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材积累.docx
8页人物素材积累《鸿门宴》项羽项羽其人项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人,秦末重要的反秦领袖之一楚国将门后裔, 楚亡后,他随叔父项梁流亡吴中(今江苏苏州)秦二世元年(前二)九),陈胜、吴广在 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项羽随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二十四岁的项羽,被人民起义的 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 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与之有关的成语故事有:取而代之、先发制人、 破釜沉舟、以一当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沐猴而冠、四面楚歌等1、少怀壮志,志向远大,不甘为人下(1) 少时聪明,但学写字和剑法都没能坚持结果被叔父项梁责备,就满不在乎地说 出了:“书足以记名姓而已;^I」,一人敌,不足学;一一学万人敌念书识字有什么用 处?学会了,不过记记自己的名字;剑学好了,也只能跟几个人对杀,没什么了不起要学, 就要学打大仗和万人对敌的本领的豪言,令项梁很高兴,遂教其兵法从其豪言中可以 看出,项羽并不甘为人下,要一鸣惊人2) 秦始皇巡游会,项羽与父同去观看,发出“彼可取而代也”(那个人我可以取代 他!)的惊人之语吓得项梁忙掩其口,警告他不要乱说话此即成语取而代之的故事由来。
他年纪轻轻就可以说出这样的话,而项羽最终尽管统治地位不长久,但也的确带领起义军灭 了秦朝他在摧毁秦王朝暴虐统治的斗争中,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3)当会稽守通向项梁表达了希望先发制人揭竿反秦,以免后人受制于人的时候,不 甘为人下的项梁和项羽就马上把他杀了,接收了他的部下,自己登上领导者的地位,组织反 秦2、 率直爽朗,坦荡淳朴,以诚待人(1) 在攻占黄城后,他听取了外黄城十二三岁小孩子关于收取民心的建议2) 鸿门宴上,对樊哙的“闯宴”大度且容忍,只因欣赏樊哙的英武气质3) 在与刘邦的争斗中,对于刘邦划分鸿沟,约定中分天下的和解条约都信以为真并 努力维持3、 勇猛无敌(英勇善战)(1) 身材魁梧,又有才能勇气,吴中的年青人,都很敬畏他2) 项羽“身长八尺,力能扛鼎”,有拔山盖世的勇力(“力拔山兮气盖世”)正 是由于这一点,使它在追随叔父项梁的反秦斗争中屡建奇功项羽正是靠着他所向披靡的勇 力在秦末农民起义中节节取胜,夺得了西楚霸王的统治地位,最终登上了权力的顶峰3) (项羽与敌将对阵,经常只要嗔目视之,就令敌将闻风丧胆楚汉双方在广武 对峙时,项羽派出三名壮士向刘邦挑战,结果都被刘邦的射手楼烦射死。
项羽一怒之下拍马 出阵,“嗔目叱之”,竟吓得楼凡“目不敢视,手不敢发”,拔马逃回军中4)救赵是最好的体现巨鹿之战,置之死地而后生,九战九捷,大破秦军,秦将苏 角被毙,王离被活捉,涉间不降,自焚身亡,章邯向南溃逃,项羽取得了巨大胜利,奠定了 项羽在反秦历史上的地位也充分体现了项羽的骁勇善战秦二世二年冬十月,楚王派卿子冠军率军援赵,宋义行军至安阳,便安营扎寨,整 四十天按兵不动,项羽请战,宋义拒绝并说:“夫披肩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连策,功不如 义之后仍旧“饮酒高会”而不顾“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怒不可遏,便于“晨朝 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随后派英布,蒲将军率两万兵救巨鹿,但“战少利” “项 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甄,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这即 是历史上有名的巨鹿之战5) 项羽在乌江自刎前的逃亡途中,汉将杨喜穷追不舍,项羽勒马回首,竟吓得杨喜 人仰马翻,兵退数里6) 垓下失败后,他引兵东向逃到东城时,只剩二十八骑,而汉兵有数千人之多项 羽将仅有的二十八骑分为四队,鼓动余部做最后拼杀,向四面突围他身先士卒,率先冲向 汉军,斩杀将军数十百人最后,项羽退至乌江,江上有一船可渡河而逃,但他因当年率西 击秦军的江东八千子弟没有一人生还,竟不肯渡江。
