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ppt课件眼动追踪技术.ppt
102页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脑假设眼脑假设Just, M. A., & Carpenter, P. A. (1980). A theory of reading: From eye fixations to comprehension. Psychology Review, 87, 329-354. 为什么要动眼为什么要动眼眼动更经济头重约5kg,占人体重的7%每只眼重约8g,占人体重的0.002%眼动的三种基本方式注视眼跳追随运动眼动过程法国心理学家Javal发现,在阅读过程中眼睛的运动是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odel of reading而不是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odel of reading阅读一句话时的眼动阅读一段话时的眼动浏览照片时的眼动浏览图画时的眼动目前最常用眼动技术记录方法目前最常用眼动技术记录方法由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红外滤光镜过滤后只有红外线可以通过红外线经过半反射镜后 部分到达反射镜经反射镜发射到达眼球,眼球对红外线的反射光经同一反射镜到达能锁定眼睛的特殊的瞳孔摄像机,通过连续的记录从人的眼角膜和瞳孔反射的红外线,然后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眼球的完整图像再经软件处理后获得视线变化的数据,达到视线跟踪的目的。
角膜反射法角膜反射法由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红外滤光镜过滤后只有红外线可以通过红外线经过半反射镜后 部分到达反射镜经反射镜发射到达眼球,眼球对红外线的反射光经同一反射镜到达能锁定眼睛的特殊的瞳孔摄像机,通过连续的记录从人的眼角膜和瞳孔反射的红外线,然后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眼球的完整图像再经软件处理后获得视线变化的数据,达到视线跟踪的目的眼球结构角膜反射法角膜反射法常见眼动仪类型常见眼动仪类型头盔式桌面式固定支架式眼镜式数据记录采集方法眼动追踪技术的优势客观性同步生态学效度眼动追踪技术的指标类型直观性数据扫描路径蜂群图焦点图热图统计分析类指标眼动研究中,常用统计指标分为:-基本指标:注视类、眼跳类-合成指标:凝视时间类、扫描路径类等注视类指标注视定义:眼睛与头部相对稳定状态下的一段时间内(通常为80-200毫秒),个体眼球运动的离散阈值小于2度,离散速度小于15-100度/秒总注视次数兴趣区内注视次数:兴趣区内注视次数越多,表明这个区域对于观察者来说更为重要凝视时间:兴趣区内所有注视时间的总和是比较不同目标上注意分配情况的指标兴趣区凝视率:指兴趣区内凝视时间与整个图片凝视时间的比例对特定区域内目标的凝视率越高,表明该区域的信息提取难度越大,或者兴趣高。
眼跳类指标眼跳定义:发生在两次注视之间的眼睛运动,通常持续20-35毫秒眼跳过程不会发生编码现象,因此眼跳指标无法反应出任何关于目标技工的信息眼跳类指标眼跳次数:眼跳次数越多,表明搜索过程越长眼跳类指标眼跳潜伏期:刺激呈现到第一个眼跳启动的时间潜伏期越长,表明当前区域的加工越困难眼跳幅度:眼跳幅度越大,表明新区域或新位置有更多的意义性或高价值性信息回视型眼跳:表明当前缺乏意义性线索扫描路径扫描路径:注视-眼跳-注视-眼跳-注视搜索任务中,理想的扫描路径是一个直接朝向目标的直线扫描路径扫描持续时间:持续时间越长,表明搜索效率越低搜索路径长度:路径越长,表明搜索效率越低首次注视时间:对于目标的首次注视时间越短,表明目标的 知觉信息越容易获得(特征凸显性)眼动追踪技术的优势客观性同步生态学效度适用于注意、知觉、视觉搜索等早期认知适用于注意、知觉、视觉搜索等早期认知加工过程研究加工过程研究二、眼动追踪技术的应用领域二、眼动追踪技术的应用领域较成熟较成熟的领域的领域目前正处于探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的领域索阶段的领域眼动记录技术应用研究案例眼动技术研究应用领域发展心理学自闭症美学心理学广告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 交通心理学 课堂教与学行为 阅读心理学 神经心理学发展心理学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那些心理是先天的?哪些心理是后天的?以婴儿为被试来解决此问题以婴儿为被试所遇到的问题婴儿不会说话,怎么办?1个月与2个月的婴儿是如何看人脸的face scanning in autism广告心理学好广告与差广告的差别眼动技术的应用第一排得到最多的关注案例一视频广告效果的眼动评估视频广告效果的眼动评估问题的提出调查发现,美国消费者每天主动和被动接触的广告平均有300-500份左右。
