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艾青与《广西日报_南方》--专业论文.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83264565
  • 上传时间:2022-04-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7.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艾青与《广西日报•南方》梁颖涛提起艾青,人们往往想到他诗人的身份,想到《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 想到他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然而艾青于抗战时期在桂系军阀的《广西口报》主编副 刊《南方》这一史实却罕为人知本文在遍查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勾玄稽沉,试作新探,力 图梳理艾青主编《南方》这段新闻史,剖析小国知识分子是怎样以新闻传播的方式参为了中 国社会的改造受聘主编《南方》“四女事变”后,为了适应抗战及国共合作的需要,国民党恢复了北伐战争时期久负盛 名的军委会政治部,部长山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北省主席陈诚担任,周恩來担任副 部长政治部下设一、二、三厅,第三厅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受中共中央委派,郭沫若出任 第三厅厅长当时,第三厅人才荟苹,名人众多随着战事趋紧,这一大批文化人也必须撤 离武汉政治部虽然隶属于国民政府军委会,但实际上是共产党在起着主导作用,三厅有一个中 共秘密小组,rh周恩来直接领导武汉失守前夕,周恩来对这批文化人的去向问题进行了周 密的部署和安排不久,郭沫若就带领他所领导的第三厅的文艺骨干来到桂林,此后,一批 乂一批革命文艺工作者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在我党的妥善安排下,以各种方式分别从东北、 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各地疏散来到桂林。

      当时艾青从武汉南下到衡阳时碰到了孙伏园、诗人s・m、番草等朋友番草是20世纪 30年代的现代派诗人,不知为何被桂系看中,后来还做过安徽省政府秘书长,权势炙手可热 据艾青自述:“我遇见了诗人番草,他是田间的同乡,他约我到广西去,说可以帮助我找到工 作我就到了广西①抗战时期的桂系与蒋介石存在着诸多矛盾,它虽然也是国民党统治区,但它和别的省又 不太一样,它需要借助中国共产党在民众中的声望来支持其在广西的统治地位,从而耳蒋介 石抗衡为了广为招贤纳士、笼络人才,扩充其政治势力,当时的桂系领导人政治上相对开 明,i度表现得较为进步正因为此,在武汉、广州相继沦陷后,各大报纸、杂志和出版社 纷纷迁桂,或在此设立分社、分店,如《救亡日报》、《扫荡报》、《力报》、《大公报》、生活书 店、中华书局、北新书局等,而《广西日报》是桂系的机关报,规模和影响力实际上已超出 地方性报纸的范围,大有对前者奋起直追之势当时《广西H报》社长韦永成是新桂系少壮派人物,同时身兼五路军政治部主任、国防 艺术社社长和乐群社社长数职韦氏留学徳国,思想较开明,因是桂系意识形态方而的执牛 耳人物,在骨子里政治意味颇浓,加上总编辑莫宝铿、副总编辑周歧兴、总主笔俞颂华,或 为“圈子”中人,或与前者关系较深,故而报纸无形中形成外松内紧、外似开明和甲面右倾 的办报特色②。

      因为有番草的介绍,加上《广西H报》刚好需要文化名人打点门血,艾青被聘为《广西日报》副刊《南方》的主编,月薪儿十元,除交房租,一•家三口吃饭尚能对付《南方》的性质从1938年12月20日到1939年6月30日,艾青主持下的《南方》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 下而从三个层次来说明《南方》的性质:1. 《南方》是一份综合性文艺副刊《广西日报》于1938年12月17日刊登了《南方》的征稿启事:本报定于二十日起加开副刊《南方》一栏,即日起欢迎投稿兹定稿约如下: 一,本栏内容为文艺的创作,理论,介绍,批评,以及战时各种生活的报告与速写 二,来稿请勿过长,每篇以一千字左右为最合适三,来稿经刊登后,以每千字国币一元至三元为酬四,来稿除附有邮票者外,如不刊登概不退还可以发现该栏目内容包括了:(1)文艺理论;(2)书报介绍及批评;(3)战地通讯;(4)各地救 亡动态;(5)文艺创作:小说、诗歌、戏剧、杂感、随笔、散文、图画;(6)各阶层民众Z牛 活素描;(7)各种访问记;(8)国内外人物剪影;(9)市内救亡团体工作速写;(10) ±兵战场 经历谈;(11)读者通讯等等山此观之,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文艺副刊如1939年头十期的《南 方》共发文章三I•八篇,其中文艺理论有一篇,战地通讯一篇,文艺创作二I•二篇(其中诗十 一首,散文七篇,木刻二幅,杂感二篇),各阶层民众Z牛活素描四篇,访问记二篇,人物剪 影一篇,市内救亡团体工作速写二篇,士兵战场经历谈一•篇,文艺界消息四篇。

