游端面。
流件的下游端面流件的下游端面流件的下游端面对对对对于孔板,上游端面与于孔板,上游端面与于孔板,上游端面与于孔板,上游端面与节节节节流孔流孔流孔流孔圆圆圆圆筒形柱面垂直;筒形柱面垂直;筒形柱面垂直;筒形柱面垂直;对对对对于于于于喷喷喷喷嘴,上游端面垂直于嘴,上游端面垂直于嘴,上游端面垂直于嘴,上游端面垂直于轴线轴线轴线轴线的入口平面的入口平面的入口平面的入口平面 部分旋旋旋旋涡涡涡涡( ( ( (涡涡涡涡街)流量街)流量街)流量街)流量计计计计上、下游直管段上、下游直管段上、下游直管段上、下游直管段长长长长度度度度应应应应符合下表的符合下表的符合下表的符合下表的规规规规定不同配管状定不同配管状定不同配管状定不同配管状态态态态下下下下涡涡涡涡街流量街流量街流量街流量计计计计的最小直管段的最小直管段的最小直管段的最小直管段长长长长度:度:度:度:不同配管状不同配管状不同配管状不同配管状态态态态下均速管下均速管下均速管下均速管( (阿牛巴、威力巴、托巴管阿牛巴、威力巴、托巴管阿牛巴、威力巴、托巴管阿牛巴、威力巴、托巴管) ) 流量流量流量流量计计计计最小直管段最小直管段最小直管段最小直管段长长长长度度度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