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都协议书(专业律师审核起草).doc
6页京都协议书《京都议定书》(乂译《京都协议书》、《京都条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 是人类历史上第- •部限制各国温室气体(主要二氧化碳)排放的国际法案由联介国气候人会于1997 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过,故称作《京都议定书》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的补充条款是 1997年 12月在 H 本京都由联合 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 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正令生效■叽nmoKe ・斤氏三Utt W3AB八谅WkllUlbN*Tib 刃舛■■ Ji*】KK»N 2*5!?«1 wr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红I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已经预计从1990年到2100年全殊气 温将升高1.4r-5.8°Co日前的评估显示,京都议定书如 果能被彻底完全的执行,到2()5()年之询仅可以把气温的升 幅减少0.02°C-0.28aC,正因为如此,许多批评家和环保 主义者质疑京都议定书的价值,认为其标准定得太低根本 不足以应对未來的严重危机。
而支持者们指出京都议定书 只是第一步,为了达到UNFCCC的目标今厉还有继续修改 完善,直到达到UNFCCC4.2(d)规定的要求为止• 目录•概况•・各国方反应• •普遍但有所区分的责任•・支持意见• •反对意见• •成木效益分析• •相关链接• •外部链接京都议定书•概况1997年12月条约在H本京都通过,并于1998年3月16日至1999年3月15日间开放签字,条约于2005年2 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至IJ2005年9月,—共有156个国家通过了该条约(占全球排放量的61%),弓I人 注目的杲美国和澳人利亚没有签署该条约3条约规定,它在“不少于55个参与国签署该条约并且温室气体排放最达到附件I中规定国家在1990年 总排放量的55%后的第90天”开始生效,这两个条件中,“55个国家”在2002年5月23 F1当冰岛通过后首京都议定书•各国方反应先达到,2004年12月18口俄罗斯通过了该条约府 达到了“55%”的条件,条约在90天后于2005年2月 16 口开始强制生效俄罗斯:弗拉基米尔•普京于2004年12月41 I签署了 该协议,俄罗斯于12月18日正式通知联合国签署 了京都议定书。
俄罗斯的态度受到了国际补会的密切关注,因为一旦俄罗斯签署了该条约,条约就 会在90天厉强制生效(2005年2月16口)普京总统早些吋候在型曲9月曾经口头表示过支持京都议定书及与俄罗斯相关的内容正如人家预 期的那样,2004年10月22H俄罗斯国家杜马下院通过了签署该条约,随后上院也通过了签署该条约 京都议定书制定的限制排放量是以1990年的排放水平作为基准的,而ti 1990年以來,由于苏联解体 厉大多数共和国的经济都大幅卜-滑,温室气体排放也人幅卜•降,所以俄罗斯现在要达标会非常轻松, 俄罗斯目前的排放水平人人低于条约要求,事实上俄罗斯其至可以通过销售排放指标给那些达标困 难的国家,來获得不菲的经济冋报欧盟:2002年5月311〕, 她当时的15个正式成员国在联合国签署了相关文件,欧盟的原有排放量大 约占全球排放量的21%,条约规定要把排放量比199()年减少8%.欧盟一直是京都议定书的主要支持 者,并一直致力于说服那些立场摇摆的国家加入条约2002年12月,欧盟建立了一•个排放交易系统,交易配额包括六种关键行•业:能源、钢铁、水泥、玻 璃、制砖和造纸,这一交易系统可以帮助那些难以达标的国家最终达标。
交易价格从2()05年的40欧 元每吨会涨到2(X)8年的100欧元/吨根据日前的交易项日以可以实现到2008年减少4.7%的排放,超 过总目标的一半多在对京都议定书的签署问题上欧盟内部儿乎没有任何争议随着原东欧共产主义国家新加入欧盟, 原有的1990年基准指标也人为抬髙,相对其他的发达国家,欧盟获得了一些潜在的好处美国:美国作为京都议定书的参与国之一,既不签署该条约也不从条约退出条约只有得到美国国 会的批准才会对美国有效在京都议定书的谈判之前,1997年6月25FI美国参议院就以95 票对零票通过了“伯徳•哈格尔决议”(S. Res. 98),要求美国政府 不得签署同意任何“不同等对待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的, 有具体口标和时间限制的条约”,因为这会“对美国经济产生严 重的危害但1998年11月12日参加谈判的副总统戈尔仍然彖 征性的签了字考虑到参议院当时的态度不可能通过该条约, 克林顿政府没有将议定书提交国会审议12坐生7月克林顿政府公布了一•份经济顾问委员会的报告,这 份报告认为通过和附件I/B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Z间按照辿 发展机制进行排放交易,可以使美国减少原先估计花费的60% 就达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2012年排放要求。
除此之外其他部门 的经济评估,包括国会预算办公室、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管 理局等,却都认为履彳亍京都议定书有可能会人幅降低美国QDE 增长现总统布什已经说他不会把条约提交国会批准,他表示原则上 他并不反对京都议定书的思想,但是他认为议定书规定的要求太高会损害美国的经济,他强调目前 科学界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还没有定论此外,他对条约的一•些细节也不满意,例如,他对把附件I 国家和其他国家区别对待表示不满,他说:“世界第二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是皿,但是中国却被排除 在京都议定书的限制Z外这是一•个需要全世界付出100%努力的问题,我们以及世界其他所有国家 美国还要在对付气候变化的问题中担任领导地位,但不愿意被需要承担义务的这一有缺陷条约所束 缚相反,美国政府一贯乐于在有关气候变化的事务中担任领导角色我们现在的做法必须和降低 犬气中温室气体浓度这一长远目标相一•致"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公布的资料,2003年中国人均排放二氧化碳0.74吨,比1990年增长了40%, 但与此同时美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了5.44吨,将近中国的八倍全球L1有141个国家和地区 签署《京都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
