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和成煤矿辅助回风巷作业规程定稿.doc

93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14236480
  • 上传时间:2023-06-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2MB
  • / 9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河南神火煤电有限公司和成煤矿 西翼辅助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西翼辅助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第一章 概 况 3第一节 概 述 3第二节 编写依据 3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4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4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 4第三节 地质构造 4第四节 水文地质 4第五节 其他情况 6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7第一节 巷道布置 7第二节 矿压观测 7第三节 支护设计 9第四节 支护工艺 9第四章 施工工艺 20第一节 施工方法 20第二节 凿岩方式 25第三节 爆破作业 25第四节 装载及运输 26第五节 管线及轨道敷设 27第五章 生产系统 31第一节 通 风 31第二节 压 风 33第三节 综合防尘 35第四节 防灭火 36第五节 防治瓦斯 36第六节 安全监测监控 36第七节 供 电 38第八节 排 水 40第九节 运 输 41第十节 照明、通讯 42第六章 劳动组织及主要经济指标 43第一节 劳动组织 43第二节 循环作业 44第一节 一通三防 46第二节 顶 板 51第三节 爆破及爆炸材料 53第四节 防 治 水 56第五节 机电、运输管理 57第八章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65第一节 各种灾害预防措施 65第二节 避灾路线 70第九章 井下六大系统建设与维护 82第一节 监测监控系统安装及管理 82第二节 人员定位系统安装与使用规定 84第三节 紧急避险系统基本要求 85第四节 供水施救系统安装与管理维护 86第五节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与管理维护 87第六节 通信联络系统基本要求 89第一章 概 况第一节 概 述一、巷道基本情况(一)巷道名称:西翼辅助回风巷。

      二)相邻巷道:该巷道北为西翼回风大巷,东为配风巷三)巷道用途:西翼采区的乏风排出地面的辅助回风巷道四)开口位置及方位角: 此头开口在配风巷的上平直巷南段拐角处(南风井中心东40.1m),以230°方位向前施工54.91m, 拐角以303°方位向前施工384m,施工坡度为3‰上坡作下车场,后起坡施工上山,与第五联络巷贯通,工程全长约1700m,具体以工程科实测为准;(五)工程量:辅助回风巷设计全长约1700m,此段工程量约400m六)巷道坡度:此段西翼辅助回风巷施工坡度在配风巷的上平直巷南段拐角处(南风井中心东40.1m),以230°方位向前施工54.91m, 拐角以303°方位向前施工384m,施工坡度为3‰上坡作下车场,后起坡施工上山,此段工程量约400m,辅助回风巷总长约1700m二、 施工中的特殊技术要求,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一)在掘进过程中,如遇地质构造变化、涌水量异常及时向调度室和工程科汇报二)在掘进过程中,要严密观察岩层的层序变化,防止误揭煤第二节 编写依据一、工程科下发的《西翼辅助回风巷掘进联系通知书》批准日期:2012年10月23日二、工程科提供的《西翼辅助回风巷掘进地质说明书》,批准日期:2012年9月27日。

      三、《煤矿安全规程》、《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河南省国有煤矿生产矿井和地面厂(处)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四、矿压观测相关方面规定及邻近巷道掘进过程中矿压观测情况五、有关工种操作规程、工种岗位责任制和管理制度等六、其他技术规定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1:井上下关系对照表水平、采区-280m水平,西二采区工程名称西翼辅助回风巷地面标高+220m井下标高-271-199m地面相对位置建筑物、小井及其他地面相对位置为农田带、村庄,无水体,铁路和其他建筑物井下相对位置对掘进巷道的影响本巷道与西翼回风大巷、西翼轨道运输大巷、西翼胶带运输大巷邻近临近采掘情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邻近巷道对本巷道无影响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巷道开口位于二1煤顶板中粒砂岩内,开口位置巷底距二1煤顶20.0m左右,设计中巷道底板距二1煤顶板14.1.7-29.5m,主要标志层有二1煤顶板中粒砂岩巷道掘进主要揭露的岩石为中粒砂岩,为坚固岩石根据已施工的西翼总回风大巷资料分析,巷道底板设计层位距二1煤顶板14.1-29.5m煤层总体向南逐渐抬高,煤层顶板稍有起伏,煤层倾角5°左右。

      第三节 地质构造西翼辅助回风巷位于开阔背斜轴部,背斜轴向东北倾伏地层总体倾向东北根据附近西翼回风大巷实际揭露资料,巷道施工区域无大中型断层发育第四节 水文地质二1煤顶板大占砂岩富水性弱,裂隙发育不均,局部有少量淋滴水预计涌水量1-5m3/h辅助回风巷下距L7-8、L1-4和奥陶灰岩含水层分别为25m、70m、110m以上,所以,辅助回风巷掘进一般不受这些含水层的影响,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影响工作面生产的主要为顶板二叠系中细砂岩裂隙水含水层由于二叠系极少出露,该含水层富水性弱工作面揭露后多呈滴、淋、渗水状泄至巷道,一般,初期水量较大,约在1-5m3/小时,随后逐渐减小乃至局部疏干综上所述,预计巷道涌水量1-5m3/h附图1:巷道顶底板综合柱状图第五节 其他情况一、影响掘进的其它情况(一)瓦斯:巷道底板距二1煤顶板14.1.7-29.5m,预计巷道掘进受瓦斯影响较小,加强通风管理二)煤(矿)尘:根据矿井地质报告,煤(矿)尘不具爆炸性 (三)地温:地温梯度平均2.0℃/100米,矿区内恒温带深度为46.67米,恒温带温度为17.39℃为正常地温区四)地压:根据附近已施工巷道情况,受矿压影响较小。

