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莱阳梨膏的传说.pdf
2页莱阳梨膏的传说莱阳慈梨膏在梨膏产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制作技艺起源于熟食莱阳 梨,可以追溯到 300多年前清朝康乾盛世, 那时出了一位名医叫叶天士,叶天士 自幼随祖父、父亲研习医道,青年时期就已小有名气这年初秋的一天,一山东 宁海商人上门求医, 此人姓乔名玉礼, 这乔玉礼在外经商多年, 挣了些银两要送 回家中孝敬父母,走到苏州地界,互感浑身酸痛无力,头晕目眩,咳嗽不止,听 说叶天士的名声,便前来求诊,叶天士给他把脉之后,又详细询问了一些病情, 确诊玉礼因为感冒风寒经久未愈,邪气入里伤肺, 已成肺痨, 在那个时代肺痨是 不治之症,叶天士虽然医术高明,也无法治愈,于是告知病情,劝其速速回家, 以防客死他乡,临行给玉礼开了一个药方,嘱其按时服用,不可迟缓玉礼听罢 心情悲凉,谢过大夫一路服药,匆匆赶路一个月后玉礼来到莱阳地界,此时已 近中秋,天气渐冷,病情也日益加重, 这天玉礼走到莱阳红土崖上的丹崖仙观前, 突感头重脚轻难以支撑, 一阵巨咳喷出大量血痰便昏迷不醒 观中道士将其救起, 老道长医术高明, 一番疗理后玉礼渐渐苏醒, 老道问明情况, 又看了叶天士的药 方,叹道:“叶天士不愧是江南名医,方子开的如此考究,只可惜他那里缺少一 位要紧的药材,也该着你命不该绝,到了莱阳,你这命算是保住了。
玉礼听说 有救,大喜过望,忙跪下谢恩,道长说:“你的病情确实很严重,但莱阳这地方 产一种慈梨,若配着叶天士的药方,并可痊愈于是老道留玉礼在观中住下, 按时服用药方, 每次服药前都蒸食一枚莱阳慈梨几天的功夫玉礼就感到神清气 爽,身上有了力气,咳嗽也渐渐的轻了老道长见他身体好转,又归心似箭,就 让他买了几框莱阳慈梨,一边按法服药,一边赶路玉礼带梨上路,数日后赶回 家乡,又坚持服药,数月后已是康复如初第二年初夏,乔玉礼再赴南方打理生 意,备了礼品先到丹崖仙观谢过道长,又往苏州去大些叶天士 叶天士见乔玉礼 满面红光、神采奕奕而归, 很是吃惊,忙问原委玉礼把回途中的遭遇一一相告, 叶天士听罢感慨道:“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我要拜这位道长为师 叶天士隐姓埋名, 远赴莱阳丹崖仙观向老道长虚心求教,道长见叶天士一脸 和善,又虚心好学,就把自己所学倾囊相授,老道长成了叶天士第十八位老师 期间叶天士曾问及“为何要将慈梨蒸来吃,生吃清爽可口、润喉化痰岂不更 好?”老道长笑答, “世人只知口感清凉即可化痰,却不知梨性本寒, 生食虽能 临时缓解咽喉不适,却是治标不治本,像乔生这类病人,本有寒邪所致,身体又 极其虚弱,生食梨类必会加重寒邪,伤其脾胃,对身体大大不宜,熟食则去其寒 性,反有和胃之功而润肺清心、 止咳化痰之功不失, 岂不好于生食?”叶天士听 后,潜心研究了莱阳梨治、补、润的功效和方法,并将此法带回苏州,从此苏州 民间就有了食用梨膏、梨膏糖、冰糖蒸梨治疗咳喘的方法。
老道长给乔生治病的消息自然在莱阳流传开来,梨园人家本就有熬梨汤水的 传统,因为莱阳梨特别的脆, 掉在柔软的油沙地上无声无息却能碎成八掰,曾有 “瓷梨”的美名每到采收季节,会有很多梨不小心被碰掉地上摔碎,勤俭节约 的梨农将碎梨收起洗净切丝, 在加水煮成浓浓的梨汤水, 可以存放一段时间而不 坏,每天热来引用,可止咳化痰,清心润肺,还有解酒的功能呢 说起熬制梨膏, 也有 100多年的历史了, 其起源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相 传,莱阳慈梨膏的首创者姓于,初时给人家做长工熬梨汤水这一日,东家中午 家里有喜事,给了点酒喝他为了省时间,饭前就把两筐梨原料倒进锅里,生火 上灶饭后一阵紧忙活,这时已记不大清烧了多长时间,就又用大火多烧了会,打算后面再用小火, 自己可以多偷会懒, 稍微眯一下 等把梨渣捞出, 柴火码好, 觉得乏劲上来,慢慢就睡着了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猛醒来一看,锅里的汤早 已经烧干,只剩下一些略带黑色的糊状物一下子就出了一身冷汗抬头一看, 太阳已近落山急忙喊来东家,东家也是捶胸顿足,说白白浪费了两筐梨好说 歹说,结果最后以半个月的工钱相抵本想把这东西扔掉,好刷一下锅,却发现 粘稠无比,还有一股香甜味。
便尝了一口,却一点都不难吃于是便找来个盛饭 的瓦罐,全部盛在里面 回家给久咳的老母亲喂了几勺 没想到老母亲一夜未咳 后来,他便凭着记忆,在自家院子架起大炉,盘起灶台,慢慢试着熬梨膏经过 反复琢磨、 实验,终于掌握了独创的九滤九炼复法熬制梨膏技术,也独创了一些 熬制梨膏的专用器具 曾有时任县令一女, 因风寒感冒咳嗽, 又不思饮用苦药, 便有下人用莱阳梨 敬之岂料小女体质本就虚寒,莱阳慈梨又带寒性,非但没见好转,反而腹泻不 止,病情愈重又有人提议加水和冰糖煮熟,趁热喝汤水,仍不见有明显好转 后来有人向县令荐上于家慈梨膏,说甜可入口,又能止咳,便吩咐找来尝试结 果小女不几日即得以康复从此于家梨膏才小有名气,也渐渐被梨乡人熟知 历经多年,莱阳慈梨膏已是颇负盛名,清光绪年间一度还成为皇家贡品,省 府州县各级官员皆垂涎索取, 可见其脍炙人口 后因清末时期战乱不断, 莱阳慈 梨膏退出皇家舞台,但其制作工艺一直在民间流传 莱阳慈梨膏的制作过程是把梨削皮,再用一种铁制木把带孔的切菜器打成 丝,放进锅里随后用十年以上的梨木, 劈成长十公分、 宽两公分的木条, 引火, 拉动风匣,先是大火,住上半个小时, 把梨渣捞出, 再用小火慢慢熬。
反复数次, 于家更是独创了九滤九炼工艺,梨膏口味特别纯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