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略论美国与德国经济制度中的秩序情结差异.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冷***
  • 文档编号:162994285
  • 上传时间:2021-01-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88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略论美国与德国经济制度中的秩序情结差异 【摘要】美国和德国经济结构和制度是受不同的秩序情结的影响形成的美国模式的秩序规范和干预程度低,内容寡,德国模式的秩序规范和干预程度高,内容多事实上,制度的优劣取决于经济发展成果能否共享、经济发展能否持续稳定;美、德两种模式依然在革新完善,将较宽厚的社会保障制度与较完美的经济体制更加完美地统一起来是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美国与德国;秩序;经济结构与制度;差异  涂尔干强调秩序的地位:秩序无以建立,社会就陷于失范,制度就趋于解体,这时候,权力取代了规范,成为赤裸裸的政治现实,人的基本自由无法得到保障经济结构与制度的构建需要依赖于秩序  一、秩序情结在美国与德国的起源  美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体系继承了重商主义等资本主义初期的优良传统,并从立国起就受益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也几乎未受到英国与欧洲大陆封建制度及君主制的消极因素影响美国在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与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成长了两百多年,已经逐渐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受自由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所指导的体系美国精神即自由、开拓、创新美国能够包容不同种族、民族,成为各种文化和文明交融的核心地带不同思想和传统的注入使得自由的道统在美国更加牢固。

      美国是一个新教中清教派别占主导的国家,受天主教及新教路德教派的影响很小这里地域广袤,资源丰饶,两面濒海,位置安全,公民生存压力小,是追求资源和财富的理想天堂,也氤氲出一个高度法制化的、高度自由化的,崇尚科技并天生抗拒国家干预的美国模式  德国在狭小的空间里养育了欧洲数量庞大的一个民族,激烈的竞争给德国人带来深刻的危机感为了实现现代化与民族国家的重建,德国沿袭并长期借助威权主义的传统,在一段时间里,民主与自由的价值观念从未成为过其人民价值观念中的主流经历了过去的长时间动乱后,德国人千方百计缓和社会矛盾,遏制贫富分化,建立了综合社会整合机制,从而促进了社会资本的增长和社会团结而传统的厚重与生活环境的复杂化进一步加深了德国人的秩序情结,这与中西欧的某些启蒙价值融合,形成了一种规范性格中的理性取向  二、秩序情结在美、德经济模式中的表现  由于自身宗教、民族、历史、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法律体系的差异,德国人的"社会";情结直接导致了秩序情结的加深,这里举个例子:20世纪二十年代后,大家都觉得市场之手失灵,需要政府来发挥作用时,德国弗莱堡学派却提出,承认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是不合理的,但也不认为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是合适的,更不认同苏联的中央计划经济模式。

      他们认为市场的失灵是缺乏秩序造成的在德国,"社会";不仅是一个中性的名词,还是一个褒义的形容词"社会";一词包含着和谐、合作、秩序等意思然而,美国人所信奉的理论较单一,多了一些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思想,少了一点各式"社会";主义思想,保持着人们所称的最纯净和最自由的市场经济  德国要求积极主动的国家干预,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德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思路是控制总需求,以使其与总供给相适应手段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美国则主张"市场最大化,国家最小化";原则,主要由企业和私营机构进行微观经济决策,政府的地位不突出,要求更加充分发地发挥市场作用,推崇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自动配置,而且美国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与否,往往以消费者利益为导向,主要手段是财政预算体系和金融体系  美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是美国人民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培育其体细胞企业中所创造的不同于并优于其他经济体的运行机制德国人不愿意在德国实行美国的模式,一些德国经济学家认为,增长和效率只是社会市场经济的"工具性";功能,它应该最终服务于社会和谐、社会公正以及符合人的尊严的生活等目标  隐藏在这背后的是美国人和德国人在政治与经济治理中秩序情结的多寡、对秩序情结的不同态度以及对秩序情结的不同利用方式。

        三、结语:秩序情结与趋中化的未来  "秩序是社会的三合土,缺乏了就会分崩离析,所有成员都还原为只顾一己情欲的个人除了利益的结合外,没有东西可以将彼此联系起来";经济体制的"社会";特质无疑就是这样的一种"三合土";,在追求经济目标的同时强调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越来越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综上,美国模式的秩序规范和干预程度低,内容寡;德国模式的秩序规范和干预程度高,内容多市场并非独立于国家的自足体系,市场规则包括私产和契约制,都是由国家制订并维护,这是秩序的根基,也是任何制度都无法忽视秩序情结的根本原因  制度的优劣取决于经济发展成果能否共享、经济发展能否持续稳定如果只强调既有的规范,在生产力发展已经不能承受的情况下支付更大的社会目标成本,德国模式赖以生存的公正与实质自由的合法性就会消失如果美国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所许诺的只是个机会不均,贫富悬殊,阶级对立,人们活得没有安全感没有尊严的社会,那么也没有人会愿意成为自由主义者"左";派、"右";派为一个"最大公约数";而奋斗,已经是民主化社会当今的一个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1】爱弥尔-涂尔干.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肖炼.美国经济研究.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  【3】刘光耀.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发展与比较.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4】沈越.德国社会市场经济评析.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5】张德胜.儒家伦理与社会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朱悦池(1992),男,籍贯:甘肃平凉,学历:硕士,毕业学校:南京政治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单位名称:南京政治学院政治学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