      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 巷道布置辅助回风巷开口位置位于风井中心往东40.1m与配风巷交叉点,巷道中心线与配风巷中心线一致,方位角230°此段辅助回风巷按3‰坡度上山掘进,掘进54.91m,拐角以303°方位向前施工约384m,施工坡度为3‰上坡作下车场,后起坡施工上山,与辅助回风巷中段贯通辅助回风巷断面为半圆直墙拱形,净宽×净高=5.2m×4.1m,墙高1.5m第二节 矿压观测一、为掌握掘进后巷道变形情况,对巷道进行矿压观测二、 观测对象及内容:巷道的净宽、净高和顶底板移近量观测方法: 在辅助回风巷处设置第一处矿压观测点,以后每隔20m设置一处,在巷道两帮和顶底板设置矿压观测点(观测点1、2…),并定期对观测点进行测量,记录不同时间的巷道净宽和净高,根据巷道高度和宽度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量来计算巷道水平和垂直速度,测量巷道的顶底板移近量和两侧墙体的移近量,用中心线实测巷道两侧的移近量,用腰线实测巷道顶底板的移近量,在第一个月,每三天观测记录一次,测出变形量和变形的速度,在一个月以后,每周测量一次,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统计 三、数据处理: 式中:——巷道的水平变形速度;——巷道的垂直变形速度;——第m次观测的第n个观测点的水平位移;——第m次观测的第n个观测点的垂直位移;——第m-1次观测到第m次观测间隔的时间。

      附图2:巷道平面图第三节 支护设计巷道断面均为半圆拱形辅助回风巷:净宽×净高=5.2m×4.1m,墙高1.5m水沟:辅助回风巷水沟为净宽×净深=500mm×420mm,C20素混凝土浇筑,壁厚100mm;基础坑不低于200mm支护方式为锚网+锚杆+喷砼+锚索联合支护1)、锚杆采用φ18×2000mm等强螺纹钢树脂锚杆,间排距800×800mm,方形布置,每根锚杆使用φ23×350mm树脂药卷2根,锚杆扭力不低于140N•M, 抗拉拔力不小于50KN2)、锚网采用长×宽=2m×1m,网眼100×100mm,φ6mm钢筋焊接网,锚网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扎丝间距不大于200mm,并用锚索加强支护3)、锚索采用φ17.8×8000mm的钢绞线,间排距2400×2400mm,每排四根,每根锚索使用φ23×350mm树脂药卷6根,锚固长度不小于2m,抗拉拔力不小于100KN4)、喷浆厚度120mm,混凝土强度C205)、在断层及顶板破碎带,采用36U钢可缩性拱形支架支护第四节 支护工艺爆破后支护工序为:临时支护→顶锚杆锚索永久支护→帮锚杆锚索永久支护临时支护必须齐全可靠,严禁空顶作业,永久支护必须符合支护参数要求。

      一、 临时支护(一)临时支护形式: 当巷道顶板岩石一般的情况下采用金属前探梁支护;当巷道开口、过断层、破碎带的情况下使用带帽点柱,临时支护距迎头不大于300mm二)临时支护结构组成:金属前探梁支护:厚壁钢管、吊环、大板、木楔子;带帽点柱支护: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大板三)各结构组成使用规格:前探梁——长L=4000mm,钢管外径60mm,壁厚8mm;吊环——用Φ159mm钢管切割成宽60mm,壁厚6mm的圆环;大板——长1500∽2000mm,宽度180∽200mm,厚度不低于50mm;单体液压支柱——DW31.5-250/100型四)前探梁架设标准及安全注意事项:架设标准:1.前探梁架设时,辅助回风巷迎头使用5根前探梁,前探梁要相互平行,并且垂直迎头,前探梁间距不大于900mm2.前探梁到巷帮的距离不大于1000mm3.每根前探梁使用2个吊环吊挂,且2个吊环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1400mm4.吊挂前探梁的锚杆外露长度不小于30mm,不大于50mm5.前探梁用大板背实、背严,并用木楔子打紧,顶板裸露面积不大于0.2m26.保持前探梁成一条直线,梁间距要均匀,前探梁弯曲要及时更换附图3:辅助回风巷支护断面图。

      7.迎头必须配备足够量的大板和木楔(大板不低于10块,木楔不低于20块)8.前探梁前移后,将吊挂前探梁的锚杆加上螺母并拧紧,扭矩力不小于150N.M若顶板岩性发生变化,现有的支护方式不能满足要求,要及时通知工程科,编写措施改变支护方式前探梁架设安全注意事项:1.前探梁架设前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人员不得站在未经支护的地方进行“敲帮问顶”工作,及时捣掉迎头活矸危石2.架设前探梁前必须由外向里进行敲帮问顶,不得站在未经支护的地方进行敲帮问顶工作,找掉帮顶活矸、活石等,确认无问题后方可作业当顶板破碎时跟班副队长必须在现场监护,在没处理掉危岩时不得进行其它工作3.移前探梁时,人员应站在有永久支护的顶板下方先将金属前探梁尾部的吊环卸掉后,固定在预吊挂位置,然后再将前探梁串进空顶区,之后进行背顶,严禁空顶作业注:前探梁架设好后,应将钢筋网窜进空顶区,提前上齐锚梁,以便进行永久支护4.当架设前探梁不可以使用吊环时亦可采用40T链条吊挂前探梁,固定链条的螺母必须上满丝,前探梁必须背实5.打锚杆眼或安装锚杆时,不得拆除临时支护,并检查前探梁是否背实,是否有效,确保在有效的临时支护下作业6.顶板破碎时应缩短循环进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