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有关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151****513
  • 文档编号:244040499
  • 上传时间:2022-01-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94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有关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一片土地的沧桑变迁可以是一部历史,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可以是一部历史,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可以是一部历史,一个人的酸甜苦辣可以是一部历史历史可以很长很长,生命的旅途有多么漫长它就有多么漫长,人类的年龄有多么古老它就有多么古老;历史可以很大很大,世界有多么辽阔它就有多么辽阔,宇宙有多么浩瀚它就有多么浩瀚过去的一切,都是历史下面课件网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有关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1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背景  (1)政治18世纪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社会矛盾尖锐  (2)思想资产阶级思想家反对专制,抨击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过程  (1)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2)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此后,共和制和君主制进行了长期的反复斗争  (3)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建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通过  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内容  ①行政权归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及军队最高统帅,由国民议会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总统有权任命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3)作用  ①共和派掌握实权,共和体制最终确立  ②共和政体的确立,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政权的机会,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条件德意志帝建立(1871年)  (1)原因  19世纪中期,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领导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大业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  标志1871年春,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内容  (1)君主立宪政体  ①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  ②宰相主持内阁工作,是内阁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③议会是立法机构,分为两院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和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其中帝国议会权力较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对政府没有监督作用。

        (2)联邦制  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一些自治权  实质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君主专制是实,立宪是虚  影响  (1)积极推动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德国很快世界强国之列  (2)消极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  有关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2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  1、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  国际英国开展工业革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准备侵略中国  国内清政府经济落后,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阶级矛盾激化,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直接原因  走私鸦片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英国借此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2、经过  (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扩大1841年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清朝爱国将领海龄等抗英殉国  (3)结束1842年8月英军入侵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4)结果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3、鸦片战争的影响  (1)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半殖民地,是从国家主权来说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实际上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是一种倒退  半封建,是从社会形态来说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产生并不断发展壮大客观上是一种进步  (2)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鸦片战争前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鸦片战争后半殖半封社会,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包括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3) 中国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发生变化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中国革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为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比较  时期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目标  旧民主主义革命 反侵略反封建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反侵略反封建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4) 中国思想领域发生变化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新思潮实质是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5)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 列强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英法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2、经过  1856年,英俊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英法联军进逼天津,与请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并签订《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①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②赔偿英法巨额白银;③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定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沿江十处为通商口岸;④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⑤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损害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有关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3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与国王斗争  (2)过程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成立共和国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光荣革命  确立标志——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1)内容它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作用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也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概况  18世纪初,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组成  下院议员由普选产生,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职能  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选等  特点  内阁成员(各部大臣)集体负责,与首相(内阁首脑)共进退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首相掌握国家大权(行政权立法权)  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意义  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权,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三、议会改革  概念  使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原因  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过程  英国1832年议会进行选举改革  结果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君主立宪制的意义  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

        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有关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4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背景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  独立之初,美国是松散的邦联制,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华盛顿等人受启蒙思想影响,希望建立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二、基础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主要内容  (1)联邦制  ①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有机结合(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②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2)三权分立  ①国会由参议员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权(对宪法负责)  ③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掌握司法权  (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有利于防止专制的出现)  特点  分权与制衡;联邦制 ;民主制  意义  ①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基础  ②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③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央和地方之间 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局限性  ①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为美国内战爆发埋下伏笔  ②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  建立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起来  三、两党制  形成  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政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特点  两党对垒 交替执政  实质  两党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  作用  两大政党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两党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两党相互监督,可以限制当权政党滥用权力  两党轮流执政,一定程度上可促使其不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