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植物资料..doc
13页珍稀植物资料【学 名】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 【中文学名】银杉 【科 别】Pinaceae 松科 【濒危类别】稀有【保护级别】1级【分布省县】广西,湖南,四川,贵州 【花 期】5月【果 期】10月【科研价值】银杉为古老的残遗植物,对研究植物及古地理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学 名】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 【中文学名】秃杉 【科 别】Taxodiaceae 杉科 【濒危类别】稀有【保护级别】1级【现 状】冰期后仅存于我国,因材质优良,遭受大量砍伐,天然更新不良,处于濒危状态 【分布省县】贵州雷山,剑河,溶江,丹寨;湖北利川;云南贡山,福贡,碧江,腾冲,龙陵,云龙,兰坪 【分布描述】云南西部怒江上游,梁河,澜沧江支流江江岸,湖北西部,贵州东南部,缅甸北部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湿润区 【土壤类型】红壤或黄壤 【地形特征】山地沟谷林中 【生态特征】中性偏阳树种 【花 期】4-5【果 期】10-11 【科研价值】对研究古植物区系\古地理\第四纪冰期气候和杉科植物的系统发育有科学价值 【经济价值】速生造林树种 【学 名】Alsophil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Tryon 【中文学名】桫椤 【科 别】Cyatheaceae 桫椤科 【濒危类别】渐危【保护级别】1级【现 状】因森林植被覆盖面积缩小,生境干燥,加之砍伐茎干作药和栽培附生兰类, 植株日益减少 【分布省县】福建福州,安溪;台湾台北;广东连山,新兴;海南琼中;广西龙胜贵州册亨,赤水;云南广南,贡山;四川合江,邛崃;西藏墨脱 【气候类型】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暖,春早,夏热,秋雨,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干湿季节明显 【地形特征】山沟潮湿坡地 【生态特征】溪边阳光充足地或林缘灌丛中 【群落特征】数十株或成百株构成优势群落 【科研价值】是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分布关系的理想对象 【学 名】Panax ginseng C. A. Mey. 【中文学名】人参 【科 别】Araliaceae 五加科 【濒危类别】濒危 【保护级别】1级【现 状】因过渡采挖,资源枯竭,赖以生存的生境遭受严重破坏,濒临灭绝 【分布省县】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青龙县,兴隆县【分布描述】吉林长白山区;辽宁东部山区;黑龙江张广才岭,完达山脉,小兴安岭南麓;河北青龙县都山及兴隆县雾灵山,朝鲜及苏联远东地区 【气候类型】阴湿冷凉 【土壤类型】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 【生态特征】耐寒性强,多生于针阔叶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 【花 期】6-7 【果 期】7-9 【经济价值】名贵补药,有很大的医疗价值 【学 名】Parashorea chinensis Wang Hsie 【中文学名】望天树 【科 别】Dipterocarpaceae 龙脑香科 【濒危类别】稀有 【保护级别】1级【现 状】近年来发现的一个新种,分布面积约20平方公里 【分布省县】云南勐腊,马关,河口;广西巴马,都安,龙州,那坡,田阳,大新 【分布描述】云南南部,东南部;广西西南部 【气候类型】全年高温,高湿,静风,无霜,终年温暖,湿润,干湿季交替明显【土壤类型】赤红壤,砂壤土及石灰土 【地形特征】沟谷\坡脚地 【生态特征】生于山地峡谷及两侧坡地上 【群落特征】在湿润沟谷,坡脚台地上组成单优势的季节性雨林 【花 期】5-6 【果 期】8-10 【科研价值】对研究我国的热带植物区系有重要意义 【经济价值】树干高大而通直,材质优良,加工性能好,是热带优良的用材树种 【学 名】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 【中文学名】珙桐 【科 别】Nyssaceae 蓝果树科 【濒危类别】稀有【保护级别】1级【现 状】因挖掘野生苗栽植及森林的砍伐破坏,目前数量较少,分布范围日益缩小 ,有被其它阔叶树种更替的危险 【分布省县】陕西镇坪;湖北神农架,兴山;湖南桑植;贵州松桃,梵净山;四川巫山,南川,平武,汶川,灌县;云南绥江 【分布描述】陕西东南部;湖北西部至西南部;湖南西北部;贵州东北部至西北部;四川东部,东南部,北部,西部至南部;云南东北部 【气候类型】冬冷夏凉,常年多雾,多雨,空气湿度大 【土壤类型】山地黄壤或黄棕壤 【地形特征】山地 【生态特征】冬冷夏凉的常绿或落叶阔叶林 【群落特征】常绿或常绿落叶阔叶林,多呈零星散生或建群成分,乔木一\二层 【花 期】5 【果 期】10 【科研价值】对研究古植物区系和系统发育均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经济价值】作家具,驰名世界的珍贵观赏树种 【学 名】Camellia chrysantha (Hu) Tuyama 【中文学名】金花茶 【科 别】Theaceae 山茶科 【濒危类别】稀有 【保护级别】1级【现 状】因砍伐森林和大量挖取野生苗,致使生境恶化,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居群大大减少?