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3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ppt
58页主要专题内容主要专题内容专题专题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和本质: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和本质专题专题2:环境管理及其手段:环境管理及其手段专题专题3: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专题专题4: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专题专题5: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开展: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开展专题3: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一〕起步阶段〔一〕起步阶段(1973(1973~~19821982年年) ) 中国于中国于19721972年发生了几件较大的环境污染事件年发生了几件较大的环境污染事件————大连湾污染事件:涨潮一片黑水,退潮一片黑大连湾污染事件:涨潮一片黑水,退潮一片黑滩,因污染荒废的贝类滩晾滩,因污染荒废的贝类滩晾50005000多亩,每年损失多亩,每年损失海参海参1 1万多公斤,贝类万多公斤,贝类1010万多公斤,蚬子万多公斤,蚬子150150多万多万公斤————北京鱼污染事件:官厅水库的水受污染造成市北京鱼污染事件:官厅水库的水受污染造成市场出售的鱼有异味;场出售的鱼有异味;————松花江水系污染:一些渔民食用江中含汞的鱼松花江水系污染:一些渔民食用江中含汞的鱼类、贝类,已出现水俣病〔甲基汞中毒〕的症兆。
类、贝类,已出现水俣病〔甲基汞中毒〕的症兆19721972年年6.56.5~~6.166.16,联合国人类第一次环境会议召,联合国人类第一次环境会议召开,揭开中国环保事业的序幕,高层人士逐渐认开,揭开中国环保事业的序幕,高层人士逐渐认识到中国也有环境问题识到中国也有环境问题 一、我国环境管理的开展历程一、我国环境管理的开展历程1973年年8月,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通过了环境月,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通过了环境保护保护“三十二字〞方针和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三十二字〞方针和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假设干规定和改善环境的假设干规定?1974年年10月,国务院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之后,各月,国务院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之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了相应的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机构和环境科研、监测机构境保护机构和环境科研、监测机构1977年年4月,国家计委、建委和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月,国家计委、建委和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发布发布?关于治理工业关于治理工业“三废〞开展综合利用的几项规定三废〞开展综合利用的几项规定?,以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污染防治工作进,以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污染防治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同时开展了重点污染源的调查。
入全面实施阶段,同时开展了重点污染源的调查1978年年2月,国家通过新月,国家通过新?宪法宪法?,规定,规定 “国家保护环境和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奠定了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奠定了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根底制建设的根底1979年年9月,通过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环境保护开始走法制建设的轨道环境保护开始走法制建设的轨道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初步实现了对环境问题认识上的转变,环境污染问题不初步实现了对环境问题认识上的转变,环境污染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仅仅是单纯的““三废处理〞问题,而是影响和制约社会三废处理〞问题,而是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开展的大问题经济开展的大问题初步实现了环境管理思想的转变,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初步实现了环境管理思想的转变,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仅依靠行政手段是不够的,必须通过组建管理机构、制仅依靠行政手段是不够的,必须通过组建管理机构、制定法律法规以及建立环境管理制度等综合措施实施管理。
定法律法规以及建立环境管理制度等综合措施实施管理开展了以水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重点污染源调查,治开展了以水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重点污染源调查,治理了一批重点污染源,解决了一些局部的污染问题理了一批重点污染源,解决了一些局部的污染问题 这一阶段的主要成绩:这一阶段的主要成绩:19831983年年1212月,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明确环境月,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明确环境保护为根本国策;提出保护为根本国策;提出““三同步、三统一〞的环境方针;三同步、三统一〞的环境方针;制定了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项根本环境政策强化环境管理〞三项根本环境政策19841984年年5 5月,国务院作出月,国务院作出? ?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并,并成立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组织和协调全国环境保护成立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组织和协调全国环境保护工作19881988年,成立国家环境保护局,被确定为国务院的直属年,成立国家环境保护局,被确定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19891989年年4 4月,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总结确定了月,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总结确定了八项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使环境管理走上标准化轨道。
八项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使环境管理走上标准化轨道〔二〕开展阶段〔二〕开展阶段(1983(1983~~19911991年年) )将环境保护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将环境保护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确定了环境保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确定了环境保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确立了一整套用以长期指导中国环境保护实践的确立了一整套用以长期指导中国环境保护实践的环境管理方针、政策和制度体系环境管理方针、政策和制度体系经长期的改革、实践与探索,环境管理总体框架经长期的改革、实践与探索,环境管理总体框架已经根本确立,从理论到实践结合上解决了已经根本确立,从理论到实践结合上解决了““管管什么〞与什么〞与““怎么管〞的问题怎么管〞的问题这一阶段的主要成绩:这一阶段的主要成绩: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开展大会之后,年联合国环境与开展大会之后, 中国制定了中国制定了?环境与开展环境与开展十大对策十大对策?,提出,提出“可持续开展〞的思想,可持续开展〞的思想, 1994年年?中国中国21世纪世纪议程议程?中确定了国家正式实施中确定了国家正式实施“可持续开展〞战略可持续开展〞战略。
