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兵马俑到汉霍去病墓石雕风格差异.docx
15页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从秦兵马俑到汉霍去病墓石雕风格差异摘要文章以秦代兵马俑与汉代霍去病墓石雕为对象,比较分析了二者在造型艺术特征上的差 异并且,以此种特征差异为视角,同时考察古代“胡人美术”在艺术上的特色,试图探寻 霍去病墓石雕与“胡人美术”两者在造型语言上的相同点再结合文化人类学、图像学等学 科的分析方法,文章得出观点为:汉代霍去病墓的石雕风格吸收并利用了“胡人美术”这种 古老的艺术,即前者根植于后者的造型艺术风格,同时,文章指出霍去病墓的艺术风格属缘 于当时大背景下的美术现象,应当用历史、文化的眼光看待此种艺术风格的演变与发展关键词:兵马俑;霍去病墓;胡人美术;民族心理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of the Qin Dynasty and Han Dynasty Huo Qubing tombstone carving group Terracotta Army modelling language art characteristic, the difference in style between the two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ancient“hu man art”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to find the tomb of Huo Qubing stone in the form of the language with“hu man art”in common, to method of image science,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alysis, draw the conclusion: the Han Dynasty tomb of Huo Qubing stone carving art style of real roots in the ancient “hu man art” absorption and use of modeling language. And the tomb of Huo Qubing stone as a kind of art phenomen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further to the history,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art language in the form of performance.Key words: Terracotta Army Huo;Qubing tomb;hu man art;national psychology目录引言 11. 秦兵马俑 22.霍去病墓石雕 33. 比较分析秦兵马俑和汉霍去病墓石雕 53.1 传统认识 63.2 新的观点 64.结语 9致谢 10引言中国古代美术作为世界艺术史中东方美术的代表,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 艺术史上可谓独树一帜。
更进一步说,人类一个个古老文明在历史的车轮下,几 乎都消失殆尽,幸存寥寥而中国美术在历经数千年的磨练之下,仍然屹立不倒, 充满生机更为值得珍视的是,中国美术保留了自身独具的艺术风格与蕴含,保 持着在发展过程中的传承性纵观中国的整个艺术发展史,无论是艺术风格还是 艺术形式的发展,都有着特定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与根源朝代的更替以及外邦文 化的进入,都对中国古代的艺术特征产生着影响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表现出了 