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策略研究.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17958166
  • 上传时间:2021-12-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4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吕守志摘 要 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贴近人们生活、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化,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民俗文化受到冷落,青少年对民俗文化了解甚少语文课程在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文章在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把民俗文化有机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探究落实“文化理解与传承”的具体要求,力求达到语文教学与民俗文化传承的双赢目标关键词 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策略:G32 :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9)12-0146-01初中语文当中会包含有丰富并且广泛的民俗文化内容,分布在不同的作品和教学板块之中,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示和利用这些文化,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课堂中积极运用民俗文化,优化教学策略能够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一、课内延伸比较阅读教师在课内文章的阅读教学课堂中引导学生感受独特的民俗文化,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这些文章中有不少是通篇介绍民俗文化的,以此为基础,在教学完成之后,增加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延伸阅读通过对不同作品的阅读,既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又可以比较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

      这里以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汪曾祺《端午的鸭蛋》为例作说明《端午的鸭蛋》描写了作者家乡江苏高邮的端午节习俗,以孩子的视角讲述了那段时间中系“百索子”、画雄黄“王”字、挂“香角子”、贴符纸辟邪、放“黄烟子”熏五毒和写“一笔虎”等丰富的民俗活动还有作者最难以忘怀的家乡端午的咸鸭蛋,可吃、可玩,充满了浓浓的家乡情以该文为基础,教师收集同为端午节主题或含有端午节内容的文学作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比较沈从文的作品《边城》当中有一篇名为《端午日》的短文,描写了湖南湘西小镇的端午节习俗作品展现了湘西小镇极为热闹的端午节场面,也展示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与《端午的鸭蛋相比》,江苏和湖南有着相似的端午习俗,也有汪老作品中没有“赛船”民俗,学生可从该文中对端午赛船作一定了解二、课外专题赏析阅读除了课内外结合的民俗文化作品阅读之外,教师还可以开设民俗文化专题阅读教学,以专题的形式,对同一民俗主题的作品分别以不同的体裁组织阅读这里以“岁时节日民俗”为主题的古诗阅读为例作说明宋代王安石的《元日》描写了春节放鞭炮、饮屠苏酒、换桃符的风俗,除旧布新,蕴含着人们对新年的期盼与祝福;唐代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描写了上元节绚丽灯火连接天穹与大地,人们观灯赏月尽情歌舞热闹场面。

      中国从古至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传统节日,而古诗也是能最大程度再现节日场面的载体在古诗中,学生不但能感受其中的节日氛围,更能了解消失在历史中的一些古代民俗文化且古诗篇幅短,不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在一定程度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还可以开设以“民间工艺艺术”的短文阅读赏析,如有关剪纸、年画、泥塑、刺绣等文学作品;或者以“民间传统游戏”为主题的文章阅读;或以“传统民间建筑”为对象的说明文等其中教师在文章选择方面要做充足的准备,文章间要有关联性,且文章篇幅不宜过长,通俗易懂为佳这样既不打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使学生能够自主阅读从文章中获得民俗文化的熏陶三、生活写作练习,积累民俗所见所闻民俗存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无不体现着当地的风俗习惯在这之中,不但展现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蕴含着美好的民族情感写作是人们描述事物、表达情感最好的方式和途径教师在教学期间,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生活中的时令节日,开设写作课程,与生活结合起来,进行民俗文化相关作文训练一)基础的记叙文训练记叙文主要以写人记事为主,和生活中的民俗文化较为契合例如以岁时节日为契机,请学生以中秋节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可以是自己和家人一起欢度佳节的文章,一起做月饼、赏月、吃团圆饭等;也可以是借中秋节思念亲朋的文章。

      二)说明文训练结合教材内容的说明文训练,大多开展于课内说明文教学之后说明文主要是对实体事物的科学解说,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将民俗文化具体事象以说明文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对该事象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做到对该事象说明的明白清楚,在写作活动中发现它的内涵,继而传承下去四、大胆口语表达,民俗知识交流互补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课程注重培养的学生基本能力之一课标要求教师在进行口语教学时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相关活动也应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进行民俗文化贴近生活,学生对此也充满兴趣,是口语教学有利的教学资源教师可结合民俗文化设置相关的口语表达情境进行训练五、结语民俗是社会广大民众在长久的历史中创造并享用的生活文化,是人们生活智慧的结晶教材中含有非常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形式各异、种类繁多社会大环境的需求与重视,让语文课程与民俗文化的联系更加紧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民俗文化的传承是学术界研究的主要趋势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起民俗文化的教学,积极在语文教学当中渗透民俗文化,在传承中国优秀的民俗文化的同时,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的发展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