      2. 《南方》是宣传抗战的进步的综合性文艺副刊《南方》办刊的宗旨,从艾青写的《发刊词》中便可看出:在清晨,我们听见铁鸟翱翔空际的声响,听见炸药开凿山洞的声响,听见青年学生 们唱着救亡歌声从我们的窗边过去……祖国正迈向胜利的路上……另一方面,我们却正感受着敌人的疯狂与残暴,每个日子都披示给我们以无比的痛 苦一一敌人没有一秒钟停止过他的轰击,狂炸,予千百万的无辜的中国人民以死亡的威 胁!祖国正在血腥的斗争中……我们呼吸着解放的空气,我们在自由的歌声里奋发,我们以自己的瞽力推进时代的 巨轮而获得了光荣,我们将贡献这鲜美的生命给民族革命的神圣的战争!我们一刻也不能懈怠我们的工作一一暴露侵略的魔鬼在我们国土的罪行,高扬我们 战斗的热情、坚毅、勇猛,争取祖国的胜利和光荣!③显然,创办《南方》,就是为了 “以口己的勞力推进时代的巨轮”,为了把“鲜美的牛命”贡 献给“民族革命的神圣的战争”具体执行编辑工作吋,艾青选择的作品内容也人多以宣传抗战为题材,有吋更是在紧张 的版面中开辟专刊比如《粤桂边境——南征通讯》、《我们紧紧地握手——致朝鲜义勇队诸 同志》、《•血——纪念》、《江上的浮婴尸》、《复仇之地》、《丑恶的画像》、《区队长》、《深沉的 卬彖——关于上海第二剧队的话》、《战士,伪军——忆战2—》等都是反对日本侵华战争、 唤醒民众抗H、赞扬我作战军队的作品。

      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发挥了宣传抗战的作用,具有 积极的进步意义它们紧密地贴近现实,对于宣扬民主、呼吁爱国运动、人道主义精神,起 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3. 《南方》是追求高品位的学术性与大众化的通俗性兼擅的综合性文艺副刊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艾青不但觅视艺术创作也强调理论研究1939年首期《南方》的 三篇文章中就有两篇是理论研究的作品,如欧阳凡海在《一年來的中国文学》评价“一•九三 八年的中国文学是在炮火中两起新芽来的文学”,总结了“去年里中国文学新生力量的四个特 质”,认为“综合起來看了以上的过去一年中国文学的诸特质,中国文学在过去一年中的进步 是显而易见的了”艾青也常常自己提笔写些文学理论文章,如1939年4月29日《南方》发表了《诗的散 文美》一文文章认为:“由欣赏韵文到欣赏散文是一种进步有人写了很美的散文,却不 知道那就是诗艾青所谓的“散文美”,也就是“口语美”,这种“ 口语”是“最散文的”, 却乂是“美”的,因为“它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里它富有人间味它使我们感到无比亲切” 因而,“天才的散文家,常是韵文的意识的破坏者”但是,在倡导“散文美”、“口语美”的 时候,却又对韵文作了过火的否定:“口从我们发现了韵文的虚伪,发现了韵文的人工气,发 现了韵文的雕琢,我们就敌视了它;而当我们熟视了散文的不修饰的美,不需要涂抹脂粉的 本色,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健康,它就肉体地诱惑了我们。

      有人推崇说,艾青第一个提出“散 文美”的美学概念④作为综合性的文艺副刊,《南方》当然也注重大众化的通俗性艾青在1939年5月17 日的《南方》发表《一封信一一给徐亮先生并写信给我们的读者们》信中谈到自C对待读者 的诚恳态度以及希望作家与读者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契合”的关系:“我常常嗟叹自己之不能 追赶高尔皋的那种为年轻的读者们解释问题的粘神,成为一个人类最伟人的歌手不是没有原 因的他必须在写作Z外有比写作更多的耐心去做那些更实际的工作这在我,简直是不可 能的每当我读到读者们给我的信时,我就焦急;同时也会想象到读者对我的失望而埋怨口 己,直到使自己痛苦 “我自己是不曾以'读者'的这称呼和那些'作家'们发生过丝毫的 关系的;所以我也就很难于养成使自己以'作家'这称呼和'读者'亲近起来的这种可贵的 习惯如果我的作品不使读者了解我,我是决不会有第二种方法使读者了解我的当然, 我愿意在世界上有刖友,因为我孤独但我却敢丁相信那些年轻的天真的人们Z和我写信, 决不会想到如此严重的问题一一一种友情不是可以川试探性质的通信关系建立起来的我常 常向往那种对能存在于一个诚挚的读者和他所爱好的作家Z间的契合,也只有那种契合才是 一个诚挚的作家所应该企求的。