不同的艺术特征,因此,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我们也许能发现出现上 述现象的原因但是,若是以秦汉艺术风格的更替为考察对象,我们会发现,相 比于历史更替的漫长而言,秦汉的时代变革是较快的;不过,其艺术的风格和形 式都展现出较大的变化性,更甚的是,难以找出两个朝代艺术上的承袭特征尤 其是通过观察秦代兵马俑与汉代霍去病墓的艺术特征,秦汉艺术上变化的快速性 表现的相对明显:秦代兵马俑表现出写实、严肃,人工之美尽显;汉代霍去病墓 则表现出了它的粗犷与力量也有许多史学家与美术评论家从文化、历史的视角 出发,研究并找寻其中的差异原因在笔者看来,秦代兵马俑与汉代霍去病墓石 雕之间的艺术差异,应当从民族心理方面、艺术造型等方面入手,站在时代的角 度,比较分析其差异性的根源。
1. 秦兵马俑秦代之前,于造型艺术方面,中国美术的主要成就集中于青铜艺术上,而雕 塑艺术是作为青铜艺术的辅助而存在,单独且规模较大的雕刻作品极为少见在 秦代之前,雕塑艺术主要体现出神秘、稚嫩的风格而从秦兵马俑的艺术风格上 看,已然突破了以往神秘的艺术特点,转而变得写实在秦朝统一六国背景下, 君王成了掌握所有权力的唯一一人,而这种权力必然表现于经济、政治、军事、 文化等领域因此,在此种情势下,个人的权力之极在艺术领域也被体现,兵马 俑正是这一特征的典型代表兵马俑鲜明的时代印记与艺术风格上的转变,是我 国古代美术领域的艺术风格转变的重要转折秦代之前雕塑的神秘、夸张等艺术 特征,被秦代兵马俑所改变,最终使得雕塑脱离出工艺美术,并且作为单独的艺 术得以蓬勃发展秦代兵马俑所体现出的艺术精神是空前的,艺术创作手法上重 在写实,风格严谨,并且无论是大小、比例,雕塑的造型都体现出真实状态下的 形象通过观察兵马俑的形象,我们可以发现其人物造型逼真,神态各异,而且 在人物年龄、职务、衣着等许多细微之处都能清晰地表现出差异兵马俑数量惊 人的阵容,无比整齐的列阵方式,无不体现出秦代强大的国力和军事并且,兵 马俑也将当时我国艺术雕塑领域精湛的水平显露无疑。
2. 霍去病墓石雕秦帝国的建立开创了我国古代王朝历史发展的新篇章,其不仅统一了文字, 还统一了度量衡与货币,更是期望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实现统一不过,艺术领域 的发展历来是多元化的,不可能实现绝对的一统在秦代灭亡后,我国的艺术发 展进入一个发展的新纪元,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汉代霍去病墓石雕霍去病墓石 雕群中最具代表的雕塑作品就是《马踏匈奴》在这件作品中,表现出的艺术形 象是威武雄壮的战马,将敌人踩于铁蹄之下,敌人畏缩于马下,整个人马浑然一 体这件作品暴露出匈奴失败的宿命霍去病墓石雕是有整块石头雕砌而成,艺 术表现简洁明了,并且在雕塑转折处采用了大胆的削凿的手法;于细节中,雕塑 中运用浮雕与线,将整个雕塑的生命力和活力展现出来对于马蹄下的匈奴人造 型,雕塑处理上是具有特殊的意义的尽管其人物雕凿上表现得简洁,但是,在 人物细节处理上却是做得相当细致,例如,马下敌人的胡须或者发式都进行了较 为夸张的表现,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汉人是如何理解匈奴人的形象的图 2-1 《马踏匈奴》雕塑另外还有一点十分令人关注的是,《马踏匈奴》雕塑形象中,世人并不能从 表面上看出将军的形象,此种表现手法正是汉代雕刻艺术上追求的艺术效果—— 意至而形不至。
雕刻艺术家欲借助对其他形象的艺术表现,来展现将军的威武雄 姿即战马的雄健与马下敌人的狼狈之比较,为人们想象将军形象留下了自由想 象的艺术空间换句话说,《马踏匈奴》这一雕塑作品所意在展现的不是战马, 也不是匈奴,而是人马背后的主导者——青年将军霍去病的形象,乃至是为了表 现汉王朝强大的军事与经济国力从中可以看出汉代雕塑艺术的表现手法是借助 形象语言来象征真实意图霍去病墓的其他雕塑也是基本秉持此种表现手法,例 如《伏虎》、《跃马》等都是简单展现虎或者马,对两者的刻画是为了表现青年将 军霍去病的辉煌一生霍去病墓雕塑群运用简洁、干练、夸张的形象表现手法, 透出摄人心魂的气势,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3. 比较分析秦兵马俑和汉霍去病墓石雕在对秦汉艺术研究中,相当数量的美术类书籍或者评论易将两者雕刻艺术划 分为同一类别事实上,不论是在艺术文化的源流上,还是表现形式,秦代与汉 的雕塑艺术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不能简单将两者合并研究秦代兵马俑表露出的是北方文化中的求真风格在雕塑群的整体规划中,常 常使用数量众多的正方或较直的线条,气势恢宏,让人不禁产生敬畏之情我国 古代群塑的开端正是秦代兵马俑雕塑群至汉代,霍去病墓群雕表现出了南北文 化的融合,精神面貌昂扬向上。
