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观看纪录片《杨善洲》事迹心得体会精选汇编.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09065926
  • 上传时间:2023-05-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1.51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型电视纪录片《杨善洲》观后感在群众路线活动中,总队机关党委组织观看了纪录片《杨善洲》影片从杨善洲担任保山地委书记一职入手,刻画了他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纪录片《杨善洲》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鲜活的杨善洲,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最真实写照影片中展现的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让人一次次地潸然泪下画面一:杨善洲在当地委书记的时候,常拄着棍子,提着一个小黑包,行走在田间帮助推广一种“双龙出海”的水稻插秧法他来到一个村,见大家对这种插秧法并不接受,自己脱掉鞋子下到田里作示范,秧苗插得又直又好在他的带动下,村长保证全村都用这种插秧法,确保提高水稻单产听后,杨善洲搓搓手上的泥巴,高兴地上坎挥手走了画面二:保山遭遇大旱,百姓面临作物绝收的困境,杨善洲带领干部挖井因经费不够,他果断召集地委委员开临时会议,决定将修建办公楼的经费挪作打井费,工程得以继续进行画面三:他发现山上小学的代课老师多年没有转正,纷纷离职,孩子们无学可上他动用自己的关系,喊来教育、人事、劳动各部门的领导上山,托他们解决老师们的编制问题,为山里的孩子留住了教师而他的二女儿,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通过层层考试,只差一个章就可以办理调动手续,从来不求父亲的她哭着求他,他却未曾想过动用关系办私事,最终,女儿哭着离去。

      画面四:杨善洲退休后婉言谢绝了组织上的关心,义无反顾的回到了家乡,到贫瘠荒凉的大亮山上植树造林资金不足,就到街上捡果核自己育苗他披星戴月,风餐露宿,用锄头挖,用手培植,在大亮山一干就是20几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着周围的人曾经光秃秃的荒山如今树木参天,满目葱郁,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收入也越来越高了,老书记也干不动了,他二话不说,将已价值3亿多元的大亮山林场林无偿转让给了国家纪录片的结尾以西南大旱一幕告终,保山因植被良好,当地居民不愁水喝,外地来取水的车辆排成了长队,此时的杨善洲已躺在病榻上,起不了身但是人民没有忘记他,很多人来医院看望他,一位老人从山上挑来干净的水,递到他跟前,大声说:“你没有白吃国家公粮!”杨善洲走了,他留给后人一座价值3亿多元、5万6千多亩的林场,他留下了一心为公、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他虽瘦弱的身躯却留给我们一个高大的背影杨善洲一辈子追求理想、一辈子为人民服务这样的追求才是真正的执着坚定,这样的服务才是真正的全心全意杨善洲的一辈子,应该成为每一名党员的人生镜鉴,时时刻刻对照、鞭策自己,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执政为民不松懈,坚守共产党人本色不改变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坚定信念,讲求党性,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没有创造不了的奇迹,也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要学习杨善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务实执着精神,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电视片《杨善洲》观后感7月28日看了纪录片《杨善洲》,这个纪录片以云南保山地委前书记杨善洲为原型,讲述了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扎根大亮山,在艰苦条件下带头改造农民恶劣生活环境的感人事迹,杨善洲扮演者李雪健演艺非常到位这是一部歌颂优秀共产党员、弘扬时代精神、讴歌当代基层干部楷模的主旋律纪录片杨善洲是前保山地委书记,有权有势,但他没有以权谋私、以势欺人,不居功自傲,而是视百姓为亲人,一心为民办事;1988年退休后,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2年,甘于无私奉献,为后人留得一片青山绿水,护得一方水土,也养了一方人这位鞠躬尽瘁,博爱、伟大、无私的人民公仆回答了过去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每一个故事情节都令我感受至深,看后泪水沾巾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多数人为生存忙于生计,见利一哄而起,无利一哄而散,为利争斗不休……,这样的时代像杨善洲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这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

      而我们的时代急需这样人,这是一个民族的自豪与未来 杨善洲是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执着的人,一个无私的人,一个坚持一辈子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一个一身正气问心无愧的人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卓然风范和浩然正气;这就是一种激越奋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和淡泊名利、大公无私的精神榜样;这就是一只坚定信念,讲求党性,坚持不懈,创造奇迹的奋斗号角杨善洲正是靠着坚定的党性和崇高的精神品质,一心为民、不计报酬、终生奉献,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创造出了宝贵物质财富和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以杨善洲精神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务实执着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权力观、政绩观,能够真正用一颗赤诚的心投入到平凡的日常工作中去,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始终用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观念把我们的工作任务完成好观看纪录片《杨善洲》心得体会总队建设学习型机关领导小组在四楼会议室举办了群众路线第四期活动,并组织全体干部同志集中观看纪录片《杨善洲》纪录片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杨善洲,原任保山地委书记,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入党,1988年退休,2010年因病逝世。