      因为只有那样,作家才能忠实于写作,读者才能rti衷的爱上 写作为了增强通俗性,《南方》也刊登有中篇小说,如组弩的《婵娟》《南方》的贡献《南方》这块阵地在艾青的主持下,热情歌颂团结抗日,坚持进步,抨击顽固派的消极 抗口与政治腐败,受到各界人士特别是广人进步青年的欢迎一一这就不能不引起某些嗅觉灵 敏的特种人物的注意他们通过艾青的册友向他吹风企图促使他的《南方》转向这一切都 被艾青断然拒绝,他斩钉截铁地冋答:“要我舔他们的屁股办不到!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 们想釜底抽薪了,便由时任《广西日报》社长的韦蛰唐亲口出马诱以高官,奉劝艾青辞去副 刊主编,举存他到国民党广西省政府搞个参议名义,光拿钱不干事艾青对此的答复是“恕 不领情,当官嘛,我是不干的!”⑤桂系军阀碍于桂林文化界的声势,不便直接干涉,于是,变公开压制为暗地挤对先是 借口开辟《广西青年》栏目占其版面,不久,又把《广西妇女》和《广西卫牛》安插进来, 每周占住副刊版而出版一期专刊原來《南方》是日出一期的,此时却被挤得一星期只能出 版一次了衣多次力争无效之后,艾青终于愤然辞去《南方》副刊主编职务,并在《广西日报》登了一人幅广告:《艾青辞去〈南方〉编辑启事》,以示划清界限,泾渭分明。

      此时,《南方》刚好出了白期艾青主持《南方》一年未满,但是《南方》却发挥着重要的积极意义除了作为进步的 综合性文艺副刊,在宣传抗战方而发挥了重要作用外,《南方》还在以下两个方而发挥了独特 的作川:1.为革命文艺工作者和文化界知名人士提供了平台,加强了团结,壮大了队伍当时旅桂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和文化界知名人士中无职业、仅靠低微的稿酬或朋友接济者 不在少数,加上战时桂林人口猛涨,物价高昂,所以许多人境况其苦《南方》一方面为他们 提供了表达抗日之情的机会,另一方而也为他们解决了部分生活上的困难根据不完全统计,客居桂林的许多作家和诗人,如长江、胡风、以群、奚如、蒋牧良、 韩北屏、紫秋、周钢鸣、启一、力扬、常任侠、巴金、舒群、邹绿芷、黄药眠、孟楔、舒芜、 陈闲、黄茅、祝修麒、于友、欧阳凡海、林林、厂民、阳太阳、邹荻帆、任重、赖少其、黎 央、云彬、华嘉、陈残云、杨朔、高咏、口克、戴望舒、覃子豪、冯乃超、陈迩冬、寒山、 韦荽、艾芜、谷斯范、尼塞、袁水拍、何家槐、张仃、司马文森、绡弩、冯英子、雷石榆、 钟鼎文(番草)、刘火子、白嘉、李又然、易庸、周而复筹等,都是《南方》的撰稿者副刊《南方》还常常刊登“文坛消息”,这是那个时代副刊的特色。

      那时文艺界迫切需 要的是通声气,读者也急于知道作家们的行踪⑥如《南方》发刊号上就介绍了文化界名人 胡风、以台、奚如、蒋牧良的消息又如1939年3月26日,《南方》第49期,刊登了诗人戴望舒给艾青的信:……这样长久没有写信给你,原因是想好好地写一首诗给你编的副刊,可是日子过 去,日子又来,依然是一张白纸,反而把给你的信搁了这么久,于是只好暂时把写诗的 念头搁下,决定在一星期内译一两首西班牙抗战谣曲给你一一我已收到西班牙原本了……诗是从内心的深处发出来的和谐,洗炼过的;……不是那些没有情绪的呼唤 抗战以来的诗我很少有满意的那些浮浅的,烦躁的声音、字眼,在作者也许是真 诚地写出来的,然而具有真诚的态度未必是能够写出好的诗来那是观察和感觉的深度 的问题,表现手法的问题,各人的素养和气质的问题我很想置出《新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