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标准.pdf
13页ICS DB34 备案号: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 787—2008 校 服 2008-04-09 发布 2008-04-09 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发布 DB34/ 787—2008 I 前 言 本标准强制性条款为4.1中纤维含量、甲醛、pH值、异味、可分解芳香胺、染色牢度 本标准技术要求主要引用了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FZ/T 81003-2003《儿 童服装、学生服》、FZ/T 73021-2004《针织学生服》 增加了夏季校服面料纤维成分、 含量指标; 增加了小学三年级及以下夏装耐唾液色牢度、 甲醛指标; 提高了耐洗色牢度指标;规范了水洗尺寸变化率指标;规定了组批抽样和判定规则 本标准由马鞍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马鞍山市纤维检验所、常熟市波司登服饰有限公司、马鞍山市天平纺织服装有限 责任公司、马鞍山市蓝雅制衣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宁鸥、王平、张丽、高晓东、汪金城、王喜 本标准于2008年4月9日首次发布 DB34/ 787—2008 1 校 服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校服的号型和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机织面料、 针织面料加工制作的, 各类教育机构的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中统一使用 的校服,包括军训服、实习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50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 251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GB/T 1335.1~1335.3 服装号型 GB/T 2660 衬衫 GB/T 2662 棉服装 GB/T 2910 纺织品 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法 GB/T 2911 纺织品 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法 GB/T 2912.1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 39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GB/T 3921.1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试验1 GB/T 3922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 GB/T 3923.1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条样法 GB/T 4802.1 纺织品 织物起球试验 圆轨迹法 GB/T 4856 针棉织品包装 GB 5296.4 消费品使用说明 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 GB/T 7573 纺织品 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T 8628 纺织品 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和服装的准备、标记及测量 GB/T 8629 纺织品 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 8630 纺织品 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 GB/T 8878 棉针织内衣 GB/T 14272 羽绒服装 GB/T 14576 纺织品耐光、汗复合色牢度试验方法 GB/T 17592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 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 18886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唾液色牢度 FZ/T 01026 四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FZ/T 01031 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接缝强力和伸长率的测定 抓样拉伸法 FZ/T 01053 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 FZ/T 01057.1~01057.11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DB34/ 787—2008 2 FZ/T 01095 纺织品 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实验方法 FZ/T 73021 针织学生服 FZ/T 8007.1 使用粘合衬服装剥离强力测试方法 FZ/T 80002 服装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FZ/T 81004 连衣裙、裙套 GSB 16-1523 针织物起毛起球样照 3 号型和分类 3.1 号型 校服号型设置按 GB/T 1335.1~1335.3 规定选用执行。