1993年年10月,召开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提出了推行月,召开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提出了推行清洁生产、实施全过程控制的工业污染防治对策清洁生产、实施全过程控制的工业污染防治对策1996年年7月,国务院召开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跨月,国务院召开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跨世纪的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和措施启动了世纪的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和措施启动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控制方案?和和?跨世纪绿色工程方案跨世纪绿色工程方案?,实施,实施“33211〞工程,提〞工程,提出环境保护工作应实行出环境保护工作应实行“污染治理〞与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生态保护〞 并重,环并重,环境保护进入新的阶段境保护进入新的阶段〔三〕深化阶段〔可持续开展时代〕〔〔三〕深化阶段〔可持续开展时代〕〔19921992~〕~〕33211工程:工程:“九五〞,期间,国家确定了污染治理工作九五〞,期间,国家确定了污染治理工作的重点的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危急人民生活、集中力量解决危急人民生活、危害身体健康、严重影响景观、制约经济危害身体健康、严重影响景观、制约经济社会开展的环境问题。
污染防治以水和大社会开展的环境问题污染防治以水和大气为主,水污染防治重点抓三河气为主,水污染防治重点抓三河(淮河、辽淮河、辽河、海河河、海河)、三湖、三湖(太湖、滇池、巢湖太湖、滇池、巢湖),大,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抓气污染防治重点抓“两控区〞两控区〞(二氧化硫控二氧化硫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制区和酸雨控制区),城市环境保护重点抓,城市环境保护重点抓北京,海洋环境保护重点抓渤海北京,海洋环境保护重点抓渤海1998年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境保护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设置正设置正部级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部级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年1月月8日,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日,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强调走可持续开展的道路强调走可持续开展的道路 6月和月和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相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相继公布了继公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2005年年12月,国务院为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加快构建月,国务院为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布了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开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开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进一步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进一步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2006年年4月月17-18日第六次全国环日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17日,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在17日,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在漫天的浮尘中召开温总理指出:漫天的浮尘中召开温总理指出: “沙尘暴连续发生,对我们是一沙尘暴连续发生,对我们是一个警示我们在这里开会,感到个警示我们在这里开会,感到肩上的压力保护环境关系到我肩上的压力保护环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开展,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开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我国环境形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我国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充分认识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充分认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迫性,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对国家、对民族、的战略位置,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经济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 〞〞胡锦涛:我们的开展不能以胡锦涛:我们的开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经历三十多年的实践,无论环境管理的思想,还经历三十多年的实践,无论环境管理的思想,还是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管理政策、法律体系、是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管理政策、法律体系、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机构等方面,都得到加强和不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机构等方面,都得到加强和不断完善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开展方案,环境保护与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开展方案,环境保护与国家开展战略、宏观决策紧密结合在一起国家开展战略、宏观决策紧密结合在一起环境管理的目标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任务环境管理的目标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任务更加具体,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越来越强更加具体,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越来越强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二、方针和根本政策二、方针和根本政策〔一〕环境管理的方针〔一〕环境管理的方针“三十二字〞方针三十二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中国政府在中国政府在1972年人类环境大会上提出年人类环境大会上提出三同步,三统一〞方针三同步,三统一〞方针——“在国家方案的统一指导下,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在国家方案的统一指导下,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开展,实现经济效益、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开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的,是对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的,是对“三十三十二字〞方针的重大开展二字〞方针的重大开展二、我国环境管理的方针与根本政策二、我国环境管理的方针与根本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以以“防〞为核心,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与手段,从源防〞为核心,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与手段,从源头上防止环境问题产生,同时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头上防止环境问题产生,同时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其主要措施有: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其主要措施有:——把环境保护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方案,进行把环境保护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方案,进行综合平衡从综合平衡从“六五〞开始,环境保护都被列入国家和六五〞开始,环境保护都被列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中长期和年度方案〔宏观层次〕地方政府的中长期和年度方案〔宏观层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宏观和微观层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宏观和微观层次〕——加强建设工程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新污染的产生加强建设工程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新污染的产生〔微观层次〕〔微观层次〕。
