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力教学,培养与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成果总结.doc
8页整合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理念,用心力教学,培养与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成果总结王金发戚康标何炎明王宏斌冯冬茹(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275)本成果是教育部重点教改项目“整合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理念,构建研究性学 习立体化平台,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成果该项目于2004年开始调研筹划,2005年正式组织实施,2008年底结题,并通过教 育部组织的专家组的结题验收一、整合研究性教学与学习理念,创建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模式1、研究性教学理念、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整合教学是教与学的相互运动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整合,就是从 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出发,从教与学两个方面重新审视“教学”和“学习”,教师在不 断探索“研究性教学”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使研究性教学与研 究性学习成为一个整体,互为依托,相辅相成2、开放式、研究性教学与学习模式理念是愿景,模式是实现愿景的通路为实现研究性教学与学习的愿景,构建并整 合了开放式、研究性教学与学习模式开放式”与“研究性”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层 面、时间和空间两种纬度内涵上,教学与学习都要有一种不受时间和空间约束的意识; 外延上,教学与学习都要突破课本、课时的限制,构建立体化教学与学习平台。
二、创建一流教学团队,建设精品课程1、细胞生物学与遗传研究性教学团队成为首批国家级团队以王金发教授为带头人的“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性教学团队”,开展了一系列 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取得显著成绩,并于2007年评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团队的青 年教师王宏斌副教授2008年获得中山大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第1名2、建设了 3门省级、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本项目组成员共承担8门本科生课程,其中,《细胞生物学》于2004年评为国 家级精品课程、《现代生命科学》于2007年评为国家级文化素质类精品课程2008 年,《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实验》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该精品课程包括了《细胞 生物学实验》与《遗传学实验》两门实验课三、用心力设计教学2007年教师节,温家宝总理对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说:办教育要用心力和财力心力是心灵之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不仅要用心力打造 教学团队、建设精品课程,更要用心力设计教学!1、用心力诠释“课程",建立“授课而非授书”的新观念在当今高校教学改革中,“课程即教材”成为教学改革的一大障碍!产生“课程即教材”错误观念的根本原因是对“课程”的理解发生了偏差我们用 心力诠释了课程概念,提出了 “授课而非授书(教材)”的新观念,即,课程是活的、 发展的,教材是静态的、滞后的,要求教师从课程的整体性、扩张性、动态性安排课程 内容、讲授课程。
2、融素质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七•三配置”课堂教学内容教育的根本是“育人”基于此,本成果探索了 “七•三配置”教学内容,融素质 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的课堂教学新体系七•三配置”课程内容,就是将教学内容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专业教育,即课 程的基本理论,约占70〜80%;其二是文化素质教育,约占20〜30%专业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从教科书和科技文献中取舍,而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则需要教 师精心组织与安排,并以专题的形式,组织同学讨论,时间约5〜20分钟1 时政专题:对于一•年一次的中共中央全会、政府,我们都要设置专题进行 介绍,引导学生关心国家的时政方针,培养学生的时代责任感1 社会热点专题:如:针对大学生跳楼轻生现象,我们设计了 “生命所属权”的 专题讨论,引导学生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1 科技进展专题:适时介绍生命科学的重要进展,如2007年设专题讨论了人类首 次成功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及伦理问题1 诺贝尔奖专题:每年的1月是诺贝尔奖颁发时间,根据获奖情况,设置专题进 行介绍和讨论1 科学道德专题:如,针对科技论文作假案例,设计科学道德专题,培养科学诚 信精神3、 总结了 “讲、谈、侃、弓I”四字教学法,提高课程的“可学性”授课的“科学性”和“可学性”是衡量优秀课程的两个尺度。
授课,首先要保证课 程的科学性,同时,还要提高课程的“可学性”,让学生觉得有兴趣,喜欢学为此, 我们探索并总结出“讲、谈、侃、弓I”的四字教学法,营造科学、热烈、和谐、风趣的 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程的“可学性”4、 学生自主设计创新实验,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在《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两门实验课教学中,我们设置了本科生自主 设计创新实验环节,安排3〜4周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一个微型科研项目,将 实验技能训练融入科学问题研究之中自主设计创新实验分为四个环节:项目设计:学生以课题组为单位自主设计-•个具有探索性实验项目,并按照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栏目编制项目设计书;项目实施:项目经实验课教师审核(主要是实验条件及可行性)后,学生进入全自 主的实施阶段;项目总结:项目完成后进行详细总结,并按照中山大学学报的格式撰写论文;项目报告:各项目组必需在“创新实验报告交流会”上做20分钊|左右报告,进行 交流,并由师生共同组成的评分组评分自主设计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8大能力:课题设计能力、团队组织与合作能力、文 献查阅能力、实施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记录总结能力、论文写作能力、报告交流 能力,同时也培养了意志力。