      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兑现“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2年如一日,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看完纪录片全处同志感触颇深,受到很多精神启示一、坚定理想、牢记宗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善洲同志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使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们要学习杨善洲同志,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坚定信念,讲求党性,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把坚持党的宗旨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努力发扬务实执着精神,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实实在在做好本职工作,不让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为空话二、淡泊名利、讲求奉献杨善洲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主要创办人,但他不仅不从林场领取任何报酬,还把自己20多年时间辛苦创办的林场正式无偿移交给政府,他不占林场一点好处,不带林场一根草,留下的是可观的绿色存款,留下的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留下的是精神财富作为从事统计调查工作的同志,我们要以杨善洲精神为榜样,牢固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权力观和政绩观,不贪图享受、不自私自利、不贪赃枉法,时刻以保证统计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为宗旨,积极进取,努力创新,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勤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从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他继续实践“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山义务植树造林,60年如一日,一心为民,忘我奉献作为统计调查机构的青年公务员,我们要脚踏实地、勤勉敬业,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投身到平时的本职工作中,并努力将杨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延续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让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纪录片《杨善洲》 观后感纪录片《杨善洲》主要描述了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带领群众引水抗旱,退休后谢绝按规定到昆明休养的厚意,选择回到家乡,22年不辞劳苦植树造林,用双手染绿了光秃秃的“大亮山”的故事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是这部影片的线索,是从开头到结尾贯穿始终的精神支柱;水,是杨善洲的灵魂,上善若水,他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水的温润泽厚,与杨善洲的赤子之心早已合二为一  他是个智者  在大旱面前他勇担责任,把百姓的生命、生活放在第一位,毅然停掉了在建的政府办公楼;他看到了水是“滇西粮仓”的关键之所在,在天降大雨旱情缓解之时,他没有得意忘形,而是喊出了:“这回是老天爷救了咱们,下回咱们要自己救自己”的响亮口号。

        当两个村的村长因为对方霸占水源而争吵不休时,杨善洲背着手来到两位争得面红耳赤的村长旁边,慢条斯理地说:你们俩位置对调,你去当那个村的村长,他来当这个村的村长说罢走了两位村长面面相觑,随后相互紧紧握住了手这一句看似轻描淡写的的话,让两位村长各自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从而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杨善洲的聪慧机智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两袖清风,公私分明  当他得知小学校代课教师流失严重,亲自召集各部门干部开会,一次性解决代课教师的待遇问题而他的二女儿因夫妻两地分居,找父亲哭诉要求调动工作,坚持原则的杨善洲始终咬紧牙关,始终没有因为私事“走后门”  他认真、坚韧,为百姓留下了青翠欲滴的梦  在他选择上山植树时,有多少人相信他能坚持22年?  他八十多岁高龄依然奔波在山林间,真正的享受就是每天看着满山遍野的绿油油的山林他没有普通人追求的名车、豪宅,而他却一样快乐着这就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无法用普通人的情感去衡量他  不得不感叹,人生有几个22年,何况是人生最后的22年但杨善洲这样做了扪心自问,这样的坚持,有几个人能够?22年当中,他在大亮山打造了56000亩林地,创造的是3.7亿元人民币的价值。

      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数字更能体现人生财富的吗?有形的是数字,无字的是丰碑!  他是一位仁者  天道酬勤老天爷直接的回报就是,保山地区不再受到干旱的困扰杨善洲用22年的时间证明了:人,是可以靠自己的2010年云南大旱,保山地区丝毫没有受到干旱的影响这彻底扭转了看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他创造了这么多的价值,却分文不取,把林场全部交给国家,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悯人之仁者,不过如此  一辈子的赤子之心,把生命最后的霞光,化为家乡大亮山上永恒的春天看纪录片《杨善洲》学习心得  最近,多年未看纪录片的我,根据单位的统一安排,和其他同事一起,走进纪录片院,观看反映党员先进模范代表的纪录片《杨善洲》之前我已多次学习过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也曾亲自前往大亮山,近距离地感受他“舍去清闲,自找苦吃”植树生活,接受过他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的“洗礼”,应该说对他的事迹已经有一定了解,但观看纪录片《杨善洲》仍然给了我强烈地震撼和触动他无私忘我、勤俭节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质朴而坚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再一次深深地“征服”了我杨善洲任保山地委书记时将保山发展成了滇西粮仓,他引水抗旱、举行割稻比赛,亲自“下田”推广“三岔九垄”式插秧,帮助农民提高水稻单产;退休时放弃去省城过舒适生活,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家乡,开展植树造林,使大亮山树木成荫,生机勃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宁可冒着瓢泼大雨步行回家,也坚决不让公车送一程;他的女儿两地分居7年,央求他帮忙解决时,作为父亲的他却一口回绝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杨善洲这样公而忘私的好党员好干部不禁让人肃然起敬,也让我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多次感动得泪湿双眼杨善洲始终如一地坚守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是老党员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他常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他是这样说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