3.2 分类 3.2.1 按使用季节分为夏装、春秋装和冬装 3.2.2 按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 3.2.3 按面料的织造方法分为机织校服和针织校服 4 要求 4.1 内在质量要求 内在质量要求见表1 表1 内在质量要求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夏装 天然纤维≥35% 纤维含量(净干含量)/ (%) 春秋、冬装 应符合 FZ/T 01053 的规定 小学三年级及以下 20 夏装 其他 75 甲醛/(mg/kg)≤ 春秋、冬装 300 夏装 4.0~7.5 pH 值 春秋、冬装 4.0~9.0 异味 应符合 GB18401 中 5.1 的规定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应符合 GB18401 中 5.1 的规定 单面 180 弹子顶破强力 1 /(N) ≥ 双面 240 覆粘合衬部位剥离强度 2 /(N)(2.5cm×10cm) ≥ 6 接缝强力/(N)(5.0cm×10cm) ≥ 140 针织校服 4.0 3.5 3.5 精梳(绒面) 4.0 3.0 3.0 精梳(光面) 5.0 4.0 4.0 起毛起球 3/(级)≥ 机织校服 粗梳 4.0 3.0 3.0 耐唾液 4(变、沾色) 4 耐汗渍 5(变、沾色) 4 3-4 3 干摩 4 3-4 3 湿摩 3-4 3 3(深色 2-3) 染色牢度/ 级 ≥ 耐摩擦(变、沾色) 涂料印花(干、湿) 4 3-4 3 续表 1 DB34/ 787—2008 3 表 1(续)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拼接或色织 4-5 4 4 单色 4 3-4 3 染色牢度/ 级 ≥ 耐洗(变、沾色) 涂料印花 4 3-4 3 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级 ≥ 3-4 3 3 直向 -3.0~+1.5 -5.0~+2.0 -5.0~+2.0 针织校服 横向 -3.0~+1.5 -5.5~+2.0 -5.5~+2.0 领大 -1.0~0 -1.5~0 -2.0~0 胸围 -2.0~0 -2.5~0 -3.0~0 水洗尺寸变化率 6 /(%) 机织校服 衣长 -2.0~0 -2.5~0 -3.0~0 上衣 5.0 6.0 6.0 水洗后扭曲率 7/(%) ≤ 裤子 1.5 2.5 2.5 注 1:仅适用于以针织面料制作的校服。
注 2:仅适用于以机织面料制作的制服型校服 注 3:磨毛、起绒类校服不考核起毛起球 注 4:仅适用于小学三年级及以下服装 注 5:仅适用于夏装 注 6:弹性织物不考核横向水洗尺寸变化率短裤不考核水洗尺寸变化率 注 7:仅适用于以针织面料制作的校服 4.2 外观质量要求 4.2.1 针织校服 4.2.1.1 使用说明应符合 GB 5296.4 的规定 4.2.1.2 外观质量评等按表面疵点、规格尺寸偏差、本身尺寸差异、缝制规定的评等来决定在同一 件产品上存在不同品等的外观疵点时,按最低品等疵点评等 4.2.1.3 表面疵点评等规定 4.2.1.3.1 表面疵点评等规定见表 2 表2 表面疵点评等规定 序号 疵点名称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1 毛丝 不允许 2 色差(不低于) 主料之间4级,主副料之间3-4级 3 缝纫曲折高低(不大于) 明线部位0.2cm 明线部位0.5cm 4 缝纫油污线 领、襟部位不允许,其他部位轻微者允许 5 大肚纱、长花针 主要部位:不允许 次要部位轻微者允许 轻微者允许 6 修疤 不允许 7 丝拉紧(挂紧丝) 不允许 累计不超过6 cm 8 油棉飞花 不允许 布面平整无洞眼者1cm一处 9 锁眼间距 锁眼间距互差不大于0.3cm 锁眼间距互差不大于0.5 cm 10 扣眼互差 扣与眼位互差不大于0.2cm(包 括金属件等);钉扣不牢不允许 扣与眼位互差不大于0.3cm(包括金属件 等);钉扣不牢不允许 11 拉链平服 绢拉链平服、顺直 绸拉链轻微不平服 DB34/ 787—2008 4 表2(续) 注 1:未列人表内的疵点按GB/T 8878标准中表面疵点评等规定执行。
注 2:表面疵点程度参照炙针织内衣表面疵点彩色样照》执行 注 3:主要部位是指上衣前身上部的三分之二(包括领窝露面部位),裤类无主要部位 4.2.1.3.2 在同一件产品上只允许有两个同等级的极限表面疵点,超过者降一个等级 4.2.1.4 规格尺寸偏差见表 3 表3 规格尺寸偏差 单位为厘米 160 cm及以下 160 cm以上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衣长 一0.5 一1.0 一1.0 士1.0 +2.0 -1.5 +2.0 -1.5 胸宽 一 0.5 一1.0 一1.0 士1.0 士1.5 士1.5 长袖 一 0.5 一1.0 一1.0 士1.5 +2.0 -1.5 +2.0 -1.5 袖长 短袖 一 0.5 一1.0 一1.0 一1.0 一1.0 一1.0 长裤 一 1.0 一1.5 一1.5 士1.5 士2.0 士2.0 裤长 短裤 一 0.5 一1.0 一1.0 一1.0 一1.5 一1.5 肩宽 士 0.8 士1.0 士1.0 士1.0 士1.5 士1.5 挂肩 一 0.8 一1.0 一1.0 一1.0 一1.5 一1.5 直档 士 1.0 士1.5 士1.5 士1.0 士2.0 士2.0 横档 一 1.0 一1.5 一1.5 一1.5 一2.0 一2.0 袖口宽 士 0.5 士0.5 士0.5 士0.5 士0.5 士0.5 4.2.1.5 本身尺寸差异见表 4。
表4 本身尺寸差异 单位为厘米 160 cm及以下 160 cm以上 ≤ <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门襟、左右腰缝 0.5 0.8 0.8 0.8 1.0 1.0 衣长不一 前后身 1.0 1.5 1.5 1.5 2.0 2.0 胸(腰)宽不一 1.0 1.0 1.0 1.0 1.5 1.5 左右肩宽不一 0.5 0.8 0.8 0.8 0.8 0.8 挂肩不一 1.0 1.5 1.5 1.5 2.0 2.0 长袖 1.0 1.5 1.5 1.5 1.5 1.5 袖长不一 短袖 1.0 1.0 1.0 1.0 1.0 1.0 长裤 1.5 2.0 2.0 1.5 2.0 2.0 裤长不一 短裤 1.0 1.5 1.5 1.0 1.5 1.5 腿阔不一 1.0 1.0 1.0 1.0 1.5 1.5 背心胸宽不一 0.5 1.0 1.0 1.0 1.5 1.5 4.2.2 机织校服 4.2.2.1 使用说明应符合 GB 5296.4 的规定 4.2.2.2 里料 DB34/ 787—2008 5 采用与所用面料性能、色泽相适合的里料,特殊需要除外 4.2.2.3 辅料 4.2.2.3.1 衬布 采用适合所用面料的衬布,其收缩率应与面料相适宜。
4.2.2.3.2 缝线 采用适合所用面料质量的缝线,装饰线除外钉扣线应与扣的色泽相适宜 4.2.2.3.3 钮扣、拉链及金属附件 采用适合所用面料的钮扣(装饰扣除外)、拉链及金属附件,无残疵洗涤和熨烫不变形、不变色、 不生锈 4.2.2.3.4 钉商标 钉商标线应与商标底色相适宜 4.2.2.4 经纬纱向技术规定 前身顺翘 (不允许倒翘),后身、袖子、前后裤片允许程度按表5规定 表5 单位:% 等级 面料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什色 ≤ 3 4 5 色织或印花、条格料 ≤ 2 2.5 3 4.2.2.5 对条对格规定 4.2.2.5.1 面料有明显条、格在 1.0cm 及以上的按表 6 规定 表6 部位 对条对格规定 备注 前身 条料对条,格料对横,互差不大于0.3cm 格子大小不一致,以前身三分之一上部为准 袋、袋盖与前身 条料对条,格料对横,互差不大于0.3cm。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