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临沂职称考试农田水利学复习提纲.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48127146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2.31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职称版)一、题型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简答、计算二、名词解释(按拼音排序)SPAC系统:田间水分运动是在水势梯度的作用下产生的,各环节之间是相互影 响和相互制约的,为了完整地解决农田水分运动问题,必须将土壤-植物-大气看 作一个连续体统一考虑这一连续体即为SPAC系统参照作物需水量ET0:是指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覆盖、生长正常、高矮整齐 的开阔矮草地上的蒸发量,一般是指在这种条件下的苜蓿草的需水量而言承泄区:指位于排水区域外,承纳排水系统排出水量的河流、湖泊或海洋等大田蓄水能力:指田块内部拦蓄雨水能力的限度地下水临界深度: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 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藏深度其大小与土壤质 地、地下水矿化度、气象条件、灌溉排水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有关凋萎系数:使植物发生永久凋萎现象时土壤的含水率灌溉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灌溉设计保证率:是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一般以 正常供水的年数或供水不破坏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表示灌溉设计保证率是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水量的比值。

      灌溉制度:指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 以及灌溉定额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灌水率: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又称灌水模数灌溉用水量和灌溉用水流量:是指罐区需要从水源引入的水量和流量 计划湿润层:通常以作物主要根系吸水层作为灌水时的土壤计划湿润层 加大流量:灌溉工程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难以准确估计的附加流量,把设计 流量适当放大后所得到的安全流量抗旱天数:是指灌溉设施在无降雨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临界不冲流速:在稳定渠道中,允许的最大平均流速成为临界不冲流速,简称不 冲流速,最小平均流速称为临界不淤流速,简称不淤流速排涝模数:单位排水区域面积上的排涝流量排涝水位:排水沟宣泄排涝设计流量时的水位排渍模数:单位面积上的排渍流量排渍水位:排水沟经常需要维持的水位,在平原地区主要由控制地下水位的要求 所决定,又称日常水位渠道断面的宽深比:是渠道底宽和水深的比值渠道水利系数:渠道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设计流量:在灌溉设计标准条件下,为满足灌溉用水要求,需要渠道输送的最大 流量水滴打击强度:是单位喷洒面积内水滴对作物和土壤的打击动能,它与水滴的大 小、降落速度及密集程度有关。

      一般采用水滴直径大小来衡量水力最优断面:指在渠道比降和渠床糙率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设计流量所需要的 最小过水断面水力最优断面比较窄深田间持水率:土壤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率田间工程:是指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和固定沟道之间的条田范围内的临时渠道、排 水小沟、田间道路、稻田的格田和田埂、旱地的灌水畦和灌水沟、小型建筑物以 及土地平整等农田建设工程田间耗水量:腾发耗水量和稻田渗漏量之和田间水利用系数:是实际灌入田间的有效水量和末级固定渠道放出水量的比值 条田:指末级固定灌溉渠道(农渠)和末级固定沟道(农沟)之间的田块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H):在旱田进行灌溉时,计划调节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 层深度最小流量:在灌溉设计标准条件下,渠道在工作过程中输送的最小流量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指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作物消耗 水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消耗的水量,又叫腾发三、各章节重点第一章农田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运动1、 农田水分存在的三种基本形式:地面水、土壤水、地下水土壤水按其形态 不同可分为气态水、吸着水、毛管水和重力水2、 作物根系吸水层中的土壤水,以(毛管水)最容易被旱作物吸收,是对旱作物生长最有价值的水分形式。

