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自动化专业人才的模式构建.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卢**
  • 文档编号:163648639
  • 上传时间:2021-01-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57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自动化专业人才的模式构建 一、调研区域产业人才需求,明确专业培养定位  1.调研区域企业对电气自动化人才的需求  为了实现毕业生与企业人才需求零距离对接,更有效提高高职人才培养水平,深化自动化专业人才模式改革,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建设与研究课题组走访了顺义空港开发区和临河开发区50家自动化类相关企业,重点对北汽集团、恩布拉科压缩机、阿奇夏米尔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进行调研,主要针对这些企业的人事部经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  据了解,空港工业区和临河开发区中大部分自动化类企业主要涵盖对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维修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对各个部门人员的学历要求不同所调研的企业共有1856个工作岗位,这些工作岗位中需要高职学历的情况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高职学历人才在顺义空港工业区和临河开发区的电气自动化的人才需求中占有主体地位,尤其是在自动化生产线调试、维修和管理岗位所占比重比较大,同时在物流、人力资源等部门也是骨干力量,但在研发和生产部门所占比重较低  2.调研高职毕业生情况  通过对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调研,主要想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技能和职业素养是否满意,哪些能力还需要加强和提升,从这一侧面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

      我们走访了近三年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后工作的48家企事业单位,其中有4家企业对学生的能力非常满意,30家企业比较满意,10家企业觉得一般,剩余4家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表示不满意调查对象主要各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共发放45份问卷,实际回收43份,在统计问卷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48家企业几乎有同一个答案:企业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就业择业观教育据调查,企业普遍认为高职学生没有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对自己进行较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也意识不到在基层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些毕业生在生产线上没有好好练技能,而是在混日子,导致自己的技能没有提高,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效率  3.调研典型工作技能  在对企业典型工作岗位调研中可知,企业对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对继电器逻辑电路安装与维护和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维护两个方面上主要典型的工作任务为电气设备的安装及接线、自动化设备的检测、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操作与维护、一般设备电气故障的维修等要求学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同时还具备职业能力的可迁移性  综上,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需要培养能服务于电子、电气以及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同时能适应生产一线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学生,而且还要求他们能熟练使用企业中常见电器、PLC、变频器、触摸屏等电气设备,具有继电器逻辑电路安装能力和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维护的能力,从事企业自动化生产线等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维护和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紧跟区域产业发展升级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将新技术融入专业培养方案  近几年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组态软件、现场总线、机器视觉传达、变频调速、交流伺服等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企业,传统的继电器控制、交流调速控制等传统控制逐渐退出了市场因此,要紧跟企业技术发展步伐,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将变频调速、交流伺服这些新技术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使教学与生产无缝对接,让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理念和新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将新理念融入实践教学环节  运用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将企业最新技术和控制最新设备、产品、技术等引入实训教学环节实现以PLC控制器、变频器、触摸屏、总线控制为主流的电气智能化、网络化系统集成技术能力培养例如,恩布拉科雪花有限公司在生产压缩机生产线上就运用了西门子PLC来控制整条线的运行,过程需要触摸屏来人为监控和调节,同时还运用了总线控制为了培养学生对电气智能化和网络化系统集成技术能力,需要企业这一整体控制理念融入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中,而不是传统的将PLC、变频器、触摸屏这三门课程各自独立讲授给学生  3.将新标准融入考核评价体系  第三届北京市职业技能竞赛和北汽集团组织的技能竞赛实行以赛代考的原则,将维修电工(中级工和高级工)、可编程控制器编程设计师、电气智能技术应用工程师等证书的职业资格认证要求融入到大赛试题中,这表明企业对这些职业资格认证的标准是非常认可的。

      因此,需要以职业资格认证的知识点、能力点为融合点,构造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训练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  三、依托区域相关企业,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1.依托区域企业,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  优秀的教学团队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我院定期派教师下企业顶岗实习,把实践操作能力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指标,鼓励教师考取技能证书,将本职教学工作与行业广泛融合,与企业专家共同探讨和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难题,同时每年在全院教师中开展技能大比武,这一系列举措目的是想努力培养一支实践技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再有还积极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共同开发建设专业课程,共同编写专业实训教材,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近几年,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先后选派35人名教师分别到北汽集团、北京奔驰、北京现代等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与企业专业共同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同时还给600多名企业员工讲授"可编程控制技术";和"电工电子";等专业课程 2.引入企业真实工作项目,改革核心课程群  在改革核心课程过程中,引入企业的真实项目以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和典型电气设备维护能力培养为目标,按照企业实际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工作情景来组织课程,用行业企业的核心技术来开发课程;运用情景案例、项目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教学做";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我院与恩布拉科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汽车、北汽集团、阿奇夏米尔等企业合作,共同建设"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单片机应用技术";、"工厂配电技术";三门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设计"电机控制技术";、"电气控制技术";、"变频控制技术";等5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实施方案等教学文件,将企业元素融入各门课程中  3.与企业相互支撑,搭建多功能实训基地平台  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我院本着"贴近生产,贴近工艺,贴近技术";的原则,打破按照学科组建的格局,将各实训室仿照真实的企业环境,按照技术模块、工艺流程、生产流程和实物流程进行建设,教学内容涉及和设备配置力争做到"三个贴近";,其中既有仿照企业建设的自动化灌装生产线,也有大批能够反映当前高新技术的设备,例如多自由度智能机械手、智能群控电梯模型等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与北汽集团联合搭建"焊接机械人校外实训基地";,将实训基地建设在北汽的组装车间这些将学生技能训练、技术开发与生产、职业培训与鉴定、职业素质训练集于一体的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接触当前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学到较前沿的技术和工艺,真正实现与用人单位"零距离";对接  四、结论  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和自身专业内涵建设,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相适应,与企业共同搭建实训基地平台,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培养优秀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

      满足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参考文献:  【1】官泳华.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全面提高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2】刘昌亮,凌艺春,杨铨.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教育与职业,2012,(2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