商家最为关心的问题:(1)怎样的广告才能使消费者过目不忘,记住自己的商品?(2)怎样的广告才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问题的提出广告效果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是事后感知调查、购买意愿调查、经济效益评估等手段这些方法无法获得用户观看视频广告过程中的心理加工活动,而用户对广告的感知和态度都是在观看过程中形成的了解用户观看广告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对于广告效果评估非常重要问题的提出本研究采用眼动记录技术,实时记录用户观看视频广告过程的眼动轨迹,揭示用大学生观看不同视频广告时的心理特点与规律,探讨广告设计的优缺点,从而为广告设计提供建议方法 被试被试随机选取天津市某高校本科生27名,平均年龄21.11.38岁被试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无色盲、色弱等眼疾患者方法实验仪器实验仪器Tobii T120型眼动仪,采样率120Hz,19英寸液晶显示屏,分辨率为1024768,刷新率为75Hz主机为DELL D620笔记本电脑,主频2.16Hz , 2G内存,256M显卡方法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两段视频广告,为了避免熟悉效应,所选的广告均为国内没有播放过的韩国广告,一段SUMSANG广告,另一段为LG Shine广告。
两段广告的时间均为30秒方法sumsangLG Shine方法实验程序实验程序实验是个别施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眼动评估,第二阶段为问卷调查两段广告的播放顺序在被试间进行了平衡方法数据处理数据处理采用Tobii studio进行数据分析在统计分析前,对眼动记录的准确性进行检查,剔除1名被试数据兴趣区:区域、模特区域和文字区域采用SPSS for Windows12.0进行统计结果分析分析思路分析思路首先以整个视频为分析单位进行分析,从整体角度分析广告的特点;其次,根据每段广告中的位置,将整个视频分为更小的视频片断,即,使每个小片段中基本上位于一个固定的区域内,目的是为了确定兴趣区,便于分析和比较或模特单独呈现的视频没有进行分析结果分析三星三星总体分析 注视时间注视比例结果分析三星三星各片段内注视时间不同兴趣区不同兴趣区间的差异显间的差异显著,被试对著,被试对区域的区域的注视时间显注视时间显著长于模特著长于模特区域结果分析三星三星各片段内注视比例在注视比例在注视比例上,不同兴上,不同兴趣区间的差趣区间的差异显著,被异显著,被试对区试对区域的注视比域的注视比例显著高于例显著高于模特区域。
模特区域结果分析三星三星对、模特与文字的注视时间 在注视时间上,在注视时间上,不同兴趣区间不同兴趣区间的差异显著,的差异显著,被试对区被试对区域的注视时间域的注视时间显著长于模特显著长于模特区域和文字区区域和文字区域结果分析三星三星对、模特与文字的注视比例对、模特与文字的注视比例 在注视比例上,在注视比例上,不同兴趣区间不同兴趣区间的差异显著,的差异显著,被试对区被试对区域的注视比例域的注视比例显著多于模特显著多于模特区域和文字区区域和文字区域结果分析LG 总体分析注视时间注视比例结果分析LG 各片段内注视时间在注视时间上,在注视时间上,不同兴趣区间不同兴趣区间的差异显著,的差异显著,被试对模特区被试对模特区域的注视时间域的注视时间显著多于显著多于区域结果分析LG 各片段内的注视比例在注视比例上,在注视比例上,不同兴趣区间不同兴趣区间的差异显著,的差异显著,被试对模特区被试对模特区域的注视比例域的注视比例显著多于显著多于区域结果分析LG 、模特与文字的眼动数据分析 注视时间注视比例结果分析LG 在注视时间上,不同兴趣区间的差异显著,被试对文字区域的注视时间显著短于区域和文字区域在注视比例上,不同兴趣区间的差异显著,被试对文字区域的注视时间显著少于区域和文字区域。
