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建构.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cc****pp
  • 文档编号:210190071
  • 上传时间:2021-11-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7.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建构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建构摘要:新课程教学理念重视对文言文的教学,不仅增加了文 言文的知识量,而且对教学目标进行了不断的提升文言文教学是中 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对 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更好的掌握现代 汉语的作用 关键词:文言文 新课程 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二十余年,我实践文言文教学,聆听名师的理论讲座,观看过优秀 教师的示范课,但对文言文教学怎样才能有从量到质的提升,我的内 心依然茫然建构有效的策略,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提高文言文的 教学质量,我与我的团队反复实践,科学提炼,体验颇深 一、学生自主诵读文言文 大师朱熹说过:“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 得尔然而,置身大多数文言教学课堂,听到的是教师慷慨激昂的 讲解,缺少的是莘莘学子琅琅的读书声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需重新 审视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首先,朗读能唤起美感、引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潜心学习,学习效果当然就好 文言文朗读符合学习的心理,激起学生的美感从而引发学习兴趣朗 读能锻造想象、激发创造。

      朗读是言志传神,负载思想的一种语言表 达艺术,是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造在教学中教师帮助学 生理解词语,引导学生根据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通过声情并茂的朗 读诱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在头脑中唤起与词语相关的表象,产生丰富 的想象和深刻的体验,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文言文朗读是培养语感, 进行语感训练,提高表达能力的最有效地途径用高低、强弱、缓急 的语调,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使学生如临其境, 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文言文的朗读最重要的是停顿,我们只要掌 握了停顿规律就不会把句子读破如“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司马迁 《细柳营》),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其将士必定会遭袭击而被俘虏 根据句意应在“其将”后停顿,就不能在“其”后停顿了解文言文词语的特点,读好停顿古代汉语往往都是单咅节词,而现代汉语大 多是双咅节,虽然词语一样,但它们的含义不一样例如“今天下三 分”(诸葛亮《出师表》),这句中的“今天”是两个词语,不同于现 代汉语中的“今天”,应该这样读“今I天下三分” o还有“可以” 在古代汉语中也是两个词,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应读作 “可I以已大风”,等等,这些词语特点老师应教学生掌握。

      借助语 法知识读好停顿文言文中一般主谓之间稍作停顿,例如:“先帝I 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动宾之间稍作停顿,如见|往事耳” O 宾语后置时稍作停顿,如:“受任I于败军Z际”把握了文言文朗 读的停顿,再加上轻重、缓急,文言文的朗读就有了韵味 二、丰富语文教师文言文素养 一次文言文教学竞赛中,三个青年教师同课杲构教学《愚公移山》,他们的教学新奇大胆,有的甚至自己 拍摄影像展示给学生可是,我总觉得那是作秀他们没有深入文本, 更不用说探究文言知识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这个句子在 这篇课文中是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句子学生自己理解不透,教师仅 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倒装句,如“词类活用”现象,老师也只是简单的 告诉学生答案,没有告诉学生为什么活用?怎样活用?怎样辨析词类 活用?例如:“箕畚运于渤海Z尾”(《愚公移山》),句中的“箕畚” 一词是名词作状语,老师只告诉学生这一结论,没有说为什么,我想, 只要是爱思考问题的学课后,他-定会满脑子疑惑,他们渴望知 道这一特殊的语法现象我不知老师们是怕讲深奥而不去讲,还是自 己根木就没有去研究文木 三、提升师生文言文的审美能力学半学习文美词美的《桃花源记》时却是索然无味。

      《桃花源记》美 在何处?美在自然风光,美在社会风情,那可是作者的“胸中Z竹” 而非“眼中之竹”啊灿若云霞的桃花一望无际,且夹岸数百步间没 有一棵杂树,仿佛造化于转瞬之间,把江南水乡所有的桃花,都神奇 的移到了文中那条无名小溪的两岸,使那里成为桃花的世界充满了 &机,弥漫着浓浓的春意,给人以此景只应天上有的全新感受如此 仙境怎一个“美”字了得老师们却视而不见,他们把所有力气花在 字词的解析上去了,忽略了这迷人景致文中字词再美,也要让学生 内心去感受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历,有自己 认知和观点可是乂有儿个老师敢放手让学生去抒写自己心中的桃花 源?以他们的视角去审视桃花源的美呢?老师们往往规范好条条框 框,学生们也只能在框中游弋心中所想没有说,脑中疑惑不敢问 长此以往,学生们就只剩下一个字一一怕所以,学生中有“一怕写 作文,二怕文言文”的流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