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 写作品梗概》写作指导、范文点评与练习.docx
14页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品梗概》习作指导名师教你写习作写什么——审题意,明要求本单元的写作主题是写作品梗概比如下面这三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用十分简练的语言介绍这本书①学校征集最受欢迎的少儿读物,要求高年级每个同学推荐一本最喜爱的书②老师要求班里每周请一位同学简要介绍一本书③你的好伙伴看到你最近读一本书很入迷,很想知道你读的这本书讲了些什么 这样来解读——明主旨,巧拟题本次作文是让我们对最近读的一本书写梗概梗概就是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简略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写梗概时,首先要明白故事主要在讲什么,一般保留文章的头尾,然后是文章的重点段落不重要的段落去掉,有时要加上一句过渡句才会通顺,能用一句话带过的就带过,总之最重要的是中心段拟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以“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简介或梗概”的形式命题如《<水浒传>简介》、《<西游记>梗概》 名师讲方法——理思路,学技巧(一)读懂内容,把握脉络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要想写出一篇既简洁又完整的梗概,一定要先熟悉文本或作品,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大概内容是什么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果一两遍读不明确就多读几遍,不到胸有成竹绝不“善罢甘休”。
二)筛选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去除“枝叶”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抽取出原文各段的段落大意需要强调的是对一些描写具体或是富含情感的关键段落要注意适当保留原句;对一些简短的、不影响文章表达的次要段落则大胆地取舍三)锤炼语言,表达连贯将连接好的语句梳理通顺:删去重复的文字,做好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使它成为一段通顺的话适当补充内容,使语意清楚连贯四)认真修改,完善习作写完后读给同学听,看他们是否能明白书的大意,然后根据他们的反馈,对没写清楚的地方进行修改范文佳作《水浒传》梗概《水浒传》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军的发生、发展、以及失败的整个经过,展现了封建社会时的黑暗,歌颂了起义军英勇的反抗精神和梁山好汉行侠仗义的人格魅力①书中通过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为我们塑造了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人物②在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当中,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有几十位,像鲁智深、林冲、武松、宋江、李逵等当然,书中不仅写了个人的抗争,还写了许多集体行动如由晁盖、吴用等人计划的智取生辰纲就是最早的一次集体行动此后,经过了几次小规模的聚义后才形成了梁山泊大聚义这些好汉就像分布在各地的河流回归大海一样,从四面八方前来投靠梁山泊,梁山起义军的力量也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③尤其是在宋江上了山之后,立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帜,梁山好汉所向无敌可就在梁山事业发展之鼎盛时,一层可怕的阴影笼罩了整个山寨,那就是归顺朝廷在众多的好汉当中,武松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④“景阳冈打虎”“怒杀潘金莲”“醉打蒋门神”,书中用了大约十回来集中写武松的故事,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如天神般的英雄除此之外,还有爱抱打不平的鲁智深、性格粗犷的李逵、机智聪慧的吴用⑤……正是拥有了这些顶天立地的好汉,才构成了这只强大的的起义队伍①内容与主题概括得准确利落②用词准确、生动③把好汉聚会梁山说成像河流归海一样,多么形象鲜活的比喻啊!④选择典型的人物加以概括介绍⑤一语道出人物的性格整体赏析作者从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一书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两方面加以介绍,语言准确、简洁,内容重点突出素材积累好词赴汤蹈火 奋不顾身 兢兢业业 乐于助人 排忧解难 无微不至 体贴入微 锲而不舍 持之以恒 忐忑不安 心急如焚 眉开眼笑 心甘情愿 心花怒放 心有余悸 心悦诚服 垂头丧气 勃然大怒 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出口成章 妙语连珠 口若悬河 抑扬顿挫 绘声绘色 一鸣惊人 谈笑风生 两厢情愿 居安思危 挺而走险 欲盖弥彰 手急眼快 志高气扬 一面之词 一马当先 一鸣惊人 七步成章佳句1.《西游记》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这部小说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2.《红楼梦》又叫《石头记》,全书120回,清朝人曹雪芹写了前80回,高鹗续写了后40回这部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封建官僚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特别是贾家的衰落过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说明了封建王朝必将衰落的历史命运《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艺术性和思想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中国文学中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3. 《童年》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小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名师点评和习作范文范文一:《妈妈不是我的佣人》梗概《妈妈不是我的佣人》是一本校园励志小说,讲述了一个小男孩战胜一系列挫折的心路成长历程上五年级的阿章原本是一个都市小男孩,他自私又蛮横无理,生活上对妈妈百般依赖,稍有不如意,便大发脾气。
