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学物理下册复习(2004级至诚学院)(大学物理电子教案).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wm****3
  • 文档编号:42889856
  • 上传时间:2018-06-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9.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大学物理大学物理》》下册复习下册复习————适用于至诚学院学生适用于至诚学院学生《《热学热学》》复习复习一、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及其变形(1);(2);(3) (4)RTPV222111 TVP TVPnKTP molMRTP称为分子数密度,摩尔数表达式: VNn molmolVV NN MM0二、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 22 31 32 31vnvnmPtKTvmt23 212三、理想气体的能量(注意掌握各种理想气体的自由度) 1.一个分子的能量平均平动动能:; 平均转动动能:KTt23KTrr2平均总动能:KTrtKTik2)( 22.理想气体内能:TCPViRTiEmV ,22单位体积的内能; 单位质量的内能PiVE2)/(molMiRTME2)/(四、三种速率及其应用(特别注意最可几速率的应用)最可几速率: 平均速率:molPMRT mkTv22molMRT mkTv88方均根速率:P MRT mkTvmol3332五、速率分布函数及其应用(归一化条件:)NdvdNvf)(1)( 0dvvf意义:表示在速率 附近,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v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dvvvdvvfNdN)(区间的分子数:dvvvdvvNfdN)(有限区间的分子数:21vv 21)(vvdvvNfdNN利用速率分布函数求平均值:,  2121)()(vvvvdvvfdvvvf v  2121)()(22 vvvvdvvfdvvfv v2六、热力学第一定律(有限过程:,微小过程:)AEQAddEQd1.理想气体的内能增量、功、热量(1)体积功: 微小过程,有限过程(适用于准静态过程)PdVAdPdVA注意:在 PV 状态图中,有时可以用求面积法来求功2)内能增量:微小过程,有限过程RdTidE2TCTRiEmV,2(3)热量: C 为摩尔热容量TCQ等压过程:等压摩尔热容量,mPC,TCQmPP,等容过程:等容摩尔热容量,mVC,TCQmVV,理想气体:,,, 比热比:RCCmVmP,,RiCmV2,RiCmP22,ii CCmVmP2,,注意三个物理量正负的规定:系统吸热 Q 为正值,放热 Q 为负值;系统对外作 功 A 为正值,外界对系统作功 A 为负值;系统内能增加为正值,系统内能E 减小为负值。

      E 2.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四个等值过程中的应用(求 Q、A、)E (1)等容过程 0dV, 0ATCTRiEQVV2 (2)等压过程 0dP,,TRVPAPVPiTCTRiEV22TCQPP(3)等温过程0dT,0E2112lnlnPPRTVVRTQATT(4)绝热过程,,0QTCEVTCEAV绝热过程方程:;;(C1、C2、C3都为常数)1CPV 21CTV 31CTP七、循环过程1. 热机效率:, 致冷机致冷系数:吸放吸QA||1吸放吸吸 QAQ||2.卡诺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所构成的循环3卡诺热机效率: ,卡诺致冷机致冷系数: 121TT卡212 TTT 卡《《静电场静电场》》复习复习一、真空中的库仑定律rrrrFˆ41 4122103210rr注意点电荷的概念(只有电量而无几何形状和大小的带电体)及其应用 二、电场强度1.电场强度定义(点电荷的场强:)0qFErrr ˆrq 41rrq 41 qFE2 03 00rrr2.电场强度的计算 (1)利用场强迭加原理点电荷系的场强:i2 iii0n21rr ˆq 41EEEErLrrr连续带电体的场强:(注意的选取)r ˆrdq 41EdE2 0rrdq(2)利用高斯定理求场强(掌握电通量的概念)真空,电介质:(其中)0 内iiSeq SdErr内ii SqSdDrrEEDrrrr0利用高斯定理求解主要有三种情况:无限长带电直线(圆柱或圆柱体) ;无限大 平面;球面(球体、球层) 几种特殊带电体的场强:无限长直带电体: 无限大平面:aE0202E三、电势和电势差1. 电势: 电势差:零势点a0pa aldEqEUrrba0ab0pbpa baabldEqA qEEUUUrr2.电势的求解:(1)利用电势的定义式求解。