结果分析问卷数据分析问卷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记忆效果还是购买意愿,三星广告的效果比LG广告的效果好三星广告LG广告记忆效果91%82%喜欢程度2.542.51购买意愿3.562.21小结对于这两段视频广告而言,三星广告的效果比LG广告的效果要好一些本研究表明,眼动记录技术可以客观地反映出视频广告设计的特点案例二使用对驾车过程影响的眼动研究使用对驾车过程影响的眼动研究驾驶过程中打是导致车祸的主要因素之一使用通话增加了认知加工负荷,影响了驾驶效果通过对模拟驾驶过程中使用模式的探讨,为真实驾驶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方法方法被试被试根据实验设计招募26名被试,年龄在20-25岁之间,男生14人,女生12人其中一半被试有驾驶经验,驾龄在1-3年之间;另一半被试没有驾驶经验方法方法实验材料实验材料18个模拟驾驶场景的flash动画,每个场景30秒根据场景中车辆数量,分为3辆、5辆和7辆三种条件其中一半场景中路面上有障碍物,另一半则没有方法方法实验设计实验设计2(任务:驾驶通话、单独驾驶)2(驾驶经验:有、无) 3(场景车数:3、5、7)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方法方法实验程序实验程序模拟驾驶车速判断障碍物回忆一半被试一边模拟驾驶一边模拟通话,而另一半被试只是驾驶。
被试任务:1 报告视野中哪一辆车最快;2 回忆并报告地平线出现的物体方法方法实验仪器实验仪器Tobii T120型眼动仪,采样率120Hz,19英寸液晶显示屏,分辨率为1024768,刷新率75Hz主机为DELL D620笔记本电脑结果结果对目标车的注视次数对目标车的注视次数不同任务的差异显著;不同车数场景的差异显著不同任务的差异显著;不同车数场景的差异显著对目标车的注视比例对目标车的注视比例结果结果对障碍物的注视次数对障碍物的注视次数不同任务的差异显著;不同车数场景的差异显著不同任务的差异显著;不同车数场景的差异显著对障碍物的注视比例对障碍物的注视比例结果结果对障碍物的回忆正确率对障碍物的回忆正确率不同任务间的差异不同任务间的差异显著;显著;不同车数场景间的不同车数场景间的差异显著差异显著结果结果对车速的判断正确率对车速的判断正确率不同任务间的差异不同任务间的差异显著;显著;不同车数场景间的不同车数场景间的差异显著差异显著结果结果驾驶过程中不使用条件下的回忆成绩和判断成绩均好于使用条件驾驶时使用的被试能注意到驾驶环境中信息,但是不能很好地注意地平线上的物体信息眼动数据表明,被试都对地平线上的物体信息进行了注视,但是不能报告来。
这说明他们已经看见了物体,可能没有足够的心理资源加工这些信息结论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得到以下结论:驾驶过程中使用影响驾驶行为当驾驶过程中使用通话时,很容易忽略前方路面上的物体信息,这就容易导致事故案例三幼儿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的眼动研究幼儿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的眼动研究(预备实验)(预备实验)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注意控制主要探讨个体是以何种方式选择性地注意外界的信息Desimone等人提出,存在两种加工方式自下而上注意控制(刺激驱动加工)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目标导向加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幼儿期是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探讨幼儿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的特点,对于揭示注意控制的机制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幼儿园儿童为被试,利用眼动记录技术探讨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的特点方法方法被试被试天津市某幼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