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年度山东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x
55页2024-2025年度山东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教“鱼”的概念时以“鲸”为例,说明“生活在水中”是“鱼”的概念的无关特 征这是为学生提供()A.比较B.变式C.正例D.反例【答案】 D2、清朝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兴办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在()A.1901 年B.1903 年C.1904 年D.1905 年【答案】 D3、我国在建国后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从而废除了旧学制,实行新学制,其时间是()A.1949年10月1日B.1950年10月1日C.1951年10月1日D.1952年10月1日【答案】 C4、综合实践活动是地方性必修课,它占课时的()A.6%~ 8%B.7% ~10%C.8%~10%D.10%~20%E.6%~10%【答案】 A5、康复治疗的特点不包括A.康复团队模式B.终身康复治疗C.强调以患者完全恢复为目的D.强调患者主动参与E.强调以患者功能为中心【答案】 C6、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小学体育方面要求的是( )A.初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B.具有健康的身体C.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D.发现并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答案】 D7、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碰撞,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 )。
A.讨论法B.用途扩散法C.启发法D.头脑风暴法【答案】 D8、在大肠癌病人和对照组中进行血型分布的大样本调查,血型分为O/A/B/AB型,为比较病例组合对照组之间的血型分布的差异,需要采用A.t检验B.方差分析C.x2检验D.u检验E.配对t检验【答案】 C9、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A.交往焦虑B.上学焦虑C.考试焦虑D.课堂焦虑【答案】 C10、成人理想体重的计算公式是( )A.身高(cm)-100B.身高(cm)-110C.身高(cm)-90D.身高(cm)-120E.身高(cm)-115【答案】 A11、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共存在的,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是(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答案】 D12、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 )A.2~5岁B.6~7岁C.8~10岁D.11~12岁E.0~6岁【答案】 C13、健康的概念是指( )A.身体健康B.生理无残疾C.心理健康D.身心健康【答案】 D14、测验主要以()进行A.口试B.笔试C.面试D.交谈【答案】 B15、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始于( )。
A.赫尔巴特B.洛克C.夸美纽斯D.康德【答案】 D16、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A.科任教师B.班主任C.级任导师D.班委会【答案】 B17、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答案】 C18、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 )A.家庭B.社会C.学校D.工作单位【答案】 C19、下列表术中不属于班级授课制优点的是( )A.扩大教学规模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C.有利于因材施教D.提高了教学效率【答案】 C20、有些儿童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担心害怕、甚至惶恐显得很不安,属于心理障碍中的()A.儿童过度焦虑反应B.儿童多动症C.学习困难综合征D.儿童厌学症【答案】 A21、课外活动不包括()A.社会活动B.科技活动C.文学艺术活动D.选修课【答案】 D22、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答案】 D23、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容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 )A.品德B.态度C.意向D.技能【答案】 B24、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康德D.杜威【答案】 C25、儿童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是( ) A.自我调控能力B.自我监督能力C.自我批评能力D.自我评价能力【答案】 D26、《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A.社会权利客体的独立地位B.社会权利主体的非独立地位C.社会权利主体的独立地位D.社会权利客体的非独立地位【答案】 C27、把“基因复制”看做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的是()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华生【答案】 B28、我国的《义务教育法》于()颁布A.1985 年B.1986 年C.1993 年D.1999 年【答案】 B29、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 有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复式教学B.单式教学C.设计教学D.道尔顿制【答案】 A30、爱国主义情感属于下列哪种情感?( )A.美感B.道德感C.理智感D.责任感【答案】 B31、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种()A.阅读能力B.理解能力C.分析能力D.综合能力【答案】 D32、下列不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一项是()。
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答案】 D33、“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一世界上最早对教育所下的定义见于()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答案】 D34、技能是一种( )A.智力B.行为方式C.才能D.能力【答案】 B35、国内最早提出“教育形成交往起源说”的人是( )A.王策三B.李秉德C.叶澜D.桑新民【答案】 C36、学校教育的基础是()A.教师B.学生C.内容D.课程【答案】 D37、学习程度在( ) 时,记忆效果最好A.100%B.120%C.150%D.200%【答案】 C38、个体身心发展的()要求教育应该抓住人发展的关键期A.顺序性B.互补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答案】 C39、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A.行为参照B.省力C.服从D.强迫【答案】 A40、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答案】 C41、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实践属性D.现实属性【答案】 A42、教育制度化形成的标志是( )A.教有实体的出现B.学校的出现C.学校教有系统的形成D.大学的出现【答案】 C43、“道而释,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漸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 B44、教师自己检查教学质量依据是( )A.教学B.教书育人C.班主任D.关爱学生【答案】 B45、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B.教育者与德育方法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D.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答案】 C46、健康保险是( )A.以获得意外保险为目的B.以人的身体健康为目标C.以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D.以人的心理健康为目标E.以获得经济补偿为目的【答案】 B47、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0A.1904年B.1922年C.1949年D.1986年【答案】 D48、“教育即生长”的提出者是教育哲学家( )A.赫尔巴特B.皮亚本C.杜威D.瓦根舍因【答案】 C49、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A.发展智力B.培养思想品德C.传授知识D.发展个性【答案】 C50、影响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的()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制度C.社会意识形态D.经济制度【答案】 A51、不属于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内容的有( )A.吃动平衡,健康体重B.禁烟禁酒C.少盐少油,控糖限酒D.多吃蔬果奶类大豆E.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答案】 B52、主张恢复古希腊重视美育的传统的是()者A.行为主义B.经院主义C.科学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