       )( ppl dEUrr(2)利用电势迭加原理求解4点电荷系:;连续带电体: i0i ir4qUUr4dqU0特别:球面的电势   Rqrq0044RrRr四、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点电荷:;连续带电体:EqFrr0dqEFdFrrr五、静电场的功、电势能1.电场力的功: )(0)()(0)()(bababaabUUql dEql dFArrrr2.电势能:,电势能差:零势点a0paldEqErrbapbpal dEqEErr0六、静电场中的导体(关键是掌握电荷在导体表面的分布) 1.根据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分析电荷在导体表面的分 布,并进一步求电势等特别要注意导体接地的情况2.电容的定义及其求解,注意电容器串联和并联的特点ABUqC 七、静电场中的电介质1.在各向同性电介质中,电位移矢量EEDrrrr0(注意的区别与联系:),,0r0r2.介质中的高斯定理:i sqsdDrr(重点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的特点,如:,电容器一直通电或通电dSCD,后断开的情况下插入介质有关物理量的变化) 八、电场的能量1.电容器能量:2221 21 2ababCUQUCQW2.电场的能量能量密度:, (真空:)2 21Ee2 021Ee定域空间 V 体积内的电场能量:dVEdWW2 21《《稳恒磁场稳恒磁场》》复习复习一、磁感应强度51.电流元的概念lIdr2.磁感应强度的计算 (1)利用场强迭加原理计算电流元:,任意载流导线:30 4 rrlIdBdrrr30 4 rrlIdBdBrrrr(2)利用运动电荷的磁场公式计算30 4 rrvqBrrr(3)利用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真空,磁介质(其中) LIl dB0rr0 LIl dHrrBBHrrrr0掌握几种特殊电流的磁场:(1)一段载流导体的磁场:(注意:,,的含)cos(cos4210aIB12a义)无限长;当场点在载流导体的延长线上时; aIB 200B(2)圆电流轴线上场点的磁场:,圆心处:23 222 02xRIRB  RIB20(3)长直螺线管: 密绕螺绕环:nIB0rNIB 20二、掌握磁通量的求解SdBdrr三、磁力及其应用1.洛仑兹力:Bvqfrrr2.安培力电流元:,载流导线:BlIdFdrrr)(BlIdFdFrrrr3.磁力矩(磁场对线圈的作用):(大小)BmMrrrsinmBM 磁矩:(S 为闭合电流所包围的面积,N 为线圈匝数)nNISmrr 四、磁介质的磁化1.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磁场强度: BBHrrrr02.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 0 LIl dHrr6五、磁力的功  IA六、磁场能量:1.线圈的磁能:2 21LIW 自2.磁场能量密度:(真空)22Bm022Bm定域空间 V 体积内的磁场能量:dVdWWm《《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复习复习一、电动势: (为外来场的场强)l dEdqdAKrrKEr电动势的正方向:向电源内部由负极指向正极的方向。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磁通量及其求解SdBdrr磁链(磁通匝链数)NL21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dtdNdtd注意:是标量,其符号视回路环绕方向确定电动势方向与回路绕,0行方向一致;电动势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相反0三、动生电动势(外来场的场强:)l dBvrrr)(BvEkrrr大小: (为与的夹角,为与的夹角)dlvBcossinvrBrBvrrl dr四、感生电动势 SLSdtB dtdl dErrrr感掌握:在圆柱形空间当磁场发生变化时感生电动势的求解,及放在其中的导体 所受到的感应电动势五、位移电流(位移电流密度:) SD dSdtD dtdIrr  tDjdrr六、自感和互感1.自感系数 L:;自感电动势:ILLdtdILL2.互感系数 M:;互感电动势:,2112 IIMdtdIM2 12dtdIM1 216七、麦克斯韦方程组LD CdCSLSSdtdIIIl dHSdBSdtBl dEqSdDrrrrrrrrrr0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