赠出乌骓马后又与汉军展开搏斗,相继 杀死数百人最终身负重伤,对乌江自刎而死这突出他勇猛刚毅的英雄气概,不愧为一代 豪杰,李清照有诗云:“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对项 羽最好的评价,垓下之战,即使项羽后来只剩下二十八骑,面对汉军几千骑,仍毫不畏惧, 只丢失两骑,就把对方杀了几百人4、重情重义(有恭敬慈爱仁者之心)(1)垓下之围中,项羽“夜闻汉军四面楚歌”大为惶恐,项羽面对其随军宠妾虞姬和 心爱的乌骓马,不禁感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 虞兮奈若何! ”呜喑悲慨,凄凉动人,这是项羽本人面对自己经历和面对失败的心路写照,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千古有心人莫不下涕歌声在铁马寒风,夜月刁斗的军营中回荡,令 人伤感唏嘘!情不深无以至此!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羽在战场勇猛杀人如麻以外深情至切的 另外一面此时的项羽不再是杀人不眨眼的暴君,也不是意气风发的英雄,他只是一个真 情流露的男儿他用情之深之真,在他英雄的身份之上更让人唏嘘不已他和虞姬的爱情也 传唱至今英雄末路的悲凉和爱情的凄美共同造就了这千古姻缘,让人难以忘怀!(2) 项羽也“项羽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项羽见人恭敬慈爱, 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饮食。
他不杀刘邦,也不杀其父亲和妻儿3) 在垓下之围中,他悲歌辞美人,意气慷慨;(4) 在乌江畔,他马赠亭长,情调悲凉,(5) 自刎而死,为仇者成“德”5、侠骨柔情、优柔寡断(妇人之仁)(1) 对于谋士范增,虽尊为亚父,但是屡屡不采纳他的意见,气得范增说“竖子不足 与谋”鸿门宴中,项羽私自改变向刘邦进攻的决定,同时对范增在席间屡次劝他杀死刘邦的 暗示不表态(“默然不应”),致使刘邦最后逃离鸿门,丧失除掉自己这一劲敌的机会2)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仁慈软弱,缺乏原则开始他接受范增的建议要“击破沛公军”,可是听了项伯的三言两语就打消了这个念 头,还同意刘邦前来谢罪堂堂一军统帅,做事却“风吹墙头草”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这 不能说不是项羽的个人悲哀而项庄舞剑,项伯以“身翼蔽沛公”时,项羽却一味地姑息纵 容,范增的计划因此再度落空,后来樊哙闯了进来,将项羽大骂了一通,按理说樊哙没有资 格进会场,况且还带兵器,项羽应对他的擅闯宴会应予制止,但项羽并未将樊哙逐出不料 项羽非但没有发怒,反以欣赏口气连呼“壮士”,对他赐酒赐肉,礼待有加,使得后来刘邦 有可能在樊哙等人的保护下金蝉脱壳、逃之夭夭放过了一个绝妙的机会。
尤其是樊哙借项 羽“复能饮乎”的发问,指责项羽席间舞剑“欲诛有功之人”,项羽“未有以应”,而且非 但不怪罪樊哙的放肆无礼,反而赐坐3) 鸿门宴上,根本没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以为杀之无益;而刘邦亲自来请罪又注 意维护他的尊严,使他动了 “不忍”之心,认为杀之不武4) 鸿门宴上沛公逃席却安然接受刘邦的礼物(“置之坐上”)与范增对比:“置 之地,把见撞而破之”)(5) 项庄舞剑意图寻机杀刘邦时,项伯不奏请,亦擅自舞剑,并暗中保护刘邦项羽 对此睁只眼闭只眼,未对项伯的行为加以制止6、自矜功伐(骄傲自大)(1)项羽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触犯了他的尊严,所以决定进攻2)宴会上的座次安排,违犯了宾为尊,主为次的原则,项王、项伯最上位,范增第二,刘邦再次,张良侍坐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增也;沛公西向坐;张良西向侍7、不善用人(1) 在用人原则上,苛礼唯亲,项庄、项伯都是他的族亲2) 在用人态度上,刚愎自用,多疑嫉才,所以很多原来是项羽麾下的将领后来都投 向刘邦如陈平、韩信,尽管他们有惊世之才,但项羽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只将他们分配到 地方做小角色,大材小用,最后两人都投奔刘邦,成为刘邦的重臣谋士,夺取天下的有力棋 子。