〔二〕环境管理的根本政策〔二〕环境管理的根本政策“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治理〞 但凡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单位与个人,都负有但凡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单位与个人,都负有治理或补偿环境污染与生态损失的责任其主要措施有:治理或补偿环境污染与生态损失的责任其主要措施有: ——征收排污费和生态破坏补偿费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征收排污费和生态破坏补偿费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污染防治专门用于污染防治 ——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 ——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国家规定在技术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国家规定在技术改造中要把控制污染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并规定防治污改造中要把控制污染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并规定防治污染的费用要占总费用的染的费用要占总费用的7%以上“强化环境管理〞强化环境管理〞 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管理,控制和减少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管理,控制和减少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
主要措施有: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主要措施有: ——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加大执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到法力度到2005年底,我国共出台了年底,我国共出台了9部环境保护法律、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自然资源法、部自然资源法、50部环境保护行政法规、部环境保护行政法规、200多件环境多件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和标准性文件以及保护部门规章和标准性文件以及1600余件地方性环境法余件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完整的国家和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完整的国家和地方环境监测网络地方环境监测网络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一〕环境管理机构的开展〔一〕环境管理机构的开展1974年年12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正式成立负责制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正式成立负责制定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审定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组织定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审定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环境保护工作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机协调和监督检查环境保护工作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机构建设的起步构建设的起步。
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并将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并将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撤销,其办公室并入城乡建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撤销,其办公室并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设环境保护部, 称环境保护局,成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称环境保护局,成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内设的司局级机构形成部内设的司局级机构形成“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化〞的管理模式三、我国环境管理的机构体系三、我国环境管理的机构体系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国家环境保护局从原城乡建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国家环境保护局从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独立出来,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独立出来,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改为建设部国家环保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设环境保护部改为建设部国家环保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环境管理机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的环境管理机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98年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设置正部级的国家,设置正部级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环境保护总局 2003年年10月,根据月,根据?关于环保总局调整机构编制的批复关于环保总局调整机构编制的批复?〔中央编办复字〔中央编办复字 [2003]139〕号文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号文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调整了内部机构设置,撤销监督管理司,设置环境影响评调整了内部机构设置,撤销监督管理司,设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环境监察局价管理司、环境监察局1、环境管理行政机构、环境管理行政机构 ——目前,我国的环境管理行政机构体系包括国家、省、市、目前,我国的环境管理行政机构体系包括国家、省、市、县、镇〔乡〕五级县、镇〔乡〕五级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是国家一级环境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是国家一级环境管理行政机构该局设办公厅理行政机构该局设办公厅 〔宣传教育司〕、规划与财务〔宣传教育司〕、规划与财务司、政策法规司、行政体制与人事司、科技标准司、污染司、政策法规司、行政体制与人事司、科技标准司、污染控制司、自然生态保护司、核平安与辐射环境管理司、环控制司、自然生态保护司、核平安与辐射环境管理司、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环境监察局、国际合作司境影响评价管理司、环境监察局、国际合作司11个职能机个职能机构——各省、自治区、市环境保护局的机构设置与总局根本相各省、自治区、市环境保护局的机构设置与总局根本相应,地、市级和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内设机构简应,地、市级和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内设机构简化,乡、镇级常为下设的环保办公室。