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至4%,排放的二氧化 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人的国家2002年6月,美国环保局公布了《2002年气候变化报告》一些评论人士认为该报告已经在部分的支 持京都议定书,尽管报告本身并没有直接认可该公约同年晚些时候,曾经调杳过京都议定书法律 地位的国会研究人员建议通过UNFCCC,这样可以利用美国的影响力减少议定书中包含不利的条款 和目标,而且由于总统并不能独立的履行该公约,国会还可以根据£l i2的需要制定单独的法律200521 6M,美国国务院的文件显示当局认同了埃克森石汕公司管理层的观点,拒绝气候变化的政策 有利于公司摆脱财政困难更好的发展,这其中也包括对于京都议定书的态度另外游说团体“全球气 候联合”(Global Climate Coalition)在此也发挥了一定的影响在2005年6月的G8会议上,美国政府正式宣布愿意承担“发达国家可以做到的实际承诺,但前提是不 损害经济发展”其实这一承诺和美国政府以前的一贯承诺——到2012年前把“碳密度”降低18%是如 出一辙的(碳密度并非指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而是指以GDP平均的二氧化碳排放景)。
有人指出 “碳密度”降低18%的实际情况是二氧化碳总排放最在增加京都议主书的反对者的核心观点是一口实施该条约,环境将受益而经济将受害尽管这是普通人的“十亡«!划纲要(車案)名诃解和"OH:二.Wh 甲・ i««k 化令■化a・冗■代正常想法,但却是荒谬的・事实是如果美国政府对燃汕征收国税的话,反而会人幅度的刺激经济增 长(大约每年有1000亿美元)因为石汕生产国(沙特阿拉们、ffi 罗斯、委内端拉等)现在正由于高汕价而赚去巨额利润,每桶原 汕的开采成本大约只有15美元,而市场销售价高达60美元以上燃汕税将会犬幅降低石汕的消费,H然也就会降低汕价,同时美 国政府每年还对以获得2000亿美元的税收消费者现在必须为别 的史节能的技术而花钱(例如采用热泵取暖而不是直接燃汕取 暖),但是政府可以把征收的燃汕税一部分返还给消费者作为这部 分投资,这样乂可以带动环保企业的发展,最终会为整个行业帯 來1170亿美元的收益高汕价以及对替代技术的应用会使石汕的 消费减少9%,仅此己足以使美国达到京都议定书的排放要求对 此更详细的分析请参见和加拿大:2002年12力17|丨,加拿人签署了该公约与此同吋,众it-ojna."・Ik ti MM ■即&多的民意测验显示,对该条约的支持度人约在70%o当然也有反对者,主要是一些商业团体、少数 气候研究的科学家和能源业人士,他们人多和美国政府持相 同观点;另外也有一些人,是担心“美国不受京都议定书影响” 会使加拿大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到2005年为止,争论还仅限于艾们塔(加拿人最大的右汕产 地)政府和联邦政府之问的口水战但是,还是有国家分裂 的疑虑,尤其是艾伯塔地区为了减轻这种担心,联邦政府将会争取更多把燃料卖给美国 的指标,尤其是犬然气澳大利亚:澳人利亚一-开始拒绝了签署京都议定书澳人利亚总理约翰•霍华徳声称该条约会减少澳大利亚人的丁•作机 会,澳大利亚为减排做的已经够多的了联邦中的反对党 澳人利亚丁党,却完全支持京都议定书,这成为澳大利亚政 治中最严重争论的议题澳人利亚是世界上第二人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支持《京都调度室书》的日本民众2005年7月28H澳大利亚政府和美国在•起签署了《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伙伴关系》之后,澳大利亚为了达到参加2005年马來西亚东亚峰会的要求已经补签了京都议定书日本:由于该议定书以京都为名,是世界上少数以日本地名命名的国际重要条约,日本官方与民间 普遍以此为荣日本不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基本上都是全力支持京都议定书日本目前也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中,绿色能源发展最进步的国家中国:中国政府于2002年9月3口通过签普京都议定书由于中国是条约控制框架以外的国家,所以 也不受温室气体排放限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说,“发达国家必须要釆取措施,然后发展中国 家,好比中国,才必须跟进。
"印度:2002年8月印度签署了京都议定书由于印度是条约控制框架以外的国家,所以也不受温室气 体排放限制台湾:由于联合国将台湾视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故同中国人陆、香港和澳门一样不受温室气体排 放限制但实际上台湾是否能逃过这些限制还杲遭到一定的质疑;因为中共可能会在此方而展现出“弹性”以 加速台湾产业投资中国(台湾温室气体排放遭到限制造成高耗能产业術进),而中共有借机打击台湾 经济的不良纪录台湾在二氧化碳排放的表现在发达国家中算是相当糟糕的原因人致在于能源价格过低京都议定书■普遍但有所区分的责任—•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态度己经在发展中国家中受到了批评例如,UNFCCC同意建立一套 “普遍但有所区分的责任”,参与国达成了以下共识:•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在來看,发达国家都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量还是很低的;•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控制应该和他们的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另一方面,中国、印度以及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目前被京都议定书豁免,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在T业化 时期人量排放温室气体并造成当今全球的气候变化然而,有评论者认为,中国、印度、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将很快成为大量排放温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