此种民族精神面貌是艺术领域发生风格转变与时 代差异的根源汉代雕塑并未继承秦代写实的表现手法与风格,而是追求造型在 艺术上的表现力与象征性汉代雕塑在两个方面与秦代表现出不同:一是汉代雕 塑中的大型纪念碑,例如霍去病墓纪念碑;另外一种是小型雕塑,类如陪葬雕塑 等,小而多样,颇具艺术性秦代兵马俑的艺术特征不仅表现于写实手法上,而且表现于视觉效果上首 先是写实手法秦代兵马俑注重写实风格,各类造型与真实形态大致相当面部 形态各异,真实地反应了秦代军队的风貌此种写实的风格不仅表现在雕塑整体 上,而且于细节处也是透露出写实在视觉效果上,秦代兵马俑在艺术追求上也 比较注重视觉上的效果尽管整体上追求写实,但是也不是绝对的写实,不乏对 写实的突破综上,秦代雕塑艺术无论是在写实上,还是在艺术追求上,都开创 了我国古代艺术的新篇章,一方面承继古代写实风格,另一方面突出视觉效果对于汉代霍去病墓石雕,艺术风格上又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象雕塑家依照石 材进行雕刻,手法独到且巧妙,将多种雕刻手法融合在一起,形象表现得极为恰 当,雕刻简练,突出象征性,增加雕刻作品的力度与气魄整个雕塑群在石材选 择上、整体造型上以及主题思想上都达到了非常完美的和谐与统一,突出了时代 的辉煌,并独具艺术性。
霍去病墓石雕是采用整石雕刻而成,石材的体积很大, 雕刻家按照石块的天然形状进行雕刻,浑然天成,鬼斧神工,使其与周围环境更 易融合综上所述,霍去病墓的石刻不仅采用相当夸张的变形手法,而且也是十 分注重写实风格的运用在雕塑动物形象时,雕刻家并未在动物外表上下多大工 夫,转而在深入了解动物的习性和特点基础上,并充分结合石材的特性与自然形 态,因“石”制宜,充分给予这些石块以生命力比较分析秦代雕塑与汉代雕塑 之间在艺术风格上的差异,接下来将对其进行以下的分析:3.1 传统认识在现今学术界,形成了两种主要的观点第一种认为:自秦代统一六国之后, 当政者将六国手艺精湛的巧匠汇集到都城咸阳,这些工匠技术一流,出于其手的 作品自然雕刻严谨在秦兵马俑竣工之后,大量的能工巧匠被杀害,这也就造成 了技术传承上的断裂,这一点从汉代继承秦代技术上的断层可以看出,造成了汉 代雕刻在写实手法上的运用不及秦代第二种看法指出,秦代雕刻艺术是在周文 化的影响下成形的,追求朴实,注重写实,表现手法上更加侧重于现实主义;对 于汉代,楚文化对其的影响更为主要,更多的是对万物的冥想,充满浪漫主义 在造型上也追求简练,更加抽象在这种背景下,就形成了秦代追求写实而汉代 追求写意的雕塑艺术风格之别。
此外,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此种差异,民族心理可 能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3.2 新的观点远在战国时代,匈奴尚未统一,并不是很强大,其主要活动区域为秦、赵、 燕三国的北方区域至汉代建立前期,匈奴完成了本族内的统一,并日渐强大起 来,北方广大的区域被其控制,而且经常南下骚扰匈奴的骚扰成为当时汉代最 大的威胁数年的战争在汉匈之间造成了很深的积怨而且,长期以来,汉代在 对匈奴的战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知道汉武帝时期才转变这种劣势,霍去病正是 其中的重要功臣汉匈之间的战争格局在霍去病等将军的努力下得以扭转,因此, 霍去病得到汉武帝极大的赞赏,他的墓成为汉匈之间战争的重要标志因此,为 了表达出这种符号意义,汉代必然会极为认真地运用艺术语言此外,可供选择 的艺术语言有两种:一是汉民族自身的艺术表现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