化,乡、镇级常为下设的环保办公室——其他的国家机关就各自的业务范围设置相应的环境与资其他的国家机关就各自的业务范围设置相应的环境与资源保护部门源保护部门 〔二〕现行环境管理的机构体系〔二〕现行环境管理的机构体系2、环境管理立法机构、环境管理立法机构 ——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立法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立法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与资源保护委员 〔简称全国人大环资委〕该委员会是〔简称全国人大环资委〕该委员会是全国人大在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行使职权的常设工作机全国人大在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行使职权的常设工作机构,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它负责提出、拟定和审构,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它负责提出、拟定和审议环境资源方面的法律草案和有关的其他议案,并协助议环境资源方面的法律草案和有关的其他议案,并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资源与环境方面法律执行的监督等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资源与环境方面法律执行的监督等—— 1993年年3月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增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决定通过增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决定。
1994年年3月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其改名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定其改名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设立,使环境与资源保护在国家的最高权力该委员会的设立,使环境与资源保护在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有了专门的负责机构,对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有机关有了专门的负责机构,对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各省、直辖市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也设置着重要意义各省、直辖市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也设置了相应的委员会了相应的委员会〔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规划和建设工程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是指对规划和建设工程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并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并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报批的环境法律制度报批的环境法律制度四、我国环境管理的根本制度四、我国环境管理的根本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区别区别一一个个科科学学上上的的概概念念,,属属于于学学术研究的范畴术研究的范畴一一个个法法律律上上的的概概念念,,属属上上层层建建筑筑的范畴的范畴联系联系环环境境影影响响评评价价制制度度的的科科学学依依据和技术支持据和技术支持环环境境影影响响评评价价在在法法律律和和环环境境管管理理中的具体体现和实际应用中的具体体现和实际应用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是指对规划和建设工程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是指对规划和建设工程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依据(1)?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1989年年)第第13条;条;(2)?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年)第第6、、7、、8、、9、、10条;条;(3)?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年〕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EIA〕〔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1 1、对环境有影响的工业、交通业、农业、、对环境有影响的工业、交通业、农业、商业、卫生、文教、科研、旅游、市政等商业、卫生、文教、科研、旅游、市政等根本建设工程、技术改造工程、区域开发根本建设工程、技术改造工程、区域开发建设工程以及一切引进工程,包括中外合建设工程以及一切引进工程,包括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的建设工程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的建设工程2 2、国务院有关部门,市级以上地方人民、国务院有关部门,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工业、农业、畜牧业、林开发利用规划;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相关专项规划。
自然资源开发的相关专项规划——“——“一一地三域地三域〞〞综合性综合性+“+“十个行业十个行业〞〞专项规划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适用范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适用范围Ø条例第条例第三十一条三十一条 :流域开:流域开发、开发发、开发区建设、区建设、城市新区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建设和旧区改建等区改建等区域性开区域性开发,编制发,编制建设规划建设规划时,应当时,应当进行环境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影响评价具体方法具体方法由国务院由国务院环境保护环境保护行政主管行政主管部门会同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国务院有关部门另关部门另行规定 评价的对象不仅包括建设工程,而且还针对区域开发方案、评价的对象不仅包括建设工程,而且还针对区域开发方案、规划和〔国家政策〕规划和〔国家政策〕 强化了对建设工程的环境管理,可以减少重复建设、杜绝强化了对建设工程的环境管理,可以减少重复建设、杜绝新污染的产生,是贯彻新污染的产生,是贯彻“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的表达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的表达为开展区域规划与政策环境影响评价,为实施环境与开展为开展区域规划与政策环境影响评价,为实施环境与开展综合决策创造了条件,是实现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协调开综合决策创造了条件,是实现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协调开展的重要法律手段。
展的重要法律手段促进了环境科学、监测技术、预测技术的开展促进了环境科学、监测技术、预测技术的开展 2024/9/528建设工程建设工程区流开发区流开发规划环评规划环评时间时间战略环评战略环评环环评评开开展展阶阶段段4040多年的开展趋势多年的开展趋势( (内涵不断提高内涵不断提高) )•自然环境影响评价自然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以污染为主的环评以污染为主的环评→重视生态的环境影响;重视生态的环境影响;•逐步开展了环境风险评价;逐步开展了环境风险评价;•开始关注累积环评、影响后评估;开始关注累积环评、影响后评估;•工程工程工程工程→区域和战略环评区域和战略环评 亟须将战略环评由规划层次扩展至政策层亟须将战略环评由规划层次扩展至政策层次次一个完整的决策链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决策链应该是“政策-规划-方案-工程〞,政策-规划-方案-工程〞,即一个完整的战略环评体系至少应包括政策、方案和规划即一个完整的战略环评体系至少应包括政策、方案和规划3个层次,且政策是这一决策链的龙头,属于决策链的核个层次,且政策是这一决策链的龙头,属于决策链的核心和决策的主要形式因此,政策环评也处于这一体系中心和决策的主要形式。