【分布省县】广西南宁,邕宁,防城,扶绥,隆安 【分布描述】广西南部,越南 【气候类型】夏热冬暖,高温多雨,秋季温度高于春季 【土壤类型】砖红壤,红壤 【地形特征】丘陵或低山下 【生态特征】喜温好湿的阴性树种,生于丘陵或低山下部阴湿沟谷及溪旁林下 【群落特征】季雨林或常绿阔叶林下,上层冠覆盖度达75%以上 【花 期】11-15【果 期】10-11 【科研价值】是培育茶花优良品种的种质基因 【经济价值】种子可榨油,木材坚实,为雕刻\细工等用材,又是珍贵稀有的观赏植物 【学 名】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 Matsum. 【中文学名】红桧 【科 别】Cupressaceae 柏科 【濒危类别】稀有【保护级别】2级【现 状】仅存台湾中央山脉中部及北部山地,因材质优良,屡遭采伐, 分布区逐年缩小,数量日益减少 【分布省县】台湾 【分布描述】台湾中央山脉中部及北部山地,北插天山,三星山,太平山等地的针叶林内 【气候类型】温和湿润 【地形特征】10-20度的东南坡,风力微弱地带 【生态特征】受山岭包围的溪谷,喜阳树种 【群落特征】混生或形成纯林 【花 期】4-5 【果 期】9-10 【科研价值】对研究东亚\北美植物区系和植物地理有科学意义 【经济价值】材质优良,珍贵的经济用材 【学 名】Cupressus gigantea Cheng et L. K. Fu 【中文学名】巨柏 【科 别】Cupressaceae 柏科 【濒危类别】濒危【保护级别】2级【现 状】发现于1974年,分布区狭窄,林木多 在百年以上,甚有千年古树,天然更新困难,但沿雅鲁藏布江可见其幼苗 【分布省县】西藏朗县,米林,甲格,林芝,波密 【分布描述】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朗县以东至米 林,甲格以西,尼泽河下游的林芝,波密 【气候类型】印度洋潮湿季风,干旱 【土壤类型】沙质土 【地形特征】山坡下部 【生态特征】干旱多风的高原河谷环境,抗寒,抗旱,抗强风 【群落特征】常在沿江地段的河漫滩及干旱的阴坡组成稀疏纯林 【果 期】9-10 【科研价值】对研究柏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和西藏植被的发生发展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意义【学 名】Cycas micholitzii Dyer 【中文学名】叉叶苏铁 【科 别】Cycadaceae 苏铁科 【濒危类别】濒危【保护级别】2级【现 状】零星分布,因森林乱砍 滥伐,群众采挖,生境破坏,种群陆续减少 【分布省县】广西龙州,云南弥勒 【分布描述】越南北部 【气候类型】热带北部季风区 【土壤类型】石灰岩土 【地形特征】石灰岩低峰丛石山中下部 【生态特征】喜钙 【科研价值】对保护物种和研究该属分类有科研意义 【经济价值】绿化观赏 【学 名】Ginkgo biloba L. 【中文学名】银杏 【科 别】Ginkgoaceae 银杏科 【濒危类别】稀有【保护级别】2级【现 状】残存浙江西部山区,个体稀少,雌雄异株,天然更新困难 【分布省县】浙江西天目山 【分布描述】浙江西部山区西天目山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区,水热条件较优越 【土壤类型】黄壤或黄棕壤【生态特征】散生于阔叶林内和山谷中 【花 期】4.2-4.5【果 期】9.8-10.2 【科研价值】对研究裸子植物系统发育\古植物区系\古地理及第四纪冰川气候有重要价值 【经济价值】庭园观赏,优良的抗污染树种,种子\叶作药用,种子可作干果 【学 名】Keteleeria hainanensis Chun et Tsiang 【中文学名】海南油杉 【科 别】Pinaceae 松科 【濒危类别】濒危【保护级别】2级【现 状】分布区极狭小,林木株数亦甚少 【分布省县】海南昌江县 【分布描述】海南西部雅加大岭周围 【气候类型】热带季风区,气候干热,中山上较为凉湿 【土壤类型】山地黄壤 【地形特征】山顶或山坡上部 【生态特征】阳性树种 【群落特征】混生 【花 期】1-2 【果 期】12-14 【科研价值】对研究油杉属地理分布及海南岛植物区系有价值 【经济价值】建筑,家具,船舱,面板等良材,庭园绿化树种 【学 名】Pinus dabeshanensis Cheng et Law 【中文学名】大别山五针松 【科 别】Pinaceae 松科 【濒危类别】濒危【保护级别】2级【现 状】仅存大别山,种子常受松鼠危害,林下幼苗多处于林下或灌木丛下, 生长缓慢 【分布省县】河南商城;湖北罗田;安徽岳西,金寨 【分布描述】大别山中山上部 【气候类型】雨量丰富,夏季多云雾,冬季较寒冷 【土壤类型】山地棕壤 【地形特征】山脊,悬岩陡坡及沟谷两侧的坡地林中 【生态特征】盘结或深入岩面缝隙中,阳性树种,抗风害,耐严寒 【群落特征】针阔叶混交林 【花 期】4 【果 期】21-22 【科研价值】对研究松属的系统发育有科学意义 【经济价值】材质轻软,树脂多,经久耐用,为造林树种 【学 名】Pseudolarix kaempferi (Lindl.) Gord. 【中文学名】金钱松 【科 别】Pinaceae 松科 【濒危类别】稀有【保护级别】2级【现 状】因大冰期的来临,仅幸存我国长江中下游少数地区,分布零星,个体稀少,结实有明显的间歇期 【分布省县】江苏宜兴;安徽霍山;浙江西天目山,天台山;福建浦城,永安;江西庐山;湖南安化;四川万县;湖北利川,英山; 河南固始 【分布描述】江苏南部;浙江西北部,东部;福建北部,中部;安徽南部;河南东南部;江西北部;湖北西部,东部;湖南中部;四川东部 【气候类型】温凉湿润 【土壤类型】黄壤或黄棕壤 【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