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pdf
32页1/322024 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2024 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将其选出并把其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1.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主要记载于()A.学记B.论语C.孟子D.大学2.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干扰或抑制作用被称为()A.正迁移 B.负迁移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3.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A.杜威 B.凯洛夫C.陈鹤琴 D.陶行知4.个体运用已有的认知经验,使新输入的信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理解新知识所描绘的事物或现象的意义,使之与已有知识建立各种联系这指的是()A.新知识的获得 B.知识的转化C.知识的呈现 D.知识的新发现5.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外部力量决定人的发展这是一种()A.多因素的观点 B.综合论的观点C.外铄论的观点 D.内发论的观点6.教师通过记录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攻击行为来研究攻击和性别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是()A.个案法 B.实验法C.调查法 D.观察法2/327.我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8.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知觉的哪一种特性()A.选择性 B.理解性C.整体性 D.恒常性9.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A.面向全体学生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培养学生创新能力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10.学生王林因为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你又违反纪律了!我对你说过多少次,你的脸皮实在太厚!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读书了!”学生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
从上面的例子分析,你认为要使王林同学遵守纪律应采取的方法是()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C.榜样示范 D.实际锻炼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表明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须()A.爱岗敬业 B.严谨治学C.团结协作 D.为人师表12.心理的基本目标是()A.开发潜能 B.寻求发展C.个案 D.学会调适13.“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充分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3/32A.知识的传授B.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C.发展学生的能力D.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14.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到下列哪种因素的干扰()A.消退抑制和干扰抑制 B.倒摄抑制和干扰抑制C.前摄抑制和消退抑制 D.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为()A.6 年 B.9 年C.12 年 D.15 年16.学生学完英语单词后,教师要求他们立即背诵,第二天进行检查这里所应用的复习规律是()A.多感官参与 B.合理分配复习时间C.复习方式的多样化 D.及时复习17.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这样的课程我们称为()A.结构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C.本位型课程 D.专业型课程18.一个教师在学生那里是否取得威信,取决于这个教师是否能让他的学生()A.敬畏老师 B.喜欢老师C.敬畏而喜欢这个老师 D.恐惧老师19.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A.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4/32B.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C.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D.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由于我考试作弊,老师再也不会喜欢我了这句话所表达的非理性信念是()A.概括化 B.绝对化C.糟糕至极 D.以上都不是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21.学校的文化形式可以划分为()A.学校教师文化 B.学校精神文化C.学校物质文化 D.学校制度文化22.学生不良品德的转化包括以下哪些阶段()A.改过自新的意向 B.醒悟C.巩固和稳定 D.转变23.教师的职业角色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主要有()A.传道者角色 B.管理者角色C.父母和朋友角色 D.研究者角色24.学生学习之后做了练习交给老师,老师几天甚至一周后才把作业本发下来。
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缺乏()A.及时反馈 B.及时矫正C.荣誉感 D.成就感25.课程的基本结构包括()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5/32C.课程模式 D.教材三、(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5 分)26.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27.角色扮演可以促进学生对他人的理解)2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说明我们在学校德育过程中要遵循导向性原则)29.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30.教育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教学活动)31.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的教学模式称为自学指导模式)3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焦虑对学生的学习都是有害的)3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特点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35.新课程的教学观认为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36.谈话法是教师在教育学生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简述运用谈话法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37.简述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育专业素养38.新时期教师应如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15 分)39.有这样一个经典实验:先让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儿童做一种滚木球游戏,作为奖励,他们在游戏中都得到了一些现金兑换券然后,把这些儿童分成四组,每组有一个由实验者的助手装扮的榜样参与第一组儿童和一个自私自利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样向儿童宣传要把好的东西留给自己,不去救济他人,同时也带头不把得到的现金兑换券捐献出来第二组儿童和一个好心肠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样向儿童宣传自己得了好东西还要想到别人,并且带头把得到的兑换券捐献出来第三组儿童和一个言行不一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样口里说人人都应该为自己考虑,实际上却把兑换券放入了捐献箱第四组儿童的榜样则口里说要把6/32得到的兑换券捐献出来,实际上却只说不做实验结果是第二、三组捐献兑换券的儿童均比第一组和第四组明显得多1)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3 分)(2)从理论与实验结合的角度,谈谈自己的认识12 分)2013 年合肥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命题立意】考查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教育著作。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2.B【解析】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阻碍作用命题立意】考查负迁移的概念错因分析】考生对负迁移的概念掌握不牢固3.D【解析】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论”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命题立意】考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错因分析】易错选 A 项考生应把杜威的教育思想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区分开来4.A【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这三种过程是: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评价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即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理解新知识所描绘的事物或现象的意义,并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各种联系命题立意】考查新知识获得的概念错因分析】考生对新知识的概念识记不清楚5.C【解析】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荀子、洛克、华生等命题立意】考查外铄论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7/326.D【解析】观察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的方法。
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基本、普遍的方法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观察法的掌握错因分析】考生对观察法的概念及特点识记不清7.A【解析】“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壬寅学制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并未实行命题立意】考查癸卯学制的地位错因分析】混淆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地位8.A【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知觉选择性的理解错因分析】考生对知觉选择性的特征把握不准确9.C【解析】对教育来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是一般性的要求,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应成为教育活动的根本追求,成为素质教育的应试教育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牺牲了多数学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应试教育忽视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命题立意】考查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错因分析】考生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理解不透彻10.A【解析】说服教育法又叫说理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德育方法。
题干中要使王林同学遵守纪律,应采取这种德育方法命题立意】考查说服教育法的内涵错因分析】考生对德育的各种方法运用不灵活11.D【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教师为人师表的体现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8/3212.D【解析】学校心理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可称为调适性;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可称为发展性命题立意】考查学校心理的基本目标错因分析】混淆了学校心理的基本目标与高级目标13.C【解析】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过程命题立意】考查对发展性规律的理解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14.D【解析】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这种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干扰作用命题立意】考查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对识记材料的影响作用错因分析】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15.B【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命题立意】考查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16.D【解析】题干中描述的是及时复习识记后,遗忘很快就发生因此,须及时进行复习另外,针对遗忘发展“先快后慢”的特点,在识记后不久,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时间间隔要短一些命题立意】考查防止遗忘的方法错因分析】考生对防止遗忘的方法掌握不牢固17.B【解析】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命题立意】考查拓展型课程的概念错因分析】考生对拓展型课程的概念识记不清18.C【解析】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成功地扮演教育者角色、顺利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条件9/32【命题立意】考查教师威信的内涵错因分析】考生对教师威信的内涵理解不透彻19.C【解析】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命题立意】考查我国教育事业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