因此,政策环评也处于这一体系中的最高层如:重大经济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最高层如:重大经济政策环境影响评价--中国汽车产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环境影响评价业政策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评的过程往往无视了与规划编制、决策过程的衔接、规划环评的过程往往无视了与规划编制、决策过程的衔接、互动现在我国的规划环评实质上是一种互动现在我国的规划环评实质上是一种“决策后评价〞,决策后评价〞,往往面向决策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往往面向决策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现阶段将规划环评作为战略环评的唯一形式与综合决策的现阶段将规划环评作为战略环评的唯一形式与综合决策的落脚点,但规划环评可能难以承担起落脚点,但规划环评可能难以承担起“作为实施可持续开作为实施可持续开展战略的有效工具〞之重任展战略的有效工具〞之重任2024/9/529亟须将战略环评由规划层次扩展至政策层亟须将战略环评由规划层次扩展至政策层次次目前我国多基于环境标准目前我国多基于环境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污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染物排放标准等) )开展规划环评,过于强调定开展规划环评,过于强调定量方法的使用与定量化的成果表达;在规划环量方法的使用与定量化的成果表达;在规划环评的开展中,也常常将已根本定稿的规划文本评的开展中,也常常将已根本定稿的规划文本和图纸等作为研究对象。
和图纸等作为研究对象规划环评必须摆脱建设工程环评的框架,不能规划环评必须摆脱建设工程环评的框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水、气、声等的简单量化评价,仅仅局限于对水、气、声等的简单量化评价,而应该着眼于评价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从规划而应该着眼于评价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从规划或决策的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现状及其或决策的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现状及其相互间的协调程度来进行综合评价相互间的协调程度来进行综合评价2024/9/530环评不能缺席城市规划环评不能缺席城市规划北京的城市开展模式曾经是一环套一环地来进行,从北京的城市开展模式曾经是一环套一环地来进行,从环境角度来看,这样的环境角度来看,这样的““摊大饼〞方式将多种功能集摊大饼〞方式将多种功能集中在相同的区域,造成了单个区域的污染强度过大;中在相同的区域,造成了单个区域的污染强度过大;滇池,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滇池的水生生态系统、滇池,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滇池的水生生态系统、水质都相当好,但由于围湖造田,农业获得大规模开水质都相当好,但由于围湖造田,农业获得大规模开展,以至于几乎整个滇池被花卉、蔬菜、养殖业包围,展,以至于几乎整个滇池被花卉、蔬菜、养殖业包围,加之滇池距离昆明市距离非常近,城市扩张和沿湖周加之滇池距离昆明市距离非常近,城市扩张和沿湖周边的农村生活污染给滇池造成了很大压力。
边的农村生活污染给滇池造成了很大压力城市开展之所以出现弊端或缺陷,一个根本原因就在城市开展之所以出现弊端或缺陷,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政府在制定政策、规划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环境于政府在制定政策、规划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没有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因素的影响,没有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2024/9/531韩国的例子韩国的例子韩国清溪川的变迁韩国清溪川的变迁1 1、作为开放性的城市内河、作为开放性的城市内河 清溪川最早被称为清溪川最早被称为““开川〞,是开川〞,是600600多年前多年前的朝鲜王朝时,国王为排除由首尔周围山上流下的朝鲜王朝时,国王为排除由首尔周围山上流下并聚集在市区内的积水而下令挖掘的一条疏水内并聚集在市区内的积水而下令挖掘的一条疏水内河河2 2、被覆盖作为城市道路、被覆盖作为城市道路 1958 1958年伴随着首尔市的重建,清溪川覆盖工程又年伴随着首尔市的重建,清溪川覆盖工程又重新上马,到重新上马,到19781978年的年的2020年时间里,覆盖工程完年时间里,覆盖工程完成,清溪川在没有经过治理的情况下被水泥板所成,清溪川在没有经过治理的情况下被水泥板所覆盖。
至此,原来存在覆盖至此,原来存在600600多年的,影响首尔市多年的,影响首尔市民生活的清溪川作为开放性城市河流的历史结束民生活的清溪川作为开放性城市河流的历史结束了,而新的被覆盖作为道路的清溪川时代来临了了,而新的被覆盖作为道路的清溪川时代来临了2024/9/532韩国清溪川的变迁韩国清溪川的变迁3 3、、 道路上修建高架桥道路上修建高架桥 1970 1970年代,韩国经济开始起飞,首尔政府为了解年代,韩国经济开始起飞,首尔政府为了解决交通问题,在被覆盖的清溪川上又修建了高架桥,决交通问题,在被覆盖的清溪川上又修建了高架桥,长长5.8km5.8km,宽,宽16m16m,是一条,是一条4 4车道双向专用汽车道,成车道双向专用汽车道,成为横贯首尔东西的交通主干道,日均交通流量到达为横贯首尔东西的交通主干道,日均交通流量到达1616万多,被认为是韩国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一度被万多,被认为是韩国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一度被韩国人引以为自豪韩国人引以为自豪4 4、重新恢复作为内河、重新恢复作为内河 进入进入2l2l世纪,韩国粗放式的快速开展阶段已经世纪,韩国粗放式的快速开展阶段已经过去,政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财力根底。
过去,政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财力根底20032003年,年,在提升首尔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品位和吸引力的目标在提升首尔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品位和吸引力的目标引导下,首尔市政府开始实施清溪川内河的生态恢引导下,首尔市政府开始实施清溪川内河的生态恢复以及周边环境的改造工程整个清溪川复兴改造复以及周边环境的改造工程整个清溪川复兴改造工程历时两年多的时间,撤除了工程历时两年多的时间,撤除了5.8km5.8km的清溪川路和的清溪川路和覆盖在上面已经年久失修的高架桥,修建了滨水生覆盖在上面已经年久失修的高架桥,修建了滨水生态景观及休闲游憩空间,耗资约态景观及休闲游憩空间,耗资约3.63.6亿美元2024/9/5332024/9/5342024/9/5352024/9/5362024/9/5372024/9/538工程师制度工程师制度环境影响评价人员的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人员的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20042004年年4 4月月1 1日期实施日期实施?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方法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方法? ?、、?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核认定方法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核认定方法? ?