      第二农作物需水量田排水措施1、 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植株蒸腾、株间蒸发和深层渗漏2、 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消耗的水量,又叫腾发田间耗水量:腾 发耗水量和稻田渗漏量之和3、 作物需水量的大小的影响因素:气象条件(温度、日照、湿度、风速)土壤 含水状况、作物种类及其生长发育阶段、农业技术措施、灌溉排水措施4、 直接计算需水量的方法:(1)以水面蒸发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2)以产量为 参数的需水系数法5、 参照作物需水量ETO:是指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覆盖、生长正常、高矮 整齐的开阔矮草地上的蒸发量,一般是指在这种条件下的苜蓿草的需水量而言6、 灌溉制度:指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 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灌水定额:指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灌溉定额: 各次灌水定额之和7、 充分条件下的灌溉制度:是指灌溉供水能够充分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 量要求而制定的灌溉制度制定方法:总结群众丰产灌水经验、根据灌溉试验资 料制定灌溉制度、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作物灌溉制度8、 水稻灌溉制度可分为:泡田期及插秧以后的生育期两个阶段进行计算 稻田的水量平衡方程:h+P+m-WC-d=h1 2h时段初田面水层深度P降雨量d排水量m灌水量WC田间耗水量9、 灌溉用水量和灌溉用水流量:是指罐区需要从水源引入的水量和流量。

      10、 灌水率计算:q=a m/864Tq—作物灌水率m3 / (s. 100h m 灌溉水源的主要类型:地表灌溉水源、地下灌溉水源、雨水集蓄、劣质 水开发利用、不同水源的联合利用 灌溉引取水方式及适用场合:无坝引水:灌区附近河流水位、流量均能满 足灌溉要求时,即可选择适宜的位置作为取水口修建进水闸引水自流灌溉,形成) a —作物种植比例:作物种植面积与灌区灌溉面积之比m—作物灌水的灌溉定额m3/h T—灌水的延续时间d灌水率: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又称灌水模数影响灌水率的因素:①灌水延续时间②灌水定额③作物种植比例11、 灌水率图修正的目的:各时期灌水率大小相差悬殊,渠道输水断断续续,不 利于管理,因此必须对初步算的的灌水率图进行修正,尽可能消除灌水率高峰和 短期停水影响原则:不影响作物需水要求,尽量不要改变主要作物关键用水期 的各次灌水时间,若必须调整移动,以往前移动为主,前后移动不超过三天;调 整其它各次灌水时,要使修正后的灌水率图比较均匀、连续12、 设计灌水率:以累计30d以上的最大灌水率为设计灌水率,短期的峰值不应 大于设计灌水率的120%13、 灌溉用水量计算:灌溉净用水量=灌溉定额x灌溉面积 灌溉毛用水量=灌溉1、灌水方法分类:一、全面灌溉1、地面灌溉:①畦灌(借助重力作用湿润 土壤)②沟灌(借助毛细管作用湿润土壤)③淹灌(借助重力作用湿润土壤)④ 漫灌(重力湿润)2、喷灌。

      二、局部灌溉:①渗灌(优:灌水质量好、蒸发损 失少,少占耕地便于机耕;缺:地表湿润差,地下管造价高,容易淤塞,检修困 难)②滴灌(优:非常省水,自动化程度高,可以使土壤湿度始终保持在最优状 态;缺:需要大量塑料管,投资高,滴头极易堵塞)③微喷灌(湿润面积大,出 流流速大,堵塞可能性小)④涌灌(工作压力低,与低压管道输水的地面灌溉相 近,出流孔口大,不易堵塞)⑤膜上灌(减少渗漏损失,又和膜下灌一样减少地 无坝引水,一般由进水闸、冲沙闸和导流堤三部分组成有坝引水:当河流水源 虽较丰富,但水位较低时,可在河道上修建壅水建筑物,抬高水位,自流引水灌 溉,形成有坝引水方式,主要由拦河坝、进水闸、冲沙闸及防洪堤等组成抽水 取水:河流水量比较丰富,但灌区位置较高,修建其他自流引水工程困难或不经 济时,可就近采取抽水取水方式水库取水:河流的流量、水位均不能满足灌溉 要求时,必须在河流的适当地点修建水库进行径流调节,以解决来水和用水之间 的矛盾,并综合利用河流水源灌溉设计标准的指标:灌溉设计保证率、抗旱天数灌溉设计保证率 是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P二m/n+1 m一灌溉设施保证正常供水年数n一灌溉设施供水总年数3、抗旱天数是指灌溉设施在无降雨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

