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诗歌鉴赏——诗歌景物形象学案教师.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408037****qq.com
  • 文档编号:208990516
  • 上传时间:2021-11-0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4.3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高考诗歌鉴赏二景物形象鉴赏复习(教师)学习要点:1、了解景物形象的特点2、结合典型例题及训练题,掌握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方法,学会规范回答诗歌表述题知识储备:一、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人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 )来表达主观感情的,这样,客观物象就成了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词)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词)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歌中出现多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大都有一定的联系二、景物形象词语的特点1、含蓄性古诗中的意象往往言在此意在彼以物喻人香草君子恶禽小人以物寄情杨柳惜别圆月思乡落花伤春浮云漂泊流水惜时古迹怀旧黄叶悲秋莲花高洁红豆相思丁香哀愁红药悲苦羌笛凄切芳草离恨以物指事舟楫引荐长亭送别2、特定性在不同的诗句中,特定的意象都可能表达相同的情感和内容梧桐伤感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3、多样性古代诗人由于受特定环境的影响,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样的意象会产生不同的感受酒乐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悲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酒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酒喜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酒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酒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附:常见意象的思想感情、文化意义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态的忠贞、品格的高尚2.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2 3.以折柳表惜别4.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赏以蝉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 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6.以菊花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7.以梅花代表傲霜斗雪, 不怕打击挫折, 纯净洁白的形象8.以松象征坚贞高洁9.以莲代表爱情10.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11.杜鹃是凄凉哀伤的象征12.以鹧鸪鸟表达离愁别绪13.鸿雁代表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一 以冰雪、比喻品格高洁、冰清玉洁如: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2.应念领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 二 以蝉比喻品行高洁如: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 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三以松比喻坚韧挺拔的精神如: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花时陈毅松)四以竹子比喻高风亮节如:无人赏高节,独自抱贞心 (刘孝先竹)五以梅比喻凌寒傲雪的精神。

      如: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2.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六 以菊花比喻迎风斗雪的傲骨如: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赠刘景文)七 以荷花比喻不同流合污或出淤泥而不染如: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离骚)2. 周敦颐的爱莲说;八 以鸿雁借指书信如: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九以喜鹊借指喜庆如: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陈与义雨晴)十 乌鸦渲染凄凉的气氛如: 1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岑参山房春事)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秋思)十一.以杜鹃(杜宇)的叫声比喻悲苦忧伤或乡愁乡思如:1.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陆游鹊桥仙)2.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3.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十二.以丁香比喻忧愁如: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十三.以鸳鸯鸟、连理枝比喻忠贞的爱情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十四.以雨打梧桐、雨打芭蕉寄寓离愁别绪如:1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宋代周紫芝鹧鸪天 2.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林逋宿洞霄宫)3.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李煜相见欢)4.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十五.以折柳(杨柳)、 杨柳枝、 关山月借指惜别或离愁别续如: 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2.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3 西 )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王之涣凉州词)4.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从军行)十六.以落花比喻青春易逝或寄寓伤感之情如: 1.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2.满目山河空念远 ,落花风雨更伤春 (晏殊浣溪沙)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十七.以落日(黄昏)比喻迟暮之感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园)十八.以桃李杏烘托春天勃勃生机如: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2绿杨烟外晓寒径,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十九.以渔樵、垂钓、蓑衣、斗笠借指隐居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二十. 以长亭、短亭借指送别。

      如:1.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 柳永雨霖铃)2.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李叔同送别)3.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二十一 .以春草比喻离别的愁绪如:1.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2.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二十二 . 以猿啼寄寓一种悲伤的感情 1.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2.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小经注 江水 )3. 巴水天边路, 啼猿伤客情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 )二十三 .以月亮、月光寄寓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3.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二十四 . 以红豆寄寓相思之情 如: 红豆生南国 , 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 , 此物最相思 ( 王维的相思)三、景物形象的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凉、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四、鉴赏诗中景物形象方法: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分析思路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意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 契合点 ” ,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如何鉴赏诗中的景物形象(1)看画面形(组成、远近等)、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2)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3)分析意象的组合,从整体上把握情感意境四、试题训练思维巩固4 次石湖书扇韵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答案: 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人家、绿岸、浮萍、藕花等景物2、阅读下面一首绝句,简要分析此绝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答案: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忙着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3、阅读曾巩西楼一诗,简析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4、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问 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问 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1、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2、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5、少年游 早行(林仰)?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诗题为 “ 早行 ” ,诗人是如何表现“ 早” 的?请作具体说明 2)诗人写 “ 啼鸟两三声 ” ,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3)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案: (1)描写特征性的景物表现“ 早” :早霞已散,晓月犹明,残星未落,寒霜犹重前几句的意思为雨后的5 霞光弥散在拂晓的天空上,月亮依然亮着稀疏的树木枝头孤零零的挂着几点残星这都说明了早。

      2)霞啼鸟两三声营造了山径中幽静清雅的气氛,是以动衬静,以有声衬幽静3)诗人的心境是轻松愉悦有直接表现:尽管霜重天冷,但诗人心情轻松,便觉马行轻快间接表现:以景写情,心情愉悦,便觉青山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6、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1)词的上阕写景,请就作者写景角度的变化作简要分析 2)总观全词,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作简要分析答案: (1)由远及近,林断处见到远山,近处见到小池塘;由上到下,空中有白鸟,水中有红蕖;动静结合,动的有白鸟、乱蝉,静的有衰草、红蕖2)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闲人形象上片借景抒情,通过一幅幅画面,展现了诗人那种百无聊赖、无可奈何的心境;下片直接描写人物的抑郁,结尾点出主题,一个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又无可奈何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面7、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教师提示:柳树长长的柳枝迎风飘动,像一支多情的手在挽留着远去的离人,由此有了诗经。

      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情景,仿佛柳树要与戊守边关的人依依惜别再者“柳”与“留”谐音,故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举折柳表惜别之情另外,人已去而柳树犹在、柳条依依,似乎在怀恋远方的亲朋,故又有怀恋、怀远之意诗中的折柳是指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折杨柳枝,诗人静夜闻笛,听折柳曲,思绪被悠扬的笛声勾动,引发浓浓的思乡之情,所以说,折柳是关键8、下面我们一起分析天净沙秋思的意象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教师点评: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在一个深秋的傍晚,牵着一匹瘦马,于瑟瑟秋风中走在有“枯藤老树昏鸦”的古道上,猛一抬头,看见潺潺的水流上横着的小桥和炊烟缭绕着的人家,一种酸楚的流落感和着人生的失落感一起涌上心头,这滋味是难以诉说的,作者借助九个富有表现力的意象用蒙太奇的手法构织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画面,再加上“断肠人在天涯”,便把萧瑟之秋与游子之思有机结合起来,把悲秋推向极致难怪有人因这首而称马致远为“秋思之祖”6 9、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王昌龄的采莲曲中的组合意象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教师解析:组合意象就是将有关的几组具象罗列出来,从具象的形、声、色、味去体会诗句,确立联想方向,发挥想象,把作者蕴涵在意象中的主观色彩挖掘出来。

      根据采莲曲诗中“荷叶”“罗裙”“芙蓉”等意象的形、色来联想:采莲女裙似荷叶、脸如荷花,荡舟于荷丛,放歌于水上这些意象组合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格调清新的采莲图,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写作时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