环评工程师可主持的工作:环评工程师可主持的工作: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估环境影响后评估环境影响技术评估环境影响技术评估环境保护验收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名资格考试的条件申请报名资格考试的条件Ø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的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的u大专学历需要大专学历需要7 7年年的环评工作经历的环评工作经历u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需要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需要5 5年年的工作经历的工作经历u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需要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需要2 2年年工作经历工作经历u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需要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需要1 1年年的工作经历的工作经历Ø取得其他专业的取得其他专业的u大专学历,需要大专学历,需要8 8年年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经历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经历u本科学历或学位,需要本科学历或学位,需要6 6年年的工作经历的工作经历u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需要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需要3 3年年的工作经历的工作经历u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需要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需要2 2年年的工作经历的工作经历三同时三同时 建设工程〔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技术改造工程,区建设工程〔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技术改造工程,区域开发工程或自然资源开发工程〕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域开发工程或自然资源开发工程〕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使用 ——是我国最早实行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是我国最早实行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1973〕 ——防止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措施它贯穿于建防止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措施它贯穿于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生产三个重要环节,使建设工程能设工程的设计、施工、生产三个重要环节,使建设工程能够在投产后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完整地够在投产后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完整地表达表达 “预防为主〞的原那么预防为主〞的原那么 ——保证了治理新污染所需大局部资金的投入保证了治理新污染所需大局部资金的投入〔二〕〔二〕““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内容、要求内容、要求““三同时〞制度的主要内容〔要求〕三同时〞制度的主要内容〔要求〕建设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建设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必须提交环境保必须提交环境保护设计其主要内容为:环境保护措施的护设计其主要内容为: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依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审批规定各设计依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审批规定各项要求和措施〕;防治污染的处理工艺流项要求和措施〕;防治污染的处理工艺流程、预期效果;对环境开发引起的生态变程、预期效果;对环境开发引起的生态变化所采取的防范措施;绿化设计、监督手化所采取的防范措施;绿化设计、监督手段;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段;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三同时〞制度的主要内容三同时〞制度的主要内容建设工程的施工阶段建设工程的施工阶段——应当保护施工现应当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防止造成不应有的破坏和场周围的环境,防止造成不应有的破坏和危害建设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当恢危害建设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当恢复在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环境复在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环境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的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负责建设施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负责建设施工的检查,以此来保证环境保护设施与主工的检查,以此来保证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体工程同时施工 施工期环境监理施工期环境监理——三同时的重要保障手三同时的重要保障手段段 “三同时〞制度的主要内容三同时〞制度的主要内容环境保护设施竣工后的验收环境保护设施竣工后的验收——在建设工在建设工程正式投产和使用前,为保证环境保护设程正式投产和使用前,为保证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建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建设单位必须向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单位必须向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环境保护设施的部门提交环境保护设施的“验收申请报告〞,验收申请报告〞,说明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的情况和治理的效说明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的情况和治理的效果及其到达的标准,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果及其到达的标准,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海洋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才部门或海洋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生产和使用。
能正式投入生产和使用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9/5/202445法律责任Ø试生产建设工程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投试生产建设工程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的,由审批该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入试运行的,由审批该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可以处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可以处5 5万元以下的罚款万元以下的罚款Ø建设工程投入试生产超过建设工程投入试生产超过3 3个月,建设单位未申请环境保护设施个月,建设单位未申请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由审批该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竣工验收的,由审批该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办理环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办理环境境 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手续;逾期未办理的,责令停止试生产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手续;逾期未办理的,责令停止试生产 ,可以处,可以处5 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万元以下的罚款Ø建设工程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建设工程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审批该建经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审批该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处1010万元以万元以下的罚款下的罚款9/5/2024462005年年10月国家环保总局紧急叫停月国家环保总局紧急叫停4个违反环保个违反环保“三同时〞制度的建设工程三同时〞制度的建设工程 辽宁南票劣宁南票劣质煤坑口煤坑口电厂厂2 2台台100MW100MW凝汽式凝汽式燃煤燃煤发电机机组项目目 20042004年年1 1月开始投入月开始投入试生生产,但,但20052005年年9 