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下)历史月考(一).doc
5页高二(下)历史月考(一)(全卷总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出题人:叶萌 审题人:周先富第Ⅰ卷 客观题本卷共60分,30个选择题,每题2分要求: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写在机读答题卡上,填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1.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2.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下列人物最反对这一主张的是( )A.老子 B.墨子 C.韩非 D.黄宗羲3.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墨子的“兼爱”思想 C.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D.庄子的“齐物”观点4.伏尔泰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遵守的座右铭。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它作为自由道德的标志写入其中伏尔泰、罗伯斯庇尔这样做的意图是 ( )A.尊崇中国的传统文明 B.加大东西方文化交流C.反对特权,维护人权 D.重建法国的道德伦理5.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6.下列几种主张中体现古人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有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兼爱” ③“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 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②8世纪初期 ③20世纪初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8.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桂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9.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家的主要区别是( ) A .宣扬仁和礼 B.主张仁政 C.宣扬人性本善 D.提出“天人感应”10.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 A. 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11.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大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义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 ) 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12.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意图是( ) A.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 B.发扬光大儒家思想C.使儒家学说适应统治的需要 D.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13.下列言论有悖于民本思想的是( ) A.“因民之利而利之” B.“兼相爱,交相利” C.“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14.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15.建设和谐的家园,我们提倡虚怀若谷、宽容谦逊、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在我国古代提出相似主张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孙武16.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 董仲舒 B. 程颢 C. 朱熹 D. 王守仁17.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经世致用” D.“工商皆本”18.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甲:“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丙:“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A.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B.朱熹、李贽、黄宗羲C.朱熹、王夫之、顾炎武 D.王夫之、王守仁、顾炎武19.下列观点中,最有可能得到李贽赞同的是 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 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 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20. 2010年11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有关京剧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交融的产物 B.比较全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C.把中国古代戏剧艺术推向了成熟 D.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21.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22.《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爱国主义 D.现代主义23. “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是对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24. “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人的感觉下列人物思想主张与该观点一致的是( )A.普罗塔哥拉 B.朱熹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25.智者运动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 A.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 B.知识美德的关系 C.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 D.人在社会中的作用26.有人说:“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下列说法最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27.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其《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
超越”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以理性主义为核心 B.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C.揭露批判天主教会 D.提出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的主张28.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 A.没有法制观念B.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C.忽视道德建设D.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29.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D.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30. 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第Ⅱ卷 主观题本卷共3题,总分共计40分,其中31题15分,32题11分,33题24分.答题要求:1、书写规范、整洁,不得乱写乱画;2、按照题目要求作答,不得将答案以批注的形式写在问题旁边,否则不予阅卷;3、不得用铅笔、红笔作答,不得用两种颜色的笔作答。
3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思想家主要思想黄宗羲(1610——1695年)认为“君者,天下之大害也”,主张“君臣平等”,顾炎武(1613——1682年)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人共治”的主张王夫之(1619——1692年)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共”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观点思想家主要思想孟德斯鸠(1689—1755年)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伏尔泰(1694—1778年)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卢梭(1712—1778年)认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2分)依据材料二,分别概括三人各自的主张(3分)(2)上述东西方两种思想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3)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虽然出现的比较早,但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却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为什么?(6分)32.(11分)人文思想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知识即美德就将是对的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材料二 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 ——簿伽丘《十日谈》材料三 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康德(1)据材料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