后来因为妈妈怀孕了,爸爸又在首尔工作,阿章便暂时去乡下舅舅家生活离开了父母的庇护,开始的时候阿章特别开心,可很快就出现了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在学校,他不是把作业忘在家里,就是因为没带颜料被老师惩罚、被同学取笑在舅舅家,表妹对阿章充满了敌意,表妹经常对他说:“我不知道你的妈妈是不是你的佣人,但我的妈妈不是来到乡下后的阿章,生活简直一团糟阿章心里特别失落,特别留恋以前在家的生活他想到以前在家里的时候,他可是什么都不用管,妈妈会帮他备齐所有该带的东西,会帮他把房间整理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这个时候,他才醒悟:过去他成绩优异,成为全班同学喜爱的班长,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妈妈在身后默默付出,只是他从来不曾注意到妈妈的辛劳,从来不曾感激妈妈从此,阿章努力学习独自面对生活,尽量自己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尽管一路磕磕绊绊,挫折不断,但他先后经受了读书、守约、诚信的考验,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勇敢、节俭、关爱他人的小男子汉小说的结尾,阿章认识到作为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塑造独立的人格,长大后才能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这一天,阿章归来,他终于可以自豪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可以的!我阿章靠自己的力量,也可以做得很好!”名师点评:作者在开头用一句话就介绍了这本小说的主要内容,语言非常简洁。
在正文部分,小作者抓住主要故事情节,分层概述主要情节内容,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目了然这篇习作语言朴实,用词准确,描写生动,中心突出范文二:《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主要讲述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他们冒险的故事汤姆·索亚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汤姆在镇上有几个好朋友:乔奇、班恩、吉姆以及哈克一天深夜,他与好友哈克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场凶杀:乔埃杀死了一个医生,嫁祸给醉鬼彼得两个孩子都害怕凶狠的乔埃,他们相互发誓决不开口说出真相后来,汤姆和乔奇、哈克来到荒无人烟的杰克逊岛,在这里他们当起了“小海盗”,过着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日子而镇上的人们在着急地找他们,找了好几天,镇民们渐渐绝望了在镇民们为他们三人开追悼会时,三个调皮鬼却若无其事地出现了镇上要开庭审理彼得杀人案了,汤姆和哈克出庭为彼得作证,混在旁听席中的乔埃落荒而逃有一天,汤姆和哈克去寻宝,他们在鬼屋看到了乔埃和一个陌生人他们听到乔埃和那个陌生人商量着要把抢来的金币藏到“二号十字架”下面之后,法官撒切尔的女儿贝琪央求父母约同学们到山上野营,大家来到魔克托尔山洞。
汤姆和贝琪在洞内迷路了,汤姆靠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找到了山洞的出口,他们终于出来了为了避免有人再在魔克托尔山洞内迷路,撒切尔准备把洞口封死,汤姆告诉撒切尔,他们在寻找山洞出口的过程中遇到了乔埃镇民们来到魔克托尔山洞,发现乔埃已在洞内倒毙多日了汤姆带哈克再次来洞中寻宝,他们挖出了乔埃埋藏的金币最后,他们划着小船回镇上了汤姆的历险该对镇民们产生了怎样的震撼啊!名师点评:小作者把握原著的主要故事情节,按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有条理地将小说内容展现给读者,叙事清楚同时,小作者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把握小说的核心环节,所写的梗概达到了理想的效果范文三:《水浒传》梗概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罕有的一部讲述农民斗争的长篇小说,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在《水浒传》一书中描述了宋朝统治者的腐朽凶残,太尉高俅无恶不作书中写到高俅的义子高衙内横行霸道,为了霸占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林冲的漂亮妻子,诬蔑林冲带刀进入军机重地白虎堂图谋不轨,把林冲发配充军,还想在半路将其杀死,幸亏花和尚鲁智深仗义相救蔡太师过生日,他的女婿搜刮十万贯金银财宝,准备送往京城庆贺,派杨志护送晁盖、吴用、阮氏三兄弟等人定计智取生辰纲,事后与朝廷激战,最终大伙一块儿投奔梁山。
又有打虎英雄武松因为西门庆勾结大嫂潘金莲害死大哥武大郎,因而将他们杀死,被判充军,最终经历一系列波折,他也被逼上梁山宋江、鲁智深等众多好汉,共一百零八人,最终都因为种种原因而被迫在梁山落草为寇,揭竿起义书中通过对一个个精彩故事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百零八位好汉的英雄形象他们从聚义梁山泊,到接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臣谋害的经历,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歌颂了起义军英勇的反抗精神和梁山好汉行侠仗义的人格魅力名师点评:习作结构非常清晰,先点明了《水浒传》这本书的文学价值,接着用非常精练的语言介绍了书中的主要故事情节,结尾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老人与海》梗概在古巴,有一个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以打渔为生村里有一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子总是跟他在一起,可是曼诺林的父母认为老头儿的运气不好,就让孩子搭另一条船出海,果然第-一个 星期曼诺林就捕到三条大鱼曼诺林每次见到老人空船而归,心里就非常难受这一天,桑地亚哥和往常一样-一个人乘小船到海上捕鱼,结果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 -条鱼,他几乎快要饿死了在第八十五天,好运来了,老人发现了一条很大的马林鱼,这鱼实在太大了,比他的船还长。
大鱼拖着他的小船在海上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助手,而且手抽筋又受了伤,他仍不放弃为了能坚持下去,他不断的和鱼、鸟、大海对话,不断的回忆往事,并想到了曼诺林,他大声地自言自语:“要是孩子在这儿多好啊, 好让他帮帮我,再瞧瞧这一切在第三天早晨,老人终于把鱼叉刺进了马林鱼的心脏他高兴地把杀死的马林鱼绑在小船的一边,开始返航可是马林鱼的血引来了无数的鲨鱼,纷纷抢夺他的战利品面对鲨鱼一次又一次的袭击,老人用鱼叉、船桨和刀子勇敢反击,一一杀死了 它们在凶狠贪婪的鲨鱼面前,老人说“不过,-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它,可就是打不败它然而大马林鱼的肉最终还是被鲨鱼吃光了最终天 黑的时候,老人驾驶小船回到港口,筋疲力尽的他只拖回了- -副巨大的马林鱼白骨架第二天早上,男孩曼诺林来看望老人桑地亚哥醒来后,两人相约过几天一起去打鱼,男孩子说他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