9月才申月才申请竣工竣工环境保境保护验收;同收;同时,一期工程配套的窑沟,一期工程配套的窑沟灰灰场尚未建成就已尚未建成就已经开始堆灰,灰开始堆灰,灰场和煤和煤场周周围也未种植防也未种植防护林林带 对其一期工程下达其一期工程下达停停产通知,通知,对二期二期工程工程环境影响境影响报告告书不予批准不予批准 辽宁宁华锦化工(集化工(集团))合成氨尿素装置合成氨尿素装置节能能增增产改造改造项目目20042004年年1 1月开始月开始试生生产,但,但20052005年年8 8月才申月才申请环境境保保护竣工竣工验收,属于没有收,属于没有验收就投入生收就投入生产项目目 企企业须补办竣工竣工验收收环保手保手续 广广东亨达利水泥有限亨达利水泥有限公司公司155155万吨万吨/ /年和年和6060万吨万吨/ /年新型干法水泥年新型干法水泥生生产线技改技改项目目20052005年年5 5月,月,环保部保部门经现场检查发现,,6060万吨万吨/ /年水泥生年水泥生产线项目不符合目不符合环境影响境影响报告告书及批复及批复要求,配套的要求,配套的环保保设施未施未经环保部保部门检查同意已同意已于于20042004年年1111月投入使用;此外,月投入使用;此外,总局要求局要求该企企业淘汰的淘汰的6060兆瓦余兆瓦余热回收回收锅炉于炉于20042004年年5 5月擅自生月擅自生产, ,造成造成环境境污染染 6060万吨万吨/ /年水泥生年水泥生产线须停止建停止建设,拆,拆除除6060兆瓦余兆瓦余热回收回收锅炉炉 丹拉公路支丹拉公路支线天津南天津南段工程段工程项目目工程穿越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工程穿越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自然保护区的区的缓冲区,冲区,环保保总局曾要求其依法局曾要求其依法对保保护区功能或区功能或范范围、界、界线等等进行行调整,并要得到有关部整,并要得到有关部门的批的批准;准;该公路于公路于20032003年底建成通年底建成通车,至今未向,至今未向环保保总局局报送送对保保护区功能或范区功能或范围、界、界线依法依法进行行调整的文件;同整的文件;同时,,该工程在建工程在建设中穿越两道中穿越两道贝壳壳堤,堤,对其地形地貌其地形地貌产生破坏性的影响;生破坏性的影响;桩基的开基的开挖也破坏了自然保挖也破坏了自然保护区的整体性。
区的整体性督督办公路建公路建设单位位依法依法办理穿越保理穿越保护区的相关手区的相关手续,否,否则高速公路必高速公路必须改改线是国家环境行政机构依法对于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是国家环境行政机构依法对于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按所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根据国家的相关规按所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收取一定的费用定收取一定的费用——是常用的经济手段之一运用价值规律给排污者造成是常用的经济手段之一运用价值规律给排污者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促使其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一定的经济压力,促使其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开辟了一条可靠的污染治理资金渠道开辟了一条可靠的污染治理资金渠道 ——这是在这是在20世纪世纪70年代引进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年代引进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共同组成了中国的三同时〞制度共同组成了中国的“老老三项〞环境管理制度,曾被誉为三项〞环境管理制度,曾被誉为“中国环境管理的三大法中国环境管理的三大法宝〞 〔三〕排污收费制度〔三〕排污收费制度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开展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开展始于始于19781978年出台的年出台的? ?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 ?19791979年年? ?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 (试行试行)?)?以法律形式确定了这项制度以法律形式确定了这项制度19821982年年? ?征收排污费暂行方法征收排污费暂行方法? ?,标志着我国排污收费制度正,标志着我国排污收费制度正式建立式建立19881988年年? ?污染源治理专项资金有偿使用暂行方法污染源治理专项资金有偿使用暂行方法? ?19901990年财政部、国家环境保护局联合印发的年财政部、国家环境保护局联合印发的? ?环境排污收费预环境排污收费预算会计制度算会计制度? ?19911991年国家环境保护局、财政部、国家物价局联合发布的年国家环境保护局、财政部、国家物价局联合发布的? ?关关于调整超标污水和统一超标噪声排污费征收标准的通知于调整超标污水和统一超标噪声排污费征收标准的通知? ?19961996年国务院发布的年国务院发布的< <关于环境保护假设干问题的决定关于环境保护假设干问题的决定) )中提中提出,按照出,按照““排污费高于污染治理本钱〞与排污费高于污染治理本钱〞与““收支两条线〞的收支两条线〞的原那么,对排污费制度进行改革。
原那么,对排污费制度进行改革20032003年年7 7月月1 1日日?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 ?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第十二条 排污者应当按照以下规定缴纳排污费:第十二条 排污者应当按照以下规定缴纳排污费: 〔一〕依照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向大气、〔一〕依照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向大气、海洋排放污染物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缴纳排污费海洋排放污染物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缴纳排污费 〔二〕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按照排〔二〕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缴纳排污费;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缴纳排污费;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加倍缴纳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加倍缴纳排污费 〔三〕依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没有建设工业固体〔三〕依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没有建设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或者处置的设施、场所,或者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或者处置废物贮存或者处置的设施、场所,或者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或者处置的设施、场所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的设施、场所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缴纳排污费;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量缴纳排污费;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缴纳危险废物排污费。
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缴纳危险废物排污费 〔四〕依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产生环境噪声污染超过〔四〕依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产生环境噪声污染超过国家环境噪声标准的,按照排放噪声的超标声级缴纳排污费国家环境噪声标准的,按照排放噪声的超标声级缴纳排污费 排污者缴纳排污费,不免除其防治污染、赔偿污染损害的责任和排污者缴纳排污费,不免除其防治污染、赔偿污染损害的责任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是一项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具体落实到各级地方政府、有是一项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具体落实到各级地方政府、有污染的单位对本辖区和所在单位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污染的单位对本辖区和所在单位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将一个区域、单位环境保护主要责任者和责任范围以将一个区域、单位环境保护主要责任者和责任范围以目标责任书形式确定下来,运用定量化、制度化的目标管目标责任书形式确定下来,运用定量化、制度化的目标管理方法,有效贯彻环境保护这一根本国策理方法,有效贯彻环境保护这一根本国策————加强了各级地方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和领导加强了各级地方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和领导。
