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近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及对经济的影响.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3819634
  • 上传时间:2018-06-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 1 页 共 3 页近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及对经济的影响近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及对经济的影响 2008 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不少新兴市场出现资本外流、储备下降、汇率贬值的情况,而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公布的 2008 和 2009 年以及 2010 上半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外债基本情况表明,中国对外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运行,外汇供求关系逐渐趋于平衡,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一、2008 年贸易顺差增速有所下降 ,货物贸易顺差 3154 亿美元,增速较上年下降 31 个百分点,对国际收支总顺差的贡献率达 96%;其次国际收支逆转风险较低 随着全球金融去杠杆化进程加快,我国贸易信贷负债开始减少,新借国外贷款下降较快,其他投资负债项下净流出 150亿美元,上年为净流入 818 亿美元第三,国际收支运行波动增加一是 2008 年上半年我国出口有所放缓,进口迅速增加,货物贸易顺差比上年同期下降 2%;下半年进口增速下降显著二是2008 年上半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 719 亿美元,下半年由于经济增长前景不确定性增强,大量国际资本纷纷投向安全性相对较高的金融资产或在去杠杆化过程中向母国加速回流,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逆差 529 亿美元。

      第四,2008 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净误差与遗漏额由上年的正值 164 亿美元(贷方) ,转为负值 261 亿美元(借方) 总体来说,2008 年我国国际收支仍保持双顺差格局,总顺差由快速增长转为趋于平稳,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二、至 2009 年,根据国家发布的《2009 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自国际金融危机集中爆发以来,我国通过贸易、金融和信心渠道使涉外经济活动放缓,国际收支顺差减少这主要表现为: 在贸易渠道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一些主要发达国家消费去杠杆化趋势比较明显,美国个人储蓄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消费萎靡不振,外部需求明显下降,我国 2009 年出口降幅达 22% 在金融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增加了金融市场风险,减少了国际投资者的投资兴趣同时,金融部门去杠杆化使其信贷规模收紧,企业和个人融资受限,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速度均有所降低在信心方面,全球经济普遍衰退,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的担忧度上升,而我国出口下降、外资流入减缓等因素也抑制了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的可能性2009 年上半年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弱,第 2 页 共 3 页跨境资金大规模流入的动力不足。

      三、 2010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总顺差216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各主要项目情况如下: 1)货物贸易进出口持续回升,由于进口增速明显快于出口,货物贸易总体趋于平衡,上半年顺差897亿美元,同比下降25%2)服务贸易逆差有所收窄,2010年上半年,服务贸易收入77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支出892亿美元,同比增长25%;逆差117亿美元,同比下降30%3)收益项目净流入较快上升,2010年上半年,收益项目顺差29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4)直接投资顺差成倍增长,2010年上半年,直接投资顺差37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倍5)证券投资呈现净流出,2010年上半年,证券投资项下净流出7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202亿美元 6)储备资产平稳增长,2010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国际储备资产1780亿美元,按可比口径较上年同期多增8%纵观这几年我国国际收支运行状况,它确实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是 贸易顺差的扩大,充分证明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外向型经济和对外贸易政策的正确性,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也使我国彻底结束了外汇短缺的历史,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信誉的进一步增强。

      二是 较充足的外汇储备,为我国坚持改革开放提供了物质保证,有助于我国提高抗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的信心,同时也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制度提供了较宽的政策空间三是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从国外引进所需要的先进技术、为设备提供了资金支持,有利于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国内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与此同时,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结构失衡和储备持续大幅增长的总量失衡,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1.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增加了当前宏观调控的复杂性近年来,外汇持续大量净流入,使得第 3 页 共 3 页外汇债款成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尽管中央银行交替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并不断创新调控方式以增强市场的流动性,但在外汇储备持续狡狯增长的情况下,这些调控政策的作用空间受到了限制,加大了货币调控操作的难度,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及宏观调控的自主性与灵活性2.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放大了脆弱性,当前我国一定程度上存在市场流动性偏多问题,是全球流动性过多的组成部分,通过国际收支顺差渗透进入我国金融体系当前宏观调控中面临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银行信贷投放偏多,房地产和股票价格上涨过快等问题都与这种外资流动性偏多相关。

      在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体系下,流动性通过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运作,成数扩大这种流动性偏多尚未造成明显的通胀压力和经济泡沫,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不容忽视3.加大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难度,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反映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投资和消费之间的不协调,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等突出矛盾充分式外贸增长所带来的大量外贸顺差,不仅导致资源和沿海地区的出口加工部门过度集中,而且导致了国内服务业、产业部门发展较慢,加剧了国内环境资源的压力4.贸易顺差的大幅度提高,增加了贸易纠纷和贸易摩擦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特别表现在2009年的众多贸易保护案例以及09至今人民币升值较往年快速增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积极调整涉外经济政策:(1)调整出口退税等相关政策,保护我国对外贸易2)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对出口贸易用人民币结算的企业,可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3)支持服务贸易发展提供财政资金支持4)完善外资管理政策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等相关政策,对符合要求的外商投资,给予减免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等支持措施5)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人民银行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钟 星08020613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