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教师的批评艺术(1).doc
3页大学老师的批评艺术(1) 摘要:大学生和大学老师是高等教育活动过程的主要因素,在大学生成才的道路上常常伴随着老师的批评,但是批评一个人要比表扬一个人难得多而这又是大学老师不能回避的问题,所以需要每位大学老师掌握好批评的艺术本文就是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入手,阐述了大学老师如何进步批评的艺术关键词:大学老师大学生批评的艺术大学生和大学老师是高等教育活动过程的主要因素,他们构成高等学校的主体:大学老师是高等学校的教育者,担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他们既要是某一学科的专家,又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承当者;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对象,他们在为将来成功走向社会积蓄力量在大学生成才的道路上常常伴随着老师的表扬与批评表扬常被称为抚慰人类灵魂的阳光,人的天性也是“趋赏避罚〞,因此几乎每个人都喜欢被表扬但是人非圣贤,学生犯了错误怎么办?这是每个大学老师在教学理论中常常无法回避的问题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一个人要比表扬一个人困难得多但是批评的目的只有一个:帮助别人进步所以批评常被比喻为照耀人类灵魂的巨镜,它既是一种重要的鼓励方式,更是一门需要每位大学老师掌握的艺术,假如运用得当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当也会使学消费生怨恨、误解、抵触等消极情绪。
如何才能运用好这门艺术呢,要先理解一下大学生的身心特征,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作为一名大学老师,经过长时间和学生们相处,发现大学生普遍有这样的特点:〔1〕普通高等学校的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中、晚期,他们的身心开展不同于儿童、少年或青年早期,也不同于成年人,他们都有较强进取精神,强调知识的积累与才智的提升,他们追求时尚,把握潮流,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有青年人积极向上的心态,但也有迷茫、空虚、依赖和保守的特点;〔2〕大学生的需要比拟复杂,对物质生活的需要逐渐进步,对精神需要也有较高的要求,集中于“求知、求友、求爱〞,即他们抱有强烈的成才愿望,他们希望别人可以理解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可以得到异性的注意;〔3〕大学生开场有了初步的社会理论经历,抽象思维得到了开展,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了独立考虑的特点,对一些观点、理论也是批判的承受;〔4〕大学生的情绪性方面表现出正负两极性,既有对心理安康具有积极作用的有热情乐观的特点,也有对心理安康起消极作用的是冷漠忧郁、情绪不稳定的特点鉴于大学生的特点,大学老师在对学生批评教育过程中就要注意学生的身心特征,把握好批评的艺术。
一、批评前要弄清原因弄清问题的缘由,是老师正确评价学生的前提,同时也会防止冤枉好人在这个环节上,老师要把握好这样的问题:〔1〕分清是否应该批评这就要求老师在把握这个环节时不要被外表现象所迷惑,比方在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对于剩余价值等问题常与老师展开剧烈的争论,有的观点甚至与老师的相反这个时候,老师就不应该批评学生,这时的批评会扼杀他们的创新精神相反,这是学生可贵品质的表现,说明他们开场独立的考虑问题了〔2〕找出错误的原因,以及可能会导致的结果只有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转贴于论文联盟.ll. 二、批评时要讲究策略〔1〕要注意场合,适时适度批评学生时要按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时机,选择是事中批评好还是事后沟通好比方一些小缺点较多的学生,假设是事事批评的话,学生会认为你小题大做,产生逆返心理;俗语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假设任其开展的话,将来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那如何做才好呢?当然详细到人到事还要详细分析在对学生进展批评教育时要讲究场合,选择适当的场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比方,一位医学院的学生在药物用量的问题上粗心大意,记错了小数点,这时老师采用在课下耐心给他谈药物用错量将给病人带来的严重后果的沟通方式,肯定比在课堂上向他反复强调学习要细心的方式要好的多。
〔2〕要顾及学生的面子面子是做人的尊严的一种外部表现,保住学生的面子对学生、对老师都很重要比方,当员老师发现某位同学由于谈恋爱而荒废了学业时,有两种做法:一是在班会上点名批评;二是私下里和学生沟通我想这两种方式会收到不同的效果,那么两种方法孰好孰坏可想而知〔3〕要对事不对人大学生的自尊心较强,因此在批评个人时,不要涉及其人格或者动机,否那么会引起学生反感,使批评失败只有针对学生过失的批评,学生才会心服口服〔4〕批评方法要因人而异对于有惰性、依赖心的学生,宜用触动式批评法;对于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宜用渐进式批评法;对于盲目性大、自我觉悟性差,但易于感化的学生,宜用参照式批评法;对于脾气暴躁、性格倔犟、容易冲动的学生,宜用商讨式批评法;对于擅长考虑、性格内向、各方面比拟成熟的学生,宜用发问式批评法〔5〕恰当运用暗语方法注意适用暗示的方法,对于自尊心、虚荣心较强的学生效果较好这些学生较注重面子,因此对于问题不大的错误,可采用比喻、类比的方式,旁敲侧击,对他们进展适当的暗示,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已构成或即将构成过错,要防止再犯这种方法运用得当的话,可能比直接批评效果更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战国时的季梁听说魏王欲攻邯郸,忙劝阻道:我路见一人,要去南方却向北走,问其何故,他说他的马好、钱多、驾车的人纯熟。
其实这三种优势恰恰会使这人离目的地愈远季梁这样暗语的目的就在于劝阻魏王进攻,否那么离其称霸的目的也会愈远这样既保全了君王的颜面,又纠正了错误〔6〕注意批评和表扬的适当结合批评和表扬都是鼓励学生进步的方法,假如可以很好得将二者结合,那么将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方,当批评学生的时候,可以先肯定其优点和成绩,这样学生觉得收到了公正的待遇,容易承受批评当然,有时在表扬学生的时候,也可以提一点缺点,这样可使其心悦诚服地克制缺点三、批评后要注意学生的情绪波动对学生进展批评后,不一定会获得立竿见影的正面效果,有时也可能产生学生逃学、出走、破坏、报复、轻生等负面效果因此老师要在批评后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并根据他们的情绪反响,及时与学生进展沟通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就如同农民辛苦种庄稼一样,当庄稼成熟后你就要去收割,否那么以前的努力就前功尽弃了批评学生也一样,当发现学生在承受批评后能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那么老师就应该给与肯定,并鼓励他继续努力上进;当发现学生在承受批评后存在抵触心理时,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向学生说明为什么要批评,为什么要这样批评,以消除感情上的隔膜当然老师在批评学生后认为确属自己认定事实有误或批评过火时,也要坦诚地向学生表示歉意,只有老师本身身体力行,学生才能遵规守纪。
转贴于论文联盟.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