————有利于由分散的单项治理转向区域综合治理,实现大有利于由分散的单项治理转向区域综合治理,实现大环境的改善环境的改善 〔四〕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四〕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把城市作为一个系统整体,以城市生态学为指导,对城是把城市作为一个系统整体,以城市生态学为指导,对城市的环境问题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综合的对策和措施,市的环境问题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综合的对策和措施,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综合控制,以实现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综合控制,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开展城市的可持续开展——它是与目标责任制具有相同地位和作用的一项环境管它是与目标责任制具有相同地位和作用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是由城市政府统一领导负总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理制度,是由城市政府统一领导负总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有关部门各尽其职、分工负责的管理制度督,有关部门各尽其职、分工负责的管理制度——通过国家、省级的考核,使政府部门对辖区环境质量通过国家、省级的考核,使政府部门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落到实处,是控制城市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有负责落到实处,是控制城市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十五十五十五十五" "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及权重分配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及权重分配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及权重分配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及权重分配是指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首先向是指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首先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经审查批准发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经审查批准发证后,方可按照排污许可证上规定条件排放污染物的一项法后,方可按照排污许可证上规定条件排放污染物的一项法律制度。
律制度——它是在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前提下,对排污者排它是在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前提下,对排污者排污行为的定量化管理是实现由污染物浓度控制向总量控污行为的定量化管理是实现由污染物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双重标准的重要思想制与浓度控制双重标准的重要思想——是对其他环境管理制度协调和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是对其他环境管理制度协调和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度,“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六〕排污许可证制度〔六〕排污许可证制度是指在一个特定范围内,为解决某些同类污染问题而建立是指在一个特定范围内,为解决某些同类污染问题而建立的集中设施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是强化环境管理的一的集中设施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是强化环境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种重要手段 ——我国在污染源的分散治理上,花费了很大的财力、物我国在污染源的分散治理上,花费了很大的财力、物力,但效果并不显著力,但效果并不显著 ——各工业化国家的有害废物处理和处理设施正向大型化、各工业化国家的有害废物处理和处理设施正向大型化、集中化方向开展,污染集中控制是环境治理的开展趋势集中化方向开展,污染集中控制是环境治理的开展趋势。
——污染集中控制主要以改善流域、区域等控制单元的环污染集中控制主要以改善流域、区域等控制单元的环境质量为目的,用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环境经境质量为目的,用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环境经济效益 〔七〕污染集中控制制度〔七〕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是指对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在特殊保护区域是指对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在特殊保护区域内超标排污的已有设施,由人民政府依法决定,环境保护内超标排污的已有设施,由人民政府依法决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的环境法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的环境法律制度 ——限期治理的对象:主要是位于特别保护区域内的超标限期治理的对象:主要是位于特别保护区域内的超标排污的以及造成严重环境影响的老污染源排污的以及造成严重环境影响的老污染源 ——限期治理污染与污染治理方案不同,前者的决定是依限期治理污染与污染治理方案不同,前者的决定是依据一定的法律程序,具有法律效能,而后者只是一种行政据一定的法律程序,具有法律效能,而后者只是一种行政管理手段,完不成不负法律责任管理手段,完不成不负法律责任 〔八〕污染限期治理制度〔八〕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环境目标环境目标责任制责任制限期治理限期治理集中控制集中控制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排污收费制排污收费制三三同同时时环环境境影影响响评评价价八项环境管理制度的内在关系图八项环境管理制度的内在关系图〔〔1〕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2〕污染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污染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3〕现场检查制度〕现场检查制度〔〔4〕污染强制淘汰制度〕污染强制淘汰制度〔〔5〕地方性环境预审制度〕地方性环境预审制度〔〔6〕环境标志制度〕环境标志制度〔九〕其它环境管理制度〔九〕其它环境管理制度〔〔1〕建立环境与开展综合决策制度,加强宏观环境管理。
〕建立环境与开展综合决策制度,加强宏观环境管理提高政府可持续开展决策的质量与水平提高政府可持续开展决策的质量与水平〔〔2〕加快制定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标准和技术标准使〕加快制定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标准和技术标准使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具有强制性、标准性和可操作性,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具有强制性、标准性和可操作性,将生态保护的对策和措施落到实处将生态保护的对策和措施落到实处〔〔3〕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审计制度、环境预审制度、排〕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审计制度、环境预审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税收等相关制度污权交易制度、环境税收等相关制度〔十〕环境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开展〔十〕环境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开展END。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