他看不起出身无赖的韩信,当韩信投奔他时,只给他做了个肩戟侍卫的郎中韩信曾“数以 策干项羽,羽不用”无奈之下,韩信投奔刘邦,并在萧何的竭力推荐下达到重用,成为三 杰之一陈平也是这样,他出身寒门,既无资力可凭,又无声望可恃,仅是一个“好读书” 的穷书生,当他往归项羽时,项羽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尽管他有“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 患”的奇才,项羽却不能用,也尽管他有“击降殷王”之功,项羽不仅不予重用,反而“将 诛定殷者将吏”(《史记•陈丞相世家》)这就使得陈平在项羽麾下不仅不能谋得存身立命 之地,还有丢掉脑袋的危险,“陈平惧诛”只有偷偷地逃走投奔了能用人的刘邦,并成为刘 邦的重要谋臣纵观他为刘邦出的六计:一是捐金行反间计,离间项羽和锺离昧;二是用恶 劣菜蔬进食楚使,离间项羽和范增;三是夜出妇女,解荥阳围,实是帮刘邦逃出荥阳;四是 潜蹑帝足,请封韩信为齐王,以安定天下;五是伪游云梦,抓韩信;六是救出白登,让刘邦 脱离匈奴人之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平的奇才,如此贤良,项羽却因其偏见和高傲而不能 用,败局已经很明显了一个成功的帝王他可以没有卓越的才干,但一定要有识人用人的才华刘邦之所以 得天下,而项羽之所以失天下,究其原因,刘邦说:“天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 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餽,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 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此所以为我擒也《汉书•高祖本纪》)这足见一个帝王能否用人,善于让人才尽其所 用,是十分重要的能否正确用人,根本原因在于他对世界的认识,对个人关系的认识,在于他的时间 经验和策略思想,同时,还在于他的心胸之广狭,换句话说,还在于用人者的不同性格因 项羽出身贵族,所以他身上有贵族的骄傲和偏见,他看不起出身无赖的韩信和出身寒门的穷 书生陈平,这就使得韩信、陈平在项羽麾下不仅不能谋得存身立命之地,投奔了能用人的刘 邦,并成为刘邦的重要谋臣若项羽可以谦虚些,放下他贵族的骄傲,历史会不会改写很难 断定,但至少可以断定他绝不会败得那么悲惨刘邦用人则正与项羽相反,刘邦是地痞流氓出身,没有那么多的偏见和傲慢,他的 信念就是于己有用的都接受,一视同仁,心胸宽广是贵族出身的张良也罢,无赖出身的韩 信也罢,只要你有才他都会用,而且能让人尽其全才王符在《潜夫论•本政》中论刘邦用 人:“苟得其人,不患贫贱;得其才,不嫌名迹真是一语点中要害项羽和刘邦抱有不同的人才观(项取人以名以尊,形成亲亲尊尊的人才观;刘取人以实 以贤,形成尚贤任能的人才观),执行了相反的用人政策(刘虚己听人,放手用人,赏不移 时;而项刚愎自用,信谗多疑,忘功寻过),用人得失是楚汉战争胜败的关键。
在用人原则 上,刘唯才是举,项苛礼唯亲;在用人态度上,刘自明听人,项刚愎自用;在用人政策上, 刘宽容诚信,项多疑嫉才所以刘邦本身并不一定具有超人的文武之才,却能取众才用众智, 项羽虽武艺出众,勇猛过人,但他用人有失无得,既不能尽己人才,更不能尽人之才,这是 汉胜楚败的主要原因8、做事轻率项羽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触犯了他的尊严,所以决定进攻;而在获悉刘邦“籍 吏民,封府库”待他来处理之后,便放弃了进攻杀刘的打算9、残暴不仁(1)项羽入关以后,大肆掳掠不但杀掉了已经投降过的秦王子婴,面且还在咸阳城 内大肆烧杀抢掠,火烧宫殿(特别是火烧阿房宫)在秦都咸阳,坑杀秦降卒20万,把掠 来的财宝美女带归彭城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 宝妇女而东”这么明显的强盗行径,无怪乎后来令“秦人大失望”《史记.项羽本记》)【对比】刘邦入咸阳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而且申明军纪,废除秦的严刑苛政,『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去秦法』,于是『秦人大喜,争持牛 羊酒食献飨军士』(《史记.高祖本纪》)2)项羽自立为王后,把都城由关中迁到彭城,提出“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