5、 用心力设计“5U"系统学习法我们设计了 “5U (用)” (Five Using System)系统学习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敏锐用眼(观察)、勤于用脑(思考)、善于用口(交流)、巧于用手(实践)、坚持用 心(心窍)5U”系统学习法不是固定的模式和方法,而是要用教师的心灵之力去设计和引导, 并且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之中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多种训练形式引导学生进行“5U”学习,包括: 编制课程章节提要、绘制课程的纲要、看图推理与提问、课堂抢答等;在实验课教学中, 通过学生自主创新实验设计全面引导学生进行“5U”学习此外,我们还组织了多种形 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进行“5U”学习四、用心力设计第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1、 开展“学习技巧”、“科学写作”翻译、演讲,提高学生的学习与写作能力结合课程教学,组织本科生对《Study Skills:A Student Survival Guide》、《The Study Skills Handbooks》、《Successful Scientific Writing》这三部著作进行课外翻译,并通过演 讲交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
2、 开展“文献阅读”活动,跟踪科技进展结合《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我们组织了 “文献阅读”,引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 专题,从Science> Nature> Cell等国际刊物查找相关文献,并在文献研读理解的基础上, 作微型综述报告,培养本科生英文文献查找、阅读、综合和报告能力3、 开展“诺贝尔奖之路”活动,垂范科学大师我们结合《基因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开展了 “诺贝尔奖之路”活动,引导学生针 对某位诺贝尔获奖者的研究经历,重点探讨他们的创新思维、探索精神、科学奉献、团 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优秀品质,提升自身的科学品质五、 项目、论文与教材1、 主持的省部级教改项目与质量工程项目主持广东省与国家教改项目4项、质量工程项n4项此外,课题组还主持了中山 大学教务处、设备处教改项目十多项2、 本成果在核心刊物发表10篇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3、 主编出版的教材和著作6部4、 科研项目与论文主持省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2005年以来,先后在SCT收录刊物发表论文8篇,其他核心刊物论文16篇5、 实验教学仪器创新,获得四项专利项F1组教师进行实验仪器的改进与创造,2008年申报了 4项国家专利,申请受理号 分别是:200810028356.0; 200810028355.6; 200820048428.3; 200820048425.x□六、 效果1、培养了学生对课程进行科学概括与综合能力5届本科生,共1253人接受理论课学习,合计完成17542篇课程提要,总数达2.63千万字。
2、 训练与培养了学生英文文献查找、阅读、综述能力5届学生共653人参加文献阅读活动,总共提交了 653份微型文献综述3、 培养了学生进行课题设计、实施与论文写作能力自2004年9月以来,受教于开放式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实验课程学 习的学生共2763人,学生写成小论文数9837篇(三年级一年内每人完成4篇,由学 生自主设计并完成的创新项目1062个,项目完成后撰写的研究性实验论文1062篇,其 中在公开书刊发表的有84篇编写学生论文集9本,总字数达216万多字4、 锻炼与培养了学生PPT制作、演讲与交流能力近5年来,学生完成的各类PPT共计约800()多份,参加各类演讲的学生约2000 多人次05级新疆哈萨克族学生阿米娜•木哈买提进入中山大学后才开始学习专业英语, 经过细胞生物学课程的训练,自己挑选了一•个与癌症发生相关的课题,自主查找并阅读 了多篇英文文献,在期末进行的“科学专题报告会”上用较流利的英语完成了文献综述 报告5、 提升了核心竞争力2002级生物技术黄晓琳同学在学期间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了“一种低能耗生产生物 柴油的方法”专利,该专利获得某港资企业首期1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
2006年7月毕 业后,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飞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04级本科生吴绮峰同学经过细胞生物学课程训练后,能力大大提高,并于2007 年获得国家级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七、推广1、 举办了 8期全国性研究性教学研讨班自2004年以来,我们先后举办了 8期高校教师研究性教学研讨班,参加人数共500 多人,促进了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为兄弟院校培养了了师资2、 应邀报告自2004年以来,王金发教授还应邀到国内兄弟院校作了 100多场次关于“开放式、 研究性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相关报告,听取报告的师生达数万人3、接待来访考察%1 自2005年以来,先后接待几十所高校领导、教师参观访问1 上海大学生科院院长许正恺教授等一行于2007年12月实地考察了细胞生物学实验 课程中的创新开放实验,通过与学生交流,深为感动2008年3月初,上海大学组 织了由教务处、设备处、生科院领导和教师组成的考察团再次来中山大学考察了遗 传学实验教学,并将我们的实验教学模式移植到上海大学1 2008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组织了 8位教师来中山大学观摩了细胞生物学理论课与 实验课程教学、本科生科学专题报告等,并给予极高的评价。
八、典型评价近几年,王金发教授及项目组的其他老师收到各类感谢信几百件1、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评价与邀请2008年3月29 □,王金发教授应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邀请,在 广州大学城为《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研讨会》的领导和代表做了 “教育理念创新与精品课程建设”的专题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王金发教授:我是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前天在广州听了您的报告非常感动, 您是我理想中的教师楷模最诚挚邀请您来我校做报告,让全校教师受教育,让千万名 学生受惠具体时间您定,我们期盼着祝春安祺,张伯礼呈上2008. 03. 312、中国大学教学主编、东南大学教育研究所陈怡教授中国大学教学主编、东南大学教育研究所陈怡教授作为中山大学本科教学预评估专 家,于2008年4月1 口听取了王金发教授《基因工程原理》讲课后,对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