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考试复习资料-铝的发现2100字.docx

40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2807387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3.06KB
  • / 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考试复习资料铝的发现2100字    自然辨证法课程论文学 专 学 姓院:艺术学院 业:艺术设计 号:1012841563 名:杨 柳指导老师:王 延铝的发现以及铝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铝的发现 以及铝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摘要: 摘要 : 铝是轻金属中用量最大的一种18xx年,德国的韦勒把钾和无水氯 化铝共热,制得铝铝在全世界有色金属产量上超过了铜而位居首位,它 的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 中心词: 中心词 : 铝,科学发现,工业设计 关于科学发现的案例,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然而科学活 动中对未知事物或规律的揭示,主要包括事实的发现和理论的提出作出 科学发现是一切科学活动的直接目标,重要事实或理论的发现也是科学进 步的主要标志这两类发现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以下我仅以铝的 发现为例介绍一下关于科学研究发现的过程,以及铝发现后在工业设计上 的应用铝的发现过程如许多科学发现一样,也是比较曲折的18xx年维勒到丹麦 首都拜访他的朋友厄斯泰德时, 厄斯泰德把制备金属铝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告诉维 勒维勒回国后立即重复厄斯泰德的实验,发现钾汞齐与氯化铝反应生成灰色的 熔渣,除去汞后得到的金属加热时还能产生钾燃烧时的现象,他意识到这不是制 备金属铝的好办法。

      维勒重新设计方案,从头做起他用热的碳酸钾溶液与沸腾 的明矾溶液作用,将所得到的氢氧化铝经过洗涤和干燥以后,与木炭、糖、油等 混合,调成糊状,然后放在密闭的坩埚中加热,得到了氧化铝和木炭的烧结物, 将这些烧结物加热到红热的程度,通入干燥的氯气,就得到了无水氯化铝维勒 将少量金属钾放在铂坩埚中,然后在它的上面覆盖一层过量的无水氯化铝,并用坩埚盖将反应物盖住对坩埚加热以后,很快就达到白热的程度当认为反应已 经完成,停止加热,待坩埚冷却后投进水中,发现坩埚中的混合物并不与水发生 反应,水溶液也不显碱性说明金属钾已反应完全,剩余的银灰色粉末就是金属 铝维勒对制出的少量铝粉并不满意,他坚持把实验进行下去,不断改进制取方 法18xx年维勒分离出小粒状铝18xx年又制得黄豆大的致密的铝,前后共经 历了 18 个年头 18xx年,法国化学家改进维勒的方法,用钠做还原剂,成功地制得成铸块 的金属铝但由于钠价格昂贵,用钠做还原剂生产的铝成本比黄金还贵得多得 维尔实现了铝的工业化生产, 尽管价格不菲, 但他还是铸造了一枚铝质纪念勋章, 上面铸上维勒的名字、头像和“1827” 的字样,以纪念维勒对铝的制备的历史 功绩。

      得维尔将这枚勋章送给维勒,以表示敬意 18xx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了一小块铝,标签上写到:“来自粘 土的白银”,并将它放在最珍贵的珠宝旁边18xx年,俄国沙皇赐给门捷 列夫铝制奖杯,以表彰其编制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贡献 18xx年,在铝的历 史上又是一个里程碑这一年美国的大学生霍尔和法国大学生埃罗,都各自独立 地研究出电解制铝法在美国制铝公司的展柜里,至今还陈列着霍尔第一次制得 的电解铝粒;在霍尔的母校校园里,也矗立着他的铝铸像同时,18xx年,美 国的豪尔和法国的海朗特,分别独立地电解熔融的铝矾土和冰晶石的混合 物制得了金属铝,奠定了今天大规模生产铝的基础 并且物以稀为贵, 100 多年前, 在 铝曾是一种稀有的贵重金属, 被称为“银 色的金子”,比黄金还珍贵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显示自己的富有和尊贵, 命令官员给自己制造一顶比黄金更名贵的王冠——铝王冠他戴上铝王冠,神气 十足地接受百官的朝拜, 这曾是轰动一时的新闻 拿破仑三世在举行盛大宴会时, 只有他使用一套铝质餐具,而他人只能用金制、银制餐具即使在化学界,铝也 被看成最贵重的英国皇家学会为了表彰门捷列夫对化学的杰出贡献,不惜重金 制作了一只铝杯,赠送给门捷列夫。

      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铝的产量急剧上升,到了 20 世纪 xx年代, 铝在全世界有色金属产量上超过了铜而位居首位,这时的铝已不单属于皇 家贵族所有,它的用途涉及到许多领域,大至国防、航天、电力、通讯等,小到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它的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 不同的含铝化合物 在医药、有机合成、石油精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结合于在工业设计方面,铝几乎运用到了在工业方面的各个方面铝 的比重是 2.7,化学活性大,与氧、硫、碳和卤素的化合物均非常稳定 铝 是地壳中最多的一种金属元素,约为 8%,呈银白色并且目前铝是轻金属 中用量最大的一种,其产量和消费量均仅次于钢铁,是第二大金属银白 色有光泽金属, 密度 2.702 克/立方厘米, 熔点为 660.37℃, 沸点为 2467℃ 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延展性化合价+3,电离能 5.986 电子伏特 铝被称为活泼金属元素,但在空气中其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使 之不能与氧、水继续作用在高温下能与氧反应,放出大量热,用此种高 反应热,铝可以从其它氧化物中置换金属 随着航空、建筑、汽车三大重要工业的发展,要求材料特性具有铝及其合 金的独特性质,这就大大有利于这种新金属铝的生产和应用。

