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凡志的世界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
17页曾梵志的世界,,曾梵志(1964-) 生于武汉,199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 油画系现在北京为职业画家1990年在湖北美术馆举办《曾凡志油画个展》;1993年在香港汉雅轩画廊举办《假面·曾凡志个人油画展》作品《协和三联画》获九十年代广州双年展优秀奖1994年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首届批评家提名展”;1995年参加巴塞罗纳圣莫尼卡艺术中心举办的“1979年以来中国前卫艺术展”;1996年参加波恩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展;1997年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1998年举办个展《曾梵志1993-1998》中央美术学院画廊、香格纳画廊作品多为瑞士、德国、香港及国内收藏家收藏曾梵志:1993年,我和妻子从武汉来到北京,我不喜欢圆明园那种闹哄哄的感觉,所以选择住在了三里屯那时我们很穷,黑白电视是值钱的家当,二八自行车是交通工具最初我仍然在画“协和医院”系列,但已经有点画不下去,因为远离了武汉的生活,那种感觉开始淡忘,冲动也消失了我一直在寻找新的方向,其间有多种尝试,但都不成熟直到偶尔画了一张“面具”,感觉跟当时我的生活很相似:贫穷、孤独我性格内向,没法和别人交流,但内心又活跃。
很多时候我是一个旁观者,但脑子里有波动面具”让别人看不到我内心的波动 栗宪庭:《面具》是曾梵志作品的一种主要象征符号,特别是作品中表现性的笔触,被刮刀处理后,画面显示出一种平静,仿佛掩盖了某种情绪上的东西,但是更加突出了人物那双不知所措和痉挛的手,反而在平静中隐含了不安的感觉1994年),曾梵志的创作历程,每一件艺术作品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每一个艺术转折时刻都有动人的创作光辉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也是艺术作品寄托的情感与灵感过去20年,曾梵志创造了很多标志性的作品,也经历了数次重要的艺术转折,他最重要的故事和语言,也许都在这一件件作品里面协和系列,面具系列,肖像系列,抽象的乱笔系列画,一直在出发的创作先锋 在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领军团队中,曾梵志也许是最难归类的人从“协和医院”系列、“面具”系列、“肖像”系列到抽象的“乱笔”系列,已经令人目眩;在2010年的上海外滩美术馆个展中,他又推出了雕塑和装置作品,荒凉景色中濒临灭绝的动物乱笔风景所固有的悲剧性在这里和环境保护的主题结合起来这些以动物为主题的作品,它们有如一个具有丰富乐器和音响的乐章,形成一个超越艺术媒材和风格的集合体它们融合着动物的形象和对死亡、遗迹的隐喻,因此反映了艺术家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切思考。
2010年),曾梵志最初的风格属于表现主义的,叙述性的特征使得他的作品具有震撼力画家将灵魂的痛苦情形隐藏起来,而代之以“假面”,这种变化一方面是画家对问题的认识的转变;另一方面是画家清晰地认识到独特的图式的重要性,那些焦灼或者痛苦的面容完全可以以面具的方式给予替代,因为生活中的真实情况是“面具”所以,曾梵志 事实上以一种固定不变的风格化模式表达了新生代的观念:无奈,Thank yo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