      第四章灌溉渠道系统1、 农田灌水的工程系统:包括渠首工程、输配水工程和田间工程灌溉渠系的组成:灌溉渠系由各级灌溉渠道和退(泄)水渠道组成大、中型灌 区固定渠道分为:干支斗农四级2、 灌溉渠道的规划原则:(1)干渠应布置在灌区的较高地带,以便自流控制大 的灌溉面积其他各级渠道亦应该布置在各自控制范围内的较高地带对面积很 小的局部高地宜采用提水灌溉的方式,不必据此抬高渠道高程2)使工程量和 工程费用最小(3)灌溉渠道的位置应参照行政区划确定,尽可能使各用水单位 都有独立的用水渠道,以利管理4 )斗、农渠的位置要满足机耕要求渠道线 路要直,上、下级渠道尽可能垂直,斗、农渠的间距要有利于机械耕作5)要 考虑综合利用山区、丘陵区的渠道布置应集中落差,以便发电和进行农副业加 工6)灌溉渠系规划应和排水系统规划结合进行7)灌溉渠系布置应和土地 利用规划相配合,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方便生产和生活3、 干、支渠的规划布置形式:(1)山区、丘陵区的干渠一般沿灌区上部边缘布 置,大体上和等高线平行,支渠沿两溪间的分水岭布置2)平原区的干渠多沿 等高线布置,支渠垂直等高线布置3)圩垸区灌溉干渠多沿圩堤布置,灌溉渠 系通常只有干、支两级。

      5、 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的配合与适用条件:(1)灌排相间布置:在地形平坦或 有微地形起伏的地区,宜把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交错布置,沟、渠都是两侧控制, 工程量较省2)灌排相邻布置:在地面向一侧倾斜的地区,渠道只能向一侧灌 水,排水沟也只能接纳一边的径流,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只能并行,上灌下排, 互相配合6、 渠系建筑物的规划布置类型:(1)引水建筑物:从河流无坝引水灌溉时的引 水建筑物即渠首进水闸:调节引入干渠的流量;有坝引水时的灌溉引水枢纽:壅 高水位、冲刷进水闸前的淤沙、调节干渠的进水流量、满足灌溉对水位、流量的 要求;需要提水灌溉时渠首的水泵站和需要调节河道流量满足灌溉要求时修建的 水库2)配水建筑物:分水闸(建在上级渠道向下级渠道分水的地方,控制和 调节向下级渠道的配水流量)、节制闸(垂直渠道中心线布置,根据需要抬高上 游渠道的水位或阻止渠水继续流向下游适用情况:A、下级渠道中,个别渠道 的进水口处的设计水位和渠底高程较高,当上级渠道的工作流量小于设计流量 时,进水困难,需在分水口的下游设置一节制闸;B、下级渠道实行轮灌时;C、 为了保护渠道上的重要建筑物或险工渠段,退泄降雨期间汇入上游渠段的降雨径 流时)(3)交叉建筑物:当渠道穿越山岗、河沟、道路时,需要修建交叉建筑物。

      包括隧洞(当渠道遇到山岗时,或因石质坚硬,或因开挖工程量过大不能采用深 挖方渠道时)、渡槽(渠道穿越河沟、道路时,如果渠底高于河沟的最高洪水位 或渠底高于路面的净空大于行驶车辆要求的安全高度时,或穿越洼地采取高填方 渠道工程量太大时)、倒虹吸(渠道穿越河沟、道路时,若渠道水位高出路面或 河沟洪水位,但渠底高程却低于路面或河沟洪水位时;或渠底高程虽高于路面, 但净空不能满足交通要求时)、涵洞(渠道与道路相交,渠道水位低于路面,而 且流量较小时;当渠道与河沟相交,河沟洪水位低于渠底高程,而且河沟洪水流 量小于渠道流量时,可用填方渠道跨越河沟,在填方渠道下面建造排洪涵洞)、 桥梁(渠道与道路相交,渠道水位低于路面,而且流量较大、水面较宽时)(4) 衔接建筑物:当渠道通过坡度较大的地段时,为了防止渠道冲刷,保持渠道的设 计比降,就把渠道分成上、下两段,中间用衔接建筑物联结跌水:当渠道通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