      近五十年来,铝 已成为世界上最为广泛应用的金属之一除上所述,在建筑业上,由于铝 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和阳极处理后的极佳外观而受到很大应用;在航空及国 防军工部门也大量使用铝合金材料;在电力输送上则常用高强度钢线补强 的铝缆;集装箱运输、日常用品、家用电器、机械设备等都需要大量的铝 因此随着科学的发现,人们探索自然的更多规律,发现更多事物使得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生活品质也大大提高,解决了以前生活中的很多 问题,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第二篇:自然辩证法 研究生考试复习总结 太原理工大学 7700字1、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答:自然辩证法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1)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2)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3)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是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以上三部分构成了一个体系,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一致,体现了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现了自然观和社会历史的统一。

      2、自组织形成的根据和条件有哪些?答: 自组织形成的根据:无序和有序相互转化的机制和条件问题条件有:(1) 开放性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必要条件2) 远离平衡态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外部源泉3) 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内在根据4) 正反馈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内在机制5) 内部涨落是导致系统有序演化的直接诱因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以自组织形式来实现的进化过程是在具备了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正反馈机制和涨落等诸多条件的前提下进行的,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系统都难以产生新的有序结构3、科学观察应遵守哪些原则?答:运用观察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包含着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的和逻辑的成分为了提高观察效率,保证观察材料的准确可靠性,必须遵循一下基本原则:(1) 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原则就是要求观察者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的反映观察对象,绝不能搞主观虚构2) 全面性原则所谓全面性原则,就是尽可能从多方面观察自然现象,把握对象的各种属性和关系3) 典型性原则所谓典型性原则,就是尽可能选择那些能够体现一类食物的共性和本质,特征突出,具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观察,使观察易于进行,使结果具有普遍意义。

      4、简述科学实验的特点答: 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地,运用科学仪器和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为的控制和变革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其特点有;(1) 实验方法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2) 实验方法可以强化研究对象3) 实验方法可以使对象的属性及其变化过程重复出现4) 实验方法可以延续、加速研究对象运动速度5) 实验方法可以模拟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6) 实验方法是一种经济可靠的认识和变革自然的方法由于实验方法的突出特点,所以它可以超过单纯观察,超过生产实践,直接推动各门自然科学理论的研究,为生产开辟途径,从而成为现代科学技术最主要的社会实践基础5、捕捉机遇需要哪些条件?答:机遇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并非所有碰到机遇的人都能从中作出科学发现能否利用机遇提供的重要线索,从中作出新发现,关键是要善于捕捉机遇从科技史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来看,可见要包括以下几点:(1) 敏锐的洞察力2) 高度的判断力3) 科学的想象力4) 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6、假说有哪些特点?答:假说的构成决定了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科学性假说是以一定的科学事实为依据,以科学理论为前提而提出来的2) 假定性。

      假说中包含着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猜测3) 易变行对同一自然现象,由于人们占有的材料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知识结构不同,使用的方法不同等原因,可以提出多种不同的假说;对同一自然现象提出的假说,还会随着实践的过程中的新发现而变化,随着争论的发展而修改这就是假说的易变性7、科研选题的原则答:科研选题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并不存在某种固定不变的模式不过集古今中外科学家成功经验与失败的教训,还是能够从中引出具有方法论功能的一些基本选题原则1) 需要性原则需要性原则是指选择的课题必须着眼于社会的需要和学科理论发展的需要及研究者今后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包括经济发展的需要、国防建设的需要、医疗卫生的需要和文化教育的需要学科理论发展的需要包括开拓科学领域的需要、更新科学理论的需要、改进科学方法的需要等2) 创造性需要创造性需要是指选出的课题应是前任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并预期能从中产生创造性的科学技术成果3)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选题要有科学事实根据和科学理论根据,把课题置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背景下,并使之成为科学上可以成立和可以探讨的问题4) 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选择的课题应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即根据实际具备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来选择研究课题。

      上述四条选题原则,充分反映了科学研究的目的、价值、根据和条件,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选题时应全面考虑,综合运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8、科学和技术的区别是什么?答:科学和技术反映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1) 从存在的形态来说,科学是知识形态,技术除了只是形态外还具有一定的物质形态;(2) 从选题来说,科学是自由探索,技术则目标明确;(3) 从完成课题的期限来说,科学无法规定,技术却有规定;(4) 从经济作用来说,科学不确定或长远,技术则确定或长远;(5) 从来自社会的监督来说,科学较弱,技术较强;(6) 从目的来说,科学是认识自然,技术则是改造自然9、简述库恩科学革命模型答:美国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家库恩19xx年在他《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名著中提出了科学革命规范模式库恩模式的关键性概念是“范式”简言之,库恩的“范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十七中,科学家必须共同遵守的科学活动的“模型”\”信念”,它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在内的范例等其模式是:前科学时期→常态科学时期→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态科学时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