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鑫**
  • 文档编号:261382060
  • 上传时间:2022-03-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7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风光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明珠暗投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颖,能兴起人们无限想象,为当时传诵的名篇  贺铸的美称“贺梅子”就是由这首词的末句引来的据周紫芝《竹坡诗话》载:“贺方回尝作《青玉案》词,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可见这首词影响之大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横塘,在苏州城外龚明之《中吴纪闻》载:“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于其间是作者隐居之所凌波,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里是说美人的脚步在横塘前匆忙走过,作者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行渐远基于这种可望而不行即的缺憾,作者绽开丰富的想象,推想那位奇妙的佳人是怎样生活的。

      锦瑟年华谁与度?”用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意下句自问自答,用无限婉惜的笔调写出陪伴美人度过如锦韶华的,除了没有知觉的华美居处,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天了这种跨越时空的想像,既属虚构,又合实情  上片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见发端,下片那么承上片词意,遥想美人独处幽闺的怅惘情怀碧云”一句,是说美人伫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覆盖了四周的景物,才蓦然醒觉不由悲从中来,提笔写下柔肠寸断的诗句蘅皋,生长着香草的水边高地,这里代指美人的住处彩笔”,据《南史·江淹传》:“……〔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这里用彩笔代指美人才情高妙那么,美人何以题写“断肠句”?于是有下一句“试问闲愁都几许?”刘熙载云:“贺方回《青玉案》词收四句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其未句好处全在‘试问’句呼起,及与上‘一川’二句并用耳笔者认为,“试问”一句的好处还在一个“闲”字闲愁”,即不是离愁,不是穷愁也正因为“闲”,所以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飘飘渺渺,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种假设有假设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差堪比较。

      作者妙笔一点,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超人的艺术才华和超群的艺术表现力宋·罗大经云:“以三者比愁之多,尤为新颖,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清·王闿运说:“一句一月,非一时也都是赞美末句之妙  贺铸一生沉抑下僚,明珠暗投,只做过些右班殿臣、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之类的小官,最终以承仪郎致仕将政治上的不得志隐曲地表达在诗文里,是封建文人的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的生平来看,这首诗也可能有所寄予贺铸为人耿直,不媚权贵,“美人”、“香草”历来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很可能以此自比居住在香草泽畔的美人清冷孤寂,不正是作者明珠暗投的形象写照吗?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首词之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盛赞,“同病相怜”唯恐也是一个重要缘由吧!当然,径直把它看作一首情词,抒写的是对美妙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行即的怅惘,亦无不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对于封建时代的人们来说,都是“与我心有戚戚焉”这一点正是这首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